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汉中祖 第一百九十四章 战后
当陆逊得知刘禅攻占猇亭大营后,极其震惊,他想不通主将全琮拥有虎牙之险,手握三万大军,居然还能轻易地被刘禅击溃,从而退守江南。
不过他也顾不上思考刘禅为何能击败全琮,如今的他必须为南撤大军而考虑。
此次北上的三万八千精锐吴军,是陆逊纠合了东吴中军、自己、朱然及诸将麾下的真正精锐,东吴诸将为了保卫自己的利益也是把自己压箱底的家当全部掏出来了。
也就是说如果这三万八千人没了,东吴真正的也彻底废了,不仅没了荆州,连扬州本土能不能保卫都是应该严重的问题。因此陆逊为了保住东吴大军最后的精血,必须想尽办法把他们带回去。
没错,当前的陆逊的形势不容乐观。他麾下的大军不敌王平,为之败走,虽成功地撤出,但不代表伤亡少,反之他是付出了代价,让人殿后才得以成功撤出。
是故其麾下士卒损失可不少。如朱然所部四千人精锐,几乎覆没,唯有朱然与心腹数百人被马闲军救出。
最先溃败的右翼朱据所部,其被陆逊抛弃下来,所部非死即伤,投降汉军众多。至于中军及左翼二军,幸亏陆逊撤退迅速,派遣士卒交替掩护,付出了一点代价也才成功撤出。
吴军战后盘点一算,三万八千人,死伤及失踪者当有万人左右,大军约剩二万八千人。全军士气极其低落,且西南面的猇亭失守,归路危险啊!
为何?
其猇亭大营位于长江北岸,是东吴在江北除夷陵外唯一一个据点,他的失守代表着江北再无吴军营垒。
此点又是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麾下的大军成为一支江北孤军,他所面临的局势不容乐观,北有王平,西有刘禅。
至于东、南二面情况也是不太好,其南面虽靠近长江,长江上有东吴水师便于接应。但问题是他无法直接往南走,其归路大概率被刘禅所断了。
刘禅在陆逊的西南方向,靠近长江边,命人沿长江而走,即可阻挡陆逊南至江北的归路。而且糟糕的是,长江过猇亭之后,不是正常东流,而是向东南转向,再折向东北,东行过江陵。
也就是说陆逊率大军直接南下,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才能到达长江边,届时刘禅麾下的汉军则早早地抵达长江北岸,等候陆逊的而来。
因此南路不通,唯有向东而行。大军向东撤退的话,也并非没有问题。此前王平命人使沮、漳、沱三水改道,在天降暴雨天之时,捣毁堤坝,使原本向南流向的河水,改道向东,席卷原野,淹没江陵城。
现在时间过了一、二月,洪水虽撤了,但是沱水以东,至江陵以西,其间一、二百里之地皆为泥泽,大军若在上行军,其速度可想而知。
朱然吊着手臂,骑马上前,说道:“上大将军,如今局势北有王平,西有刘禅,向南归路恐会断绝。今唯向东南而行,过泥泞之地,抵达乐乡对岸,其有水师可接应我军渡江。”
“泥泞之所?”陆逊念叨几声。
“正是!”朱然久镇江北,知晓江陵的地势,说道:“我吴军士卒长居水乡当中,其适应泥泞之道。蜀军虽长于步骑,然多居于西北、巴蜀,必不适应泥泞之道,行军速度反而不如我军便捷。”
陆逊皱着眉头,问道:“马喜晴干而忌雨泞,今若过泥泽,当如何是好?”
战马的四只蹄子是实心圆柱形,每蹄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很小,因此战马行走之“路”的地形条件应以平坦、干硬为最佳;相反,若道路泥泞,必使马蹄深陷淤泥之中,是为骑兵行军作战之大忌。
而陆逊手上有大量的骑兵,这些可是东吴花费十年时间积攒下来的骑军,若折损于此,孙权岂不是要疯了。
朱然沉默半晌,说道:“我军骑卒难行,其蜀军骑卒亦是难行。蜀军追兵若至,我军可使弓弩射之,当可阻蜀骑追击。且我步卒可担土束柴,搬草运芦,填塞道路,以便骑卒通过。”
沉吟少许,陆逊下定决心,说道:“可从朱将军之言,全军向东而行,过沮泽泥泞,至江岸过江。”
“诺!”
……
汉江平原,黄昏之下,天气微沉,夏风呼啸。
田野上到处可见一串串被俘虏的吴卒,他们低垂着头,精神涣散。看着周围被汉军驱使打扫战场的同僚,也不知作何感想。
与他们形成对比的是,骑着战马的汉军个个兴高采烈,数着身后的俘虏人头,嘴里与同伴互相炫耀着俘虏多少人。
不过相比于士卒而言,汉军的高层将校除了要指挥作战,上场厮杀之外,还要在战后统计俘虏,商议之后的行军规划。
王平端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手捧着木罐,轻抿野菜暖汤。王平出身賨人,自幼家境贫寒,今虽发达,任大汉上将,但也还是喜食苦涩的野菜。
周珲位居末座,身上的肩胛骨被麻布所包扎,端着手上的胡饼,品着温汤。
“咳!”
