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种田日常 第172章 清醒
陈老大把扛下来的推车放下来,拴上车架,绑到马身上,再让人把物资放到推车上。
他们这一行人,整整三车的物资又引来了不少难民的注视。
陈老大他们取出刀,警惕的看着周围。
走上官道,到处都是稀稀拉拉的队伍。
陈老爹道:“情况不容乐观啊,咱们走快点。”昨天都没有那么多人,这越拖后面越危险啊。
走了一个时辰后,后面跟着逃出来的难民陆陆续续的脱离了队伍,因为他们找到自己的队伍了。
中午他们队伍也没有休息,继续赶路,饿了只能吃准备好的干粮。
领队他们领到食物后,发现一半是热乎乎的食物,虽然疑惑,但也没有多问,有得吃就行了。
食物分下去后,空出地方的鸡蛋、包子又被偷偷塞了东西进去,陈老大他们顿时减轻了不少负担。
这花了银子的东西,周氏他们是一刻也不会浪费。
走了一个时辰后,白川看到了他大伯。
“大伯,你们怎么来了!”
村长大儿子道:“爹叫我们来接应你们,怎么样,你没受伤吧。”
白川高兴道:“我没事,没受伤,我要坐驴车,走路累死了。”
村长大儿子带了几十个人出来接应,还带了一辆空置的驴车。村长担心会有伤患,所以让他们带了辆驴车过来。
陈农这下子也不坚持走路了,直接爬上驴车坐着。
陈农:“走路真辛苦啊!”
白川:“还是有驴车坐舒服。”
村长大儿子跟大家询问了下情况,知道没人受伤后顿时松了一口气,,但心里还是一阵后怕,陈农他们居然经历了这么危险的事。
至于缴获的物资,喜欢是喜欢,但他情愿没发生过这样的事,这些身外之物,哪比得上自己人的命重要。
回去后,他得叫他弟弟好好管管白川,今后不能由着白川这么胡来了。
到傍晚的时候终于赶上队伍了。
“爷爷,爷爷~”白川飞快的奔向他爷爷。
村长激动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陈农也向家人奔去。
大丫:“陈农,你受伤没?”
陈农安慰道:“放心,我没事,没受伤。”
陈凯和小天见陈农活蹦乱跳的回来,也松了一口气。
他们的队伍正在休息,为了等后面的的人,今天赶路的速度慢下来了,找到了一个背阳的山坡后,就停下来休息了。
村长派了好几波人去山上找水源都是无功而返。
实在找不到水源了,他们只好挖带有水分的草根,用来喂驴,多多少少能节约一点水用。
这时,大丫跑了过来,高兴道:“奶,七叔醒了!”
陈家人一听老七醒了,赶紧过去看望,还让人去请了大夫过来。
大夫给陈老七把完脉后,建议这断时间不要给他喂油腻的食物,喂些粥就好,还有药不能停,必须按时喝药,外伤也要及时换药。
大夫走后,陈老爹他们把老七扶了起来,靠背的地方用柔软的垫子垫着,然后叫陈农把放在包子里的粥取了出来,这是老早就准备好的野山药粥,为他准备的。
老七以为看花眼了,眨了眨眼睛。
陈老爹见他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你们没看错,食物就是陈农凭空变出来了。”
接着,陈老爹把老祖宗显灵,他的大黑,白氏老祖宗灵牌那边的情况,还有陈农的包子和白川的鸡蛋告诉了他。
老七听得一愣一愣的,怎么比听话本还玄乎。
陈农为了可信度,还当着他们面把香喷喷的鸡汤变出来,然后又变没。
陈凯忍不住扶额,在只能喝白粥的人面前变鸡汤出来,有这么拉仇恨值的吗,这么吊人家的胃口,皮痒痒了是吧。
果然,老七闻到鸡汤味,肚子咕噜咕噜的叫了起来。
陈老爹道:“先喝粥,先喝粥。”
老七道:“爹,我自己来就行。”
陈老爹:“逞什么能,你伤还没好呢!”
