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射雕四部曲之三,破虏英雄传 > 第三百四十六回:回回炮

射雕四部曲之三,破虏英雄传 第三百四十六回:回回炮

    作者:暴雨梨花孤灯下

    欢迎关注,加入书架观看,后面更多精彩

    郭破虏不知他们为何如此激动,

    季五爷抽噎一会才道:“当年郭大侠义守襄阳,曾到西北等地筹集粮草,与我等有一面之缘,闲谈之余曾指点我们几手功夫,破解了我多年疑惑,才能有我今时的武功。所以一直感恩在心,襄阳城大战时,我等也曾想去帮助守城,但是西北等地全被蒙古大军封锁,我们就没有去成。以前几次围攻襄阳,蒙古大军都铩羽而归,我们以为郭大侠也会胜利,没曾想却听到襄阳城破的消息,我们一直懊悔不已,想不到今日能见到他儿子,真是苍天有眼,恩公又救过我们,以后有什么吩咐,尽管开口,我们万死不辞!”

    郭破虏连忙感谢,班依轩看到他们对郭破虏如此感恩戴德,心中不禁起了漪澜。

    张康一把马可波罗拿住道:“是不是你把回回炮献给忽必烈的,才使得襄阳城被攻破?”

    马可波罗双手被抓,胳膊疼痛,忙道:“是,但也不是。若是能为襄阳城死后的人报仇,你们就杀了我吧!我甘愿为他们偿命!”

    张康听到他如此说,大怒道:“还敢狡辩!”举手就要向他头顶击去,郭破虏拦住他们道:“让他说清楚也不迟!”

    张康放开马可波罗道:“你快说清楚!”马可波罗道:“其实你听名字就知道回回炮,是西域人所造,与我无关。在我与父亲叔叔旅行期间来到阿拉伯和波斯等地,就见到那里的人在制造各种回回炮,他们每个地方制造的回回炮都不太一样,因为好奇,我就把各地的回回炮画成了图纸,看看各地若制造的回回炮有什么优劣之处,权当旅行途中解闷。谁知跟随西域商人来到中国之后,竟被带到蒙古人军营制造厂之中,看到各地的西域人、阿拉伯人还有波斯人在向蒙古大将推销他们所制造的回回炮。他们都知道蒙古大军席卷天下,到处攻城略地,谁若被认命制造生产回回炮,当然就会发大财。所以拼命推销自家若造的回回炮。蒙古人早就听说回回炮对攻打城池的作用,也早就让人制造回回炮,只是他们所制造的回回炮都有缺点,并不完美,使用不便,效力不大。所以才召集各地的人,看谁家制造的最好。他们各说纷纭,都说自家的好。我看不过,知道这些西域各地商人贪婪,唯利是图,人品低下,于是就把他们所制造的回回炮一一评说出优劣之处。谁曾想忽必烈大汗皇帝正好到这里,听到我所说的,深为赞许。又因为我不属于他们各家,于是当众任命我回回炮制造官,专门负责设计制造回回炮图纸。我几次推辞,忽必烈大汗皇帝仍是不改。于是我只好做了那个官员。后来我才知道,蒙古人早已综合西域各地的回回炮,设计好了全新的回回炮图纸,而且我所说的,正是他们想要证实的。听到我这样说出,他们也印证了他们设计的没错。也正好回绝了各地西域商人想独自制造回回炮的要求,不愿被西域商人挟持。又因为我来自遥远的西欧,并不认识蒙古各级官员,和西域商人,不会有官商勾结,也就不会有受贿收贿的事情发生。忽必烈最痛恨官商勾结,偷工减料。所以我成了最适合的人选。于是公告天下,说是我献出了回回炮图纸,帮助他们制造回回炮。其实当时我就算不说话,蒙古人还是会自行制造回回炮的。我只是被他们当作了挡箭牌,后来以讹传讹,就说是我制造出的回回炮,其实我只是掌管回回炮图纸而已,就连制造回回炮的西域人都是他们找到的,至于回回炮运到那里,我更加不知。后来我才听说,他们把第一批回回炮送到襄阳城,并一举攻破襄阳城获胜,把一切都归功于回回炮的威力,其实这一切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我所说就是这些,信与不信随你们的便!”

