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的科学时代 > 第138章 硝化纤维!

我的科学时代 第138章 硝化纤维!

    第138章 硝化纤维!

    “关于日军电文破译工作,情况怎么样?”

    “通信部门同志正在联合特科同志,一边获取资料,一边进行翻译,我们已经找到了一位会矩阵理论知识的同志,他会在凌晨三点赶到,即1小时后,预计明早10点左右能破译第一份日军电文。”

    “好,这点做得非常不错,我希望尽快看到成果,此外,笔记本是我们青鸾同志冒着生命危险亲自送过来的,一定要慎重对待,绝不容许任何闪失,需对青鸾同志和笔记本进行高度保密,级别上升到绝密。”

    “是!”

    待负责汇报当前情况的男性秘书离去,房屋内仅剩三人。

    代号‘教授’的中年男人,端坐于主位,右手摸出一包香烟,点燃抽了起来,吐出一口烟雾:“初步确定,这份日本红密破译资料属实,对我们抗日工作有极大的帮助,根据青鸾同志递交的第二封信件内容可以确定,张三先生为蓝衣社特务处工作过,且关系紧密,为了保护‘张三’先生的安全,我认为应当将红密破译资料列为最高绝密级别,尽可能避免泄露信息。”

    泄露信息的代价极为沉重,日本人不仅会第一时间更新密码体系,还会疯狂寻找张三这个人。

    但这还不算完!

    蓝衣社特务处会第一时间启动对参与红密破译工作的人员调查,极大程度增加张三先生暴露的风险。

    为了张三先生的安危,身为八路军一员的他们,能做的只有一件事——保密。

    尽可能保密!

    “赞同,这位张三先生冒着生命危险向我们泄露这份完整资料,我们不能让他身处险境,他是我们的朋友。”另外一名中年男人点了点头,面容严肃,湖北腔调的口音蕴含郑重。

    最后一人说道:“赞同,不过,我认为应该寻找这位张三先生,我能感受出来,他对我们组织充满善意,非常认同我们,有这样一位可以破译日军密码体系的专家加入,我们的队伍力量将更加强大。”

    破译日军密码体系的专家!

    这个概念,一般人或许不懂。

    但只要稍微了解情况的人,就能知道这种类型的专家有多么珍贵。

    这不是单纯的窃取情报,而是对敌方通信体系进行全方位的攻击。

    “这点我已经安排了人手进行寻找,但希望不大,关于第一件事,大家举手表决。”听到这个提议,教授轻轻摇头,话锋一转,回到正题,举起右手表态。

    紧接着,坐在饭桌两侧的两名中年男人相继举起右手。

    3:0,全票通过关于‘将红密破译资料列为最高绝密级别’的方案。

    保密级别分为最高绝密,绝密,秘密,机密,按照情报和物品价值大小确定密级,保密时间分别为50年,30年,20年,10年。

    身为北方组织最高负责人的教授,可以自主确定绝密级情报和物品,但定级‘最高绝密’,必须经过组织会议讨论决定,走正规流程。

    对八路军而言,这份极为珍贵的完整红密破译资料,其价值完全达到最高绝密级别,对于抗日工作的帮助简直不要太大。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日本人没有发现密码体系被破译之前,日本外交和日本陆军通信内容,将会被八路军完全掌握,这是真正的‘知己知彼’!

    尽管,这样的情况或许不会维持太久,大概三个月,也许半年,当然,心血来潮的日军明天更换密码体系也可以。

    至于日本海军,暂时管不了。

    “第二件事,青年组织北平四中负责人林婉,代号‘青鸾’,冒着生命危险,将笔记本安全送交组织,我认为该给林婉同志记功。”教授顿了顿,继续说道。

    “我赞同,林婉同志表现优秀,机敏聪慧,曾经参加过一二九运动,是一名少有的优秀女同志。”

    “我赞同。”

    另外两人纷纷点头。

    “好了,会议暂时就到这里,同志们,有了张三先生送来的这份珍贵资料,我相信,我们一定能获得最终胜利。”

    ……

    自从有了级任先生罗文广给予的课堂特权,余华近来学业水平蹭蹭上涨,数学分析已经真正入门,对于各种各样的初等数学知识和高等数学知识融会贯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进一步提升科学素养。

    数学分析有着与所有分支学科与众不同的东西,那就是回溯本源的数学思想。

    凭借主学科学业水平越来越高,余华对于未来的规划和目标愈发清晰起来,与此同时,思维有限元分析系统最后结构正在不断构建之中,总进度已经达到78%。

    距离正式建立初始思维有限元分析系统,仅剩一步之遥。

    碧空如洗,万里无云。

    晚春时节,北平城已被象征希望的绿意笼罩,处处皆是新抽的嫩条。

    西城区,小型化学实验室,第一次实验制作硝化纤维正在进行之中,余华立于操作台前,面容严峻,一边进行实验,一边记录整个详细制作过程,旁边站着充当助手职责的徐锐。

    尽管徐锐的基本素养还不合格,但余华仍旧让他上场,实验是积累经验最快的步骤,只要小心不犯错,即可。

    而天性细致的徐锐,能够很好的胜任这个环节要求。

    待实验关键节点到达后,整个人放下记录首次实验制作硝化纤维的笔记本和钢笔,右手拿起装有硫酸的烧杯,倒入下方装有硝酸的大剂量烧杯内,满脸严肃,配置混酸。

    按照实验记录规定比例要求,余华很快配置好符合要求的混酸。

    所有硝化类化合物的起始点,皆来自于硫酸和硝酸,硝酸为硝化反应的主体,硫酸作为整个反应过程的催化剂,无论是硝化纤维还是硝化甘油之类的物质,离不开硝硫混酸。

    “锐子,这里要注意混酸配置的比例和时间,两者必须掌控好,尤其是比例,最为重要,用于硝化棉制作的混酸比例一般在……此外还要注意手法,整个过程必须小心。”余华似如课堂之上的讲师般,一边进行实验操作,一边朝着徐锐讲解知识重点。

    这些宝贵的化学经验,是民国期间任何一名高中生都不知道的,即便堪称最顶尖的北平四中等顶尖高中名校亦然。

    缺乏实验设备和资金,使得民国高中生基本没有化学实验的经验。

    徐锐如同饥渴的海绵般,全神贯注,仔细聆听,尽可能记录下余华传授的每一个知识。

    “混酸配置好,我们进入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