山药粥熬得很入味,挺好喝的。
老七足足喝了五碗,吃饱了,他也更有精神了。
老七一脸的不可置信道:“陈农,你真得了老祖宗赏赐的宝贝,跟个随身移动的大箱子似的,别人看不见,但能放东西进去,也能取东西出来?”
陈凯开口解释道:“他那个是随身空间。”
陈农纠正道:“它叫包子!”
陈凯:“……”好吧,包子就包子。
陈农转脸又骄傲道:“是呀,今后包子还能长得更大,比大房子还大,包子还说,等它长大后我还能进去。”
三丫高兴道:“把食物放进狗蛋里不会变坏,无论放多久,拿出来的时候还是跟放进去的时候一模一样。”
老七感慨道:“真是个神奇的宝贝!”
周氏叹了一口气道:“狗蛋什么都好,就是有一点不好,它吃银子才能长大,吃得还多。”
陈农垂头道:“是啊,狗蛋要吃好多银子才会长大。”
老七道:“这样神奇的宝贝别人有钱都买不到,你能得到已经很幸运了。”
他们又聊了一会儿,就各自散去,让老七好好休息了。
中午的时候终于停了下来休息。
这次会休息一段时间,因为要找水源。
三个村长,派了一个村长亲自带着大家进山找水源。
剩下的人可以在附近或者在山脚下找食物跟水,就是不能进山。
一听说可以去山脚下活动,大丫他们几个背着竹篓跟锄头跟着大人去山脚下碰碰运气。
陈农背着小竹篓对陈凯道:“小叔,去不去挖毛草根给毛驴吃。”
陈凯点头道:“走啊,一起!”
到了山脚下后,一个老人看了看地形后开口道:“走,去背阳的地方挖挖看。”
“爷爷,为什么要去背阳的地方挖啊。”
“因为背阳的地方太阳照不到,水分蒸干得比较慢,会比较湿润一点,找有水分的草根会比较容易。”
娃子们受教的点点头。
陈凯不得不感叹,家有一老,如获一宝。
这些老人可能劳动力不强,可是却有着非常丰富的生存经验。
他们这一行人,整整三车的物资又引来了不少难民的注视。
陈老大他们取出刀,警惕的看着周围。
走上官道,到处都是稀稀拉拉的队伍。
陈老爹道:“情况不容乐观啊,咱们走快点。”昨天都没有那么多人,这越拖后面越危险啊。
走了一个时辰后,后面跟着逃出来的难民陆陆续续的脱离了队伍,因为他们找到自己的队伍了。
中午他们队伍也没有休息,继续赶路,饿了只能吃准备好的干粮。
领队他们领到食物后,发现一半是热乎乎的食物,虽然疑惑,但也没有多问,有得吃就行了。
食物分下去后,空出地方的鸡蛋、包子又被偷偷塞了东西进去,陈老大他们顿时减轻了不少负担。
这花了银子的东西,周氏他们是一刻也不会浪费。
走了一个时辰后,白川看到了他大伯。
“大伯,你们怎么来了!”
村长大儿子道:“爹叫我们来接应你们,怎么样,你没受伤吧。”
白川高兴道:“我没事,没受伤,我要坐驴车,走路累死了。”
村长大儿子带了几十个人出来接应,还带了一辆空置的驴车。村长担心会有伤患,所以让他们带了辆驴车过来。
陈农这下子也不坚持走路了,直接爬上驴车坐着。
陈农:“走路真辛苦啊!”
白川:“还是有驴车坐舒服。”
村长大儿子跟大家询问了下情况,知道没人受伤后顿时松了一口气,,但心里还是一阵后怕,陈农他们居然经历了这么危险的事。
至于缴获的物资,喜欢是喜欢,但他情愿没发生过这样的事,这些身外之物,哪比得上自己人的命重要。
回去后,他得叫他弟弟好好管管白川,今后不能由着白川这么胡来了。
到傍晚的时候终于赶上队伍了。
“爷爷,爷爷~”白川飞快的奔向他爷爷。
村长激动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陈农也向家人奔去。
大丫:“陈农,你受伤没?”
