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凌云志 第231章 魏公公的记恨
热门推荐:
一人:我的身上纹满了十凶图
摆烂女王称霸娱乐圈
古医大佬穿成弃妇,开局就被卖!
男尊女贵之强制宠
系统绑错人后,我的修仙路走歪了
炮灰?呸!本宝偏做团宠万人迷!
被王爷赐死,医妃潇洒转身嫁皇叔
我为炉鼎
重生香江之红颜遍布娱乐圈
熊廷弼最终还是被斩首,传首九边,让徐啸感觉到自己虽是一个重生穿越而来的现代人,知道曾经的历史上的一些事,但依然无法改变大的历史走向。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徐啸相信无论你是从古代穿越到现代,还是从现代穿越至古代。
那些一穿越就改变某个历史的事,在如今的徐啸看来都是来自作者的胡编和意淫。
两个不同时代的人们,思想和精神境界上不可能做到同步,所以也就注定了两个时代的不同和独特性。
当然加了吹牛和金手指的除外。
尽管一个穿越之人,很大可能无法改变原有的历史,该来的还会来。
但从另一个角度,或者从一个穿越者的角度,再看以往的历史,我们或许会另一番体会和别样的感受。
徐啸因为未能救下熊廷弼这人,心里难过了一阵后,很快就没事了。
就算熊廷弼在曾经的大明末年算得上一个牛人,但他最终的结局不是也是如此吗?
徐啸安慰自己道:熊廷弼的悲惨的结局,并不是自己的到来而发生了改变所造成的,只是自己重生穿越而来,想救他没救下而已,所以不必太过自责。
孙承宗和徐啸分开后,孙承宗虽向皇上求来了赦免熊廷弼的圣旨,但因为圣旨传到刑场迟了一步,最终还是没能救下熊廷弼。
之后,熊廷弼首级传首九边,孙承宗却没了消息。
徐啸因为原先和孙承宗一道从辽东回来的,孙帝师没了消息,他暂时也没了去处。
于是徐啸便在家陪妹妹怀柔过了几天安稳的日子。
大约过了一周时间,大明朝廷像是又想起了徐啸这么一名官员,便通知徐啸去翰林院做了一名编修。
编修算是一七品官,虽比知县官职大,但实际权限却并不大。
知县一般为九品,但必竟为任一方,手下不但有些可用的人,而且一方上的治安财政都属此管,还是有着不小的权利的。
而一名编修在翰林院此主要职责就是:起诏书、编史集,修经典,为皇上讲经史等。
编修官员虽在朝廷之中地位尚可,也的确有些文采,但真的没啥权利。
徐啸进翰林做了一名编修后,算是过上了一个规律而又平静的生活,然而他所不知道的是,此时的他已被一个人记恨上了。
记恨徐啸的不是别人,就是明末最后一个权倾朝野的大太监魏忠贤。
原先对徐啸还有所好感的魏忠贤,之所以现在记恨上了徐啸,就是因为徐啸那天去刑场企图阻止对熊廷弼行刑的事。
这件事,魏忠贤的手下汇报给了魏忠贤,一向敏感的魏忠贤便认为徐啸这是在和自己为敌。
他想熊廷弼被斩首,徐啸却去刑场阻止,不是为敌是什么?
魏忠贤甚至把孙承宗那天去见皇上,为熊廷弼说情的事都算在了徐啸的头上,认为这也是他为孙承宗出的主意。
而此时的帝师孙承宗,此刻却忙得不行,他正在为他新收的学生袁崇焕的前程而谋划着。
对于未能救下熊廷弼一事,似乎并没有显得多么的失落和难过。
从辽东返回京城后,孙承宗很快就向朝廷进言,请求皇上把辽东的统帅王在晋给予调走。
皇上听进了老师的进言,很快就把王在晋调去南京养老了。
王在晋从辽东调走后,袁崇焕很快就被升了上来。
不过袁崇焕此时还并不是辽东的统帅,只是地位比之前提高不少而已。
这日,孙承宗收到辽东巡抚阎鸣泰送至朝廷的一份举报信,所举报的人是辽东的一名副总兵杜应魁,举报的内容是说此人冒领军饷。
冒领军饷,一向是孙承宗最憎恨之事,于是当皇上让此处理此事时,孙承宗便让袁崇焕来查明此事。
在辽东巡查的那三个月里,孙帝师对自己这位新收的学生袁崇焕,从练兵、防守、战术部署上的能力都已经很满意了。
这次皇上把处理杜应魁冒领军饷之事交由孙承宗处理,孙帝师便想借此考验一番袁崇焕的处事能力。
于是孙帝师便让袁崇焕来调查辽东副总兵杜应魁冒领军饷一事。
袁崇焕接到老师孙承宗的吩咐后,然忙着手调查杜应魁冒领军饷一事。
袁崇焕在处理这件事上可以说表现得非常的积极,他不休不眠的查帐,核对人数,最后终于确定副总兵杜应魁的确冒领了军饷。
袁崇焕把杜应魁叫来问话,杜副总兵也承认了冒领军饷的事。
袁崇焕见杜应魁承认了冒领军饷,二话不说,就让人把杜应魁给砍了。
袁崇焕把杜副总兵杀了,杜副总兵的部下顿时就炸了。
杜副总兵,作为大明所授封的一名总兵,即便犯了事,也应有朝廷定罪后,才能受到处治,怎么可以让一名小小的调查官员随意的就给杀了呢!
