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一封凄美的分手信 > 第191章 老友要结婚了

一封凄美的分手信 第191章 老友要结婚了

    晚上我们几个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在老崔家把酒言欢,一边聊着对未来的憧憬,一边品尝点评着老崔做的“糖醋鲤鱼“,很是畅快。

    这是我们四大周边营销部经理离开三株公司之后的第一次小聚会,虽然寒酸了点,但却是聊得最开心、喝得最痛快的一次。

    老崔刚应聘到哈市一州药业,现在被分配到北京市场,过几天就要动身了,一脸踌躇满志;

    老胡也已经决定去石家庄市场尝试一种新的医药销售模式,正游说着他的老部下王震东跟他一起南下;

    老吴现在也在一家医药公司跑业务,他对我搞的“泡泡糖“生意很感兴趣,想让他媳妇过来做兼职业务员……

    这顿酒一直喝到晚上九点多才散局,老胡、小王、老吴先后告辞,老崔挽留我和老马陪他在家里住。

    送走老胡他们三人后,老崔从楼下食杂店又买回了三瓶哈啤和一袋花生米。

    这回剩下我们三肇片区的自家兄弟了,我和老崔一个负责肇源市场、一个负责肇州市场,而老马则分别当过我的副手和老崔的副手。

    就着三瓶啤酒,一袋花生米,哥三个又聊了小半夜。

    4月29日一早与老马回办事处结账,结回了10件货款。

    中午老马张罗要请吃饭,哪能让他花钱,便与他简单在办事处旁边的砂锅吃了一口。

    送走老马后心里空落落的,突然想去找苏琦见上一面。

    或许是昨晚与老崔、老马聊天时找到了灵感,在以前多次打传呼没回应后,今天决定去学校找她聊一聊。

    轻车熟路地乘5路公交车来到泰山小学,在门卫处打听到苏琦的办公室后径直走上学校二楼。

    办公室中除了苏琦还有她的两个女同事,苏琦见到我有些惊讶。

    愣了一秒后才反应过来,快步走向我,一边说着“你怎么找这儿来了?”,一边将我领到了旁边一间空着的教室。

    第一次这样事先不打招呼地冒然拜访,让气氛有些尴尬,还是我率先打破了沉寂,向她简单讲述了我这段时间回哈市开发市场建办事处的经历。

    接着又聊起了苏琦几个同学的近况,她和呼兰师专那几个同学准备参加今年的成人高考,她们几个都报了哈师大音乐教育专业的自考本科班。

    眼看还有不到半个月就考试了,可她还没怎么复习,这几天正抓紧时间备考。

    话题聊到这儿,我也只好简单鼓励她几句后,先行告辞。

    虽然这次冒然拜访前后也不超过半小时,但走出泰山小学后还是感觉有一种说不出的畅快,毕竟这关系断了近半年后又算重新给接上了。

    迈着欢快的步伐不知不觉走到了老崔家的楼下,一想不如晚上就在他家喝点小酒吧。

    这个时间段不知道他在不在家,抬头冲着七楼喊了两嗓子,见他家窗口没动静,便从腰间拿出手机准备给老崔打个传呼。

    这时小区门口传来了老崔的声音:“小陈,啥时候来的呀?”

    得了,一把搂住老崔肩膀,“走,去买几瓶啤酒,晚上到你家喝点!”

    “哟,瞅着今天心情不错呀,这是有啥喜事吗?”

    “哈哈,一会儿上楼再细说!”

    在厨房一边帮着老崔洗菜一边讲述了刚才见苏琦的事,老崔听后大笑,“你小子行动力挺强呀!昨天我和老马刚给你画出道,你今天就杀上门了!哈哈,不错,有进步!是得喝点。”

    昨晚我向他和老马简单讲了我和苏琦之间的那段经历,他俩又详细询问了之后的交往过程,一至认为我不够主动,且行动力不足,总打电话不行,一定要多见面。

    “既然你那么喜欢她,为什么不主动点呢?追求追求,必须得一方放下面子主动去追求才能有结果。”

    一句话让我顿时茅塞顿开,这才有了今天下午的突然造访。

    几个小菜,两瓶啤酒上桌,老崔又开始向我传授起了他的“恋爱经”……

    接下来的两天又去南极市场提了两次货,其中一次是往木兰市场发了20箱货,一次往办事处拉回来22箱。

    现在为了节约运输成本,已经由过去25元一趟的松花江双排座客货车改为10元一趟的人力三轮车,虽然运输时间上慢了十多分钟,但三轮车师傅还能帮着往屋里搬搬货。

    即使这样每个月也得接近一百元运费,小施前几天曾提出买一辆三轮车自己去进货的建议。

    因为一辆旧三轮车才二百元,一辆新三轮车也才三百元,两三个月的运费都够买上一辆三轮车了。

    只是这三轮车对我这种常骑自行车的人来说骑起来有些费劲,骑自行车需要时刻控制平衡避免摔倒,而三轮车则不需控制平衡,车把非常灵活,我一蹬三轮车就不走直道。

    小施因为不会骑自行车,他学起蹬三轮车来反而更快,只兜了一圈就学会了。

    小施虽然提出要买三轮车,但作为老板自己去蹬三轮提货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便暂时否决了。

    一转眼已经5月3日了,下午正忙着给业务员备货,腰间手机突然响了。

    抽出手机一看是个陌生号码,按下接听键,听筒里传出了一个熟悉的声音,“陈光,混得不错呀!都配上手机了。”

    “是长波呀!咱俩可有段时间没联系了,你是怎么知道我手机号的?”

    “这还不简单,你这些年传呼总换号,我把电话打到你家,是你妈告诉的你手机号。听你妈说你这段时间回哈市了,现在又忙新业务了?”

    “是啊,三株公司现在不行了,我们都离职了,总给人打工也不是个事,便决定自己出来闯闯。你现在怎么样?”

    “我呀,下周就结婚了,这不找你来帮帮忙吗,晚上有没有时间?帮我布置一下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