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宋 第200章 溃败和猪
两人回返。王舜臣召集麾下将士,布置阵地。王大卫则单骑继续东行,探查敌情,做预警。还要继续拦截翻山过来的信使,这活儿应该干不了太久了,有些怀念。
这一夜,聊天群里还是很热闹。
曹六打算造浮桥,等前营杀回来直接就能过河。他也不怕禹藏花麻起疑心,因为如果志愿军在河州打败了,撤退过程中同样需要浮桥。
禹藏花麻自然不肯让他舒舒服服地造,主动发起进攻。
曹六熟练地摆出却月阵,又招呼曹七出兵牵制。
三方大战一夜,各自收兵,谁也没能把谁怎么样。不过曹六现在可以腾出手造浮桥了,战略上算是小胜。
中午,浮桥造好。
刘五带着两千骑兵来到洮水西岸。他没急着过河,先把西岸的兰州军揍了一顿。
身挟半日破城之威,装备上又强出对手好几个档次,这一仗轻松获胜。一部分兰州军跳河游回东岸,另一部分则向北逃窜。
随后,从河州返回的各支部队陆续到达。走浮桥过河,重新集结,向东移动。
禹藏花麻预感不妙,这是要把我包围起来啊!我儿子的一万援兵呢?怎么反倒让志愿军先回来了?河州城之战到底如何了?不会这么快就破了吧!那木征也太没用了。不过也可能是王韶虚晃一枪,攻城是假,撤退是真。至少,撤回来的这支人马怎么看都不像败军。
但无论如何现在这块地方是不能再待下去了。
兰州军拔营向北移动,打算从地支城和洮水之间的口子冲出包围圈。
曹七出兵拦截,曹六果断追击,刘五的反应没这么快,不过稍后也加入了战斗。四方混战一场,兰州军损失不小,但还是冲了过去。
各自收拢军卒,重新列队。兰州军在北,志愿军在南,分做三路。曹六在西,他一直沿着洮水移动,曹七居中,刘五在东。齐头并进,一起压了过来。
禹藏花麻迅速做出判断:打不过,该回兰州了。
撤退可不是喊一声就完事的。得安排谁断后,谁支援,谁接应,各军如何轮转,做到有序撤退才能保存大部分的有生力量。禹藏花麻戎马一生,自然明白这些道理,连声下令,安排妥当之后,开始撤退。
只是禹藏花麻忽略了一点,他有本事能同时应付曹六和曹七,他手下的将领可没有。况且此时的曹六和曹七也不打算再遮遮掩掩下去,两军密切配合,兰州军断后的军队迅速崩溃、瓦解。禹藏花麻的巧妙安排顷刻间化成泡影。
大溃败随即到来,谁也无法阻止,禹藏花麻也不行。早知如此,还不如当初直接喊一声就走呢!
更北方的王大卫站在阿黄的背上,目睹了这一切。
太壮观了!一万多骑兵朝自己冲过来,我的天呐!《指环王》3里洛汗骑兵冲锋的画面绝对没掺假,就是六千。
赶紧跑吧!通知王舜臣去。
王舜臣已经看到了。他给自己找了一个视野非常好的地方,还贴心地为王大卫留了一条蜿蜒曲折的上山小路。
王大卫听到招呼,下马,牵着阿黄爬上去,环视一圈。我靠!怎么没有退路?这要是兰州军不要命地往上攻,我还得抡大锤啊!
远处,兰州军已经到了小平原的最北端,没人进山,都顺着洮水向西北而来。道路渐渐收窄,兰州军被挤成一条长龙。
很快,兰州军的前锋进入王舜臣的预设战场。
王舜臣一声令下,万箭齐发,死尸遍地。
然而,后面的兰州军卒丝毫不受影响,继续往前冲。都觉得自己会是幸运儿。尸体的锋线缓慢向前“移动”,逐渐来到胡同口,接着,向里拐。
胡同其实已经封死了。数不清的树干横七竖八地堆叠在胡同里,马匹根本不能通过。这是昨天那船腊肉的功劳,却也消耗了不少刀、斧等弓箭手的贴身近战武器。
可后续的兰州军依旧埋头往死胡同里冲。
终于,一个智商尚存的兰州兵幸运地来到胡同口。他没有进去,而是继续顺着洮水向西北逃。
在他之后,兰州兵都改变了路线。
这个缺口是王大卫和王舜臣商量的结果。兵法云:围师必阙,穷寇勿迫。常言道:狗急跳墙,兔子急了也咬人。
但他们最后能不能回到兰州,还得看王韶有没有其他布置。
胡同口的尸体越来越多,渐渐堆成一座小山。后续的兰州兵试图从两侧通过,结果却使得小山越来越宽。
终于,后半截兰州兵里也出现了一个聪明人。他策马向北,进山。于是,其他人纷纷效仿。
王舜臣军的战斗渐渐进入尾声。
溃军,真是不如猪啊!
