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宋 第23章 平戎策和做宰相
热门推荐:
成为大娱乐家从被网暴开始
重生七零:开局打猎养家,我把妻女宠上天
古兰劫
我都仙帝了,谁在乎你们火葬场
废雌被弃?她唱国歌拯救了全星际
惨死重生,将门嫡女毒翻朝野
离婚净身出户后,我养了古代亡国公主
别惹她!大小姐超强京圈大佬超爱
幽冥古神
酒宴继续,王大卫又想到一个问题。
按照后世的划分,此时的大宋朝堂分成两党: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群龙无首、人数众多的旧党。
曹七和刘五明显是旧党的支持者,而王厚的父亲王韶则被划分到了新党。但是他们三个却聊得非常融洽,看不出多少分歧。
最起码,他们对苏轼全都推崇备至,而苏轼这两年可没少给王安石拆台。
王大卫渐渐明悟......
王韶、王厚父子并不是王安石的党徒。实际上,他们是一个独立的小党派,因为他们有自己明确的政治主张——王韶在熙宁元年上书的《平戎策》。
仅这一点,就强过九成以上的大宋官僚。那帮货唯一的政治理想就是做上更大的官。
《平戎策》的主张可以概括为:
军事问题军事解决;
既然跟西夏死磕三十年都没什么进展,那就换个软柿子练练手;青唐正好就是;
青唐曾经很强大,甚至打败过西夏。但是雄主唃厮啰病死之后,青唐陷入分裂,现在正是下手的好时机;
大宋不下手,西夏人也会下手;到时候大宋反受其制,川陕不宁。
大宋拿下青唐,可以拉长对西夏的战线;大宋的国力是西夏的好几倍,不拉开了打,就在横山那一小片地方死磕,这不是脑子有病吗?
《平戎策》,不违宪。按照这个搞法,勋贵圈会继续扩大。
勋贵们对此表示欢迎,几十年了,都是老面孔,早都看腻了。
但是王氏父子这个党派人少,实力弱,又远在边陲,做不成执政党。
相比保守的旧党,他们更愿意支持王安石的新党。
毕竟新党的口号是:富国强兵,而后覆灭西夏,收复燕云十六州。
路线不同,目标一致。
除此之外,王大卫也对曹七提出的若干经济学问题做出解答。
首先是钢筋水泥对伐木业的影响。王大卫给出的解答是:钢筋水泥确实会对伐木业产生影响,但是影响不大。
因为木材用途十分广泛,建筑业只占其中一小部分,大头是家具、马车等行业。
而且从宏观的角度看,减少木材的使用是符合全社会长远利益的。
绿色、环保、水土流失这些词一出口,发现三人都没听懂。于是王大卫干脆换了种说法,拿关中地区举例子。
秦汉到初唐时期,关中是天下中心,土地富饶,河渠众多,植被茂盛,有“得关中者得天下”之称。
唐朝的建立正得益于此。当时杨玄感、王世充、李密都选择在洛阳死磕。
只有老李家卷起全部家当,一头扎进关中,连老家太原都不顾了,从而一举占据争夺天下最有利的位置。
不过唐朝已经是关中地区最后的余晖。几百年繁衍生息,诸姓皇室大兴土木,秦岭都被砍成秃山,关中地区再也无力负担大一统王朝国都的重任。
李唐历史上就有数次皇帝带着满朝大臣跑到洛阳“要饭”的经历,被人们称作天子“逐食而居”。
现在的关中更惨,连北面小小的西夏都搞不定,这还是在中原地区卯足劲供应关中的情况之下。刘彻和李世民的棺材板都要压不住了。
其次是钢筋水泥对采石业的影响。王大卫坦承:这个影响肯定不小。不过水泥本身也需要采矿,市场会自发调整采石工人换个地方、开采另一种石头的。
至于采的是什么,得先等董员外的消息,现在不能说。
最后是活字印刷对雕版印刷的影响。王大卫直言:“这个我没管。我就知道一点,活字印的书肯定比雕版的便宜,那就可以让更多的人读得起书。
若是有人想要出版自己写的书,门槛也会更低。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书让更多的人读。
毕昇老先生虽然只是个工匠,但他的这个发明必将影响全天下,天下人都将因此受益。毕老爷子应该受万世香火。
刘五,你若将这个法子公布天下,那自然是你道德高尚。你要是保密,想用这个法子生财,那也无可厚非。
不过我还是建议你用赚来的一部分钱继续完善活字印刷术,反正你保密也是要花钱的。
至于雕版工匠,我只能说声抱歉了。不过他们也不至于全都失去生计,起码不会突然一下子就没了饭碗。
有些书是活字代替不了的,像书法、绘画之类的书籍还是要用到雕版。
还有,我知道有些人看书对书法很挑剔,书上的字不好看他们就接受不了。
就仿佛‘美’这个字如果印丑了它的意思就会变成‘丑’,‘丑’字印得漂亮就成了‘美’,这不是扯淡吗!
