穿成女屠夫后,全村去逃荒 第1551章 春节活动开始
吃过午饭,程顾卿一家人火急火燎地到学堂那边。发现全村的人已经齐了。
徐大伯家的大孙子阿瓜问:“村长曾爷爷,七叔公,什么时候开始啊。都中午了,赶紧开始哩。”
阿瓜看准弹弓活动,想着一定把地上的葫芦瓶子打到,换取奖励。
哼,他的弹弓在徐家村天下无敌,比三壮的好。
陶寡妇家的二狗子也吵着说:“快点,俺要玩活动。”
随后看到毛头来,立即跑到毛头身边,在毛头耳朵低语,也不知道说了什么,两人哈哈大笑。
看着这群心急的娃子,村长好笑地说:“行了,准备开始了。你们做好准备没?”
要做什么准备?来了就开始玩了,还准备什么?
村里人还是很给力地喊:准备好了!
村长拿起铜锣,大敲一声,随后大喊一声:“俺们徐家村的新年活动,正式开始。但愿乡亲们能赢得奖励。”
村长的话一落,徐家村的人立即冲向现场。
然后傻眼了,不知道玩什么好。
程顾卿看到这个场面有点好笑。
来到自己的摊位上,负责烧烤。旁边的是徐麻子,正准备做爆米花。
他们两人算得上“美食组”负责给大家换取奖励。
谁要想吃烧烤,爆米花,就拿木棍来换。至于多少木棍换,随他们两人的心情。
喜欢就少收木棍,不喜欢就多收木棍,自由得很。
三壮和阿瓜冲向弹弓活动。
负责此活动的是黄毛七,乐呵呵地说:“来来,想玩弹弓的就排队。一人只准打十次,打不中就往后面排队继续玩。打中了就能获得木棍。”
三壮一听,立即拍到黄毛七跟前,大声地说:“福康叔,俺第一个,俺先来。”
想玩弹弓都是村里的小子多。很少女娃子。像村长的曾孙二娃子,许大夫家的三七,都在排着队伍。
阿瓜好想把三壮推下去,明明是他第一个到的,结果三壮壮着个子大,抢先一步。
黄毛七也不理会了,拿出10个石子给三壮,笑着说:“来,快玩。下面还有很多人排队。”
三壮乐呵呵地拿过石子,朝着划线外面的呼噜瓶子弹去 。
结果第一发不中,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阿瓜心情舒爽地喊:“三壮,平时不是说自己很能耐吗?怎么就弹不中?俺看你是吹牛吧。”
三壮那一个气啊,平时他是百发百中,怎么这次弹不中呢?一定是距离太远,所以不好弹。三壮想越线去玩。
黄毛七赶紧阻止说:“三壮,可不能这样。要是这样玩,就不准你参加。”
三壮只好无奈地退到划线外面,拿着石头去弹。
一连弹了好几发都不中,可把三壮气坏了。
黄毛七鼓励地说:“三壮,不要紧张,不要激动,慢慢来,一定能击中的。”
其实距离还是挺远的,黄毛七也想把葫芦瓶子摆放近距离些。
不过这些事村长弄的,他的宗旨就是不想村民能赢得奖励,活动是有些难度,不会轻易让你赢得。
黄毛七只能祈求玩弹弓的小子能多多努力。
三壮心情平复了一些,再一弹出去,幸好这次中了,把葫芦瓶子弹倒了。
立即后面一阵欢呼声。
三壮骄傲地说:“看到没有?俺击中了葫芦瓶子。其实也不是很难。只不过是开头俺不习惯。嘿嘿,等玩多几次,俺肯定中。”
那副傲娇的样子真想把他揍一顿,刚才紧张兮兮的仿佛不是他一样。
黄毛七笑呵呵地说:“好三壮,不错。”
最后三壮10发子弹只中了2发,得到两个红棍子。
不过这样也让三壮非常高兴,嘿嘿,他赢得棍子就是最好的。
三壮冲着弹弓活动去。文博和江哥儿则冲着猜灯谜去。
虽然活动叫猜灯谜,但并不是在灯上做谜题。为了应景,张夫子在绳子两头挂上几个程顾卿从吉庆府买回来的灯笼。当然这些灯笼还是从娃子那里搜刮出来的。村里可没有几个灯笼。
一条绳子上挂上不少谜题。这里聚集了村里的读书郎。
江哥儿,文贤,文博,当归,辰彦,还有徐老三。
亏得徐老三一把年纪了,还凑在娃子堆里。不过村里没有规定不准大人玩,徐老三要玩,大家也只能接受。
文博看到一个谜题,上面写着: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打一鸟名
文博激动地说:“江哥儿,我知道这是什么,是春雁。”
别问文博为什么知道,只因这题他在书里看过。所以一看到这首诗词,就知道谜底了。
江哥儿把谜题撕下来,递给文博说到:“文博,你要猜出来,就到曾夫子那里换取棍子。”
文博屁颠屁颠地跑到舅舅跟前说:“舅舅,这个是春雁。对不对?”
