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 > 第420章 文首之位

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 第420章 文首之位

    江南的四大名镇分指周庄、同里、西塘、乌镇一共四地,

    其历史文化底蕴极深。

    江南清丽婉约的水乡从古镇一砖一瓦。

    街道独一无二的风貌,还有吴侬软语的千年民俗遗留的奇异风情,到了现代社会更是驰名中外。

    小桥、流水、人家,是江南水乡标准格局。

    粉墙、黛瓦、马头墙。

    古人建筑艺术令人神往。

    江南水乡风貌,如果你不知道是怎么样,看看山水画,里面的烟波浩渺,

    桥街相连,临河水阁。

    又有深宅大院隐于树木中。

    瓦脊梁檐,河埠连片,廊坊、过街骑楼,高低错落。

    穿竹石栏,伊人如梦靠于上。

    在水乡一派山水画中缓缓展开了一个古朴幽静,小桥、流水、人家。

    同里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区,水乡呈现出另一种自然清幽淡雅。

    此地艺术家,旅游者甚为钟意其千年踏实的古朴之路。

    不管你是漂泊者,还是采风作画。或者是拍摄艺术作品,一进同里,便会触感良多,诗情画意盈盈把你迷住。每年留下来的人非常之多,更是让此种江南水乡更加发达富饶。

    西塘古镇,极目远眺水乡,白墙墨顶,波光粼粼上舟车荡漾,在薄雾轻拂的煊染下,淡彩的宣纸水彩画竟似活了过来。

    走进古镇,廊棚斑驳陆离,弄堂清幽深邃,不知不觉间,自己似乎成了古人,生活在其中。

    闲时听着雨声滴答作响,喝着名茶,不经意一瞥西街上杨柳依依,在烟雨中的小铺如幻似真。

    乌镇是一个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的古镇。

    走进乌镇,白墙、黛瓦、小桥、流水。

    便是浓郁的水乡画气息扑面而来。

    雕梁画栋、小巷老屋旧石板,见证着历史流水,世事的古朴沧桑的画卷不断映入眼帘。

    城中主官,借此机会,广交天下朋友,文人墨客,富商巨贾上门拜访,你怎么也得拎着两梳蕉吧?

    这个“礼”不可费,各个陪都大佬,每年都是吃的一嘴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美人儿。

    各名楼各坊的名妓,他们怎么也得去和她们交流交流一番琴棋书画什么的。

    再整出一个佳人爱才子之佳话,岂不是美滋滋?

    凤阳总督,也是一个进士出身,与史可法后封为内阁大学士。

    应天府柳大华听了手下耳语报告,哂笑道:“诸位大人,失陪一阵……”

    他出去了对主薄,黑着脸道:“你命衙门,带人去将人拘来……”

    “明宣兄,何事烦恼……”前礼部特郎钱谦益很会看人眉头眼额,一见他黑起脸,立刻就问。

    “什么玩意儿,一群纨绔子弟,每天都是惹事生非,没事儿,我们继续讨论……”柳大华摆摆手道。

    “呵呵,原来如此。”钱谦益抚须笑道。

    钱谦益上次在神都行,被贾玉京吓的郁闷而回,连在京中走关系也不太顺利。

    周廷儒脸色不好看,因为钱谦益给他的钱不多,后面,钱谦益没有了音讯,知道自己的钱银又泡了汤。

    回应天府之后,心情又开始大好了,因为他瞟上了一个绝色尤物。

    最近进展不错,还进入了里面听曲儿,只要自己再编几首诗词歌赋,大才女你逃不出我手掌心。

    “呵呵……”想到了这里,钱谦益不由失声而笑。

    “受之兄,你有什么开心事儿,不妨道出来,让大家伙沾沾喜气?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

    “啊?哦哦……不是,老夫是想到了,今年的才子,有谁可为文首,我以为,复社四公子可能奋力夺取文首……”

    三大儒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一听,面色很尴尬,他们被邀请远道而来。

    也希望看到大量的青年才俊,不过,在神都,所谓的四公子,给他们的印象,实在是无法形容,才是有的。

    不过这人品问题,得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如果是打分,他们三人绝对会减分。

    四公子缺少光明磊落,输不起,这可是大忌。

    如果你输了,虚心接受,并礼貌臣服,这才是谦谦君子所为。

    但四公子,只能说,虚伪!

    他们更看好贾玉京,好家伙,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超凡入圣,他们真是服了。

    如果这小子来了,他们肯定会认为,贾玉京必是凶残横扫千军,而且还是精彩纷呈。

    可惜这家伙没有来,可惜可惜,他们也想与之交流一下,琴棋书画的术。

    术,对,他们是儒学一方面的大师级人马,琴棋书画也样样会,但始终是入不了道,欠缺的是术。

    术业有专攻,有时候,任何行业,包括最简单的擦擦皮鞋,你也得有技巧性。

    如何擦的又快又亮,动作力度,就要有分寸,拿捏的恰到好处,你就是一个优秀的擦鞋大师,

    生意自然是兴隆,或者是有一天,会成为大家族的专业擦鞋师傅不是?

    有人指点一下,等同于给你的脑壳敲开了一个夭窗,自此灵气灌顶,自是功力大进,成为一个项目的师级别的大牛。

    与贾玉京的神经才华相比较,四公子在他们的心中地位急剧下降,也不看好他们的未来。

    人没有正气凛然,岂能走承正道的光。

    “复社四公子?”兵部尚书史可法一愣,与他们几个青年才俊有过交集。

    对于他们的才华,史可法也认可。

    四人均是名门望族书香门第之后,诗词文章一流。

    其中方以智文武双全,其父曾任湖广巡抚,后被撤。

    由于仰仗祖上的余荫,尚能过着“衣纨縠,饰驺骑,鸣笳叠吹,闲雅甚都”的富贵文人的生活。

    而侯方域是四公子之一,复社领袖。

    侯方域是户部尚书侯恂之子,祖父及父辈都是东林党人。

    四公子家世出身不凡,而且还是东林党人,其中一个大佬,周儒廷,就是当今朝廷首辅。

    复社势力范围之广,非常之恐怖,最厉害之时,人数多达几千人,几千个士子,你可以想象其中的聚能。

    传说当时的政事,都是从复社这群人商量认同之下,才能够实施。

    后来当时候的皇帝,见势不妙,以朋党之计,或捕或栽赃陷害,大肆镇压,才让此势头压下。

    不过还是尾大不掉,他们转为暗中,仍然是朝廷中一股大力。

    所以当时期的四公子真是有横着走的感觉,大名人,在烟花之地,他们的影响力也非常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