后半截进山的兰州军自有曹六、曹七、刘五去解决,可要是禹藏花麻在前半截呢?王大卫打算追上去看看,也看看王韶到底有没有其他布置。
王舜臣有些担心他的大卫哥哥,点了五百人跟上去。
王大卫送了他二百多匹马,战场上还能收拢到不少。
这件事非常不合常理。都说射人先射马,但一场大战过后,剩下的通常都是马。
有人说是因为马匹金贵,战马尤其金贵,不舍得。那是胡扯。打仗可是玩命的事情,都玩命了,你还在乎那仨瓜俩枣的?打赢了才是你的,输了连你自己都是人家的。
真正的原因是马的血厚,防高。射一箭,没影响,还能继续跑出去几十里。除非你运气好,直接蒙中要害。
人就不同了。挨上一箭,要么直接就死,要么掉下马,最差也得丧失一大半的战斗力。
所以弓箭手瞄准的都是人。
骑兵怎么对付弓箭手呢?
可以效法先贤,强健体魄,把自己练得跟马一样血厚防高就行。这位先贤就是关羽关二爷。来!射!眨一下眼算我输!毒箭我都不在乎。
不过这种路数实在不适合大面积推广,人类果断选择了另一条路。
造铁甲,硬加防御,于是就有了重装骑兵,一个个都跟铁罐头似的。代表军队有:李世民的玄甲军、辽国的铁林军、西夏的铁鹞子。
这种军队一般数量不多,因为巨费钱。
大宋和兰州都没有这种军队。
大宋虽然有钱,但是缺马,也没人愿意卖给她。大宋连标准骑兵的马都凑不齐,要不然广锐军也就不会造反了,至于那种能驮着铁罐头到处跑的超级战马就更别指望了。
而禹藏花麻只是单纯地因为——穷。
这一夜,聊天群里还是很热闹。
曹六打算造浮桥,等前营杀回来直接就能过河。他也不怕禹藏花麻起疑心,因为如果志愿军在河州打败了,撤退过程中同样需要浮桥。
禹藏花麻自然不肯让他舒舒服服地造,主动发起进攻。
曹六熟练地摆出却月阵,又招呼曹七出兵牵制。
三方大战一夜,各自收兵,谁也没能把谁怎么样。不过曹六现在可以腾出手造浮桥了,战略上算是小胜。
中午,浮桥造好。
刘五带着两千骑兵来到洮水西岸。他没急着过河,先把西岸的兰州军揍了一顿。
身挟半日破城之威,装备上又强出对手好几个档次,这一仗轻松获胜。一部分兰州军跳河游回东岸,另一部分则向北逃窜。
随后,从河州返回的各支部队陆续到达。走浮桥过河,重新集结,向东移动。
禹藏花麻预感不妙,这是要把我包围起来啊!我儿子的一万援兵呢?怎么反倒让志愿军先回来了?河州城之战到底如何了?不会这么快就破了吧!那木征也太没用了。不过也可能是王韶虚晃一枪,攻城是假,撤退是真。至少,撤回来的这支人马怎么看都不像败军。
但无论如何现在这块地方是不能再待下去了。
兰州军拔营向北移动,打算从地支城和洮水之间的口子冲出包围圈。
曹七出兵拦截,曹六果断追击,刘五的反应没这么快,不过稍后也加入了战斗。四方混战一场,兰州军损失不小,但还是冲了过去。
各自收拢军卒,重新列队。兰州军在北,志愿军在南,分做三路。曹六在西,他一直沿着洮水移动,曹七居中,刘五在东。齐头并进,一起压了过来。
禹藏花麻迅速做出判断:打不过,该回兰州了。
撤退可不是喊一声就完事的。得安排谁断后,谁支援,谁接应,各军如何轮转,做到有序撤退才能保存大部分的有生力量。禹藏花麻戎马一生,自然明白这些道理,连声下令,安排妥当之后,开始撤退。
只是禹藏花麻忽略了一点,他有本事能同时应付曹六和曹七,他手下的将领可没有。况且此时的曹六和曹七也不打算再遮遮掩掩下去,两军密切配合,兰州军断后的军队迅速崩溃、瓦解。禹藏花麻的巧妙安排顷刻间化成泡影。
大溃败随即到来,谁也无法阻止,禹藏花麻也不行。早知如此,还不如当初直接喊一声就走呢!
