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欢乐宋 > 第92章 名字和名字

欢乐宋 第92章 名字和名字

    辣椒的事情就此定了下来。虽然王大卫还没想明白前因后果,但是看曹七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也就干脆不再多想。

    这样也算对得起俞龙珂的热情。暂时放下包袱,轻松前行。

    随后的行程里,俞龙珂部的款待确实没有第一天丰盛。

    不过也没人挑理,人家就这经济条件,要求太多那就是自己不懂事了。

    无论如何,总比他们做强盗那几天过得要好得多。

    食物不丰盛,可以自己打猎嘛!这里不仅有山鸡、野兔,还有野猪。

    野猪皮糙肉厚,很难一击必杀,而受伤的野猪更加狂暴,横冲直撞,势不可挡。

    所以猎杀野猪通常得由几人联手,合作完成,正好复习一下做强盗时的功课。

    这一路上的野猪算是倒了大霉,但凡露头就别想走。

    入夜,若是入住的寨子小,擅长歌舞的姑娘少,不够热闹,这帮纨绔就自己操弄乐器,给主人来上几段儿。

    还别说,他们在艺术上的造诣可比做强盗的手艺高多了。这一举动极大地加速了俞龙珂部的汉化进程。

    不少蕃人由衷地表示:族长说得对。瞧瞧,汉人的日子才是人过的啊。虽说唱的是个啥一时半会儿还弄不明白,但是,听着就舒服,就开心。

    其实纨绔们的艺术造诣也是被迫修炼的,因为他们很难在其他方面有所成就。

    当官对他们而言倒是容易,也不用参加科举,大宋自有恩荫制度,他们再过几年都会弄个一官半职的,级别和俸禄还不低。

    但是,他们做官是有无形天花板的。

    即便你想争口气,不靠恩荫,参加科举,天花板也依然存在。甚至,你越出色,你的天花板可能会越低。

    同僚们会问你:我们这么拼、这么卷是想光宗耀祖、抬高门楣,兄台莫非也做如此想?诛心啊!

    所以,还是投身艺术吧!在这个圈子里,你怎么折腾都没事儿。

    平心而论,这帮纨绔的演奏水平比樊楼里的老乐师更好。最起码,感情绝对够饱满。

    王厚自然是要被迫填词的。自打出了汴梁,他就没再作过一首,如今刚统率“大军”收获一场胜利,怎能不作几首词留个纪念?

    王大卫本以为他要修改“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结果王厚“作”的却是《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平乐·茅檐低小》,《浣溪沙·花向今朝粉面匀》。

    这几首词震惊了纨绔们。

    “快来,快来。王二改词风了。”

    “这几首小令听着好舒心,有种让人卸甲归田,回家躺平的冲动。”

    “王二作这词是什么意思?他不想打了?”

    “那不能够啊!他爹王机宜可还在呢,他还能扔下不管?我估计他就是累了。卫、霍不是那么好做的。”

    “说得也是,前些天最苦的就是王二了。不过,哥哥,‘稻花香里说丰年’这一句不妥吧!我问过了,这里只有粟和麦,没种稻子啊!”

    “这就是你学问不到家了。王二是江南人,他老家都种稻子的。王二故意这么写,就是想家了。你再品品,是不是更有滋味?”

    “诶!还真是。哥哥好学问。”

    比纨绔们更激动的是俞龙珂。

    王厚这几首词可以算得上是对他这些年辛苦的最大褒奖。

    青唐乱世之中,他俞龙珂守护了一方净土,治下十多万百姓过上了虽然清苦,但却安宁的生活。还有什么比这样的肯定更值得欣慰的?

    更何况,有了这几首词,他俞龙珂就可以立起吴越钱氏效仿者的人设,以后去汴梁讨生活可就轻松了。

    吴越国末代君主钱俶是整个中国历史当中待遇最好的亡国之君,刘禅只能屈居第二。

    老怀大慰的俞龙珂在心中感念:大侄子你这名字起得真好,太厚道了。你爹大概是把他这方面的品行全都传给了你,自己一点儿没剩啊!

    王大卫倒是不用填词,也没人请他填,毕竟他上次填完一首之后就去杀了个人。不过王大卫还是要拉二胡的,在洛阳的时候他露过一手。

    某日,恰逢一场婚礼。王大卫当即献上一首《佳人伴孤灯》。这首乐曲喜庆、欢快,非常适合用作婚礼上的曲目。

    王大卫还是用的二胡,因为他只练过这一种乐器。好在二胡是神器,只要功夫到,七情六欲皆可尽情展现。

    一曲终了,立刻被纨绔们要求循环播放,这帮艺术生操起各自擅长的乐器一起附和,很快,二胡独奏成了民乐合奏。

    在另一个时空,这首乐曲不知道为什么就突然火了。

    不过在评论区总能看到有人说从欢快的乐曲中听出一丝悲伤,王大卫细品之后发现悲伤来自两点。

    第一,名字惹的祸。“佳人伴孤灯”在另一个时空确实有点儿凄凉感,不过在这个时空却是婚礼的重要环节之一。

    大宋人结婚,新娘子到了夫家之后,有一段时间要独自坐在新房里,只有一盏孤灯相伴。

    新郎官这时候得在前面陪亲朋好友。陪多久,取决于宾客的人数。要是王厚这样的,新娘子估计得一直坐到天亮。

    这个环节很有必要。大宋人可不像另一个时空那么开放,另一个时空里一对新人结婚的时候早就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了。

    大宋的新娘子却非常需要一段时间独处,只有孤灯相伴,做好心理建设。

    至于心理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估计会有焦虑和忐忑,但也未必没有期待和憧憬。这就只有新娘子自己才知道了,乐曲里是没有的。乐曲里只有喜庆。

    第二个原因则是这首乐曲最早是古装宫廷戏的配乐,给皇帝娶媳妇的情节用的,而入宫的女人大多下场悲惨,除非是“主角”。

    这两点在这个时空都不存在,大家演奏得不亦乐乎。

    把寨子里的人都给整懵了。大宋人这么重视婚礼吗?不就结个婚吗,这一大帮小公爷、小侯爷咋这么卖力气呢?

    这帮纨绔这么卖力气当然是有原因的。

    这首《佳人伴孤灯》除了喜庆之外,还透着庄重和大气。这是给皇上用的,虽说只是在戏里,那也不是随便糊弄出来的。

    而大宋终究是等级社会,尤其是文官掌权之后,“乐”这个玩意更是有了严格规定,不是你觉得好听就能随便用的。

    有大量乐曲是皇室专属,即便他们出身勋贵也不能用。想听?把姑娘嫁入皇宫,或者让儿子尚个公主吧!

    太不讲理了!

    现在王大卫弄出这么一首,这下好了,以后自己结婚就用它,得赶紧练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