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隆韩德让 第18章 卸甲
热门推荐:
殿下来自百年后
凤征天下
取消我高考?研发六代战机震惊科学界!
心中有白月光,开局拒绝美女总裁求婚
开局签到荒古圣体
雷霆圣帝
从一人开始朝九晚五
投喂流放罪臣后,她被迫现形了
在中世纪当生活玩家
澶州南北城内及城外黄河南岸宋军营地这天不时传出欢腾声,城里城外所有人都在说宋皇赵恒已到澶州城并登上北城北门城楼与辽军萧后辽帝对峙,刘娥美人亲自擂鼓鼓舞三军,杨宗永又在城下阵前击退契丹大将,所有人一边说着这些事一边忙着打磨武器卸运粮草,一时间军民个个斗志昂扬。
赵恒入住澶州南城东南处一座临时行宫,他似乎也受到了这种气氛感染不停在殿堂上来回踱步,刘娥在旁看着他也是面带微笑,很快李继隆、寇准、高琼、杨嗣、张环和陈尧叟一起来到,她连忙起身退到殿堂后面屏风之后。
不等众人行礼赵恒上前摆手道:“众爱卿不必多礼,辛苦大家了。”
李继隆笑道:“还是圣上辛苦。”
赵恒握住李继隆的手,慨然道:“我最担心的是舅父身体,只要舅父身体无恙,我就什么都不怕。”
李继隆道:“我身体还好,能撑得住。”
赵恒道:“现今情形如何?”
李继隆微笑着道:“辽军已撤回大营,圣上只管放心,他们黔驴技穷,如果真要开战,我李继隆敢说赢定了。”
他说到后面语气铿锵有力双目闪闪发光。
赵恒长松口气轻轻点头,对众人道:“各位爱卿坐下说话。”
他回到大殿中间龙椅坐下,李继隆和杨嗣、张环坐在他殿前左侧座位,寇准、高琼和陈尧叟坐在他右侧座位。
寇准坐下道:“加上禁军青龙白虎两营,现在集结在澶城的宋军人马已超过二十五万,等王超将军率天雄军团五万步兵来集结,我们总兵力就有绝对优势,我看杨延昭将军的奏议可行,由他率骑兵轻装突袭幽州断其粮道,我军澶城主力在此与辽军决战,定能大胜辽军,然后趁机北伐收回燕云十六州直捣上京。”
高琼道:“这确实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赵恒看向李继隆,道:“舅父怎么看?”
李继隆道:“确实可行,不过——”
他轻咳一声又道:“如此行兵杨延昭将军所部会十分危险,如我军不能尽快在澶城击溃辽军,他深入敌后一旦腹背受敌难免会全军覆没。”
赵恒轻叹口气道:“杨延昭将军父子三代英勇,无敌老令公为国捐躯曾是先皇生前憾事,我不想杨延昭将军会有什么闪失。”
高琼道:“将者何惧以死报国,马革裹尸正是我等最好归宿。”
李继隆道:“话虽如此也不能做无谓牺牲——”
他看向寇准道:“我还是担心王超未必会来此集结。”
寇准道:“我之前已派王钦若大人带圣谕前去催促他火速率军前来。”
高琼点头大声道:“大帅的命令他不听,圣上的圣旨他难道也敢违抗?”
见李继隆没有说话,赵恒默然片刻道:“打仗的事我不懂,但如今深冬初春季节天寒地冷,深入北方作战尤其艰难,契丹国西北疆域广阔,五京互成犄角彼此接应,我们粮草军衣能否支持在这样恶劣环境下打一场持久战役?”
