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 > 第743章 墨韵飘香

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 第743章 墨韵飘香

    一行人进入印刷厂区。

    里面的墙壁挂着一幅幅标语:严禁烟火。

    一张张工作长木台上摆放着大明制造25万枚铜活字,工人准备排版印刷。

    “各位师傅!”贾玉京手一压,等几百个工匠静下来:“今天是印刷厂第一次开工印刷,每个人都有红包,这个月工钱升三倍,开始排版……”

    “谢谢白掌柜的……”工人欢呼雀跃。

    “噼里啪啦!”外面爆竹声响起。

    赛夫人的韶华日报连载:《羞花缘》,

    孚氏的荏苒日报连载《浮生千劫》。

    莱芜小仙女的民间日报连载《一梦千年》,

    小绿豆的红袖日报连载《小帘幽魂》。

    贾玉京掌柜的每天日报,连载《魔神殿归来,我吊打三界》。

    人手唰唰响,机械声声慢。

    很快,一张张报纸新鲜出炉。

    日报暂时只有一张。

    古人如何获取信息,做到足不出户可知天下事?

    那来源头在官方的邸报和民间的小报。

    邸报即是邸抄,朝报,又叫条报、条陈、除目、报状、状等等。

    明末以后,封面上加上“京报”两字。

    发报内容大多数都为:起居言行,公布科考题目,章表,臣子的奏章奏疏表,辞见,官员升迁贬谪,皇帝的诏书,军事战争,水旱蝗灾等等。

    可谓:秀才不出门,可知天下事!

    朝廷的进奏院先将编辑好的邸报,上交到枢密院进行审批核查清楚有没有什么造反之倾向,通过之后,称之为定本,印刷厂才能允许印刷发布。

    朝廷邸报大部分为:今天天气好晴朗,皇帝亲耕籍田,行九推礼。某日,百僚行大射礼于安福楼南,某日开仓万担施粥难民,记录歌颂舞动升平,天下太平,无大之事。

    又因为时间太长,一上一下,就过去了几个月时间。

    反而是民间小报,在当时极受到追捧。

    商人买朝廷官老爷的小道消息,在上面发报,不过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也就是图个乐子。

    对于有钱才子宣传一下自己才华,自然是有莫大的好处,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没有一丁点儿作用。

    “墨韵飘香!”贾玉京感慨万分。

    琪琪格,其木格,乔娘惹,乔致堇,乔明楼,赛夫人,孚氏,莱芜,小绿豆,每个人拿着一张在认真阅读。

    上面内容丰富,有日常生活锁事,也有诗词歌赋,还有幼崽注意二三事、妇女之友栏目,种田种菜施肥增收等等事情。

    “各位,我写的怎么样?”贾玉京一脸期待。

    “壳壳!”

    “这个嘛,不好说!”

    “好吧,让市场证明我写的好不好!”贾玉京大手一挥。

    几十个报童,每个人背着一个布袋,一人百份。

    衣服统一为天蓝色,背后前胸绣上大明日报。

    “掌柜的,免费送你两张报纸……”

    “报纸?”范永斗拿过来一看:“草,邸报罢了,难道你想收钱不成?”

    他目光在小童子身上一瞅,眉头一皱:“大明日报?”

    “哎哎哎,小报童,过来过来,我有事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