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圣天下 第三百九十二章 越来越奇怪的考试
热门推荐:
圣神传说
天衍凰妃:凤逆天下
东汉末年烽火路
四合院,想躺平的我却化身工具人
港片:开局穿越洪兴大头
半岛远行
疯了!谁家领主比女武神能打?!
断亲后,婆家肠子都悔青了
爱情公寓里的美食家
? 考场内数千考生被阵法所隔,听不到来自外界的任何声音,也看不清他人考卷上的答案,但他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彼此内心的错愕和沮丧。※£,.2▽3wx.
文试的第一题,考的是医道和药道。
能够明确看出这一点的人很少,但至少大部分考生都知道,自己在第一题就栽了。
这就像是你明明做足了准备,复习了大量与自身文位相关的知识,偏偏最后要考的,就是你没有复习到的那部分。
这的确让人很沮丧。
也正如之前沐夕和唐吉所认为的那样,联考的文试,更多的,还是要靠运气。
能够在前三道文位选择医药之道的文人学子很少,这也意味着,今日场中的大部分人运气都很糟糕。
相比起来,苏文是幸运的,因为他的第八道文位,正是药位。
但如果只有药位也是不够的,毕竟试题在最后已经明确规定,答案需得写出在金针刺穴的治疗方法下,施针的位置在什么地方。
如果是一位单纯有着医位在身的学生,很容易答出如“中府”、“云门”、“天府”等与肺部密切相关的穴位。
哪怕是不懂医道之人,但凡在考前背过类似于人体穴位图之类的东西,也可能会根据题干部分给出的提示来作此解答。
但如果他们真的以此为答案,书写在考卷之上,便恰恰中了出题人所设的圈套!
不错,题目中的确明白无误地写了,魔人仓颉所患的乃是肺病。而且以辽医所开出的药方来看,那三味药材也均是针对肺病的良药。
如果在正常情况下。那仓颉服用了此良方后,理应痊愈才是。但他的病情却加重了,为何?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在题目开头的那四个字:夏花时节!
三味药材中,最后那一味药,淡蓓草,是要看时节的。
如果是在夏日服用,那么淡蓓草非但不是良药,反而是毒草!其时就相当于流巴根一样,会引起胃痛、腹泻等不良症状。让人防不慎防!
如此说起来,其实这道题的题干部分也玩儿了一些文字游戏,因为在最后,题目所给出的结果,是说的“日痛难忍”,却并没有明确说明,仓颉的症状还是与之前一样,是出于肺病咳血。
事实上,在服用过白芨和山根之后。仓颉的肺病应该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抑制,可是不符时节的淡蓓草,却让其产生了新的病患。
所以苏文才会说,这道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医道,而在于药道!
最后仓颉的真正症状已经不再是肺病,而是胃部的绞痛!
而针对这一病患。如果以金针刺穴,真正应该施针的部位。其实是“中脘穴”!
是的,这才是这第一题的正确答案。
苏文淡淡一笑。提笔在考卷上落下了这三个字,然后轻轻翻开了下一页。
第二题在类型上与第一题相仿,同样是一道简答题,而且是一道综合题,只是这一次所考校的内容,显得更加冷僻了很多。
因为这道题在众人看来,是一道数科题。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数科并不属于文道的一部分,或许其与棋道一样都在于计算,而且也在各书院的授课范围当中,但真正会把数科当做重点去复习的学生却是凤毛麟角。
这么一道题,就算是有着过目不忘之称的安七夜也只能干瞪眼。
因为此题与记忆无关,而在于计算。
但在苏文看完题目之后,却陷入了思考,因为这道题如果说能够通过计算得出答案的话,那显然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或许能够换一个角度来看,运用逻辑和巧思作答。
为了应证自己的猜测,苏文仔细在脑中整理着这道题的要点:
“唔,一百个来自圣裁院黑狱的死囚,因圣天垂怜而获得了一次求生的机会,所有人按照身高排成一列,头上被戴上一顶颜色或金或银的头冠,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头冠的颜色,但是排在后面的人却能看到前面所有人的头冠。
戴好头冠之后,从身高最高的人开始,每个人依次报出自己头冠的颜色,如果答对则能被赦免死罪,若答错则当场处决。
在死囚有半柱香时间商量对策的情况下,若采用最好的对策,最多被处决几人,最少被处决几人?