有这种怪癖的人活该他多花钱买雕版的。
其实我也喜欢雕版的。我可不是有怪癖啊,我那是为了收藏。”
曹七对王大卫的回答很满意。
刘五:“曹七,你研究这个......你想做宰相啊?”
曹七一瞪眼:“怎么?不行?”
刘五连忙解释:“不是,不是。咱们是勋贵。”转头看向王厚,“二哥,你考个进士吧。咱们兄弟都挺你。”
王厚:“那还是先聊聊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事儿吧!”
残月如钩,王大卫提着灯笼,穿过竹林中的小径,回到小院。
曹七、刘五各回各家,王厚留下要继续浪到深夜。
王大卫推开院门,回首灯火阑珊的樊楼,心想:这破楼,肯定有毛病。害我又没忍住,喷了那么多。
该办点儿正事儿了。下一步,发电厂。就修在东北角吧,挨着汴河,买煤方便些。
对了,还有孜然。
迈步进院,回到正房,点亮烛火,人影晃动,王大卫面露狂喜。
搞什么火力发电,光伏才是王道,这东西简直就是为双向穿越者量身定做的。
不用盖厂房、烟囱、冷却塔,不用“搬运”超大的机器设备,不用雇人烧锅炉......
太阳能板直接铺地上就行,安装简便,一学就会;“携带”方便,随时扩充;就是有点儿占地方,咱在乎这个吗?
房子还是要盖的,不用太大,得给蓄电池弄个舒服的“家”。正好拿来给董家的施工队练练手。
位置嘛!还是东北角吧。万一不好用,再改成烧锅炉的。
按照后世的划分,此时的大宋朝堂分成两党: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群龙无首、人数众多的旧党。
曹七和刘五明显是旧党的支持者,而王厚的父亲王韶则被划分到了新党。但是他们三个却聊得非常融洽,看不出多少分歧。
最起码,他们对苏轼全都推崇备至,而苏轼这两年可没少给王安石拆台。
王大卫渐渐明悟......
王韶、王厚父子并不是王安石的党徒。实际上,他们是一个独立的小党派,因为他们有自己明确的政治主张——王韶在熙宁元年上书的《平戎策》。
仅这一点,就强过九成以上的大宋官僚。那帮货唯一的政治理想就是做上更大的官。
《平戎策》的主张可以概括为:
军事问题军事解决;
既然跟西夏死磕三十年都没什么进展,那就换个软柿子练练手;青唐正好就是;
青唐曾经很强大,甚至打败过西夏。但是雄主唃厮啰病死之后,青唐陷入分裂,现在正是下手的好时机;
大宋不下手,西夏人也会下手;到时候大宋反受其制,川陕不宁。
大宋拿下青唐,可以拉长对西夏的战线;大宋的国力是西夏的好几倍,不拉开了打,就在横山那一小片地方死磕,这不是脑子有病吗?
