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汉中祖 第一百五十三章 南政
热门推荐:
夺婚
时宜想咸鱼总有人来打扰
天良缘
回到古代当太傅
重伤车祸,老婆在演唱会表白白月光
开局滴滴小哥,一秒入账一万
嫡女狠又疯,撩翻佛子,入主中宫!
神豪:从手撕未婚妻一家开始
玄学傻妻掉马后,全球大佬排队宠
征讨荆州的方略在刘禅、黄权、邓芝几人的商议下,确定了下来。将在明年,即建兴十八年,公元240年,向东吴的荆州用兵。
预计兵出十余万之众,兵分三大路。第一路,即巴蜀大军从长江而下,进攻东吴的夷陵。同时别遣邓芝领兵从涪陵,进入武陵郡,袭扰荆南腹部,以为策应大军在荆州的作战情况。
第二路,王平、邓艾从南阳出兵,顺汉水河道进攻南郡江陵,席卷长江北岸,策应长江南岸的刘禅大军。
第三路,马忠从南中出兵,领南中精锐士卒,顺叶榆水东出,进攻交州,牵制交州军士。
殿内,刘禅浏览完廖立所写的进军方略后,说道:“将此信送与上丞相观之,看能否有更适当之法。”
“诺!”侍从接过巾帛,应道。
在旁等候许久的马忠,趁机问道:“上丞相身体如何?”
刘禅放下笔,叹了口气,说道:“上丞相身体日沉,虽有药石相医,但不见好转。”
马忠宽慰道:“上丞相当有天命庇护,想必无事。”
“希望如此!”
刘禅提了一嘴,不愿再提诸葛亮的身体,而是招呼马忠坐下,说道:“大汉数次北伐,多有赖南中供给。而南中要遥远,往来不便,不知南中以来细情如何?”
讨论完对吴战事,刘禅叮嘱邓芝打造战船,用巴地善水士卒习练水师之法。并以黄权领太尉职,统治蜀汉军务。之后,唯独留下马忠一人,深入谈事。
马忠坐在榻上,思虑说道:“敢问陛下,欲知事务粗细如何?”
刘禅挥了挥手,说道:“不急,言细即可。朕在外多矣,南中之事少知,今欲详知南中事务,以为咨政之要。”
“诺!”
马忠捋着胡须,说道:“臣治南事以来,奉上丞相治南之要。汉、蛮一视同仁,教化蛮夷,威之以法。兼用蛮兵,屯田以威蛮。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故可以蛮治蛮,南中上下有节,为治之要。”
顿了顿,马忠详细解释说道:“如南中之法,汉蛮无差,违者处。教化蛮夷而言,教授蛮夷农耕、修屋、织锦。并画图谱,以告知蛮夷,汉与日月、天地相同,不可轻改。授予瑞锦铁券于诸夷,逢郡守、校尉巡至,必以献出,以示己为大汉顺民。……又以钱财收买恶夷聘为大姓部曲。”
“至于兵事,臣奉陛下之命,募蛮夷入军,充实兵力,于地方分田军屯。……并迁南中叛蛮,或生活疾苦之人,入南中河谷充沛之所,授以汉人耕法,以为屯户,教化百姓。”
马忠所言颇是细节,有些事刘禅知晓,有些亦未有所闻。
总体而言,大汉治理南中基本上是奉行了诸葛亮遗留下来的简要政策,还加入了刘禅不时颁布的政策。在大汉积极的经营下,南中地区的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
而且大汉也不断介入到南中的蛮夷社会,通过授封王、侯、邑侯和邑长,赐予一定的信物,教授蛮夷先进的工具及文化。
在此之下,大汉收取赋税的对象从汉人、大姓,延伸至濮、叟等少数民族。而且少数民族纳赋的性质,已不是封建王朝向边疆民族收取少量的象征性贡品,而是实打实能为大汉增加军粮和国库收入的官税。
当然,大汉带去秩序、文明,当然也带去了剥削,大汉由于常年向中原用兵,向南中抽调大批汉蛮丁壮参军,减少了不少壮劳力,也会形成与诸夷的紧张关系。
只能说大汉不是圣人,有所予,必有所求。教化蛮夷,传授先进工具,也是为了更好的让南蛮上缴赋税,用来充实国库。毕竟落后的蛮族,再榨干也榨不出什么,不如教会他们一些东西,让他们产出更多的物品,也便于大汉收取更多的赋税。
刘禅抿着茶盏,说道:“治理南人,当不同与汉地相同。不过切记一点,大姓、诸夷虽可用,但亦需防止其做大,分而建之,实乃上上之策。”
“诺!”
