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崛起 第4章 内外交困
热门推荐:
影视从获得记忆宫殿开始
双生罪魂
快穿:那些年渣女渣过的大佬们
震撼!丧尸横行百年丧乱史
亮平破碎信念同伟钟小艾越界冲击
我在末世收女明星
系统传我双修功
原神:彼岸持明
板砖拍巨龙,尿素袋子套诸神
朱元璋在位后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时代,为了朱允炆能坐稳皇位,朱元璋大肆清除了那些看似有威胁的有功之臣,尤其是武将,几乎残杀殆尽,大力扶持文官,朱元璋深知,治国,需要的是文官,而不是武将。
所以在建文帝登基以后,武将凋零,文官多不胜数。
武将被严重打压,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这时候的武将基本也没什么节操可言,从朱棣靖难一路南下占领的城池,便能看出来,投降的武将太多了,反而是文官宁死不屈,多被诛杀。
历史记载,朱棣攻陷京师后,曹国公李景隆做的内应,朱棣一路南下,一路和朱棣作战的盛庸将军最后也投降了朱棣,包括最后的的长兴侯耿炳文,魏国公徐辉祖,虽没投降,但好像也没反对。
这些朱允炆时期的高级将领,无一例外,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建文帝的打压或者是猜忌,这样的主子,不肯卖命也在情理之中。
朱棣刚造反那会儿,明朝的开国功臣长兴侯耿炳文已经62岁,被朱允炆封为平燕大将军消灭朱棣的叛军,没想到开局不利,先后损失了前锋部队,耿炳文退守真定坚守不出,就被朱允炆所猜忌,耿炳文被李景隆换下。
而李景隆也出师不利,接连吃了败仗,虽然是败仗,但李景隆的排兵布阵一点都没问题,打败仗是因为一些诡异的原因,比如,历史记载中,好几次出现的妖风四起。
好几次大战,眼看朱棣大军要败,这时候便会妖风四起,朱棣反败为胜,这样的妖风,李景隆遇到过,盛庸也遇到过。
吃了败仗的李景隆,回到京师后,在奉天大殿上,被方孝孺为首的文官,差点被打死,幸好保住了一条命,也许就是这件事,寒了李景隆的心。
再说魏国公徐辉祖,大明开国功臣徐达的长子,朱允炆也是忌惮无比,因为朱棣的老婆徐妙云是徐辉祖的亲姐姐,这样的关系,朱允炆敢用徐辉祖吗?
现阶段已经投降朱棣,被带回北平的武将,还有平安,顾城,何福,都是大将,还有不少被朱允炆猜忌,导致一直被弃用但的有能力的武将,如镇守甘肃的宋晟,镇守辽东的吴高,还有此时闲赋在家的武定侯郭英。
朱允炆不是没有能打的武将,是能打的武将都被朱允炆给封印了。
这是一个复杂的时代,换了灵魂的朱允炆也要处处小心。
没有朱允炆前身的记忆,间接地也帮助现在的朱允炆,开始了一个重新认识所有人的机会。
所有人,文臣,武将,他那些就藩的叔叔们,还有宫里伺候他的那些太监们。
换成现代人灵魂的朱允炆,不相信朱棣当皇帝后篡改的那些史记,有多少是真,有多少是假,需要现在的朱允炆自己去判断。
就像刚刚,通过问话,朱允炆对很多人有了一个初步的判定。
“曹国公李景隆何在?”,朱允炆问道。
“禀皇上,曹国公前些日子那个......在家养伤,没有参加今天的朝会”,朱允炆身边的太监赶紧禀报道。
“哦,传旨,让曹国公明天参加早朝”
“啊~”,冗长的一个应答,听的有后现代意识的朱允炆简直要难受死了。
“谷王来了吗?”,谷王朱橞,和李景隆一起打开城门迎接朱棣的人,这些人都是朱允炆要特别关注的。
“也没来”
“徐增寿呢?”
“徐佥事应该在大殿外,皇上,要传徐佥事吗?”
“不用了,那个,还有人有其他的建议吗?”,朱允炆再次询问道。
“皇上,老臣有话说”
这时候,一个跪在地上,满脸怒气,头发胡须花白的人说道。
“那个,请问你是谁啊?”
