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路上不缺粮,灵泉空间种田忙 第452章 插秧,买蚕种
忙得一头汗水泥水的村民们都注意到了乔家这边的情况,更加惊奇又羡慕。
村民们用的牛当中,也有几头母牛,但是却也跟公牛一样野性十足,完全不配合,令众人感叹,都是同一批抓来的野牛,怎么乔家的牛就这么听话呢?
村民们原本还打算驯好了牛,就去帮乔家人把地耙好,结果乔家完全不用他们帮忙。
由于泥土是翻过的,现在只是放了水耙一遍将泥块耙碎、将地整平,因此不消多少工夫。
第三天,乔家的地都耙好了,开始脱秧插秧了,村里人还在吭哧吭哧地驯着牛,虽然好不容易耙好了几块田,但是没有一块田是耙得很平整的。
乔家的母牛可以休息了,但是没有一个村民去向乔家借牛。
那是乔家自己的牛,村里的这些牛也是乔苒送给他们的,他们可不能贪心。
汉子们还在手忙脚乱地耙田,妇人们见乔家开始插秧了,反正自己家的地还没耙好,就都来帮着乔家插秧了。
学堂也休沐了,其实现在是月底,离月底休沐还差几天,孙秀才想到农家的孩子也是种地的半劳力,因此决定提前休沐,并且放了两天的假,让孩子们回家帮忙插秧。
如此,孩子们就有了四天的假期,六七岁以上的孩子们都下地帮忙。
农家的孩子做惯了农活,乔家除了北星月以及小安儿小八还小留在家里玩之外,东南西和秦庚文以及乔苒都下地帮忙插秧了。
村里的许多孩子也没闲着,都跟着自家娘亲到乔家田里帮忙。
人多力量大,妇人们一边干活,一边叽叽喳喳地唠着嗑,速度却一点也不慢。
孩子们则三五成群,大的帮着插秧,小的帮忙脱秧、抬秧苗、分发秧苗,因为人多,也觉得很是有趣,往常枯燥乏味的农活,一点儿也不感觉到烦闷劳累了。
乔家总共才分得十一亩水田,除了育秧田和菜地、瓜地,用来种水稻的不到九亩田,在全村妇人和孩子们的帮忙下,不到三天时间,就全部将秧苗插下去了。
乔家往常需要半个月才能忙完春种,可是今年不到七天时间就忙完了平地、脱秧、插秧的整个过程。
而这时候,村里还有些人的地都还没耙完呢!
乔二河跟乔三湖二话不说,牵着自家的牛就去帮乡亲们耙田、插秧了。
至于乔苒,想去帮忙大家都不让,大家都不想让她劳累,她只能琢磨种莲藕和菱角了。
莲藕和菱角都不难种,只是池塘里的水位有些高,乔苒就干脆在空间里整了块地来育苗,育出苗来再移植到池塘里。
这些都不急,晚上趁人睡着了她才能进空间里忙活。
于是,忙完了春种的乔苒,决定去找蚕种开始养蚕了。
跟家里人说了一声,乔苒就换上男装,骑马往洛阳府的方向而去。
那个叫向阳村的小村子,在通往洛阳府城的半路上,就在官道旁边的山坡上,就种着一大片的桑树。
乔苒直接往桑树林不远处的村子而去,到了村口,见有几个十分苍老不能下地干活的老人在树下边带着小孙子边聊天,她便下了马,走上前去询问。
“你说村口那片桑树林啊?那是黄老根家的,喏,就是那棵酸枣树下面那家。他家确实在养蚕,现在应该还在家里,没见他出来干活儿,你去看一下他在不在家吧!”
一位老婆婆颤颤巍巍地伸手向乔苒指了方向。
乔苒道了谢,牵着马到了那座低矮的泥砖房院门外。
院子门关着,但是没上锁,乔苒叩了叩院门,好几声之后,院门里面才传出一道有些苍老的男声:“来了,来了,别敲了!”
少顷,院门被从里面打开,乔苒看到面前出现一个穿着粗布麻衣、头发已经花白的老汉,看起来年纪估计得有六十多岁了。
“公子,你找谁?”