陈尧叟沉声道:“如此就算能支撑个两三年,只怕大宋境内好不容易过了几天好日子的百姓又要忍饥挨饿,万一有个什么天灾荒年,那就得不偿失了。”
寇准冷然道:“要取得胜利,付出代价也在所难免的。”
陈尧叟道:“太祖皇帝与契丹国征战多年互有胜负,太宗皇帝两次出征想夺回燕云十六州未尝得到什么便宜,反倒被契丹国打回头,如不是关键时刻李太师数度力挽狂澜,后果不堪设想——”
他起身道:“阵前男儿死伤无数,家里妻儿啼哭不断,臣知道在各位眼里臣是贪生怕死之徒,但既受君恩有话不敢不明说,臣斗胆请圣上考虑议和。”
高琼也站起身怒道:“你这个软骨头,如此大好形势竟然想求和。”
寇准也大声道:“荒唐。”
杨嗣和张环一直没有出声,这时互相看了眼神情都露出不满之色。
陈尧叟神色不变瞟了一眼寇准道:“我所说并非为了个人荣辱,只为天下百姓生息和圣上仁慈之名。”
寇准勃然变色,起身道:“我等所奏也并非为个人荣辱,同样为天下苍生。”
陈尧叟道:“既为天下苍生,就该止戈休兵。”
寇准道:“如能消灭契丹国,就能永保天下太平。”
陈尧叟嘿然道:“永保天下太平——唐太宗高宗武后玄宗北征高丽国,西灭吐谷浑和突厥,东败倭国南吞云越,玄宗时更是西进到大食地域,但一场安史之乱就令唐朝土崩瓦解,百姓因此遭受百年灾祸,可见想永保天下太平只靠打仗未必行得通,还得提防安禄山之流——”
高琼大声道:“我大字不识几个,你说这些我不是很懂,但我知道历来祸国殃民的不止是安禄山这样的藩镇将领,还有不少像杨国忠那样的朝中奸臣。”
赵恒看着他们争吵又像陷入思考久久不出声。
这时李继隆轻咳两声摆手道:“各位请先静下。”
他出声其他人不敢再出声,纷纷静下来坐回位置。
李继隆看向赵恒,道:“陛下怎么想?”
赵恒身子微微一动也看向李继隆,道:“我想听舅父怎么说。”
李继隆看着赵恒神色有些凝重,道:“议和也可。”
听他这么说陈尧叟连连点头,寇准和高琼互相看了眼都面露诧异之色,杨嗣和张环也是神色有些奇怪。
赵恒轻轻松了口气,道:“原来舅父也是这么想。”
李继隆道:“只是如今我们万不能主动议和,否则就是我们在向他们示弱。”
赵恒道:“舅父意思是等他们派人来。”
李继隆道:“他们不是已经派王继忠来过了吗?”
赵恒想了想微微笑道:“是。”
李继隆道:“他们应该肯定会很快再派他来的。”
*?*?*???*?*?*
辽军后军萧后营大帐内萧绰坐在一张白色虎皮椅上久久没有出声,韩德让和耶律隆绪分别坐在她两侧,过了会耶律隆绪道:“想不到赵恒还真的来了。”
萧绰道:“你日后千万不要小看他。”
耶律隆绪嗯了声点点头。
萧绰看向韩德让,道:“是不是再派出王继忠?”
耶律隆绪道:“母后是要议和吗?”
萧绰点头道:“是的。”
耶律隆绪道:“我知道我们此次出兵倾尽国力,可以胜可以和但绝对输不起,只是现在就算和他们决战也未必会输——”
他看向韩德让道:“是不是,叔叔?”
韩德让神情有些凝重,道:“以目前局面我担心的是,这场决战如果一定要打,双方都会付出巨大的代价,到最后未必有真正赢家——”
他也看向耶律隆绪道:“在你之前契丹旧制兄位弟继,诸王也分权自治,所以先后四代为了争夺王位而纷争不断,才被周世宗和宋太祖所乘,如今你父王和母后改弦易张好不容易将王位巩固在你身上,但那些被削弱了权力和军队的贵族统领未必甘心,此次太后和圣上集结五京大军,主力南北两院二十万精锐,这些精锐是圣上统治大契丹国的根本,万万不可为他人做嫁衣裳。”
说到这韩德让神情变得有些冷酷。
萧绰道感叹道:“我也是这么想。”
耶律隆绪默然片刻,轻声道:“我明白了,那就派王继忠去吧。”
韩德让道:“再等一等。”
萧绰道:“你是担心现在我们派出王继忠议和,他们会认为我们是在示弱?”
韩德让道:“是。”
萧绰道:“我怕我们耗不起。”
韩德让道:“他们也同样耗不起。”
萧绰道:“那你打算什么时候让王继忠出发?”