《平戎策》,不违宪。按照这个搞法,勋贵圈会继续扩大。
勋贵们对此表示欢迎,几十年了,都是老面孔,早都看腻了。
但是王氏父子这个党派人少,实力弱,又远在边陲,做不成执政党。
相比保守的旧党,他们更愿意支持王安石的新党。
毕竟新党的口号是:富国强兵,而后覆灭西夏,收复燕云十六州。
路线不同,目标一致。
除此之外,王大卫也对曹七提出的若干经济学问题做出解答。
首先是钢筋水泥对伐木业的影响。王大卫给出的解答是:钢筋水泥确实会对伐木业产生影响,但是影响不大。
因为木材用途十分广泛,建筑业只占其中一小部分,大头是家具、马车等行业。
而且从宏观的角度看,减少木材的使用是符合全社会长远利益的。
绿色、环保、水土流失这些词一出口,发现三人都没听懂。于是王大卫干脆换了种说法,拿关中地区举例子。
秦汉到初唐时期,关中是天下中心,土地富饶,河渠众多,植被茂盛,有“得关中者得天下”之称。
唐朝的建立正得益于此。当时杨玄感、王世充、李密都选择在洛阳死磕。
只有老李家卷起全部家当,一头扎进关中,连老家太原都不顾了,从而一举占据争夺天下最有利的位置。
不过唐朝已经是关中地区最后的余晖。几百年繁衍生息,诸姓皇室大兴土木,秦岭都被砍成秃山,关中地区再也无力负担大一统王朝国都的重任。
李唐历史上就有数次皇帝带着满朝大臣跑到洛阳“要饭”的经历,被人们称作天子“逐食而居”。
现在的关中更惨,连北面小小的西夏都搞不定,这还是在中原地区卯足劲供应关中的情况之下。刘彻和李世民的棺材板都要压不住了。
其次是钢筋水泥对采石业的影响。王大卫坦承:这个影响肯定不小。不过水泥本身也需要采矿,市场会自发调整采石工人换个地方、开采另一种石头的。
至于采的是什么,得先等董员外的消息,现在不能说。
最后是活字印刷对雕版印刷的影响。王大卫直言:“这个我没管。我就知道一点,活字印的书肯定比雕版的便宜,那就可以让更多的人读得起书。
若是有人想要出版自己写的书,门槛也会更低。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书让更多的人读。
毕昇老先生虽然只是个工匠,但他的这个发明必将影响全天下,天下人都将因此受益。毕老爷子应该受万世香火。
刘五,你若将这个法子公布天下,那自然是你道德高尚。你要是保密,想用这个法子生财,那也无可厚非。
不过我还是建议你用赚来的一部分钱继续完善活字印刷术,反正你保密也是要花钱的。
至于雕版工匠,我只能说声抱歉了。不过他们也不至于全都失去生计,起码不会突然一下子就没了饭碗。
有些书是活字代替不了的,像书法、绘画之类的书籍还是要用到雕版。
还有,我知道有些人看书对书法很挑剔,书上的字不好看他们就接受不了。
就仿佛‘美’这个字如果印丑了它的意思就会变成‘丑’,‘丑’字印得漂亮就成了‘美’,这不是扯淡吗!
有这种怪癖的人活该他多花钱买雕版的。
其实我也喜欢雕版的。我可不是有怪癖啊,我那是为了收藏。”
曹七对王大卫的回答很满意。
刘五:“曹七,你研究这个......你想做宰相啊?”
曹七一瞪眼:“怎么?不行?”
刘五连忙解释:“不是,不是。咱们是勋贵。”转头看向王厚,“二哥,你考个进士吧。咱们兄弟都挺你。”
王厚:“那还是先聊聊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事儿吧!”
残月如钩,王大卫提着灯笼,穿过竹林中的小径,回到小院。
曹七、刘五各回各家,王厚留下要继续浪到深夜。
王大卫推开院门,回首灯火阑珊的樊楼,心想:这破楼,肯定有毛病。害我又没忍住,喷了那么多。
该办点儿正事儿了。下一步,发电厂。就修在东北角吧,挨着汴河,买煤方便些。
对了,还有孜然。
迈步进院,回到正房,点亮烛火,人影晃动,王大卫面露狂喜。
搞什么火力发电,光伏才是王道,这东西简直就是为双向穿越者量身定做的。
不用盖厂房、烟囱、冷却塔,不用“搬运”超大的机器设备,不用雇人烧锅炉......
太阳能板直接铺地上就行,安装简便,一学就会;“携带”方便,随时扩充;就是有点儿占地方,咱在乎这个吗?
房子还是要盖的,不用太大,得给蓄电池弄个舒服的“家”。正好拿来给董家的施工队练练手。
位置嘛!还是东北角吧。万一不好用,再改成烧锅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