“皇上,臣,耿炳文”
“耿炳文?”,朱允炆脸上有些喜色,但随即便恢复了平静。
耿炳文,长兴侯,父亲耿君用,父子二人都是太祖朱元璋手下器重的大将,为明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耿炳文擅长防守,固守城池。
耿炳文可是太祖时期,少数存活下来的武将。
历史记载,对耿炳文这个人众说纷纭,正史,耿炳文打了败仗回到应天后,整天闭门不出,在朱棣当了皇帝后第二年,被人诬陷,耿炳文自杀。
但后来还有人通过耿炳文的外甥,云南西平候沐晟曾经写的一块碑文,记载耿炳文是战死在真定的。
不管后人怎样众说纷纭,现在的耿炳文本人就真真实实在朱允炆面前,这才是最真实的。
“老将军,请讲”,朱允炆说道。
“皇上,臣跟随太祖皇帝,南征北战,徐徐图之的情况也曾经有过,但是,现在燕贼朱棣的叛军距离京师近在咫尺,哪里还有徐徐图之的空间”
“那依老将军的意思......”
“老臣愿带领一支人马,和盛庸将军合兵一处,阻击朱棣叛军”
“如果阻击不成呢?”,朱允炆问道,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和情绪的暴露。
“臣愿战死在沙场,以报高祖和皇上的皇恩浩荡”,耿炳文说完,深深地叩拜在朱允炆面前。
好,这才是武将该有的气节,朱允炆心中不禁赞道。
“皇上,臣愿与长兴侯一道前往,阻击燕贼,以报皇恩”
正在这时,朱允炆身边的一个大汉开口说道。
朱允炆心中大喜,问道:“不知你是......?”
“禀皇上,臣,魏国公,徐辉祖”
一听徐辉祖的名字,朱允炆心中顿时咯噔了一下。
是,正史中徐辉祖是建文帝的第一纯臣,但是,真的如此吗?
不要忘了,朱棣的老婆徐妙云是徐辉祖的亲姐姐,而且朱棣南下靖难,徐妙云在其中可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徐妙云坚定了朱棣走上叛变的决心,起码,朱允炆在历史中了解的是这样,这也是朱棣为什么十分看重徐妙云的原因,后来朱棣登基,徐妙云去世,朱棣在位的十七年里,都没有再另立皇后。
可见朱棣对徐妙云的爱之深,情之切。
不信任徐辉祖的原因还有,他的弟弟徐增寿,在朱棣打到京师城下的时候,徐增寿试图打开城门,迎接朱棣进城。
有这样的姐姐和弟弟,怪不得前身的朱允炆不信任徐辉祖,即使现在的朱允炆,对徐辉祖都要慎之又慎。
“好,朕有像长兴侯和魏国公这样的忠臣,朱棣何惧?”,朱允炆心里是一个想法,可嘴上说出来的切是另一种说法。
今日有些匆忙,有些事情,需要好好斟酌,好好斟酌,接下来该怎么办?
朱允炆站起身来,看着这满朝文武大臣,有些莫名的心潮澎湃和激动。
“诸位大臣,今日朝议,到此为止吧,朕累了,想休息,明日再做计较”
“恭请皇上圣安”
朱允炆转身就要离开,可是不知道从哪个方向离开。
“愣着干什么呢?带路啊”,朱允炆对身边还在发愣的太监呵斥道。
“皇上,这边”
太监这才反应过来,带朱允炆离开奉天大殿。
朱允炆才不会对这些太监有好脸色,历史中记载,现在宫中的太监,有很多都被朱棣收买了,很多宫中的情报都是这些人传递给朱棣的。
也难怪,自朱元璋起,太监的地位极其低下,朱元璋根本不把他们当人看,朱允炆常年身在皇宫,很好地继承了朱元璋这个特点。
太监被打,被骂,被杀,简直太平常了,这些人,都不如地上的一只蚂蚁。
这样的待遇,怎么可能不背叛朱允炆。
需要改革,怎么改?对这些没有节操的人太好了,他们会把持朝政,扰乱朝纲,几十年后的土木堡之变,不就是太监一手造成的吗?
