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返1973农村日常 > 第551章 坑货康大爷

重返1973农村日常 第551章 坑货康大爷

    看其他几人躲避着成熟后沉甸甸的穗子,抓捕的动作总是那么的变形。可又不能把人家的粮食弄的掉一地,光在原地看着揪心了,又不能高声提醒,怕引来了争夺猎物的村民。比看中国足球都要揪心。

    百无聊赖之间,为了不让自己得心脏病,干脆把大口袋的自行车放倒,开始转着轮子玩儿起了车灯。

    另一边,林里他们几个确实有点儿放不开。在人家地里头抓野味儿就够过分了,要是再把成熟的粮食弄的满地,那可真是得被拉去打靶子玩儿。

    “林里哥,往我这边儿赶。”

    扑棱棱~~

    大斑鸠挣扎了好一会儿,可就是逃不出包围圈。几次起飞都被人为打断。这次终于找到了好机会,从一个较为空阔一些的地方成功起飞。至于在庄稼地里头寻找出路逃生的子女,只能说一声抱歉了。没有任何反击手段的动物,逃生就得积极点儿。

    嗖~~啪~~

    一块土坷垃掉着帅气的渣子从天而降,直接打在了大斑鸠的身上炸开一朵土花。看着大斑鸠毫无反抗的落到了地里头,五人激动的欢呼。

    “谁打的?这么准。”

    “我~~”

    一声苍老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几人回头,竟然看到了阔别一日的康大爷。在这里见到了康大爷,难道他们已经快要回去了?

    “康大爷,您这又出来巡逻呢?”

    “不是,我是来闺女家串门儿的。看看他们这边儿今天收割的粮食咋样,确定一下我们那边收割的时机。你们不好好在基地培训,怎么组团儿跑人家地里头转悠去了,要不是看你们几个还算克制,肯定一土坷垃就砸你们头上了。”

    “我们抓野味儿呢!碰上了自然不能放任它离开 啊!正值秋收,也能减少一些粮食的损耗嘛!”

    “你们这运气还算不错,竟然碰到了一窝,赶紧抓去吧!小心躲着点儿人家的庄稼,种了一年不容易。”

    “康大爷,给我们在一旁掠阵啊!到时候分你两只带回去吃。”

    “巴掌大的斑鸠顶个屁用,喂猫都不够。”

    “那就带回去弄点儿糠什么的养一养,到了冬天也是一道好菜。”

    康大爷手里的铲子插在土里头看着林里他们的动向,等一窝小斑鸠都落网后,才缓缓抽了出来。

    “康大爷,看看咋样?我觉得能有个一斤半。”

    康大爷接过被抓着翅膀,还在挣扎喘气的大斑鸠掂量了两下。

    “差不多吧!洗剥干净了,能有一斤都是走大运。”

    “哈哈哈,一会儿找村里人换点儿今年新挖的土豆儿什么的,晚上咱们一起煮一锅,香扑扑的吃一顿。”

    土豆炖排骨的味道大家都知道,但是用斑鸠炖土豆,那种味道只会更好。这年头儿的土豆沙的多,容易熟,再加上斑鸠本就美味,混在一起煮出来弄上一锅,简直人间美味。

    几人边聊天,边想着怎么做今天的晚饭兼宵夜,就看到李护一个人无聊的蹲在路边儿从裤上撕开的口子那里往外抓虱子跳蚤,听到林里他们的动静后,急忙站了起来。

    “咳咳,你们都回来啦!抓了不少啊!”

    “对了康大爷,这里距离基地还有多远啊!”

    “嗯~~走小路怎么也得十几里地吧!”

    “十几里地?还是小路?”

    “小路大多路段也能走自行车,其他的地方抬着走一段就行,相比走大路,还能抄一下近道。”

    “那就走小路吧!咱们七个人两辆自行车也带不走。”

    斑鸠被用田垄上挑选出来的还未枯黄的野草编制的草绳子绑了个结实后挂在 了自行车把上晃悠着,两个人推车走在后头,康大爷带路正式走上了小路。

    说是小路,其实也不算路,而是有人为了抄近道走出来的一条窄窄的路面。真的应了迅哥儿那句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不时翻越一道土梁,跨下一道沟壑,起起伏伏的路面走的人气喘吁吁,路是近了,但是得走啊!