韩德让道:“明天。”
萧绰道:“那就明天吧。”
她见韩德让和耶律隆绪一起看着自己的神情有些怪异,轻轻笑道:“你们今天都替我担心了。”
耶律隆绪眼角有些湿润,低头道:“孩儿恨自己不能为母后分担更多。”
萧绰笑道:“你有这份心意就行,你知道世人都是怎么说我的吗?说我什么坏话的都有,但在我儿你面前我始终都是一个一心为你,为大契丹国安定和强盛愿意粉身碎骨的女人。”
耶律隆绪起身跪倒在地,道:“是。”
萧绰道:“别老是跪下,你才是大契丹国一国之君,娘已经老了——”
她看了眼韩德让道:“你叔叔也老了,所以将来不管发生什么事,你都要挺直腰杆做个明君,做个好皇帝——”
耶律隆绪含泪起身,道:“母后教诲,我会永远记在心里。”
萧绰微微一笑,道:“你先去歇息吧。”
看着耶律隆绪走出营帐,韩德让道:“他会成为一个好皇帝的,也会将你想做的很多事情做完。”
萧绰欣然点头,道:“可惜,我看不到那一天,你也未必能辅佐他太久。”
韩德让道:“会有新人来辅佐他的。”
萧绰轻轻点点头,神情又有些冷,道:“今天耶律洪定在阵上吃了亏,那些一心想战的人也该闭口了。”
韩德让道:“我听说不少契丹贵族和耶律洪定一直私信不断。”
萧绰有些不屑道:“只要我们不伤筋骨,他们成不了气候。”
韩德让沉默片刻,道:“你和皇上明日率后军后退十里,和我前军成犄角之势互相接应。”
萧绰看着韩德让道:“德让,对面现在可是号称三十万,虽然其中有不少最近招募的农民新兵,但有战斗力的军队二十万还是有的。”
韩德让道:“兵在精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你应该相信我。”
萧绰脸上神情带着不舍之意,柔声道:“我是怕失去你。”
韩德让道:“燕燕你不必担心,我军善于野战,宋军善于防守,只要我们不主动攻城,赵恒也决不会主动出战。”
萧绰笑道:“你这么有把握?”
韩德让道:“因为李继隆。”
萧绰哦了声道:“为什么这么说?”
韩德让道:“我相信李继隆现在想的一定和你我一样,你我想的是耶律隆绪和大契丹国的将来,他想的也一定是赵恒和宋国的将来。”
*?*?*???*?*?*
夜晚群星明月闪耀,澶城北城李继隆帅府前院内杨宗永和慕容英正看着李继隆在舞剑,他身着轻装手持出鞘燕云剑身形如燕子般腾转翻飞,剑身在星月映射下射出一道道银色光芒,秦小小在旁坐在石凳上横抱琵琶这次弹奏的却是一曲《霸王卸甲》,她指间拨弦铿锵有力,弦音如银珠落盘,虽并非战场金戈铁马声,反而更让人心潮澎湃不已。
正当曲子弹奏到高潮,李继隆手持长剑跃身跳起刺出,随后身子落地如螳螂般前后脚站住,不想后边支撑脚下一软,身子晃了晃才勉强站稳,连连发出咳嗽声。
杨宗永和慕容英吃了一惊忙上前来到李继隆身旁,秦小小也发出声轻呼放下琵琶快步跑过来。
李继隆轻轻摆手示意众人无需搀扶自己,他慢慢收回手中燕云剑还剑入鞘,轻声道:“不碍事。”
虽这么说他还是忍不住又一阵咳嗽,慕容英很快端来碗水,李继隆接过喝了口见大家看着自己神色关切,淡淡笑道:“老了——是有些不中用了。”
慕容英心中难过道:“义父,别这么说。”
杨宗永点头道:“杨嗣老将军年龄更老。”
李继隆呵呵笑道:“我要把你这话告诉杨老将军,他保证会跟你急,说不定立刻找你去校场大战三百回合。”
慕容英忍不住笑出声又不觉脸微微一热看向杨宗永。
李继隆看着他们两个心中也觉得欣慰,冯延赞大步走进来道:“大帅,寇宰相和高将军求见。”
杨宗永奇道:“这么晚来找大帅,难道辽营有动静?”
