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御灵师 第563章 我到底是谁?
“小俊,今天这么早就回来了?”
村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妪,整张脸因岁月而皱纹纵横,笑眯眯地看着眼前的年轻人,或许因为牙齿掉光,导致整个嘴唇都凹了进去,说起话来不是很清楚。
不过,那肩扛锄头,拎着几只山鸡的年轻人听得仔细,眼神中满是笑意,“阿婆,锄头坏了,去找李二伯加点铁。”
说完,年轻人将一只山鸡放在老妪面前,“顺手搞了点野味,阿婆您尝尝。”
“这怎么行,上回你送来的野猪肉,现在还没有吃完。”
老妪连忙推辞,却是见年轻人笑着挥手,朝村中的李铁匠家走去。
看着面前的山鸡,又看向年轻人远去的背影,“真是个好孩子啊,只是可惜了。”
“小俊,锄头又坏了?”
石头房,小院子,铁砧旁,火炉前,站着一个赤裸上身的老汉,虽然头发斑白,但略显黝黑的皮肤,泛着一丝枣红,肌肉隆起,好似充满了力量,放下手中的铁锤,朝年轻人笑了笑。
“二伯,这回给我多加点铁。”
说着,年轻人将剩下的山鸡放在旁边。
“小俊,你还是这么见外。”
李二伯有些生气,但见年轻人只是嘿嘿一笑,最终也是无奈叹气,“你天天帮着我们这些老家伙种地,也没见你要报酬。”
“二伯,这是我顺道打的,可不是打铁钱。”
“行行行,老头子我说不过你。”
李二伯边说,边取下锄头,随后从火炉中取出一块烧红的铁片,仔细的贴在裂口处。
铁锤敲击着,悦耳的叮当声,此起彼伏,年轻人也没有闲着,拉着风箱,偶尔抬起胳膊擦去额头的汗水。
李二伯眼中满是慈爱,“小俊,这些年,多亏了你。”
“二伯,别说这样的话,要不是你们,我恐怕早就死了。”
年轻人依旧是那副模样,谦卑有礼,丝毫没有虚假。
随着清水淬火,撕拉声伴随着白烟,李二伯几十年的手艺,随后又用小锤子修正几处瑕疵,拇指轻扣,感受着锄头响起的声音,终是满意地点点头。
“小俊,给你。”
“二伯,麻烦你了。”
目送着年轻人离去的背影,李二伯的眼中,仿佛是陷入回忆,良久,幽幽一叹,“真是可惜了。”
村子不大,只有几户人家。
而年轻人的房子位于村口,像是在守护着什么。
嘎吱。
推开院门,年轻人将锄头靠在墙角,随后抓着扁担,抄起两个水桶走了出去,村外几里外有一条小溪,捧起喝了几口,甘洌清甜。
挑着两桶水,来往乡路数次,终于是将村子中几户人家的水缸填满,如此小半天过去,直到太阳西沉,才回到自己的家。
屋子虽然破旧,无非一桌一椅一床,但年轻人毫不在意,简单收拾一下,便转头进入旁边的伙房,开始引火烧水,随着炊烟袅袅,蒸汽缭绕,几盘小菜被端到桌子上。
粗茶淡饭,清寡无油,虽不可口,但能充饥。
夜幕已至,夏日夜晚无风,很是闷热。
年轻人躺在房顶,枕着胳膊。
满天星斗璀璨夺目,但耳畔却是寂静无声。
闭眼假寐,思绪重现昨日旧景。
三年前,睁开眼的时候,便出现在这个村子,是村子中的老人救了自己。
那时伤痕累累,可偏偏什么都记得不,如一个没有过去的人。
就连这小俊的名字,也是村中的老人因为年轻人的长相而起。
村子只有几户人家,皆是年迈老者,因为没有年轻人,少了劳力,平时除了养一些家禽,便是依靠野菜充饥。
而年轻人的突然出现,让这暮气沉沉的村子一瞬间焕发了生机,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开始开垦荒山,春种秋收,随着粮食的丰收,老人们的生活也逐渐好了起来。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让年轻人很充实,心态的平和,安稳之下,对于找回自己的过去,也不再纠结。
“既然想不起来,说明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
平静的日子,一天一天过去,终是一天,村口的阿婆没有挺过这个夏天。
生死之事,年轻人不是第一次遇到,这三年,村中的老人终究抵不过生老病死,连夜打造棺材,以亲子之礼送葬。
没有过多的礼节,同村的老者都看得很开。
“赵大姐快一百岁了,这算是喜丧。”
“是啊。”
年轻人任劳任怨,忙前忙后,直到阿婆的棺材入土,村中的老者相互搀扶,朝村子方向走去。
“小俊,等我死了,你记得给我埋在这里。”
其中一个老者笑着指着一处空地,随后目光落在旁边的坟包,眼中满是回忆,“我跟李老头这家伙斗嘴了几十年,他都是我的手下败将,以为死了,就能清闲?”