南中的社会情况与汉地不一样,南中在大汉统治之前,那就是奴隶社会,甚至还存在着母系部落,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祖宗结构。
大汉不可能一下把他们由奴隶社会进化到封建社会,而且凭借着云贵山区的地势,大汉想做也做不到。
需要因时而议,大汉尽可能的在平原或是河谷地区教化蛮夷,让他们学会汉人的农耕,离不开土地,使他们定居。同时允许或是默认,那些地方上的汉人大姓,或王、侯、邑侯这些人的权利,让他们能缴纳赋税,服从大汉诏令即可。
也就是说要在南中同时推行封建地主制及封建领主制,在汉少而夷众的情况下,大汉官府团结汉人大姓(领主)以及忠于大汉的蛮夷部落,才能有效的治理南中。
在数百年之后,在恰当之时,便可通过军事手段,分化这些蛮夷百姓。如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改土官为流官,彻底的将这块土地纳入华夏版图。
顿了顿,刘禅问道:“南中所产铜、盐如何?”
大汉在南中除了耕牛、战马外,另外一个最重要的物品就是铜,需要尽可能保证铜产量的稳定。
“启禀陛下,越嶲所出铜矿正常,当地太守以粮、帛为物,常募周边蛮夷下山务工。至于盐池,我南中多次征讨占据盐池的蛮夷,并置长史管理,以售卖于南中汉蛮。”马忠说道。
在打通牦牛道后,越嶲郡产出的铜矿就直接在郡治邛都冶炼成器,然后售卖给南中。大部分的铜料则是运至成都,锻造成值百钱,又从成都发出。
刘禅迟疑半响,问了一个此次谈话最为核心的问题,说道:“以德信之见,南中可划为一州否?”
闻言,马忠皱眉思考,说道:“以目前为之,若设一州,还需军政一统,便于应对南中局势。若效汉地设州,又以军、政分权,骤然而言,恐是难行。”
顿了顿,马忠继续说道:“若是按户口而言,南中有七万余户,设州足矣!”
“可!朕知也。”刘禅若有所思的说道:“南中之事,还需卿操之。今若远征交州,有何所求,卿可一并言之。”
马忠沉吟少许,说道:“陛下,臣若征交州,南中还需除王伉外,还需一人辅佐王伉理事,以免南中不宁。”
“张表如何?此人仪表威重,举止风度,乃张松之子,入南中佐王伉,应是可行。由王伉督之,若是不可朕再调换他人南下。”刘禅说道。
“诺!”
(三更结束,求票,求订阅)
(本章完)
预计兵出十余万之众,兵分三大路。第一路,即巴蜀大军从长江而下,进攻东吴的夷陵。同时别遣邓芝领兵从涪陵,进入武陵郡,袭扰荆南腹部,以为策应大军在荆州的作战情况。
第二路,王平、邓艾从南阳出兵,顺汉水河道进攻南郡江陵,席卷长江北岸,策应长江南岸的刘禅大军。
第三路,马忠从南中出兵,领南中精锐士卒,顺叶榆水东出,进攻交州,牵制交州军士。
殿内,刘禅浏览完廖立所写的进军方略后,说道:“将此信送与上丞相观之,看能否有更适当之法。”
“诺!”侍从接过巾帛,应道。
在旁等候许久的马忠,趁机问道:“上丞相身体如何?”
刘禅放下笔,叹了口气,说道:“上丞相身体日沉,虽有药石相医,但不见好转。”
马忠宽慰道:“上丞相当有天命庇护,想必无事。”
“希望如此!”
刘禅提了一嘴,不愿再提诸葛亮的身体,而是招呼马忠坐下,说道:“大汉数次北伐,多有赖南中供给。而南中要遥远,往来不便,不知南中以来细情如何?”
讨论完对吴战事,刘禅叮嘱邓芝打造战船,用巴地善水士卒习练水师之法。并以黄权领太尉职,统治蜀汉军务。之后,唯独留下马忠一人,深入谈事。
马忠坐在榻上,思虑说道:“敢问陛下,欲知事务粗细如何?”
刘禅挥了挥手,说道:“不急,言细即可。朕在外多矣,南中之事少知,今欲详知南中事务,以为咨政之要。”
“诺!”