对了,还有一个限制条件,在开始之后,各死囚除了报出金、银颜色之外,不允许再给他人任何提示。嗯,让我想想……”
如果说这是一道数科的题目,那么在题设部分,则缺失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信息,那就是金、银两种头冠各多少个。
整道题目整理下来,唯一所提到的一个数字,便是死囚的总数,一百人。
除此之外,一切都是未知的。
别说前世苏文的数学本来就不怎么好,就算他前世是拿过奥数一等奖的数学天才,面对这道题恐怕也有些抓瞎。
所以正如苏文所预料的那般,这其实是一道披着数科外皮的逻辑题!
可是,在十国联考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一道无关文道的题目?
暂时苏文还想不明白,所以他只能先将这道题解出来,至于其他的,不是他现在所能关心的事情。
“这道题的关键,应该在于一百个人按照身高排列,而且后面的人能够看到前面所有人头冠的颜色,执行开始的时候,也是由后向前进行的……”
片刻之后,苏文想到了第一个方案。
“如果将这一百个人分成34个小组,从后往前每三人一组,最后一人单独为一组,开始之后,身高最高之人根据前面两人头冠颜色的异同而报色,如果前面两人头冠颜色一致则报金色,若不一致则报银色。”
“如此,三人小组中的第二人,就能够根据身前那人头冠的颜色而准确报出自己头冠的颜色,最矮的第三个人也可以结合之前那两人的答案得出自己头冠的颜色。”
“这么一来,一百个死囚中至少能存活三分之二的人,剩下的,就只能靠运气了……”
但想到这个答案之后,苏文并没有立刻落笔,因为在他看来,至少存活六十六个人,似乎有些少了。
“还有什么可能性呢……”
苏文皱紧了眉头,心中有些沉重,要知道,这才只是文试的第二题而已,他便花费了这么多的时间,若是接下来的题目都这么变态的话,那恐怕天黑也答不完了!
深吸了一口冰凉的空气,苏文重新冷静下来,心中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前面的第一题,从表面上来看是一道关于医术的问题,虽然里面夹杂了一个关于药道的陷阱,但最后解题的答案,的确是落在了医道上。”
“如此看来,这道题乍看之下与数科相关,或许,是真的需要用到数学的某个知识?”
这么想着,苏文的双眼渐渐亮了起来。
片刻之后,他终于找到了解开这道题的钥匙。
“原来如此。”
苏文轻轻一叹,随即执笔,在纸上写下了最后的答案:至多一人!
也就是说,按照苏文的设想中,最后被处决的死囚,最多只有一个人,如果运气好的话,所有的囚犯都能够被赦免死罪!
其实囚犯们所采取的策略很简单,归纳起来,就是三个字:奇偶数!
“这次应该错不了了,身高最高的那人根据身前那九十九人头冠的颜色来进行选择,如果金色的头冠数量是奇数,那么自己就报金色,如果金色的头冠数量是偶数,那么自己就报银色。”
“如此一来,下一个人就能根据前面一人的答案,再加上自己所能看到的各个头冠的奇偶数,来判断出自己头冠的颜色!”
“只是这么一来,剩下的那九十九个人都一定能被赦免,至于身高最高那人,就只能靠运气了,反正答对或答错的几率各占一半。”
念及此处,苏文忍不住摇了摇头,叹道:“这样对于站在最后的那人,是不是太不公平了些?”
“难道这道题其实是想告诉我们,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个头越高,等天塌下来的时候,就活该去顶着?”
对此,苏文得不到答案,待纸上墨迹微干,苏文便伸手翻开了下一页。
必须要加快答题速度了!
要知道,州考的文试同样是有时间限制的,考生总共的答题时间只有一个半时辰,逾期答题,便考卷作废!