王平放下木罐,轻咳一声,声音虽不大,但足以让在场所有人听到。
周珲及众将校闻声而静,闲聊的人停下了口中的话语,吃东西进食的人匆忙吞咽下口中的胡饼,都不约而同地看向王平。
随着此战以少胜多,大败吴军的成功,加上王平治军的严明,王平的威望在众人心中当是越来越高。
王平扫了一圈众将,沉声问道:“如今诸部斩俘情况如何?”
刘敏站起身子,拱手报告道:“启禀卫将军,在下刚刚统计,我军斩首甲士三千二百八十五人,俘虏吴军士卒四千三百六十七人。缴获甲胃……我军战死者一千五百多人,受伤士卒一千六百余人。如今各部全力治疗受伤士卒。”
别看大汉死伤三千人左右,但实际上大部分是战场一线的柤中蛮兵、辅兵因扛线所造成的死伤,汉军巴蜀精锐死伤不多。战场上精锐与老弱的命不是同一个档次的,因此如此计算此战对于大汉乃是当是大胜。
“战死士卒姓名记下,战后上奏于朝廷,让其好生抚恤。”
王平脸色平静地点了点头,说道:“今大胜吴军,陆逊南逃。又逢陛下捷报,陛下率军攻占猇亭,今江北大部皆入我大汉手中,实乃大喜之事。然陆逊主力仍在,其孤悬江北,宜当追击,不可让其过江,不知诸将军有何高见?”
邓艾闻言,拱手说道:“启禀卫将军,吴人南、北、西皆有我大军,其三面受敌,其唯有东面可走。然东面乃沮泽之地,极难行走,我军骑卒难入,不如遣精锐步卒,携五日之粮,以来追击陆逊,看能否再破其军。而卫将军率军南下,会合陛下,寻机渡江,以至荆南。”
王平抓着胡须,思考邓艾言语。他基本听出来了邓艾的意思,邓艾是想自己独领一军追击陆逊,让自己率军南下汇合陛下,渡过长江,直取荆楚。
邓艾有立功之心,王平又岂不答应,沉声说道:“右将军之言善也!某分三千精锐步卒于君,某率大军南下会师,静待君之战报。如何?”
“谢过将军,艾必达此功!”
不过他也顾不上思考刘禅为何能击败全琮,如今的他必须为南撤大军而考虑。
此次北上的三万八千精锐吴军,是陆逊纠合了东吴中军、自己、朱然及诸将麾下的真正精锐,东吴诸将为了保卫自己的利益也是把自己压箱底的家当全部掏出来了。
也就是说如果这三万八千人没了,东吴真正的也彻底废了,不仅没了荆州,连扬州本土能不能保卫都是应该严重的问题。因此陆逊为了保住东吴大军最后的精血,必须想尽办法把他们带回去。
没错,当前的陆逊的形势不容乐观。他麾下的大军不敌王平,为之败走,虽成功地撤出,但不代表伤亡少,反之他是付出了代价,让人殿后才得以成功撤出。
是故其麾下士卒损失可不少。如朱然所部四千人精锐,几乎覆没,唯有朱然与心腹数百人被马闲军救出。
最先溃败的右翼朱据所部,其被陆逊抛弃下来,所部非死即伤,投降汉军众多。至于中军及左翼二军,幸亏陆逊撤退迅速,派遣士卒交替掩护,付出了一点代价也才成功撤出。
吴军战后盘点一算,三万八千人,死伤及失踪者当有万人左右,大军约剩二万八千人。全军士气极其低落,且西南面的猇亭失守,归路危险啊!
为何?
