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铸无上运朝,我为人族挽天倾 > 第360章 突然散布全城的消息

铸无上运朝,我为人族挽天倾 第360章 突然散布全城的消息

    琅琊城。

    一股神秘的力量似乎席卷了全城。

    醉春楼内。

    尨山与一众千夫长正喝着花酒,推杯换盏好不乐哉。

    忽然间。

    却听其身边的歌妓低声议论。

    “听说了吗?有北府军士卒当街杀人,现在已经跟府衙的人对上了。”

    “我也才听说。据说那群人想要抢那名北府军士卒的甲胄不成,还威胁对付人家老娘,那士卒暴起杀人,衙役不分青红皂白便是前去抓人。”

    “唉!若真是如此,那就是该杀了。”

    ......

    听到此。

    尨山等千夫长再也没兴致喝酒了。

    指着一名歌姬道:“你过来!”

    那歌姬一脸“惶恐”的来到尨山面前:“客官有何吩咐?”

    “你适才说那北府军一事是怎么回事?”尨山沉声问道。

    随即。

    歌姬便将听到的小道消息说了出去。

    才一说完。

    只听尨山猛的一巴掌拍在桌上。

    桌子瞬间一分为二。

    “干他娘的。欺负到北府军头上来了,真是吃了豹子胆。”尨山怒不可遏。

    一旁。

    那略显文弱的千夫长皱眉道:“你可曾知道是哪营的人?”

    “不知!”歌姬回应。

    “管他是那营的,卖命的兄弟受了欺负,连老母都保不住,那我们还活个鸟人?老子不管了,今日必须跟他们死磕。”尨山抓住佩刀,“发集合令,老子跟他们干了!”

    “我也去!”

    “还有我!”

    “你们先行一步,我去通报谢将军,此事不小,恐怕会牵扯上面,还是需要将军出面斡旋才行。”文弱千夫长皱眉道。

    “行!分头行动,围了府衙!”

    随即。

    几人扔下了一把大夏币,便是匆匆离去。

    见此。

    歌姬点了点头,拿出一本书册记录道。

    “北府军尨山,脾气火爆、爱兵如子、重情重义。

    北府军朱文,好美酒,好美姬,为人洒脱,与人结缘。

    北府军毛逢,处事冷静,目光长远,心思细腻。

    ......”

    记录到此,那歌姬又看了看一旁的大夏币和破碎的桌子,再写道:“赔了一副桌子钱,有理有据,可堪一用。”

    如此一幕。

    在琅琊城的各个地方上演。

    有牌九房、酒楼、甚至于一些偏僻的院落。

    不断的有人穿着淡紫色的甲胄,手拿武器,出现在街头,一个个面露寒霜,杀意十足,街头顿时一片紫色。

    满城尽带紫光甲!

    凡路过之人,皆是退避三舍。

    有好事者见这些人不是针对他们,甚至跟去想要看看出了什么事。

    谢府之内。

    毛逢费了好一番功夫才见到谢玄。

    毛逢只是区区千夫长。

    依照大夏的行伍等阶。

    上面还有旅帅、师帅等等,想要见到谢玄很是不易。

    不过在其师帅谢汪的引荐下,倒也来到了谢玄跟前。

    听着毛逢的汇报,谢玄的面色冷如寒霜。

    其威压甚至有些压不住。

    若非是谢汪在身边提醒,毛逢此刻就趴下了。

    “欺人太甚!!!”谢玄声音低沉至极,随即看向毛逢,“这事你处理得不错,我已经知晓,若真如你所言,此事本将扛了!”

    “谢汪!”谢玄看向族弟谢汪。

    “兄长!”谢汪回应。

    “你带人前去看看,莫要闹出什么事来,将祸首拿了便可。”谢玄冷声道。

    “那若是牵扯到王家呢?”谢汪问道。

    “照拿不误!不过,我想王家没那么蠢插手此事,这事不小,而且能够瞬间传满整个琅琊城,那背后散布消息的人能力也不弱。”谢玄眼中露出一丝费解之色。

    适才听毛逢提起此事,他便察觉到了不对。

    琅琊城几百万人居住。

    很是不小。

    而且还能在几百人找到北府军的人,那更是难上加难。

    想要传播此消息,怕是一件很难的事。

    就算他王谢二家若是不依靠行政手段,那都办不到。

    然而现在却真实出现了。

    那说明其背后有一只大手在操纵着此事。

    而这只大手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这让谢玄很是疑惑。

    “那大兄为何?”谢汪问道。

    谢玄摇了摇头:“不管这次消息是谁传出来的,北府军的人都不能受如此委屈。出征在即,军心很重要,若要将士卖命,此事必然需要处理好。”

    “明白了!”谢汪点了点头,便是带着毛逢离开。

    “王上,您到底是何意呢?”谢玄无奈摇了摇头。

    ......

    王家。

    作为琅琊城第一世家之主的王导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

    原本他还以为是北府军谋反了。

    但听到下面人的汇报瞬间松了一口气。

    原来是因为一名底层士卒掀起的风浪,这倒是让他放了心。

    “逸少,你觉得此事应该如何处理?”王导问道。

    被表决为王家家主有力继任者的王羲之如今已经有了一丝决策权。

    其虽然建议王通接任,但在王通没回来之前,他依旧在族内拥有了举足轻重的话语权。

    “其一,王家应该阻止任何人牵扯于其中,不管原本是谁的人,那都需要撇清干系,严防有王家人参与其中。若真有牵扯,那也得快点斩断。

    其二,王家应着手声援北府军,并支持北府军处理此事。

    其三,依照消息来看,北府军应该会包围府衙,这一点是大忌。但若是有王家的文书,那此事便是合理合法,无人能够挑理。

    其四,王家应该趁此机会,在大夏彻底接受琅琊城前,消除百姓眼里的感官,这一件事就是最好的机会。

    如此四点,若是做好,这对于王家而言有天大的好处。”王羲之沉声道。

    在场王家族老闻言。

    皆是眼皮一跳。

    “逸少,若依照你所言,那不是我王家向谢家服软?这外人如何看?”有人问道。

    “外人如何看不重要!重要的王上会怎么看!”王羲之冷声道。

    “嗯?”在场众人心头一惊。

    这怎么牵扯到王上了?

    “大夏以武立国,夏王本也是军旅出身,其对士卒的看重超过所有人,在大夏内本就有尊军崇武之传统,若是王家能够在此事件表达对北府军的关切,那若是传入王上耳朵里,那王家就是有了改过自新之相。

    而且--

    我有预感,此次事件传播得如此快,而且如此精准,其背后有一只大手在操控着这一切。

    这手决然不会是谢家。

    他们没有这样的能力。

    那是何人,就不言而喻了。

    那位搞这么一出,到底是想看什么?你们清楚吗?既然都不清楚,那为何不做一做那位可能喜欢看的呢?此非是欺瞒,只是发自内心罢了。

    当然了。

    这是我的建议,至于如何抉择,那还得看诸位长辈的了。”王羲之解释道。

    听到此话。

    在场众人眼前一亮。

    王导赞赏的看相王羲之:“逸少,你不做王家的家主可惜了!”

    王羲之摇了摇头。

    “专业的事,找专业的人,您让我写写画画还行,若是管人,那还是算了!不过在此事之前,叔伯们可是要快些行动起来才是。

    若真结束了,那就错过好机会了。”

    “现在便动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