苏文在前面两道题花费的时间不短,有很多直接放弃了这两道题的学生,都已经快要写完四五道题了,这无疑给了苏文很大的压力。
来不及感慨和抱怨,苏文便赶紧看向了第三道题。
相比起来,这道题倒是显得中规中矩了很多,题目所考校的内容也终于回归到了主流的文道当中。
至少在题干部分,是一首诗。
但这首诗也并不简单,甚至在苏文看起来,颇为震惊,并不是因为这首诗他曾经读过,也并不是因为这首诗是出自卫国大学士王阳明之手,而是因为这首诗对于这个世界乃是开智之言!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此诗出自卫国王阳明大学士的《蔽月山房》,请简析诗中句意。”(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文试的第一题,考的是医道和药道。
能够明确看出这一点的人很少,但至少大部分考生都知道,自己在第一题就栽了。
这就像是你明明做足了准备,复习了大量与自身文位相关的知识,偏偏最后要考的,就是你没有复习到的那部分。
这的确让人很沮丧。
也正如之前沐夕和唐吉所认为的那样,联考的文试,更多的,还是要靠运气。
能够在前三道文位选择医药之道的文人学子很少,这也意味着,今日场中的大部分人运气都很糟糕。
相比起来,苏文是幸运的,因为他的第八道文位,正是药位。
但如果只有药位也是不够的,毕竟试题在最后已经明确规定,答案需得写出在金针刺穴的治疗方法下,施针的位置在什么地方。
如果是一位单纯有着医位在身的学生,很容易答出如“中府”、“云门”、“天府”等与肺部密切相关的穴位。
哪怕是不懂医道之人,但凡在考前背过类似于人体穴位图之类的东西,也可能会根据题干部分给出的提示来作此解答。
但如果他们真的以此为答案,书写在考卷之上,便恰恰中了出题人所设的圈套!
不错,题目中的确明白无误地写了,魔人仓颉所患的乃是肺病。而且以辽医所开出的药方来看,那三味药材也均是针对肺病的良药。
如果在正常情况下。那仓颉服用了此良方后,理应痊愈才是。但他的病情却加重了,为何?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在题目开头的那四个字:夏花时节!
三味药材中,最后那一味药,淡蓓草,是要看时节的。
如果是在夏日服用,那么淡蓓草非但不是良药,反而是毒草!其时就相当于流巴根一样,会引起胃痛、腹泻等不良症状。让人防不慎防!
如此说起来,其实这道题的题干部分也玩儿了一些文字游戏,因为在最后,题目所给出的结果,是说的“日痛难忍”,却并没有明确说明,仓颉的症状还是与之前一样,是出于肺病咳血。
事实上,在服用过白芨和山根之后。仓颉的肺病应该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抑制,可是不符时节的淡蓓草,却让其产生了新的病患。
所以苏文才会说,这道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医道,而在于药道!
最后仓颉的真正症状已经不再是肺病,而是胃部的绞痛!
而针对这一病患。如果以金针刺穴,真正应该施针的部位。其实是“中脘穴”!
是的,这才是这第一题的正确答案。
苏文淡淡一笑。提笔在考卷上落下了这三个字,然后轻轻翻开了下一页。
第二题在类型上与第一题相仿,同样是一道简答题,而且是一道综合题,只是这一次所考校的内容,显得更加冷僻了很多。
因为这道题在众人看来,是一道数科题。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数科并不属于文道的一部分,或许其与棋道一样都在于计算,而且也在各书院的授课范围当中,但真正会把数科当做重点去复习的学生却是凤毛麟角。
这么一道题,就算是有着过目不忘之称的安七夜也只能干瞪眼。
因为此题与记忆无关,而在于计算。
但在苏文看完题目之后,却陷入了思考,因为这道题如果说能够通过计算得出答案的话,那显然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或许能够换一个角度来看,运用逻辑和巧思作答。
为了应证自己的猜测,苏文仔细在脑中整理着这道题的要点:
“唔,一百个来自圣裁院黑狱的死囚,因圣天垂怜而获得了一次求生的机会,所有人按照身高排成一列,头上被戴上一顶颜色或金或银的头冠,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头冠的颜色,但是排在后面的人却能看到前面所有人的头冠。
戴好头冠之后,从身高最高的人开始,每个人依次报出自己头冠的颜色,如果答对则能被赦免死罪,若答错则当场处决。
在死囚有半柱香时间商量对策的情况下,若采用最好的对策,最多被处决几人,最少被处决几人?