于是杜副总兵刚被袁崇焕给处治,此部下们就一涌而上的把袁崇焕和他所带来的手下给围上了,他们提出也要把袁崇焕给杀了,为杜副总兵报仇。
袁崇焕及其手下被杜应魁的部下们围住后,袁崇焕和手下之人顿时就慌了,眼看一场哗变就要发生。
袁崇焕慌忙大叫道:“刘总兵何在?刘总兵何在?……”
袁崇焕慌忙大叫的刘总兵,名叫刘灿,为总兵,比被杀的杜应魁大上一级,算是杜应魁杜副总兵的直接领导。
刘总兵见袁崇焕随意的就杀了杜应魁,心中也很是不快,他见杜应魁的一些部下欲找袁崇焕的麻烦,本来他是不想理会的。
可袁崇焕危急时候,却连连的叫起他来,刘总兵听到后也没办法,只得带人前来阻止此事。
刘灿总兵向那些围住袁崇焕的杜应魁的部下们,也属他的部下们说道:“各位兵士们,本总兵很能理解你们的心情和想法。
杜应魁作为辽东边关的一名副总兵,虽因事犯了法,也应先报于朝廷,听从朝廷的处理,不应该随意的就被人给杀了。
你们把随意杀了杜副总兵的人给围住,欲为杜副总兵讨个说法。你们这么做,本总兵也能理解。
但你们这些兵士们有没有想过,一旦你们杀了你们围住的这些人,朝廷说你们这是一场哗变,派兵来镇压你们,给你们及此家人都定上罪,你们又当如何?”
刘灿接着又道:“各位兵士们,杜应魁虽被人随意的就给杀了,但他的确是犯了罪,并且他自己也承认了。
也就是说,他原本迟早也会被朝廷给法办了的,只是此刻还未报于朝廷,就被人给随意的杀了,你们气不过而已。
不过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该为一个该死之人,而搭上自己及全家人的性命……”
刘灿总兵苦劝兵士良久,终于说服了杜应魁的部下们,救下了袁崇焕等人,这才让此安全的离开了。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徐啸相信无论你是从古代穿越到现代,还是从现代穿越至古代。
那些一穿越就改变某个历史的事,在如今的徐啸看来都是来自作者的胡编和意淫。
两个不同时代的人们,思想和精神境界上不可能做到同步,所以也就注定了两个时代的不同和独特性。
当然加了吹牛和金手指的除外。
尽管一个穿越之人,很大可能无法改变原有的历史,该来的还会来。
但从另一个角度,或者从一个穿越者的角度,再看以往的历史,我们或许会另一番体会和别样的感受。
徐啸因为未能救下熊廷弼这人,心里难过了一阵后,很快就没事了。
就算熊廷弼在曾经的大明末年算得上一个牛人,但他最终的结局不是也是如此吗?
徐啸安慰自己道:熊廷弼的悲惨的结局,并不是自己的到来而发生了改变所造成的,只是自己重生穿越而来,想救他没救下而已,所以不必太过自责。
孙承宗和徐啸分开后,孙承宗虽向皇上求来了赦免熊廷弼的圣旨,但因为圣旨传到刑场迟了一步,最终还是没能救下熊廷弼。
之后,熊廷弼首级传首九边,孙承宗却没了消息。
徐啸因为原先和孙承宗一道从辽东回来的,孙帝师没了消息,他暂时也没了去处。
于是徐啸便在家陪妹妹怀柔过了几天安稳的日子。
大约过了一周时间,大明朝廷像是又想起了徐啸这么一名官员,便通知徐啸去翰林院做了一名编修。
编修算是一七品官,虽比知县官职大,但实际权限却并不大。
知县一般为九品,但必竟为任一方,手下不但有些可用的人,而且一方上的治安财政都属此管,还是有着不小的权利的。
而一名编修在翰林院此主要职责就是:起诏书、编史集,修经典,为皇上讲经史等。
编修官员虽在朝廷之中地位尚可,也的确有些文采,但真的没啥权利。
徐啸进翰林做了一名编修后,算是过上了一个规律而又平静的生活,然而他所不知道的是,此时的他已被一个人记恨上了。
记恨徐啸的不是别人,就是明末最后一个权倾朝野的大太监魏忠贤。
原先对徐啸还有所好感的魏忠贤,之所以现在记恨上了徐啸,就是因为徐啸那天去刑场企图阻止对熊廷弼行刑的事。
这件事,魏忠贤的手下汇报给了魏忠贤,一向敏感的魏忠贤便认为徐啸这是在和自己为敌。
他想熊廷弼被斩首,徐啸却去刑场阻止,不是为敌是什么?