陈农安慰道:“放心,我没事,没受伤。”
陈凯和小天见陈农活蹦乱跳的回来,也松了一口气。
他们的队伍正在休息,为了等后面的的人,今天赶路的速度慢下来了,找到了一个背阳的山坡后,就停下来休息了。
村长派了好几波人去山上找水源都是无功而返。
实在找不到水源了,他们只好挖带有水分的草根,用来喂驴,多多少少能节约一点水用。
这时,大丫跑了过来,高兴道:“奶,七叔醒了!”
陈家人一听老七醒了,赶紧过去看望,还让人去请了大夫过来。
大夫给陈老七把完脉后,建议这断时间不要给他喂油腻的食物,喂些粥就好,还有药不能停,必须按时喝药,外伤也要及时换药。
大夫走后,陈老爹他们把老七扶了起来,靠背的地方用柔软的垫子垫着,然后叫陈农把放在包子里的粥取了出来,这是老早就准备好的野山药粥,为他准备的。
老七以为看花眼了,眨了眨眼睛。
陈老爹见他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你们没看错,食物就是陈农凭空变出来了。”
接着,陈老爹把老祖宗显灵,他的大黑,白氏老祖宗灵牌那边的情况,还有陈农的包子和白川的鸡蛋告诉了他。
老七听得一愣一愣的,怎么比听话本还玄乎。
陈农为了可信度,还当着他们面把香喷喷的鸡汤变出来,然后又变没。
陈凯忍不住扶额,在只能喝白粥的人面前变鸡汤出来,有这么拉仇恨值的吗,这么吊人家的胃口,皮痒痒了是吧。
果然,老七闻到鸡汤味,肚子咕噜咕噜的叫了起来。
陈老爹道:“先喝粥,先喝粥。”
老七道:“爹,我自己来就行。”
陈老爹:“逞什么能,你伤还没好呢!”
山药粥熬得很入味,挺好喝的。
老七足足喝了五碗,吃饱了,他也更有精神了。
老七一脸的不可置信道:“陈农,你真得了老祖宗赏赐的宝贝,跟个随身移动的大箱子似的,别人看不见,但能放东西进去,也能取东西出来?”
陈凯开口解释道:“他那个是随身空间。”
陈农纠正道:“它叫包子!”
陈凯:“……”好吧,包子就包子。
陈农转脸又骄傲道:“是呀,今后包子还能长得更大,比大房子还大,包子还说,等它长大后我还能进去。”
三丫高兴道:“把食物放进狗蛋里不会变坏,无论放多久,拿出来的时候还是跟放进去的时候一模一样。”
老七感慨道:“真是个神奇的宝贝!”
周氏叹了一口气道:“狗蛋什么都好,就是有一点不好,它吃银子才能长大,吃得还多。”
陈农垂头道:“是啊,狗蛋要吃好多银子才会长大。”
老七道:“这样神奇的宝贝别人有钱都买不到,你能得到已经很幸运了。”
他们又聊了一会儿,就各自散去,让老七好好休息了。
中午的时候终于停了下来休息。
这次会休息一段时间,因为要找水源。
三个村长,派了一个村长亲自带着大家进山找水源。
剩下的人可以在附近或者在山脚下找食物跟水,就是不能进山。
一听说可以去山脚下活动,大丫他们几个背着竹篓跟锄头跟着大人去山脚下碰碰运气。
陈农背着小竹篓对陈凯道:“小叔,去不去挖毛草根给毛驴吃。”
陈凯点头道:“走啊,一起!”
到了山脚下后,一个老人看了看地形后开口道:“走,去背阳的地方挖挖看。”
“爷爷,为什么要去背阳的地方挖啊。”
“因为背阳的地方太阳照不到,水分蒸干得比较慢,会比较湿润一点,找有水分的草根会比较容易。”
娃子们受教的点点头。
陈凯不得不感叹,家有一老,如获一宝。
这些老人可能劳动力不强,可是却有着非常丰富的生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