老汉眯着眼打量面前的后生,见他身后还牵着一匹马,虽然衣着普通,但是有能买得起马的人家可不是一般人,因此他狐疑地问道。
乔苒向老汉拱了拱手,用粗一些的声线说道:“老伯,我是看你这村外面种着一片桑树林,想着定有人在养蚕,过来打听了一下,才找到了您。请问您家是在养蚕吗?我想要买一些蚕种回去养。”
老汉一听她是来买蚕种的,侧身请她进屋:“我家是养了些蚕,不过已经打算不养了,你来得正好,先进来吧,要多少蚕种,尽管拿。至于钱,随便给点就行,唉,反正我都是要扔了的。”
乔苒一惊,连忙问道:“老伯为何不打算再养蚕了?我看你外面的桑树种得挺好啊,是蚕不好养,还是蚕茧卖不上价?”
老汉叹了口气,说道:“不瞒你说,我家已经养了几十年的蚕了,养的蚕茧是十里八乡最好的。可惜呀,一来我这身子骨做不动了,二来,也是这蚕茧不好卖了,价钱一年比一年低,而洛阳府的赋税又太高了,我这养一年蚕卖的钱,还不够交赋税的,我打算去别的府城投靠外甥去了。”
乔苒听了,不由心里暗叹。
原来这老伯是洛阳户籍,有那样的洛阳府官员,老百姓的日子真是难过。
她将马儿拴在院门口,在老汉的指引下进了院子,往堂屋走去。
这个院子并不大,泥砖砌的院墙已经有几处被雨水冲垮了一些。院子里围了一角养了几只鸡,估计是怕鸡跑到屋子里吃蚕。
连着堂屋,只有四间房子,堂屋也很小,里面只有一套破旧的桌椅,那椅子坐上去还有些摇摇欲坠,乔苒都不敢放心坐。
她接过老汉递过来的一只缺了个口的粗瓷碗,喝了口水,就让老汉带自己去看蚕。
原来,这四间房,竟然有两间都是用来养蚕的。
乔苒走进去,只见一排排的竹架子上,挂满了白乎乎的蚕茧。
老汉介绍道:“你来得正好,再过几天,这些蚕就要破茧产卵了,你现在拿回去,刚好可以让它们产卵。”
村民们用的牛当中,也有几头母牛,但是却也跟公牛一样野性十足,完全不配合,令众人感叹,都是同一批抓来的野牛,怎么乔家的牛就这么听话呢?
村民们原本还打算驯好了牛,就去帮乔家人把地耙好,结果乔家完全不用他们帮忙。
由于泥土是翻过的,现在只是放了水耙一遍将泥块耙碎、将地整平,因此不消多少工夫。
第三天,乔家的地都耙好了,开始脱秧插秧了,村里人还在吭哧吭哧地驯着牛,虽然好不容易耙好了几块田,但是没有一块田是耙得很平整的。
乔家的母牛可以休息了,但是没有一个村民去向乔家借牛。
那是乔家自己的牛,村里的这些牛也是乔苒送给他们的,他们可不能贪心。
汉子们还在手忙脚乱地耙田,妇人们见乔家开始插秧了,反正自己家的地还没耙好,就都来帮着乔家插秧了。
学堂也休沐了,其实现在是月底,离月底休沐还差几天,孙秀才想到农家的孩子也是种地的半劳力,因此决定提前休沐,并且放了两天的假,让孩子们回家帮忙插秧。
如此,孩子们就有了四天的假期,六七岁以上的孩子们都下地帮忙。
农家的孩子做惯了农活,乔家除了北星月以及小安儿小八还小留在家里玩之外,东南西和秦庚文以及乔苒都下地帮忙插秧了。
村里的许多孩子也没闲着,都跟着自家娘亲到乔家田里帮忙。
人多力量大,妇人们一边干活,一边叽叽喳喳地唠着嗑,速度却一点也不慢。
孩子们则三五成群,大的帮着插秧,小的帮忙脱秧、抬秧苗、分发秧苗,因为人多,也觉得很是有趣,往常枯燥乏味的农活,一点儿也不感觉到烦闷劳累了。
乔家总共才分得十一亩水田,除了育秧田和菜地、瓜地,用来种水稻的不到九亩田,在全村妇人和孩子们的帮忙下,不到三天时间,就全部将秧苗插下去了。
乔家往常需要半个月才能忙完春种,可是今年不到七天时间就忙完了平地、脱秧、插秧的整个过程。
而这时候,村里还有些人的地都还没耙完呢!