曾鹏程负责猜灯谜活动,至于为什么不是张夫子负责,那是因为张夫子这种大佬级别,被村长和七叔公拉倒换取奖品出坐镇。
曾鹏程笑着说:“好文博,你猜对了,来,把谜题放到这里,这两根木棍给你。想要换奖品,就要到村长那里换了。”
文博可高兴了,想不到一出师大利,这么快就猜中,这么快就获得棍子。
欢喜地接过木棍,高兴地说:“舅舅,我还要猜,等会再换礼品。”
礼品不礼品,对于文博来说吸引力还真比不上灯谜,文博可喜欢猜灯谜了。
文博走后,徐老三跑过来,也要解灯谜。
曾鹏程看了看徐老三这个妹夫,幸好文鑫和文博不像他。问道:“你说,这个谜底是什么?”
徐老三抽到的是:销声匿迹----打一句诗。
徐老三自信满满地说:“吹箫人去玉楼空。”
曾鹏程想也不想地说道:“不对。”
比文博还差,徐老三也够意思。
徐老三不服气地说:“哪里不对。”
曾鹏程无语地说:“楼是空了,但还有诗人在,哪里是销声匿迹。下一句肠断与谁同倚。证明诗人在楼里,只是感叹心心念之人不在而已。”
徐老三一噎,无话可说。诗人都在,哪里说销声匿迹呢。
徐老三又说了其他几个诗句,曾鹏程都说不对。
最后徐老三灰溜溜地把谜题挂回到绳子里。
徐大伯家的大孙子阿瓜问:“村长曾爷爷,七叔公,什么时候开始啊。都中午了,赶紧开始哩。”
阿瓜看准弹弓活动,想着一定把地上的葫芦瓶子打到,换取奖励。
哼,他的弹弓在徐家村天下无敌,比三壮的好。
陶寡妇家的二狗子也吵着说:“快点,俺要玩活动。”
随后看到毛头来,立即跑到毛头身边,在毛头耳朵低语,也不知道说了什么,两人哈哈大笑。
看着这群心急的娃子,村长好笑地说:“行了,准备开始了。你们做好准备没?”
要做什么准备?来了就开始玩了,还准备什么?
村里人还是很给力地喊:准备好了!
村长拿起铜锣,大敲一声,随后大喊一声:“俺们徐家村的新年活动,正式开始。但愿乡亲们能赢得奖励。”
村长的话一落,徐家村的人立即冲向现场。
然后傻眼了,不知道玩什么好。
程顾卿看到这个场面有点好笑。
来到自己的摊位上,负责烧烤。旁边的是徐麻子,正准备做爆米花。
他们两人算得上“美食组”负责给大家换取奖励。
谁要想吃烧烤,爆米花,就拿木棍来换。至于多少木棍换,随他们两人的心情。
喜欢就少收木棍,不喜欢就多收木棍,自由得很。
三壮和阿瓜冲向弹弓活动。
负责此活动的是黄毛七,乐呵呵地说:“来来,想玩弹弓的就排队。一人只准打十次,打不中就往后面排队继续玩。打中了就能获得木棍。”
三壮一听,立即拍到黄毛七跟前,大声地说:“福康叔,俺第一个,俺先来。”
想玩弹弓都是村里的小子多。很少女娃子。像村长的曾孙二娃子,许大夫家的三七,都在排着队伍。
阿瓜好想把三壮推下去,明明是他第一个到的,结果三壮壮着个子大,抢先一步。
黄毛七也不理会了,拿出10个石子给三壮,笑着说:“来,快玩。下面还有很多人排队。”
三壮乐呵呵地拿过石子,朝着划线外面的呼噜瓶子弹去 。
结果第一发不中,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阿瓜心情舒爽地喊:“三壮,平时不是说自己很能耐吗?怎么就弹不中?俺看你是吹牛吧。”
三壮那一个气啊,平时他是百发百中,怎么这次弹不中呢?一定是距离太远,所以不好弹。三壮想越线去玩。