    马可波罗断断续续一口气说了这么,众人谁都没有插嘴说话,只静静听着。听他说完,陷入沉思。

    季五爷听了道:“郭少侠,他所说的没错,在下曾去过西域各地,看到西域商人大都会制造回回炮,只是各地人制造的不一样。他年纪不过二十多岁,就算是聪明绝顶,也制造不出来回回炮的。”

    郭破虏曾问过风云阁主乌托邦,记得他也说过会制造回回炮,就是一种抛石机而已。中原打仗很早就有了,只是以前的抛石机都是靠人力,西域人改进之后,用机械来抛石,大大省却了人力,也能让石头抛的更大更远,杀伤力也大了许多。

    而且战争靠的是人,兵刃器械也只是辅助,《孙子兵法》早就有云: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又道: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战争胜负的因素错综复杂,非单一一个回回炮所能左右。襄阳城是兵家必争之地,蒙古人早晚都会打过来,赵宋王朝奸臣当道,贪污腐败,明知襄阳城至关重要,却十几年来不闻不问,没有一点补充救援,只知道在临安城夜夜歌舞萧歌,醉生梦死,哪里还记得襄阳城军民的死活。

    郭破虏想到父亲郭靖与母亲黄蓉谈话间,对赵宋王朝深恶痛绝,只是难以割舍襄阳城军民,不忍中原江山落入蒙古人之手,这才勉力坚持,话语间早已做好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附回回炮在襄阳之战的作用和回回炮真正的制造者:

    十三世纪,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长达六年(公元1267--1273年)之久的宋元襄樊之战。在这次着名的战争中,元军使用\\\"回回炮\\\"先后攻打樊城、襄阳城。

    至于回回炮,有人认为是\\\"火炮\\\";有人则认为是当时一种较为先进的\\\"发石机\\\",发射的是巨石,而不是\\\"火炮\\\",发射的也不是碎铜、破铁、沙石之类的东西,更不是发射的可以爆炸的炮弹。

    \\\"回回炮\\\"的主要制作者是阿老瓦丁和亦思马因。这两个人都是西域(今玉门关以西)回回人(伊斯兰教),因此炮名叫西域炮、回回炮,又因首先在攻打襄阳、樊城时使用,又名襄阳炮。由于它的发射威力大,所以,又叫巨石炮。

    至于《马可波罗游记》里记载的\\\"尼可罗和马飞阿兄弟指挥最优秀的工匠制作回回炮,其中有些是聂斯托利派的基督教徒。可以投射三百磅重石头的西方机器\\\"的说法,与\\\"回回炮\\\"主要制作者是阿老瓦丁和亦思马因的说法并不相矛盾。因为,阿老瓦丁和亦思马因是回回炮手的总管和头领,尼可罗和马飞阿兄弟可能是回回炮的具体制作的指挥者。

    阿老瓦丁、亦思马因在《元史》里都有传。说(蒙)元军攻打樊城、襄阳时使用的\\\"回回炮\\\"是发石机的最原始的记载可能是《元史?亦思马因传》。传云:\\\"亦思马因,回回氏,西域旭烈人也。善造炮,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与阿老瓦丁至京师。十年,从国兵攻襄阳未下,亦思马因相地势,置炮于城东南隅,重一百五十斤,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宋安抚吕文焕惧,以城降\\\"。当时指挥攻打襄樊的元军将领之一的阿里海牙传里的记载也大致相同。《元史?阿里海牙传》云:\\\"阿里海牙,畏吾儿人也\\\"。至元\\\"九年[三]月,破樊城外郛,其将复闭内城守\\\"。\\\"会有西域人亦思马因献新炮法,因以其人来军中。十年正月,炮攻樊城,破之\\\"。\\\"既破樊,移其攻具以向襄阳。一炮中其谯楼,声如雷霆,震城中。城中汹汹,诸将多逾城降者\\\"。康宁在《古代战争中的攻防术》一书中,采用了《元史?亦思马因传》中的说法。这里明显可以看出发射的是巨石,重150斤,落地时砸深7尺。而不可能是爆炸的火药炮弹.