更北方的王大卫站在阿黄的背上,目睹了这一切。
太壮观了!一万多骑兵朝自己冲过来,我的天呐!《指环王》3里洛汗骑兵冲锋的画面绝对没掺假,就是六千。
赶紧跑吧!通知王舜臣去。
王舜臣已经看到了。他给自己找了一个视野非常好的地方,还贴心地为王大卫留了一条蜿蜒曲折的上山小路。
王大卫听到招呼,下马,牵着阿黄爬上去,环视一圈。我靠!怎么没有退路?这要是兰州军不要命地往上攻,我还得抡大锤啊!
远处,兰州军已经到了小平原的最北端,没人进山,都顺着洮水向西北而来。道路渐渐收窄,兰州军被挤成一条长龙。
很快,兰州军的前锋进入王舜臣的预设战场。
王舜臣一声令下,万箭齐发,死尸遍地。
然而,后面的兰州军卒丝毫不受影响,继续往前冲。都觉得自己会是幸运儿。尸体的锋线缓慢向前“移动”,逐渐来到胡同口,接着,向里拐。
胡同其实已经封死了。数不清的树干横七竖八地堆叠在胡同里,马匹根本不能通过。这是昨天那船腊肉的功劳,却也消耗了不少刀、斧等弓箭手的贴身近战武器。
可后续的兰州军依旧埋头往死胡同里冲。
终于,一个智商尚存的兰州兵幸运地来到胡同口。他没有进去,而是继续顺着洮水向西北逃。
在他之后,兰州兵都改变了路线。
这个缺口是王大卫和王舜臣商量的结果。兵法云:围师必阙,穷寇勿迫。常言道:狗急跳墙,兔子急了也咬人。
但他们最后能不能回到兰州,还得看王韶有没有其他布置。
胡同口的尸体越来越多,渐渐堆成一座小山。后续的兰州兵试图从两侧通过,结果却使得小山越来越宽。
终于,后半截兰州兵里也出现了一个聪明人。他策马向北,进山。于是,其他人纷纷效仿。
王舜臣军的战斗渐渐进入尾声。
溃军,真是不如猪啊!
后半截进山的兰州军自有曹六、曹七、刘五去解决,可要是禹藏花麻在前半截呢?王大卫打算追上去看看,也看看王韶到底有没有其他布置。
王舜臣有些担心他的大卫哥哥,点了五百人跟上去。
王大卫送了他二百多匹马,战场上还能收拢到不少。
这件事非常不合常理。都说射人先射马,但一场大战过后,剩下的通常都是马。
有人说是因为马匹金贵,战马尤其金贵,不舍得。那是胡扯。打仗可是玩命的事情,都玩命了,你还在乎那仨瓜俩枣的?打赢了才是你的,输了连你自己都是人家的。
真正的原因是马的血厚,防高。射一箭,没影响,还能继续跑出去几十里。除非你运气好,直接蒙中要害。
人就不同了。挨上一箭,要么直接就死,要么掉下马,最差也得丧失一大半的战斗力。
所以弓箭手瞄准的都是人。
骑兵怎么对付弓箭手呢?
可以效法先贤,强健体魄,把自己练得跟马一样血厚防高就行。这位先贤就是关羽关二爷。来!射!眨一下眼算我输!毒箭我都不在乎。
不过这种路数实在不适合大面积推广,人类果断选择了另一条路。
造铁甲,硬加防御,于是就有了重装骑兵,一个个都跟铁罐头似的。代表军队有:李世民的玄甲军、辽国的铁林军、西夏的铁鹞子。
这种军队一般数量不多,因为巨费钱。
大宋和兰州都没有这种军队。
大宋虽然有钱,但是缺马,也没人愿意卖给她。大宋连标准骑兵的马都凑不齐,要不然广锐军也就不会造反了,至于那种能驮着铁罐头到处跑的超级战马就更别指望了。
而禹藏花麻只是单纯地因为——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