黄毛七赶紧阻止说:“三壮,可不能这样。要是这样玩,就不准你参加。”
三壮只好无奈地退到划线外面,拿着石头去弹。
一连弹了好几发都不中,可把三壮气坏了。
黄毛七鼓励地说:“三壮,不要紧张,不要激动,慢慢来,一定能击中的。”
其实距离还是挺远的,黄毛七也想把葫芦瓶子摆放近距离些。
不过这些事村长弄的,他的宗旨就是不想村民能赢得奖励,活动是有些难度,不会轻易让你赢得。
黄毛七只能祈求玩弹弓的小子能多多努力。
三壮心情平复了一些,再一弹出去,幸好这次中了,把葫芦瓶子弹倒了。
立即后面一阵欢呼声。
三壮骄傲地说:“看到没有?俺击中了葫芦瓶子。其实也不是很难。只不过是开头俺不习惯。嘿嘿,等玩多几次,俺肯定中。”
那副傲娇的样子真想把他揍一顿,刚才紧张兮兮的仿佛不是他一样。
黄毛七笑呵呵地说:“好三壮,不错。”
最后三壮10发子弹只中了2发,得到两个红棍子。
不过这样也让三壮非常高兴,嘿嘿,他赢得棍子就是最好的。
三壮冲着弹弓活动去。文博和江哥儿则冲着猜灯谜去。
虽然活动叫猜灯谜,但并不是在灯上做谜题。为了应景,张夫子在绳子两头挂上几个程顾卿从吉庆府买回来的灯笼。当然这些灯笼还是从娃子那里搜刮出来的。村里可没有几个灯笼。
一条绳子上挂上不少谜题。这里聚集了村里的读书郎。
江哥儿,文贤,文博,当归,辰彦,还有徐老三。
亏得徐老三一把年纪了,还凑在娃子堆里。不过村里没有规定不准大人玩,徐老三要玩,大家也只能接受。
文博看到一个谜题,上面写着: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打一鸟名
文博激动地说:“江哥儿,我知道这是什么,是春雁。”
别问文博为什么知道,只因这题他在书里看过。所以一看到这首诗词,就知道谜底了。
江哥儿把谜题撕下来,递给文博说到:“文博,你要猜出来,就到曾夫子那里换取棍子。”
文博屁颠屁颠地跑到舅舅跟前说:“舅舅,这个是春雁。对不对?”
曾鹏程负责猜灯谜活动,至于为什么不是张夫子负责,那是因为张夫子这种大佬级别,被村长和七叔公拉倒换取奖品出坐镇。
曾鹏程笑着说:“好文博,你猜对了,来,把谜题放到这里,这两根木棍给你。想要换奖品,就要到村长那里换了。”
文博可高兴了,想不到一出师大利,这么快就猜中,这么快就获得棍子。
欢喜地接过木棍,高兴地说:“舅舅,我还要猜,等会再换礼品。”
礼品不礼品,对于文博来说吸引力还真比不上灯谜,文博可喜欢猜灯谜了。
文博走后,徐老三跑过来,也要解灯谜。
曾鹏程看了看徐老三这个妹夫,幸好文鑫和文博不像他。问道:“你说,这个谜底是什么?”
徐老三抽到的是:销声匿迹----打一句诗。
徐老三自信满满地说:“吹箫人去玉楼空。”
曾鹏程想也不想地说道:“不对。”
比文博还差,徐老三也够意思。
徐老三不服气地说:“哪里不对。”
曾鹏程无语地说:“楼是空了,但还有诗人在,哪里是销声匿迹。下一句肠断与谁同倚。证明诗人在楼里,只是感叹心心念之人不在而已。”
徐老三一噎,无话可说。诗人都在,哪里说销声匿迹呢。
徐老三又说了其他几个诗句,曾鹏程都说不对。
最后徐老三灰溜溜地把谜题挂回到绳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