    “康大爷,今晚上你可得多准备点儿吃的,我们是着了你的道了。还不如走大路来的省事儿呢!”

    “哈哈哈,不找你们几个陪着我一起走,那路上我一个人走 得多无聊啊!咱们一起搭个伴儿嘛!没事,晚上我多挖两个土豆儿,啥都有了。”

    “有红薯吗?晚上在火堆里头埋几个,我都好久没吃烤红薯了。”

    后世大街上的烤红薯,林里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恶心’。烤的时候特别诱人,香味在冬日寒冷的大街上能飘散出二里地。一块小小的红薯看着不大,但是当过称的时候,会告诉你什么叫分量。但是当吃的时候,只有寡淡无味和那水了吧唧黏糊糊的红薯,哪里还有那种诱人的香味。吃,味同嚼蜡,丢,舍不得。

    “这还不简单,一根红薯藤就能满足你的要求。”

    “红薯藤?怎么说?”

    “提溜着一把提起来就行,下面的红薯不老少呢!大大小小加起来能有十几个。”

    “哈哈哈,这个意思啊!去哪里挖?”

    “前面就有。”

    林里警惕的前后看了一圈儿,见荒郊野岭的没人,靠近康大爷偷偷的问询道。

    “康大爷,你不会是想~~偷偷的~~”

    “哎哎!不要这么说啊!都是种地的,挖几个红薯吃,算什么偷啊!你看路边儿上的田垄。”

    林里不明所以,但还是凑上去看了看。只见靠近路边儿的田地外侧,种植了诸如向日葵、土豆、红薯等农作物的田地,普遍都有被收割、挖掘过的痕迹。

    “这个怎么说啊?这不算偷?”

    “路边儿上嘛!有人路过,不论是弄点儿回去尝尝,还是看一下今年的收成,这都不算个啥,只要不是以不劳而获为目的大批量的挖,那就不算偷,即便被地主人看到了也没啥。”

    “那你的意思是,咱们可以掰几个向日葵盘子路上吃喽?”

    “额~~也不是不行,咱们就当是尝尝今年的籽粒饱满不饱满吧!”

    康大爷也有点儿做贼心虚,悄咪咪的四处打量了一下后,跑上路边儿的田垄,用手里的铲子当刀,在向日葵后头的软处用力划开一道口子,朝口子相反的方向一掰,嘶啦一下,向日阔的盘子就拿在了手里。

    “哎哟。这还有胶呢!粘的挺黏糊。”

    “康大爷,一个不够分,再来一个。”

    “你小子差不多行了,这么大个盘子了,直径能有二十厘米吧!”

    “咱们七个人,分七份有点儿难。您再弄一个比这小点儿的搭配一下,到时候大的四等分,小的三等分,七个人不都有了嘛!”

    康大爷琢磨了一下林里的说法, 对着盘子看了看,赞成的点了点头。有了上次的做法,这次都懒得看人了,结果向日葵盘子刚割下来,就听到后头有人一声暴喝,吓得七人一个激灵。

    “干嘛呢干嘛呢干嘛呢!”

    “我擦,还以为是隔壁大姐呢!”

    “这是不是看地的啊!咱们赶紧跑吧!”

    “哎?康大爷~等等我们。”

    康大爷这个老六,几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呢!刚一回头,就见人家已经跑出去好几米。再看后头追上来的大爷,手里提溜着一个棍子,怒气冲冲,明显来者不善。

    “紧跟康大爷步伐,赶紧跑吧!别傻愣着了。”

    “林里,等等我们啊!自行车,自行车帮着抬一下。”

    前面是起伏不定的羊肠小道,后头是拿着棍子怒气冲冲的看地大爷。七人分成了三部分,朝着一个方向跑去。为首的自然是老当益壮康大爷,中间是以林里为首四个没有累赘的家伙,断后的是大口袋和露底李护推着自行车在追赶。

    队形拉的有点儿长,但七个里头除了康大爷有先发优势,其他六人都是年轻人,体力好,跑得快,后头两人虽然被自行车拖累,但偶尔路过一处平坦的地方,还能踩着脚蹬子代步遛一段儿距离,填补中间落下的路程。

    所以后头那位大爷别看和七人的距离在缓缓缩短,但因为喊的太早,提前打草惊蛇,失了先机。等你追我逐三四里地跑出去之后,就被甩的没影儿了。

    “啊~~不行了不行了,我得休息一下,累死了。”

    张俊身子骨弱,失去紧迫感之后,就一屁股坐到了地上。擦着脸上豆大的虚汗,估计身上已经汗流浃背,衣服都糊住了。

    “啊~~咱们跑了多远啊!康大爷,报个数。”

    “后生啊!从那个土梁,到这边儿的这个小沟,平时走路要半个小时呢!”