其猇亭大营位于长江北岸,是东吴在江北除夷陵外唯一一个据点,他的失守代表着江北再无吴军营垒。
此点又是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麾下的大军成为一支江北孤军,他所面临的局势不容乐观,北有王平,西有刘禅。
至于东、南二面情况也是不太好,其南面虽靠近长江,长江上有东吴水师便于接应。但问题是他无法直接往南走,其归路大概率被刘禅所断了。
刘禅在陆逊的西南方向,靠近长江边,命人沿长江而走,即可阻挡陆逊南至江北的归路。而且糟糕的是,长江过猇亭之后,不是正常东流,而是向东南转向,再折向东北,东行过江陵。
也就是说陆逊率大军直接南下,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才能到达长江边,届时刘禅麾下的汉军则早早地抵达长江北岸,等候陆逊的而来。
因此南路不通,唯有向东而行。大军向东撤退的话,也并非没有问题。此前王平命人使沮、漳、沱三水改道,在天降暴雨天之时,捣毁堤坝,使原本向南流向的河水,改道向东,席卷原野,淹没江陵城。
现在时间过了一、二月,洪水虽撤了,但是沱水以东,至江陵以西,其间一、二百里之地皆为泥泽,大军若在上行军,其速度可想而知。
朱然吊着手臂,骑马上前,说道:“上大将军,如今局势北有王平,西有刘禅,向南归路恐会断绝。今唯向东南而行,过泥泞之地,抵达乐乡对岸,其有水师可接应我军渡江。”
“泥泞之所?”陆逊念叨几声。
“正是!”朱然久镇江北,知晓江陵的地势,说道:“我吴军士卒长居水乡当中,其适应泥泞之道。蜀军虽长于步骑,然多居于西北、巴蜀,必不适应泥泞之道,行军速度反而不如我军便捷。”
陆逊皱着眉头,问道:“马喜晴干而忌雨泞,今若过泥泽,当如何是好?”
战马的四只蹄子是实心圆柱形,每蹄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很小,因此战马行走之“路”的地形条件应以平坦、干硬为最佳;相反,若道路泥泞,必使马蹄深陷淤泥之中,是为骑兵行军作战之大忌。
而陆逊手上有大量的骑兵,这些可是东吴花费十年时间积攒下来的骑军,若折损于此,孙权岂不是要疯了。
朱然沉默半晌,说道:“我军骑卒难行,其蜀军骑卒亦是难行。蜀军追兵若至,我军可使弓弩射之,当可阻蜀骑追击。且我步卒可担土束柴,搬草运芦,填塞道路,以便骑卒通过。”
沉吟少许,陆逊下定决心,说道:“可从朱将军之言,全军向东而行,过沮泽泥泞,至江岸过江。”
“诺!”
……
汉江平原,黄昏之下,天气微沉,夏风呼啸。
田野上到处可见一串串被俘虏的吴卒,他们低垂着头,精神涣散。看着周围被汉军驱使打扫战场的同僚,也不知作何感想。
与他们形成对比的是,骑着战马的汉军个个兴高采烈,数着身后的俘虏人头,嘴里与同伴互相炫耀着俘虏多少人。
不过相比于士卒而言,汉军的高层将校除了要指挥作战,上场厮杀之外,还要在战后统计俘虏,商议之后的行军规划。
王平端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手捧着木罐,轻抿野菜暖汤。王平出身賨人,自幼家境贫寒,今虽发达,任大汉上将,但也还是喜食苦涩的野菜。
周珲位居末座,身上的肩胛骨被麻布所包扎,端着手上的胡饼,品着温汤。
“咳!”
王平放下木罐,轻咳一声,声音虽不大,但足以让在场所有人听到。
周珲及众将校闻声而静,闲聊的人停下了口中的话语,吃东西进食的人匆忙吞咽下口中的胡饼,都不约而同地看向王平。
随着此战以少胜多,大败吴军的成功,加上王平治军的严明,王平的威望在众人心中当是越来越高。
王平扫了一圈众将,沉声问道:“如今诸部斩俘情况如何?”
刘敏站起身子,拱手报告道:“启禀卫将军,在下刚刚统计,我军斩首甲士三千二百八十五人,俘虏吴军士卒四千三百六十七人。缴获甲胃……我军战死者一千五百多人,受伤士卒一千六百余人。如今各部全力治疗受伤士卒。”
别看大汉死伤三千人左右,但实际上大部分是战场一线的柤中蛮兵、辅兵因扛线所造成的死伤,汉军巴蜀精锐死伤不多。战场上精锐与老弱的命不是同一个档次的,因此如此计算此战对于大汉乃是当是大胜。
“战死士卒姓名记下,战后上奏于朝廷,让其好生抚恤。”
王平脸色平静地点了点头,说道:“今大胜吴军,陆逊南逃。又逢陛下捷报,陛下率军攻占猇亭,今江北大部皆入我大汉手中,实乃大喜之事。然陆逊主力仍在,其孤悬江北,宜当追击,不可让其过江,不知诸将军有何高见?”
邓艾闻言,拱手说道:“启禀卫将军,吴人南、北、西皆有我大军,其三面受敌,其唯有东面可走。然东面乃沮泽之地,极难行走,我军骑卒难入,不如遣精锐步卒,携五日之粮,以来追击陆逊,看能否再破其军。而卫将军率军南下,会合陛下,寻机渡江,以至荆南。”
王平抓着胡须,思考邓艾言语。他基本听出来了邓艾的意思,邓艾是想自己独领一军追击陆逊,让自己率军南下汇合陛下,渡过长江,直取荆楚。
邓艾有立功之心,王平又岂不答应,沉声说道:“右将军之言善也!某分三千精锐步卒于君,某率大军南下会师,静待君之战报。如何?”
“谢过将军,艾必达此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