魏忠贤甚至把孙承宗那天去见皇上,为熊廷弼说情的事都算在了徐啸的头上,认为这也是他为孙承宗出的主意。
而此时的帝师孙承宗,此刻却忙得不行,他正在为他新收的学生袁崇焕的前程而谋划着。
对于未能救下熊廷弼一事,似乎并没有显得多么的失落和难过。
从辽东返回京城后,孙承宗很快就向朝廷进言,请求皇上把辽东的统帅王在晋给予调走。
皇上听进了老师的进言,很快就把王在晋调去南京养老了。
王在晋从辽东调走后,袁崇焕很快就被升了上来。
不过袁崇焕此时还并不是辽东的统帅,只是地位比之前提高不少而已。
这日,孙承宗收到辽东巡抚阎鸣泰送至朝廷的一份举报信,所举报的人是辽东的一名副总兵杜应魁,举报的内容是说此人冒领军饷。
冒领军饷,一向是孙承宗最憎恨之事,于是当皇上让此处理此事时,孙承宗便让袁崇焕来查明此事。
在辽东巡查的那三个月里,孙帝师对自己这位新收的学生袁崇焕,从练兵、防守、战术部署上的能力都已经很满意了。
这次皇上把处理杜应魁冒领军饷之事交由孙承宗处理,孙帝师便想借此考验一番袁崇焕的处事能力。
于是孙帝师便让袁崇焕来调查辽东副总兵杜应魁冒领军饷一事。
袁崇焕接到老师孙承宗的吩咐后,然忙着手调查杜应魁冒领军饷一事。
袁崇焕在处理这件事上可以说表现得非常的积极,他不休不眠的查帐,核对人数,最后终于确定副总兵杜应魁的确冒领了军饷。
袁崇焕把杜应魁叫来问话,杜副总兵也承认了冒领军饷的事。
袁崇焕见杜应魁承认了冒领军饷,二话不说,就让人把杜应魁给砍了。
袁崇焕把杜副总兵杀了,杜副总兵的部下顿时就炸了。
杜副总兵,作为大明所授封的一名总兵,即便犯了事,也应有朝廷定罪后,才能受到处治,怎么可以让一名小小的调查官员随意的就给杀了呢!
于是杜副总兵刚被袁崇焕给处治,此部下们就一涌而上的把袁崇焕和他所带来的手下给围上了,他们提出也要把袁崇焕给杀了,为杜副总兵报仇。
袁崇焕及其手下被杜应魁的部下们围住后,袁崇焕和手下之人顿时就慌了,眼看一场哗变就要发生。
袁崇焕慌忙大叫道:“刘总兵何在?刘总兵何在?……”
袁崇焕慌忙大叫的刘总兵,名叫刘灿,为总兵,比被杀的杜应魁大上一级,算是杜应魁杜副总兵的直接领导。
刘总兵见袁崇焕随意的就杀了杜应魁,心中也很是不快,他见杜应魁的一些部下欲找袁崇焕的麻烦,本来他是不想理会的。
可袁崇焕危急时候,却连连的叫起他来,刘总兵听到后也没办法,只得带人前来阻止此事。
刘灿总兵向那些围住袁崇焕的杜应魁的部下们,也属他的部下们说道:“各位兵士们,本总兵很能理解你们的心情和想法。
杜应魁作为辽东边关的一名副总兵,虽因事犯了法,也应先报于朝廷,听从朝廷的处理,不应该随意的就被人给杀了。
你们把随意杀了杜副总兵的人给围住,欲为杜副总兵讨个说法。你们这么做,本总兵也能理解。
但你们这些兵士们有没有想过,一旦你们杀了你们围住的这些人,朝廷说你们这是一场哗变,派兵来镇压你们,给你们及此家人都定上罪,你们又当如何?”
刘灿接着又道:“各位兵士们,杜应魁虽被人随意的就给杀了,但他的确是犯了罪,并且他自己也承认了。
也就是说,他原本迟早也会被朝廷给法办了的,只是此刻还未报于朝廷,就被人给随意的杀了,你们气不过而已。
不过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该为一个该死之人,而搭上自己及全家人的性命……”
刘灿总兵苦劝兵士良久,终于说服了杜应魁的部下们,救下了袁崇焕等人,这才让此安全的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