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 > 第236章 咸鱼翻身记

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 第236章 咸鱼翻身记

    其偏妻和下妻虽然也叫妻,但她们是平妻。

    据野史记载,这些平妻是没有资格回祖宅的。

    也没有资格入宗族的,因此她们只能住在外面。

    如果想要入祖宅和入族谱的话,就得回家执妾礼,到了祖宅之后就变成了妾。

    因此,偏妻和下妻一般都是正妻的陪嫁丫环,而她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传宗接代。

    然后四妾又指的哪四妾呢?

    据说,四妾指的是四种妾室的称谓。

    她们分别是良妾、贵妾、贱安、平妾。

    其中的良妾指的是,出身是良民,一家子人没有什么犯罪记录。

    并且给她们写了纳妾文书的女子,她们也一般是不会受到宠爱的那种。

    贵妾一般指的是正妻的随嫁侄娣。

    也就是正妻的妹妹或者兄长的女儿。

    并且她们所得到的宠爱和待遇不比正妻差,有时候甚至超过正妻。

    贱妾指的是,妓女、技人和奴婢等,不过开始古代只是谦虚称呼,贱不是这种贱,如老公和别人说自己老婆,特称贱内,后来才慢慢变质了。

    虽然这些妾室地位低下,但是她们知道如何讨得丈夫的喜爱。

    因此她们在得到丈夫的宠爱之后,自然地位也就没有那么低了。

    最后平妾指的是,普通人家的子女被娶来做的妾室。

    她们这些人的可以说是地位不高也不低,在丈夫家里,一直都是处在一个比较普通的位置上。

    那么,又有哪些人可以有三妻四妾的资格呢?

    古代所有的男子都能拥有三妻四妾吗?

    当然不是了。

    享受人上人的只有皇帝、亲王、贵族、官员和一些有钱的商贾。

    至于平民百姓,没有资格能够拥有三妻四妾,你养不起。

    若然你有钱所谓的三妻四妾,并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后宫佳丽三千。

    在封建社会,这一娶一纳同时反映了等级森严的妻妾制度。

    按白话讲,就是有钱,娶多少随便,没有钱打光棍吧。

    ……

    “阿姐……”这时候,一个如玉的少年跑了出来。

    “你、你是锦尧?”

    “阿姐,是我……”锦尧红着眼道。

    他见小吉祥贾玉京站在一起,非常亲近,从书信中,得知,这个水灵的小丫头是外甥女:“你是小吉祥、甥女婿?”

    “是哩,见过小舅父……”两人喊了一声。

    “还不错嘛,郎才女貌!”

    贾玉京暗暗点头,眼中没有狗眼看人低。

    “啊姐,我原本想让父亲派人去接你们的,可是父亲不让……”他见阿姐一家衣裳破旧,又是坐牛车而来,不由叹了一口气。

    翠蛾擦了擦泪水,哽咽道:“弟弟,你还记得姐姐,不枉小时候疼你了……”

    “唉,大姐,我当然记得,这几年,我一直和父亲说,要去看看你,可他,唉……”

    秦夫人默默的抹着眼泪,没有说话。

    “先进去吧……”

    “好……”

    一行人进去了。

    张家大小姐头次回门,这可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

    可家主,张富贵却是脸黑黑,连坐在主位上的外祖母亦是拉着老脸,一脸不待见的面孔。

    看着贾玉京提着两串咸鱼进来,所有的人目瞪口呆,随后便强忍着笑意,一个个憋的脸上通红。

    “呵呵……”以县太爷、富贵商贾为首的一干人,却是乐不可支。

    外祖母与家主脸成了猪肝色,今天大寿,本应该是喜气洋洋,一团和气。

    但是现在!

    “老祖宗,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爹爹……”翠蛾跪下。

    “老祖宗,祝您健康如意,福乐绵绵,岳父大人……”文才跪下。

    “祖母,祝您笑口常开,益寿延年!姥爷……”小丫头跪下。

    “小子贾玉京祝您健健康康,生辰快乐……”

    “嗯哼?”张家老祖宗今天本身就是认为丢尽了脸面,外孙女回来祝寿,居然是补丁残旧衣服外加两串咸鱼上门?

    她气的想用扫帚赶人了,不过宾客太多,只能强忍着怒气。

    现在又见一个衣衫灰白,身上补丁几个,和孙女婿这个穷酸秀如出一辙,见了自己,居然不跪?

    耍你的什么清高脾气?

    她还没有讲话,二房外曾孙女婿开口说话了。

    “哟呵,看你行礼,衣着打扮,似乎是一个文人墨客?不知道参加了乡试县试没有?”

    贾玉京望着一个年约二十五六的年轻人,长的人模狗样的,不丑,但是脸上的高傲之气,透屏而出。

    “没有,小生每日悬梁刺股,正在苦读圣贤书,不过千字文、四书五经,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诸子集成、诗经、左传、孙子兵法、战国策、吕氏春秋、三国志,官场现形记。

    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肘后备急方。

    素问,灵枢。

    脉经、内经,难经,伤寒论,黄帝三部针经。

    本草纲目,四圣心源,药性赋,

    等等的古书、医书小生也有所过目。

    贾玉京憨批一笑:“史记·天官书。淮南子·天文训。

    汉书·艺文志。

    灵台秘苑。星经……等等天文类看过几本……”

    “音律类: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夕阳箫鼓,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沙落雁,十面埋伏,兰陵王入阵曲……”贾玉京尴尬一笑:“听过没有学过……”

    “书法小生认为李斯排第一,赵佶创瘦金体,草书千字书,惊世绝作!在小生心中并排第一。

    草圣张芝排第二,怪人郑板桥可并排第二。

    第三排是苏轼,黄庭坚,怀素,米芾,赵孟頫,董其昌,

    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孙过庭,张旭,张怀瓘,王铎,傅山……哦,对了还有一个人排第一,就是李清照,诗书双绝,人美心善……”

    “小生还喜爱西游记、山海经、梦溪笔谈、桃花扇、汉宫秋、长生殿、牡丹亭、

    墙头马上、赵氏孤儿、梧桐雨、救风尘、望江亭、西厢记、霍小玉传、莺莺传、窦娥冤、枕中记、“”金梅儿、玉团团“”……”

    “轰……”他此言一出,震的众人那是三魂不见二魂,你这是什么鬼扯?

    来客之中,因为是神都附近,有不少士子今天也在张家邀请入席。

    还有一群外曾孙女婿中有三人是秀才,举人,贡士。

    他们很多书、人名、曲目连听也没有听过。

    在一角有一桌人,里面一个披着轻纱的惊世小美人目光闪闪望着贾玉京。

    这个女人,是明朝中在历史上是极多笔墨重彩的女子,冲冠一怒为红颜,讲的就是她。

    注:(星经:由署名甘公、石申的古代汉族天文星占一本着作,一名《甘石星经》。《星经》分上、下二卷,以星座名为标题,按星官论述,附星座图形,言星象占验,夹有少量天文数据(入宿度和去北辰度)。

    此书是外囯天文学家奉为天文祖师爷的一本神作,而我们,连听也没有听过,这很讽刺。

    研究来研究去,结果还是中华的古学是全世界最吊的。

    在二千多年前,凭阴阳五行八卦方位推算,这星文图,肉眼所测,居然精准到一匪夷所思的地步。

    中医亦然,虽然说治疗效果慢,但是,几千年下来,治好多少病!

    现在呢一个不科学,自己老祖宗的瑰宝几近灭绝,这是令人伤心欲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