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国潮1980 > 第320章 好朋友

国潮1980 第320章 好朋友

    第320章 好朋友

    人们常说,生意场上是不会有朋友的。

    所谓生意人嘴上讲哥们儿义气什么的,都是假的。

    那都是为了伪装自己,树立起一个人畜无害的形象,好去坑人骗新手。

    上辈子初涉商场的时候,宁卫民曾一度对这些话深信不疑。

    他把生意场当成了龙潭虎穴,把生意人当成了毒蛇猛兽。

    但后来他却逐渐就发现,事实上根本不是这样的。

    这句话真的是以偏概全的极端化观点,刻意放大了生意场上尔虞我诈。

    就比如说生意场上无朋友这件事。

    如果说在一个人的心目里,只把对自己彻底推心置腹,毫无条件的伸手帮助,面对利益引诱不会背叛。

    甚至在彼此利益产生矛盾的时候,对方还能损己利你的人,才定位为朋友。

    那恐怕这个人的身边永远都不会有什么朋友了。

    因为这种想法实在太不切实际。

    毋庸置疑,谁都希望自己能交到这样的好朋友。

    但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好。

    一般情况下,别说生意场上,无论在哪儿,这样的朋友都是轻易寻不着的。

    这种对自己比有血缘的亲人还要强的朋友,需要极为苛刻的条件才会存在。

    比如说生死与共的同样经历,同甘共苦的互相扶持,或是要命时候的雪中送炭,就像宁卫民和康术德所经历过的那样。

    若非如此,岂非痴人说梦?

    但如果说,如果一个人认为在目标一致的情况下。

    只要能够相互理解彼此的利益所在,有条件的互帮互助,互惠互利的两个人,这就算是朋友的话。

    那么好,在生意场上,这种朋友随处可见,甚至可能比其他任何领域都要多。

    因为恰恰是生意人最懂得人脉关系和彼此合作的重要。

    他们往往也是最会做人,最会察言观色,最知情达意,最会讨人喜欢的人。

    在这个前提下,彼此只要利益一致,就会有融洽的关系。

    同样的道理,难道说世上只有生意人才重利益,轻感情,喜欢坑人吗?

    这种结论显然也是无法成立的。

    尽管完全成功的巨大商业欺骗,只有在朋友之间才可能发生。

    尽管两个生意人一旦有了利益冲突,会对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破坏,甚至由此分道扬镳,再也成不了朋友。

    可这种规律不独生意场如此。

    适用于各个领域和人际关系。

    宁卫民就见过不少从小到大的好同学,好同事,好哥们儿。

    因为彼此竞争一个进修的机会,一个工作机会,或者是竞争男女朋友,又或者是职位晋升,

    互相猜忌,彼此背叛、挖坑、出卖,导致彻底分道扬镳。

    他也见过,一些兄弟姐妹血缘亲人,涉及到继承房产,或是老人遗留的值钱邮品。

    争夺得脸红脖子粗,为此大打出手,最后闹到了把家丑在法庭上、媒体上公之于众的地步。

    甚至有的儿女在老人活着的时候,就因为自己的不良嗜好,

    把老人的财产骗光挥霍一空,让老人无家可归的。

    这些统统都与生意场无关,与生意人无关。

    反过来,在宁卫民自己的体验中,反倒是信奉等价交换的生意人之间更容易做到坦诚相见。

    因为大家的利益诉求,往往都是明摆着的。

    这种关系产生的好恶和亲和根本不加掩饰,很直接,很实在。

    彼此的默契完全可以体现在货币上,看得见,摸得着。

    听起来虽然不那么顺耳,但其实远比那些虚情假意的君子之交单纯的多,也更容易相处。

    所以在宁卫民看来,造成这种重利轻义结果的真正原因,只是人性里的趋利、自私没有受到应有的节制,无限放大才导致的灾难。

    这样的人从来只在乎他们自己,而不懂得尊重其他人的需要。

    反过来说,只要不是这种人,就都是值得交往、信任、可以共事、合作的人。

    就像他身边的那些2号院的邻居,那些重文门旅馆曾经的同事。

    别看他们每一个人很普通,差不多全都是因为得了好处,才汇聚到他的身边上的。

    可人毕竟是感情动物,相处的时间长了,他们之间便不光只有好处,感情和信任都是会积累起来。

    这就导致这些朋友可以不计报酬为他办事,甚至真的愿意损害自己一部分利益成全他的利益。

    比如说张士慧,为什么连借条也不要,就把几万块积蓄拿给他用啊?

    明明俩人生意已经切分了,可烟酒一涨价,就因为知道他用钱,张士慧主动给他追加了一部分钱。

    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关系处到那个份儿上了。

    相信只要不发生重大的变故,这样的友情是可以一直维系下去的,这样的朋友永远都会是自己的助力。

    所以基于这样的关系,这次张士慧既然下定决心办停职留薪,打算重新跟宁卫民合在一起干。

    宁卫民就得对得起他,给他安排好才对。

    “你就说吧,到底安排我干些什么?你怎么说,我怎么干,我信你,一切命令听指挥。”

    6月中旬的时候,张士慧办好了一切手续,来找宁卫民询问自己前程。

    当时,他热烈的望着宁卫民,俨然是一种鼓励的语气。

    很期待宁卫民把决定赶紧告诉他。

    却没想到宁卫民笑吟吟地望着他一会儿,给了他这样一个答复。

    “我打算开个烟酒店,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咱俩合股一人一半,你来帮我管怎么样?”

    “啊?烟酒店?”

    “是的,你对搞烟酒的业务再熟悉不过了,这些东西以后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越来越紧俏。我们为什么不接着搞?”

    “不是……那要做这生意,也做点儿大的吧?办个烟酒店……实际不就是小卖部吗?”

    张士慧质疑地看着宁卫民,他实在没有料到,宁卫民会想要开个烟酒店。

    这是只有普通人,没什么能力的人才会想到的赚钱主意。

    甚至还不如他们过去的办法,在旅馆租房间倒腾物资,又隐蔽又轻省,还不用缴税。

    说真的,要是这样的话,他何苦辞职呢?

    还继续过去的模式,自己接着干不就完了?

    哪儿知道宁卫民下面轻轻松松几句话,让张士慧一下又心花怒放了。

    而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言道”了。

    “什么小卖部啊?我告诉你,有了这个店,咱们层次可一下就过去高多了。那叫行商改坐商。那就是挂个屁股帘儿,也是一面旗!那就是拍个坟头,也算是个山!”

    “说白了,只有有了稳定的经营场所,人家能随时找着你,才能信任你啊。否则永远只能小打小闹。”

    “我为什么要开店?因为我们不光要卖,还得收。而且还得跟各种各样的高层次人士打交道,走的货量也会大多了。”

    “要照我的想法,你不但应该有专门的办公室。还得有专门替你干琐事管店的员工。你就专门出面做大买卖。”

    “至于你的收入,除了店里挣的钱。我还准备在皮尔·卡顿公司里给你挂个副经理的名,开份一千元的薪水,享受免费西服,报销车费、饭费的待遇。”

    “甚至除了管管店里的事儿,你都不用来公司上班。除非我急需的时候,才会叫你帮忙。”

    “怎么样?考虑到你小子好逸恶劳,爱吃爱玩,又不爱受约束的天性,我这安排得可以了吧?你要是再不满意,那……那干脆咱俩换个位置得了……”

    没的说啊,都到这份儿上了张士慧还能挑什么?

    哥们儿就是哥们儿,人家给脸就得兜着。

    为此,他是赶紧连声称谢,感激涕零的保证,一定会把烟酒店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