马忠捋着胡须,说道:“臣治南事以来,奉上丞相治南之要。汉、蛮一视同仁,教化蛮夷,威之以法。兼用蛮兵,屯田以威蛮。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故可以蛮治蛮,南中上下有节,为治之要。”
顿了顿,马忠详细解释说道:“如南中之法,汉蛮无差,违者处。教化蛮夷而言,教授蛮夷农耕、修屋、织锦。并画图谱,以告知蛮夷,汉与日月、天地相同,不可轻改。授予瑞锦铁券于诸夷,逢郡守、校尉巡至,必以献出,以示己为大汉顺民。……又以钱财收买恶夷聘为大姓部曲。”
“至于兵事,臣奉陛下之命,募蛮夷入军,充实兵力,于地方分田军屯。……并迁南中叛蛮,或生活疾苦之人,入南中河谷充沛之所,授以汉人耕法,以为屯户,教化百姓。”
马忠所言颇是细节,有些事刘禅知晓,有些亦未有所闻。
总体而言,大汉治理南中基本上是奉行了诸葛亮遗留下来的简要政策,还加入了刘禅不时颁布的政策。在大汉积极的经营下,南中地区的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
而且大汉也不断介入到南中的蛮夷社会,通过授封王、侯、邑侯和邑长,赐予一定的信物,教授蛮夷先进的工具及文化。
在此之下,大汉收取赋税的对象从汉人、大姓,延伸至濮、叟等少数民族。而且少数民族纳赋的性质,已不是封建王朝向边疆民族收取少量的象征性贡品,而是实打实能为大汉增加军粮和国库收入的官税。
当然,大汉带去秩序、文明,当然也带去了剥削,大汉由于常年向中原用兵,向南中抽调大批汉蛮丁壮参军,减少了不少壮劳力,也会形成与诸夷的紧张关系。
只能说大汉不是圣人,有所予,必有所求。教化蛮夷,传授先进工具,也是为了更好的让南蛮上缴赋税,用来充实国库。毕竟落后的蛮族,再榨干也榨不出什么,不如教会他们一些东西,让他们产出更多的物品,也便于大汉收取更多的赋税。
刘禅抿着茶盏,说道:“治理南人,当不同与汉地相同。不过切记一点,大姓、诸夷虽可用,但亦需防止其做大,分而建之,实乃上上之策。”
“诺!”
南中的社会情况与汉地不一样,南中在大汉统治之前,那就是奴隶社会,甚至还存在着母系部落,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祖宗结构。
大汉不可能一下把他们由奴隶社会进化到封建社会,而且凭借着云贵山区的地势,大汉想做也做不到。
需要因时而议,大汉尽可能的在平原或是河谷地区教化蛮夷,让他们学会汉人的农耕,离不开土地,使他们定居。同时允许或是默认,那些地方上的汉人大姓,或王、侯、邑侯这些人的权利,让他们能缴纳赋税,服从大汉诏令即可。
也就是说要在南中同时推行封建地主制及封建领主制,在汉少而夷众的情况下,大汉官府团结汉人大姓(领主)以及忠于大汉的蛮夷部落,才能有效的治理南中。
在数百年之后,在恰当之时,便可通过军事手段,分化这些蛮夷百姓。如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改土官为流官,彻底的将这块土地纳入华夏版图。
顿了顿,刘禅问道:“南中所产铜、盐如何?”
大汉在南中除了耕牛、战马外,另外一个最重要的物品就是铜,需要尽可能保证铜产量的稳定。
“启禀陛下,越嶲所出铜矿正常,当地太守以粮、帛为物,常募周边蛮夷下山务工。至于盐池,我南中多次征讨占据盐池的蛮夷,并置长史管理,以售卖于南中汉蛮。”马忠说道。
在打通牦牛道后,越嶲郡产出的铜矿就直接在郡治邛都冶炼成器,然后售卖给南中。大部分的铜料则是运至成都,锻造成值百钱,又从成都发出。
刘禅迟疑半响,问了一个此次谈话最为核心的问题,说道:“以德信之见,南中可划为一州否?”
闻言,马忠皱眉思考,说道:“以目前为之,若设一州,还需军政一统,便于应对南中局势。若效汉地设州,又以军、政分权,骤然而言,恐是难行。”
顿了顿,马忠继续说道:“若是按户口而言,南中有七万余户,设州足矣!”
“可!朕知也。”刘禅若有所思的说道:“南中之事,还需卿操之。今若远征交州,有何所求,卿可一并言之。”
马忠沉吟少许,说道:“陛下,臣若征交州,南中还需除王伉外,还需一人辅佐王伉理事,以免南中不宁。”
“张表如何?此人仪表威重,举止风度,乃张松之子,入南中佐王伉,应是可行。由王伉督之,若是不可朕再调换他人南下。”刘禅说道。
“诺!”
(三更结束,求票,求订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