李继隆微笑着道:“不是——他们是来向我兴师问罪的。”
杨宗永愣了愣,慕容英和秦小小也互相看了眼。
李继隆对冯延赞道:“请他们进来。”
冯延赞应了声走出庭院,李继隆也走进内院。
很快冯延赞带着寇准和高琼来到,杨宗永、慕容英、秦小小一起向寇准和高琼行礼,高琼对杨宗永笑道:“你今天打败辽将真给我们长了士气,我一路上听到南城里都在说杨家将如何厉害。”
杨宗永道:“是大帅指挥得当。”
高琼哈哈笑道:“是啊,他计谋多,总让人猜不透。”
说着高琼看了眼寇准,寇准点头道:“大帅想事情一直都高瞻远瞩,说的做的想必都有深意。”
寇准说完又看向秦小小,道:“你就是我今天在街边所见那持剑女子?”
秦小小轻声道:“是。”
寇准又看向慕容英,点头道:“巾帼不让须眉。”
高琼道:“要说刘美人这一路上太让我刮目相看,我算是真服了她,宫中有她这样的女子主持也是我大宋国幸事。”
*?*?*???*?*?*
寇准和高琼进入内宅,见李继隆持剑站在房门口正在在等他们。
高琼上前抱拳道:“太师还没歇息啊?”
李继隆笑道:“客套什么,有话就直说吧。”
高琼呵呵笑道:“那我有话就说了,不知太师为何会同意议和?我相信太师一定有我们想不到的地方,所以来问下太师。”
李继隆道:“你是怎么想?”
高琼道:“现在局势对我方有利,当然就该趁热打铁好好打一仗。”
李继隆看向寇准,道:“寇宰相又怎么想?”
寇准道:“我想法和高老将军一样,如今外有良将勇士,内有圣主贤妃,我军兵力占优粮草充足,加上士气正旺,又有澶州南北城作为据点和屏障,如此大好形式不打一战我也是不甘心啊,所以想不明白太师为何会同意议和,只是知道这应该并非太师心意。”
李继隆缓缓点头,道:“因为这是圣上心意。”
他轻轻咳嗽了声,接着道:“我怎么想并不重要,关键是圣上怎么想。”
高琼急道:“就算是圣上心意,太师也能据理力争啊——”
寇准点头道:“太师是圣上舅父,又是前线三军统领,太师的话圣上定会听的。”
高琼拍手道:“是啊。”
他看向李继隆手中燕云剑继续道:“当年前线吃紧,太宗皇帝下令全军固守城池要塞不得擅自出战,太师却依然敢抗旨出战大破耶律斜轸八万精锐,太宗皇帝因此赐这把剑给太师,以太宗皇帝威严太师尚敢抗旨不顾,为何面对当今圣上太师反而要委屈自己迎合他心意?”
李继隆轻轻笑道:“就因为太宗皇帝威严,我才不怕抗旨。”
高琼有些摸不着头脑,奇道:“为什么?”
寇准想了想道:“太师是说——因为太宗皇帝并不怕太师,太师才敢抗旨。”
李继隆笑着点点头。
高琼又想了想道:“我明白了,太宗皇帝不怕太师,所以无论太师怎么做太宗皇帝都不会对太师心生顾虑,但——”
他说到这把话停住。
李继隆道:“我听说韩德让对长乐老人推崇备至。”
寇准道:“是啊,十朝元老,也算乱世奇人。”
李继隆道:“我前几年因伤卸甲在家读唐史,每每读到唐朝后期君权没落,各地藩镇节度使拥兵自治互相争战,天下百姓如刍狗般被掠夺屠杀,也不时为之感慨伤怀,长乐老人经历十朝,君王轮换如走马灯般,百姓不知当朝是谁的天下,那么在他眼里君王当然不过是尘烟罢了,但如今天下已算初步安定,百姓又重新过上安居乐业日子,大宋朝经历三代很多事情正当改弦易张,如果君权再被你我轻视,我怕离后唐乱世也就不远了。”
寇准躬身抱拳道:“太师心意寇准拜服。”
高琼也跟着躬身抱拳道:“我一粗人,想不到太师那么远。”
李继隆又望向北方手中握紧手中长剑,道:“话虽这么说,但我们万万不可在议和中向辽人示弱,否则徒留后患无穷。”
寇准道:“这是当然。”
高琼笑道:“他们想要瓦桥关,寇相还要他们归还燕云十六州呢。”
李继隆淡淡一笑低头又看向手中的燕云剑。
寇准道:“当年太宗皇帝赐剑,也是希望太师永不要忘记燕云十六州还大都在辽人手中。”
李继隆怅然叹道:“我令他失望了。”
赵恒入住澶州南城东南处一座临时行宫,他似乎也受到了这种气氛感染不停在殿堂上来回踱步,刘娥在旁看着他也是面带微笑,很快李继隆、寇准、高琼、杨嗣、张环和陈尧叟一起来到,她连忙起身退到殿堂后面屏风之后。
不等众人行礼赵恒上前摆手道:“众爱卿不必多礼,辛苦大家了。”
李继隆笑道:“还是圣上辛苦。”
赵恒握住李继隆的手,慨然道:“我最担心的是舅父身体,只要舅父身体无恙,我就什么都不怕。”
李继隆道:“我身体还好,能撑得住。”
赵恒道:“现今情形如何?”