让堂堂的大明皇帝被蛮夷俘虏,这是大明朝的耻辱。
要改变,要变革,变革的种子,虽然在现在朱允炆脑子里萌芽,但一切的前提,是先打败朱棣,保住自己的皇位,保住自己的小命。
还有,和周默再续前缘,但是,周默在哪儿呢?
所以在建文帝登基以后,武将凋零,文官多不胜数。
武将被严重打压,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这时候的武将基本也没什么节操可言,从朱棣靖难一路南下占领的城池,便能看出来,投降的武将太多了,反而是文官宁死不屈,多被诛杀。
历史记载,朱棣攻陷京师后,曹国公李景隆做的内应,朱棣一路南下,一路和朱棣作战的盛庸将军最后也投降了朱棣,包括最后的的长兴侯耿炳文,魏国公徐辉祖,虽没投降,但好像也没反对。
这些朱允炆时期的高级将领,无一例外,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建文帝的打压或者是猜忌,这样的主子,不肯卖命也在情理之中。
朱棣刚造反那会儿,明朝的开国功臣长兴侯耿炳文已经62岁,被朱允炆封为平燕大将军消灭朱棣的叛军,没想到开局不利,先后损失了前锋部队,耿炳文退守真定坚守不出,就被朱允炆所猜忌,耿炳文被李景隆换下。
而李景隆也出师不利,接连吃了败仗,虽然是败仗,但李景隆的排兵布阵一点都没问题,打败仗是因为一些诡异的原因,比如,历史记载中,好几次出现的妖风四起。
好几次大战,眼看朱棣大军要败,这时候便会妖风四起,朱棣反败为胜,这样的妖风,李景隆遇到过,盛庸也遇到过。
吃了败仗的李景隆,回到京师后,在奉天大殿上,被方孝孺为首的文官,差点被打死,幸好保住了一条命,也许就是这件事,寒了李景隆的心。
再说魏国公徐辉祖,大明开国功臣徐达的长子,朱允炆也是忌惮无比,因为朱棣的老婆徐妙云是徐辉祖的亲姐姐,这样的关系,朱允炆敢用徐辉祖吗?
现阶段已经投降朱棣,被带回北平的武将,还有平安,顾城,何福,都是大将,还有不少被朱允炆猜忌,导致一直被弃用但的有能力的武将,如镇守甘肃的宋晟,镇守辽东的吴高,还有此时闲赋在家的武定侯郭英。
朱允炆不是没有能打的武将,是能打的武将都被朱允炆给封印了。
这是一个复杂的时代,换了灵魂的朱允炆也要处处小心。
没有朱允炆前身的记忆,间接地也帮助现在的朱允炆,开始了一个重新认识所有人的机会。
所有人,文臣,武将,他那些就藩的叔叔们,还有宫里伺候他的那些太监们。
换成现代人灵魂的朱允炆,不相信朱棣当皇帝后篡改的那些史记,有多少是真,有多少是假,需要现在的朱允炆自己去判断。
就像刚刚,通过问话,朱允炆对很多人有了一个初步的判定。
“曹国公李景隆何在?”,朱允炆问道。
“禀皇上,曹国公前些日子那个......在家养伤,没有参加今天的朝会”,朱允炆身边的太监赶紧禀报道。
“哦,传旨,让曹国公明天参加早朝”
“啊~”,冗长的一个应答,听的有后现代意识的朱允炆简直要难受死了。
“谷王来了吗?”,谷王朱橞,和李景隆一起打开城门迎接朱棣的人,这些人都是朱允炆要特别关注的。
“也没来”
“徐增寿呢?”
“徐佥事应该在大殿外,皇上,要传徐佥事吗?”
“不用了,那个,还有人有其他的建议吗?”,朱允炆再次询问道。
“皇上,老臣有话说”
这时候,一个跪在地上,满脸怒气,头发胡须花白的人说道。
“那个,请问你是谁啊?”