    “咱们跑了多久?”

    “十分钟总是有的。”

    林里目测了一下,怎么也得两千米。按照4分25秒一千米的及格线来算,林里这个两千米其实跑的超时了。

    “康大爷,刚才那人谁啊!很厉害吗?”

    “估计是村里马瘸子的弟弟,这老小子别看岁数不小,但身体好的很。往年看地的人就是他。”

    “你们认识?”

    “在这一片儿活了这么多年了,认识的人不少,不认识聊两句也能找到几个认识的人。”

    “你刚才跑那么快是怕被人家抓了丢人吧!”

    “哎呀!被抓了现行总是不好的嘛!能跑谁会被抓啊!来,把向日葵分一下,大家闲着没事儿吃两颗解解馋。”

    康大爷手里的小盘子已经被撕成了三份儿,林里接过一份后,用手把向日葵籽粒上面的一个个花骨朵用力一扒拉,唰拉拉一片片的往下掉。等把外面这一层扒拉干净之后,从侧面撕开的裂口处,拽下一粒葵花籽放到前门牙的位置一磕,皮有点儿软,不过里面的籽儿已经发硬,吃起来水分不多,但依旧甜丝丝的。

    “过上半个月这就能收获了。到时候晒干了放到锅里一炒,那个味儿哦!”

    康大爷吃的很快,显然是个嗑瓜子有瘾的家伙。林里甚至都开始怀疑,这家伙 今天来这边儿是打着去闺女家看收秋的名目,为的是不是就是回来路上的这些向日葵。

    “康大爷,您这日子过的不错啊!前门牙嗑瓜子磕的竟然都有缺口了。”

    向日葵是油料作物,要不就是当零食来吃,除非家里条件好,要不然田地里头一般不种这玩意儿。

    “哼哼!那可不怎么滴。想当年村里唱大戏,我奶奶搬个小板凳儿带着我,板凳上面挂着一个小布袋子,一晚上三斤瓜子,我俩包圆儿了。”

    听康大爷这么一说,林里小时候好像还真的见识过这样 的老人。无论是板凳儿上头绑着装满炒瓜子布袋子的老太太,还是鸡蛋大的烟锅一锅一锅抽的老头儿,都是童年唱戏时候最常见的场景。

    “现在咱们村里还唱戏吗?”

    “唱啊!大前年的时候还唱来着。不过以前的老曲目不让演了,都是一些新出来的戏曲,听不大懂。而且前几年收成不行,嗑瓜子都少了,看戏的时候总觉得缺点儿什么。呸呸,这新瓜子,怎么还磕出来个臭虫。”

    康大爷吐了几口唾沫出来,又扒拉着向日葵盘子从里面找出来一条白嫩的虫子,丢到地上后踩两脚还犹不解恨的搓了搓。

    “康大爷是吃到半条虫了吗?”

    “呸!这孙子生了好几窝小的,我吃了它半窝。”

    呕~~

    林里几人被弄的一个激灵,差点儿没吐出来。

    “行了,留着回去后磕吧!别一会儿天黑了掉沟里去。”

    几人紧赶慢赶,终于在夜色还不深的时候来到了康大爷的窝棚,把东西放下后急忙骑上自行车朝基地跑去,总是要先去报个到的。

    “哈哈哈,还是我这个好吧!能照明。”

    “大口袋你小子骑的慢点儿,我屁股都要被颠散了。”

    “颠散的难道不是蛋吗?你个散蛋。哈哈哈~~”

    “散蛋,蛋散,张俊你小子这辈子算是完蛋了。”

    “骑的慢了车灯不亮啊!就那点儿光亮照不到路面。你以为我愿意骑这么快吗?这烂路,我心疼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