李继隆微笑着道:“辽军已撤回大营,圣上只管放心,他们黔驴技穷,如果真要开战,我李继隆敢说赢定了。”
他说到后面语气铿锵有力双目闪闪发光。
赵恒长松口气轻轻点头,对众人道:“各位爱卿坐下说话。”
他回到大殿中间龙椅坐下,李继隆和杨嗣、张环坐在他殿前左侧座位,寇准、高琼和陈尧叟坐在他右侧座位。
寇准坐下道:“加上禁军青龙白虎两营,现在集结在澶城的宋军人马已超过二十五万,等王超将军率天雄军团五万步兵来集结,我们总兵力就有绝对优势,我看杨延昭将军的奏议可行,由他率骑兵轻装突袭幽州断其粮道,我军澶城主力在此与辽军决战,定能大胜辽军,然后趁机北伐收回燕云十六州直捣上京。”
高琼道:“这确实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赵恒看向李继隆,道:“舅父怎么看?”
李继隆道:“确实可行,不过——”
他轻咳一声又道:“如此行兵杨延昭将军所部会十分危险,如我军不能尽快在澶城击溃辽军,他深入敌后一旦腹背受敌难免会全军覆没。”
赵恒轻叹口气道:“杨延昭将军父子三代英勇,无敌老令公为国捐躯曾是先皇生前憾事,我不想杨延昭将军会有什么闪失。”
高琼道:“将者何惧以死报国,马革裹尸正是我等最好归宿。”
李继隆道:“话虽如此也不能做无谓牺牲——”
他看向寇准道:“我还是担心王超未必会来此集结。”
寇准道:“我之前已派王钦若大人带圣谕前去催促他火速率军前来。”
高琼点头大声道:“大帅的命令他不听,圣上的圣旨他难道也敢违抗?”
见李继隆没有说话,赵恒默然片刻道:“打仗的事我不懂,但如今深冬初春季节天寒地冷,深入北方作战尤其艰难,契丹国西北疆域广阔,五京互成犄角彼此接应,我们粮草军衣能否支持在这样恶劣环境下打一场持久战役?”