“张阿公。”
年轻人欲言又止,随后点点头,“好。”
“今年的庄稼长势挺好的,又是丰收年。”
张阿公目光移向不远处的土地,那里原本是荒山,经过年轻人的开垦,变成了农田,“小俊,记得粮食下来,给老头子我熬碗地瓜粥,那李老头活着的时候,最喜欢了。”
接下的日子依旧,这世间不会因为突然少了谁,而有所改变。
只是年轻人每次扛着锄头回到村子,再也看不到那永远都坐在村口的老妪,虽然说话含糊不清,但眼中的慈爱从未改变。
“阿婆,你一直坐在这里,是在等谁吗?”
“哎,年纪大了,想不起来了。”
“哪怕记不起来,都守在这里,应该是很重要的人吧,会不会是阿婆您的孩子?”
“或许是吧……”
回想着之前与阿婆交流,年轻人对于自己遗忘的记忆,浮现一丝好奇。
“我到底是谁?”
夏日很长,也很短,初秋的闷热,随着一场夜雨而消散,果真是一场秋雨一场寒。
张阿公终究没有等到地瓜粥。
又是一座新坟。
秋天比夏天还长,或许是不用每天去耕种吧。
变得清闲的年轻人这么想着,无事之下,再次来到坟地,看着眼前这一个个坟包,其中几个土地较新。
“今年的冬天,还没到呢。”
村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妪,整张脸因岁月而皱纹纵横,笑眯眯地看着眼前的年轻人,或许因为牙齿掉光,导致整个嘴唇都凹了进去,说起话来不是很清楚。
不过,那肩扛锄头,拎着几只山鸡的年轻人听得仔细,眼神中满是笑意,“阿婆,锄头坏了,去找李二伯加点铁。”
说完,年轻人将一只山鸡放在老妪面前,“顺手搞了点野味,阿婆您尝尝。”
“这怎么行,上回你送来的野猪肉,现在还没有吃完。”
老妪连忙推辞,却是见年轻人笑着挥手,朝村中的李铁匠家走去。
看着面前的山鸡,又看向年轻人远去的背影,“真是个好孩子啊,只是可惜了。”
“小俊,锄头又坏了?”