乔二河跟乔三湖二话不说,牵着自家的牛就去帮乡亲们耙田、插秧了。
至于乔苒,想去帮忙大家都不让,大家都不想让她劳累,她只能琢磨种莲藕和菱角了。
莲藕和菱角都不难种,只是池塘里的水位有些高,乔苒就干脆在空间里整了块地来育苗,育出苗来再移植到池塘里。
这些都不急,晚上趁人睡着了她才能进空间里忙活。
于是,忙完了春种的乔苒,决定去找蚕种开始养蚕了。
跟家里人说了一声,乔苒就换上男装,骑马往洛阳府的方向而去。
那个叫向阳村的小村子,在通往洛阳府城的半路上,就在官道旁边的山坡上,就种着一大片的桑树。
乔苒直接往桑树林不远处的村子而去,到了村口,见有几个十分苍老不能下地干活的老人在树下边带着小孙子边聊天,她便下了马,走上前去询问。
“你说村口那片桑树林啊?那是黄老根家的,喏,就是那棵酸枣树下面那家。他家确实在养蚕,现在应该还在家里,没见他出来干活儿,你去看一下他在不在家吧!”
一位老婆婆颤颤巍巍地伸手向乔苒指了方向。
乔苒道了谢,牵着马到了那座低矮的泥砖房院门外。
院子门关着,但是没上锁,乔苒叩了叩院门,好几声之后,院门里面才传出一道有些苍老的男声:“来了,来了,别敲了!”
少顷,院门被从里面打开,乔苒看到面前出现一个穿着粗布麻衣、头发已经花白的老汉,看起来年纪估计得有六十多岁了。
“公子,你找谁?”
老汉眯着眼打量面前的后生,见他身后还牵着一匹马,虽然衣着普通,但是有能买得起马的人家可不是一般人,因此他狐疑地问道。
乔苒向老汉拱了拱手,用粗一些的声线说道:“老伯,我是看你这村外面种着一片桑树林,想着定有人在养蚕,过来打听了一下,才找到了您。请问您家是在养蚕吗?我想要买一些蚕种回去养。”
老汉一听她是来买蚕种的,侧身请她进屋:“我家是养了些蚕,不过已经打算不养了,你来得正好,先进来吧,要多少蚕种,尽管拿。至于钱,随便给点就行,唉,反正我都是要扔了的。”
乔苒一惊,连忙问道:“老伯为何不打算再养蚕了?我看你外面的桑树种得挺好啊,是蚕不好养,还是蚕茧卖不上价?”
老汉叹了口气,说道:“不瞒你说,我家已经养了几十年的蚕了,养的蚕茧是十里八乡最好的。可惜呀,一来我这身子骨做不动了,二来,也是这蚕茧不好卖了,价钱一年比一年低,而洛阳府的赋税又太高了,我这养一年蚕卖的钱,还不够交赋税的,我打算去别的府城投靠外甥去了。”
乔苒听了,不由心里暗叹。
原来这老伯是洛阳户籍,有那样的洛阳府官员,老百姓的日子真是难过。
她将马儿拴在院门口,在老汉的指引下进了院子,往堂屋走去。
这个院子并不大,泥砖砌的院墙已经有几处被雨水冲垮了一些。院子里围了一角养了几只鸡,估计是怕鸡跑到屋子里吃蚕。
连着堂屋,只有四间房子,堂屋也很小,里面只有一套破旧的桌椅,那椅子坐上去还有些摇摇欲坠,乔苒都不敢放心坐。
她接过老汉递过来的一只缺了个口的粗瓷碗,喝了口水,就让老汉带自己去看蚕。
原来,这四间房,竟然有两间都是用来养蚕的。
乔苒走进去,只见一排排的竹架子上,挂满了白乎乎的蚕茧。
老汉介绍道:“你来得正好,再过几天,这些蚕就要破茧产卵了,你现在拿回去,刚好可以让它们产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