    \\\"回回炮\\\"是发石机的说法,在史书《续资治通鉴》和现代一些史学家的着作中都讲得很明确。《续资治通鉴?宋纪一百八十》第501页载:\\\"咸淳八年\\\",\\\"元刘整筑新门于鹿门山,使千户隋世昌总其役。樊城出兵来争,整授军二百,令世昌立炮帘于樊城拦马墙外。夜大雪,城中矢石如雨,军校多死伤,达旦而炮帘立\\\"。\\\"未几,阿尔哈雅以回回新炮进攻\\\",破之。遂\\\"移破樊攻具以向襄阳,一炮中其谯楼,声如震雷,城中汹汹,诸将多逾城降者\\\"。

    元初,有两位非常有名的穆斯林造炮专家:西域木发里人阿老瓦丁和西域旭烈人亦思马因。他们发明的回回炮成为蒙古人的攻城利器,从来为蒙古入侵中原统一中国的行为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为发展蒙元的兵器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阿老瓦丁、亦思马因这两位高超的造炮专家,因此受到元世祖的格外赏识和鼓励,他们以及他们的子孙后代得到元政府很高的奖赏和荣誉。

    阿老瓦丁于至元十五年(1278)被授为宣武将军、管军总管。十七年(1280)入朝觐见,得赐钞5000贯。十八年(1281),奉命率散居各郡的回回炮手俱赴南京(今开封)屯田。二十二年(1285),任回回炮手军匠上万户府副万户。大德四年(1300)阿老瓦丁告老,子富谋只袭副万户职。皇庆元年(1312)富谋只卒,子马哈马沙袭其职。

    亦思马因在攻破襄阳城后,得赏银250两,被任命为回回炮手总管,配带虎符。可惜其年不永,至元十一年以疾卒,其子布伯袭其职。后来,布伯也因炮多次立功,先后被任命为镇国上将军、回回炮手都元帅、军匠万户府万户、刑部尚书、通奉大夫、浙东道宣慰使等职;其弟亦不剌金,子哈散,侄亚古等人也俱曾被委以重任。

    用于战事

    至元初年,元世祖大举伐宋,在襄阳、樊城遭到宋军顽强抵抗。襄樊战役始于至元五年(1268),元军围城5年,却始终未能攻克。至元八年(1271),世祖遣使到波斯,向宗王阿不柯征调回回炮匠。阿老瓦丁及其弟子亦思马因应诏,举家驰驿至京师。至元九年(1272)十一月,阿老瓦丁、亦思马因制成回回炮,奉旨在大都五门前试射。这是一种巨石炮,所用弹石重达150公斤,以机发射,用力省而射程甚远。试射成功,世祖非常满意,特赐他们衣物、绸缎,并诏令他们带此炮赴襄阳军前用之。至元十年(1273)正月,以回回炮攻樊城,一举告捷。接着,元军移炮以向襄阳。亦思马因根据对地势的细心观察,在襄阳城东南角安置巨炮。\\\"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结果,一炮就射中襄阳谯楼,\\\"声如雷霆,震城中。城中汹汹,诸将多{足俞}城降者。\\\"宋将吕文焕自知不敌,遂纳城归顺元军。相持6年之久的襄樊战役,就这样在回回炮的一声怒吼中宣告结束。

    接着,元军利用这种威力巨大的回回炮不断扩大战果。至元十一年(1274),元军渡江,宋兵陈于江南岸,拥舟师迎战。亦思马因之子布伯于北岸竖回回炮击之,宋舟全部沉没。至元十三年(1276),元军以炮先克潭州,继克静江,将战果扩大到湖南、广西。后来南宋王朝也曾令边郡仿造回回炮,但终因败势已定,未能挽回战局。可以说,回回炮在元朝入主中原的过程中发挥的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