石头房,小院子,铁砧旁,火炉前,站着一个赤裸上身的老汉,虽然头发斑白,但略显黝黑的皮肤,泛着一丝枣红,肌肉隆起,好似充满了力量,放下手中的铁锤,朝年轻人笑了笑。
“二伯,这回给我多加点铁。”
说着,年轻人将剩下的山鸡放在旁边。
“小俊,你还是这么见外。”
李二伯有些生气,但见年轻人只是嘿嘿一笑,最终也是无奈叹气,“你天天帮着我们这些老家伙种地,也没见你要报酬。”
“二伯,这是我顺道打的,可不是打铁钱。”
“行行行,老头子我说不过你。”
李二伯边说,边取下锄头,随后从火炉中取出一块烧红的铁片,仔细的贴在裂口处。
铁锤敲击着,悦耳的叮当声,此起彼伏,年轻人也没有闲着,拉着风箱,偶尔抬起胳膊擦去额头的汗水。
李二伯眼中满是慈爱,“小俊,这些年,多亏了你。”
“二伯,别说这样的话,要不是你们,我恐怕早就死了。”
年轻人依旧是那副模样,谦卑有礼,丝毫没有虚假。
随着清水淬火,撕拉声伴随着白烟,李二伯几十年的手艺,随后又用小锤子修正几处瑕疵,拇指轻扣,感受着锄头响起的声音,终是满意地点点头。
“小俊,给你。”
“二伯,麻烦你了。”
目送着年轻人离去的背影,李二伯的眼中,仿佛是陷入回忆,良久,幽幽一叹,“真是可惜了。”
村子不大,只有几户人家。
而年轻人的房子位于村口,像是在守护着什么。
嘎吱。
推开院门,年轻人将锄头靠在墙角,随后抓着扁担,抄起两个水桶走了出去,村外几里外有一条小溪,捧起喝了几口,甘洌清甜。
挑着两桶水,来往乡路数次,终于是将村子中几户人家的水缸填满,如此小半天过去,直到太阳西沉,才回到自己的家。
屋子虽然破旧,无非一桌一椅一床,但年轻人毫不在意,简单收拾一下,便转头进入旁边的伙房,开始引火烧水,随着炊烟袅袅,蒸汽缭绕,几盘小菜被端到桌子上。
粗茶淡饭,清寡无油,虽不可口,但能充饥。
夜幕已至,夏日夜晚无风,很是闷热。
年轻人躺在房顶,枕着胳膊。
满天星斗璀璨夺目,但耳畔却是寂静无声。
闭眼假寐,思绪重现昨日旧景。
三年前,睁开眼的时候,便出现在这个村子,是村子中的老人救了自己。
那时伤痕累累,可偏偏什么都记得不,如一个没有过去的人。
就连这小俊的名字,也是村中的老人因为年轻人的长相而起。
村子只有几户人家,皆是年迈老者,因为没有年轻人,少了劳力,平时除了养一些家禽,便是依靠野菜充饥。
而年轻人的突然出现,让这暮气沉沉的村子一瞬间焕发了生机,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开始开垦荒山,春种秋收,随着粮食的丰收,老人们的生活也逐渐好了起来。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让年轻人很充实,心态的平和,安稳之下,对于找回自己的过去,也不再纠结。
“既然想不起来,说明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
平静的日子,一天一天过去,终是一天,村口的阿婆没有挺过这个夏天。
生死之事,年轻人不是第一次遇到,这三年,村中的老人终究抵不过生老病死,连夜打造棺材,以亲子之礼送葬。
没有过多的礼节,同村的老者都看得很开。
“赵大姐快一百岁了,这算是喜丧。”
“是啊。”
年轻人任劳任怨,忙前忙后,直到阿婆的棺材入土,村中的老者相互搀扶,朝村子方向走去。
“小俊,等我死了,你记得给我埋在这里。”
其中一个老者笑着指着一处空地,随后目光落在旁边的坟包,眼中满是回忆,“我跟李老头这家伙斗嘴了几十年,他都是我的手下败将,以为死了,就能清闲?”
“张阿公。”
年轻人欲言又止,随后点点头,“好。”
“今年的庄稼长势挺好的,又是丰收年。”
张阿公目光移向不远处的土地,那里原本是荒山,经过年轻人的开垦,变成了农田,“小俊,记得粮食下来,给老头子我熬碗地瓜粥,那李老头活着的时候,最喜欢了。”
接下的日子依旧,这世间不会因为突然少了谁,而有所改变。
只是年轻人每次扛着锄头回到村子,再也看不到那永远都坐在村口的老妪,虽然说话含糊不清,但眼中的慈爱从未改变。
“阿婆,你一直坐在这里,是在等谁吗?”
“哎,年纪大了,想不起来了。”
“哪怕记不起来,都守在这里,应该是很重要的人吧,会不会是阿婆您的孩子?”
“或许是吧……”
回想着之前与阿婆交流,年轻人对于自己遗忘的记忆,浮现一丝好奇。
“我到底是谁?”
夏日很长,也很短,初秋的闷热,随着一场夜雨而消散,果真是一场秋雨一场寒。
张阿公终究没有等到地瓜粥。
又是一座新坟。
秋天比夏天还长,或许是不用每天去耕种吧。
变得清闲的年轻人这么想着,无事之下,再次来到坟地,看着眼前这一个个坟包,其中几个土地较新。
“今年的冬天,还没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