陈尧叟沉声道:“如此就算能支撑个两三年,只怕大宋境内好不容易过了几天好日子的百姓又要忍饥挨饿,万一有个什么天灾荒年,那就得不偿失了。”
寇准冷然道:“要取得胜利,付出代价也在所难免的。”
陈尧叟道:“太祖皇帝与契丹国征战多年互有胜负,太宗皇帝两次出征想夺回燕云十六州未尝得到什么便宜,反倒被契丹国打回头,如不是关键时刻李太师数度力挽狂澜,后果不堪设想——”
他起身道:“阵前男儿死伤无数,家里妻儿啼哭不断,臣知道在各位眼里臣是贪生怕死之徒,但既受君恩有话不敢不明说,臣斗胆请圣上考虑议和。”
高琼也站起身怒道:“你这个软骨头,如此大好形势竟然想求和。”
寇准也大声道:“荒唐。”
杨嗣和张环一直没有出声,这时互相看了眼神情都露出不满之色。
陈尧叟神色不变瞟了一眼寇准道:“我所说并非为了个人荣辱,只为天下百姓生息和圣上仁慈之名。”
寇准勃然变色,起身道:“我等所奏也并非为个人荣辱,同样为天下苍生。”
陈尧叟道:“既为天下苍生,就该止戈休兵。”
寇准道:“如能消灭契丹国,就能永保天下太平。”
陈尧叟嘿然道:“永保天下太平——唐太宗高宗武后玄宗北征高丽国,西灭吐谷浑和突厥,东败倭国南吞云越,玄宗时更是西进到大食地域,但一场安史之乱就令唐朝土崩瓦解,百姓因此遭受百年灾祸,可见想永保天下太平只靠打仗未必行得通,还得提防安禄山之流——”
高琼大声道:“我大字不识几个,你说这些我不是很懂,但我知道历来祸国殃民的不止是安禄山这样的藩镇将领,还有不少像杨国忠那样的朝中奸臣。”
赵恒看着他们争吵又像陷入思考久久不出声。
这时李继隆轻咳两声摆手道:“各位请先静下。”
他出声其他人不敢再出声,纷纷静下来坐回位置。
李继隆看向赵恒,道:“陛下怎么想?”
赵恒身子微微一动也看向李继隆,道:“我想听舅父怎么说。”
李继隆看着赵恒神色有些凝重,道:“议和也可。”
听他这么说陈尧叟连连点头,寇准和高琼互相看了眼都面露诧异之色,杨嗣和张环也是神色有些奇怪。
赵恒轻轻松了口气,道:“原来舅父也是这么想。”
李继隆道:“只是如今我们万不能主动议和,否则就是我们在向他们示弱。”
赵恒道:“舅父意思是等他们派人来。”
李继隆道:“他们不是已经派王继忠来过了吗?”
赵恒想了想微微笑道:“是。”
李继隆道:“他们应该肯定会很快再派他来的。”
*?*?*???*?*?*
辽军后军萧后营大帐内萧绰坐在一张白色虎皮椅上久久没有出声,韩德让和耶律隆绪分别坐在她两侧,过了会耶律隆绪道:“想不到赵恒还真的来了。”
萧绰道:“你日后千万不要小看他。”
耶律隆绪嗯了声点点头。
萧绰看向韩德让,道:“是不是再派出王继忠?”
耶律隆绪道:“母后是要议和吗?”
萧绰点头道:“是的。”
耶律隆绪道:“我知道我们此次出兵倾尽国力,可以胜可以和但绝对输不起,只是现在就算和他们决战也未必会输——”
他看向韩德让道:“是不是,叔叔?”
韩德让神情有些凝重,道:“以目前局面我担心的是,这场决战如果一定要打,双方都会付出巨大的代价,到最后未必有真正赢家——”
他也看向耶律隆绪道:“在你之前契丹旧制兄位弟继,诸王也分权自治,所以先后四代为了争夺王位而纷争不断,才被周世宗和宋太祖所乘,如今你父王和母后改弦易张好不容易将王位巩固在你身上,但那些被削弱了权力和军队的贵族统领未必甘心,此次太后和圣上集结五京大军,主力南北两院二十万精锐,这些精锐是圣上统治大契丹国的根本,万万不可为他人做嫁衣裳。”
说到这韩德让神情变得有些冷酷。
萧绰道感叹道:“我也是这么想。”
耶律隆绪默然片刻,轻声道:“我明白了,那就派王继忠去吧。”
韩德让道:“再等一等。”
萧绰道:“你是担心现在我们派出王继忠议和,他们会认为我们是在示弱?”
韩德让道:“是。”
萧绰道:“我怕我们耗不起。”
韩德让道:“他们也同样耗不起。”
萧绰道:“那你打算什么时候让王继忠出发?”