对了,还有一个限制条件,在开始之后,各死囚除了报出金、银颜色之外,不允许再给他人任何提示。嗯,让我想想……”
如果说这是一道数科的题目,那么在题设部分,则缺失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信息,那就是金、银两种头冠各多少个。
整道题目整理下来,唯一所提到的一个数字,便是死囚的总数,一百人。
除此之外,一切都是未知的。
别说前世苏文的数学本来就不怎么好,就算他前世是拿过奥数一等奖的数学天才,面对这道题恐怕也有些抓瞎。
所以正如苏文所预料的那般,这其实是一道披着数科外皮的逻辑题!
可是,在十国联考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一道无关文道的题目?
暂时苏文还想不明白,所以他只能先将这道题解出来,至于其他的,不是他现在所能关心的事情。
“这道题的关键,应该在于一百个人按照身高排列,而且后面的人能够看到前面所有人头冠的颜色,执行开始的时候,也是由后向前进行的……”
片刻之后,苏文想到了第一个方案。
“如果将这一百个人分成34个小组,从后往前每三人一组,最后一人单独为一组,开始之后,身高最高之人根据前面两人头冠颜色的异同而报色,如果前面两人头冠颜色一致则报金色,若不一致则报银色。”
“如此,三人小组中的第二人,就能够根据身前那人头冠的颜色而准确报出自己头冠的颜色,最矮的第三个人也可以结合之前那两人的答案得出自己头冠的颜色。”
“这么一来,一百个死囚中至少能存活三分之二的人,剩下的,就只能靠运气了……”
但想到这个答案之后,苏文并没有立刻落笔,因为在他看来,至少存活六十六个人,似乎有些少了。
“还有什么可能性呢……”
苏文皱紧了眉头,心中有些沉重,要知道,这才只是文试的第二题而已,他便花费了这么多的时间,若是接下来的题目都这么变态的话,那恐怕天黑也答不完了!
深吸了一口冰凉的空气,苏文重新冷静下来,心中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前面的第一题,从表面上来看是一道关于医术的问题,虽然里面夹杂了一个关于药道的陷阱,但最后解题的答案,的确是落在了医道上。”
“如此看来,这道题乍看之下与数科相关,或许,是真的需要用到数学的某个知识?”
这么想着,苏文的双眼渐渐亮了起来。
片刻之后,他终于找到了解开这道题的钥匙。
“原来如此。”
苏文轻轻一叹,随即执笔,在纸上写下了最后的答案:至多一人!
也就是说,按照苏文的设想中,最后被处决的死囚,最多只有一个人,如果运气好的话,所有的囚犯都能够被赦免死罪!
其实囚犯们所采取的策略很简单,归纳起来,就是三个字:奇偶数!
“这次应该错不了了,身高最高的那人根据身前那九十九人头冠的颜色来进行选择,如果金色的头冠数量是奇数,那么自己就报金色,如果金色的头冠数量是偶数,那么自己就报银色。”
“如此一来,下一个人就能根据前面一人的答案,再加上自己所能看到的各个头冠的奇偶数,来判断出自己头冠的颜色!”
“只是这么一来,剩下的那九十九个人都一定能被赦免,至于身高最高那人,就只能靠运气了,反正答对或答错的几率各占一半。”
念及此处,苏文忍不住摇了摇头,叹道:“这样对于站在最后的那人,是不是太不公平了些?”
“难道这道题其实是想告诉我们,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个头越高,等天塌下来的时候,就活该去顶着?”
对此,苏文得不到答案,待纸上墨迹微干,苏文便伸手翻开了下一页。
必须要加快答题速度了!
要知道,州考的文试同样是有时间限制的,考生总共的答题时间只有一个半时辰,逾期答题,便考卷作废!
苏文在前面两道题花费的时间不短,有很多直接放弃了这两道题的学生,都已经快要写完四五道题了,这无疑给了苏文很大的压力。
来不及感慨和抱怨,苏文便赶紧看向了第三道题。
相比起来,这道题倒是显得中规中矩了很多,题目所考校的内容也终于回归到了主流的文道当中。
至少在题干部分,是一首诗。
但这首诗也并不简单,甚至在苏文看起来,颇为震惊,并不是因为这首诗他曾经读过,也并不是因为这首诗是出自卫国大学士王阳明之手,而是因为这首诗对于这个世界乃是开智之言!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此诗出自卫国王阳明大学士的《蔽月山房》,请简析诗中句意。”(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