“皇上,臣,耿炳文”
“耿炳文?”,朱允炆脸上有些喜色,但随即便恢复了平静。
耿炳文,长兴侯,父亲耿君用,父子二人都是太祖朱元璋手下器重的大将,为明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耿炳文擅长防守,固守城池。
耿炳文可是太祖时期,少数存活下来的武将。
历史记载,对耿炳文这个人众说纷纭,正史,耿炳文打了败仗回到应天后,整天闭门不出,在朱棣当了皇帝后第二年,被人诬陷,耿炳文自杀。
但后来还有人通过耿炳文的外甥,云南西平候沐晟曾经写的一块碑文,记载耿炳文是战死在真定的。
不管后人怎样众说纷纭,现在的耿炳文本人就真真实实在朱允炆面前,这才是最真实的。
“老将军,请讲”,朱允炆说道。
“皇上,臣跟随太祖皇帝,南征北战,徐徐图之的情况也曾经有过,但是,现在燕贼朱棣的叛军距离京师近在咫尺,哪里还有徐徐图之的空间”
“那依老将军的意思......”
“老臣愿带领一支人马,和盛庸将军合兵一处,阻击朱棣叛军”
“如果阻击不成呢?”,朱允炆问道,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和情绪的暴露。
“臣愿战死在沙场,以报高祖和皇上的皇恩浩荡”,耿炳文说完,深深地叩拜在朱允炆面前。
好,这才是武将该有的气节,朱允炆心中不禁赞道。
“皇上,臣愿与长兴侯一道前往,阻击燕贼,以报皇恩”
正在这时,朱允炆身边的一个大汉开口说道。
朱允炆心中大喜,问道:“不知你是......?”
“禀皇上,臣,魏国公,徐辉祖”
一听徐辉祖的名字,朱允炆心中顿时咯噔了一下。
是,正史中徐辉祖是建文帝的第一纯臣,但是,真的如此吗?
不要忘了,朱棣的老婆徐妙云是徐辉祖的亲姐姐,而且朱棣南下靖难,徐妙云在其中可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徐妙云坚定了朱棣走上叛变的决心,起码,朱允炆在历史中了解的是这样,这也是朱棣为什么十分看重徐妙云的原因,后来朱棣登基,徐妙云去世,朱棣在位的十七年里,都没有再另立皇后。
可见朱棣对徐妙云的爱之深,情之切。
不信任徐辉祖的原因还有,他的弟弟徐增寿,在朱棣打到京师城下的时候,徐增寿试图打开城门,迎接朱棣进城。
有这样的姐姐和弟弟,怪不得前身的朱允炆不信任徐辉祖,即使现在的朱允炆,对徐辉祖都要慎之又慎。
“好,朕有像长兴侯和魏国公这样的忠臣,朱棣何惧?”,朱允炆心里是一个想法,可嘴上说出来的切是另一种说法。
今日有些匆忙,有些事情,需要好好斟酌,好好斟酌,接下来该怎么办?
朱允炆站起身来,看着这满朝文武大臣,有些莫名的心潮澎湃和激动。
“诸位大臣,今日朝议,到此为止吧,朕累了,想休息,明日再做计较”
“恭请皇上圣安”
朱允炆转身就要离开,可是不知道从哪个方向离开。
“愣着干什么呢?带路啊”,朱允炆对身边还在发愣的太监呵斥道。
“皇上,这边”
太监这才反应过来,带朱允炆离开奉天大殿。
朱允炆才不会对这些太监有好脸色,历史中记载,现在宫中的太监,有很多都被朱棣收买了,很多宫中的情报都是这些人传递给朱棣的。
也难怪,自朱元璋起,太监的地位极其低下,朱元璋根本不把他们当人看,朱允炆常年身在皇宫,很好地继承了朱元璋这个特点。
太监被打,被骂,被杀,简直太平常了,这些人,都不如地上的一只蚂蚁。
这样的待遇,怎么可能不背叛朱允炆。
需要改革,怎么改?对这些没有节操的人太好了,他们会把持朝政,扰乱朝纲,几十年后的土木堡之变,不就是太监一手造成的吗?
让堂堂的大明皇帝被蛮夷俘虏,这是大明朝的耻辱。
要改变,要变革,变革的种子,虽然在现在朱允炆脑子里萌芽,但一切的前提,是先打败朱棣,保住自己的皇位,保住自己的小命。
还有,和周默再续前缘,但是,周默在哪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