韩德让道:“明天。”
萧绰道:“那就明天吧。”
她见韩德让和耶律隆绪一起看着自己的神情有些怪异,轻轻笑道:“你们今天都替我担心了。”
耶律隆绪眼角有些湿润,低头道:“孩儿恨自己不能为母后分担更多。”
萧绰笑道:“你有这份心意就行,你知道世人都是怎么说我的吗?说我什么坏话的都有,但在我儿你面前我始终都是一个一心为你,为大契丹国安定和强盛愿意粉身碎骨的女人。”
耶律隆绪起身跪倒在地,道:“是。”
萧绰道:“别老是跪下,你才是大契丹国一国之君,娘已经老了——”
她看了眼韩德让道:“你叔叔也老了,所以将来不管发生什么事,你都要挺直腰杆做个明君,做个好皇帝——”
耶律隆绪含泪起身,道:“母后教诲,我会永远记在心里。”
萧绰微微一笑,道:“你先去歇息吧。”
看着耶律隆绪走出营帐,韩德让道:“他会成为一个好皇帝的,也会将你想做的很多事情做完。”
萧绰欣然点头,道:“可惜,我看不到那一天,你也未必能辅佐他太久。”
韩德让道:“会有新人来辅佐他的。”
萧绰轻轻点点头,神情又有些冷,道:“今天耶律洪定在阵上吃了亏,那些一心想战的人也该闭口了。”
韩德让道:“我听说不少契丹贵族和耶律洪定一直私信不断。”
萧绰有些不屑道:“只要我们不伤筋骨,他们成不了气候。”
韩德让沉默片刻,道:“你和皇上明日率后军后退十里,和我前军成犄角之势互相接应。”
萧绰看着韩德让道:“德让,对面现在可是号称三十万,虽然其中有不少最近招募的农民新兵,但有战斗力的军队二十万还是有的。”
韩德让道:“兵在精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你应该相信我。”
萧绰脸上神情带着不舍之意,柔声道:“我是怕失去你。”
韩德让道:“燕燕你不必担心,我军善于野战,宋军善于防守,只要我们不主动攻城,赵恒也决不会主动出战。”
萧绰笑道:“你这么有把握?”
韩德让道:“因为李继隆。”
萧绰哦了声道:“为什么这么说?”
韩德让道:“我相信李继隆现在想的一定和你我一样,你我想的是耶律隆绪和大契丹国的将来,他想的也一定是赵恒和宋国的将来。”
*?*?*???*?*?*
夜晚群星明月闪耀,澶城北城李继隆帅府前院内杨宗永和慕容英正看着李继隆在舞剑,他身着轻装手持出鞘燕云剑身形如燕子般腾转翻飞,剑身在星月映射下射出一道道银色光芒,秦小小在旁坐在石凳上横抱琵琶这次弹奏的却是一曲《霸王卸甲》,她指间拨弦铿锵有力,弦音如银珠落盘,虽并非战场金戈铁马声,反而更让人心潮澎湃不已。
正当曲子弹奏到高潮,李继隆手持长剑跃身跳起刺出,随后身子落地如螳螂般前后脚站住,不想后边支撑脚下一软,身子晃了晃才勉强站稳,连连发出咳嗽声。
杨宗永和慕容英吃了一惊忙上前来到李继隆身旁,秦小小也发出声轻呼放下琵琶快步跑过来。
李继隆轻轻摆手示意众人无需搀扶自己,他慢慢收回手中燕云剑还剑入鞘,轻声道:“不碍事。”
虽这么说他还是忍不住又一阵咳嗽,慕容英很快端来碗水,李继隆接过喝了口见大家看着自己神色关切,淡淡笑道:“老了——是有些不中用了。”
慕容英心中难过道:“义父,别这么说。”
杨宗永点头道:“杨嗣老将军年龄更老。”
李继隆呵呵笑道:“我要把你这话告诉杨老将军,他保证会跟你急,说不定立刻找你去校场大战三百回合。”
慕容英忍不住笑出声又不觉脸微微一热看向杨宗永。
李继隆看着他们两个心中也觉得欣慰,冯延赞大步走进来道:“大帅,寇宰相和高将军求见。”
杨宗永奇道:“这么晚来找大帅,难道辽营有动静?”
李继隆微笑着道:“不是——他们是来向我兴师问罪的。”
杨宗永愣了愣,慕容英和秦小小也互相看了眼。
李继隆对冯延赞道:“请他们进来。”
冯延赞应了声走出庭院,李继隆也走进内院。
很快冯延赞带着寇准和高琼来到,杨宗永、慕容英、秦小小一起向寇准和高琼行礼,高琼对杨宗永笑道:“你今天打败辽将真给我们长了士气,我一路上听到南城里都在说杨家将如何厉害。”
杨宗永道:“是大帅指挥得当。”
高琼哈哈笑道:“是啊,他计谋多,总让人猜不透。”
说着高琼看了眼寇准,寇准点头道:“大帅想事情一直都高瞻远瞩,说的做的想必都有深意。”
寇准说完又看向秦小小,道:“你就是我今天在街边所见那持剑女子?”
秦小小轻声道:“是。”
寇准又看向慕容英,点头道:“巾帼不让须眉。”
高琼道:“要说刘美人这一路上太让我刮目相看,我算是真服了她,宫中有她这样的女子主持也是我大宋国幸事。”
*?*?*???*?*?*
寇准和高琼进入内宅,见李继隆持剑站在房门口正在在等他们。
高琼上前抱拳道:“太师还没歇息啊?”
李继隆笑道:“客套什么,有话就直说吧。”
高琼呵呵笑道:“那我有话就说了,不知太师为何会同意议和?我相信太师一定有我们想不到的地方,所以来问下太师。”
李继隆道:“你是怎么想?”
高琼道:“现在局势对我方有利,当然就该趁热打铁好好打一仗。”
李继隆看向寇准,道:“寇宰相又怎么想?”
寇准道:“我想法和高老将军一样,如今外有良将勇士,内有圣主贤妃,我军兵力占优粮草充足,加上士气正旺,又有澶州南北城作为据点和屏障,如此大好形式不打一战我也是不甘心啊,所以想不明白太师为何会同意议和,只是知道这应该并非太师心意。”
李继隆缓缓点头,道:“因为这是圣上心意。”
他轻轻咳嗽了声,接着道:“我怎么想并不重要,关键是圣上怎么想。”
高琼急道:“就算是圣上心意,太师也能据理力争啊——”
寇准点头道:“太师是圣上舅父,又是前线三军统领,太师的话圣上定会听的。”
高琼拍手道:“是啊。”
他看向李继隆手中燕云剑继续道:“当年前线吃紧,太宗皇帝下令全军固守城池要塞不得擅自出战,太师却依然敢抗旨出战大破耶律斜轸八万精锐,太宗皇帝因此赐这把剑给太师,以太宗皇帝威严太师尚敢抗旨不顾,为何面对当今圣上太师反而要委屈自己迎合他心意?”
李继隆轻轻笑道:“就因为太宗皇帝威严,我才不怕抗旨。”
高琼有些摸不着头脑,奇道:“为什么?”
寇准想了想道:“太师是说——因为太宗皇帝并不怕太师,太师才敢抗旨。”
李继隆笑着点点头。
高琼又想了想道:“我明白了,太宗皇帝不怕太师,所以无论太师怎么做太宗皇帝都不会对太师心生顾虑,但——”
他说到这把话停住。
李继隆道:“我听说韩德让对长乐老人推崇备至。”
寇准道:“是啊,十朝元老,也算乱世奇人。”
李继隆道:“我前几年因伤卸甲在家读唐史,每每读到唐朝后期君权没落,各地藩镇节度使拥兵自治互相争战,天下百姓如刍狗般被掠夺屠杀,也不时为之感慨伤怀,长乐老人经历十朝,君王轮换如走马灯般,百姓不知当朝是谁的天下,那么在他眼里君王当然不过是尘烟罢了,但如今天下已算初步安定,百姓又重新过上安居乐业日子,大宋朝经历三代很多事情正当改弦易张,如果君权再被你我轻视,我怕离后唐乱世也就不远了。”
寇准躬身抱拳道:“太师心意寇准拜服。”
高琼也跟着躬身抱拳道:“我一粗人,想不到太师那么远。”
李继隆又望向北方手中握紧手中长剑,道:“话虽这么说,但我们万万不可在议和中向辽人示弱,否则徒留后患无穷。”
寇准道:“这是当然。”
高琼笑道:“他们想要瓦桥关,寇相还要他们归还燕云十六州呢。”
李继隆淡淡一笑低头又看向手中的燕云剑。
寇准道:“当年太宗皇帝赐剑,也是希望太师永不要忘记燕云十六州还大都在辽人手中。”
李继隆怅然叹道:“我令他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