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外科教父 > 第631章 后生可畏

外科教父 第631章 后生可畏

    第631章 后生可畏

    项院士与何教授等了一个多小时,杨平才姗姗来迟,堵车有时候很耗时间,上下班的高峰期,市区都是这样,车子只能耐心地慢慢移动。

    “杨教授到了!”

    当看到杨平走进办公室的时候,何教授立刻起身迎接。

    “杨教授!你好!”

    老院士跟上来,立刻握住杨平的手,热情地打招呼。

    杨平一愣,项老院士?

    老院士没见过杨平,但杨平见过老院士很多次,对杨平单方面来说,老院士可是熟人,老院士与骨科界的关系非常好,经常被邀请参加南都省的骨科年会,在年会上做精彩的演讲,杨平在台下听过不知道多少次,以前还蹭过老院士的合影呢。

    开学会术蹭名人的合影,跟演员蹭红地毯差不多,都是混个镜头好吹牛,自抬身价。

    所以杨平一眼就认出来这是项老院士,怎么能让老院士叫自己“杨教授”呢,杨平赶忙扶老院士坐下:

    “项老,您还是叫我小杨吧,你叫我杨教授,我腿有点发抖。”

    何教授本来还想介绍介绍,可是导师这么激动,还没有等自己介绍,就握上杨平的手,既然大家都已经认识,就省去介绍的环节。

    “杨教授就是杨教授,学术上不论资排辈,果然英雄出少年,不错不错。”项老第一次见到杨平,与心目中的形象比较符合,稳重、自信和开朗,而且还带点幽默,很喜欢这样的年轻人。

    杨平站在老教授面前,任老院士打量,就像爷爷打量孙子,老院士越看越满意。

    “别站着,坐,坐下说话腿自然不抖!”

    杨平这个名字,老院士在何教授口里不知道听过多少遍,然后又在苏教授口里不知道听过多少遍。

    自己带头力荐破格晋升为副教授的杨平。

    项院士今天终于见到真人。

    就像见到自己失散多年的亲人,那是要多高兴就有多高兴。

    如果不是这些天研究杨平的课题计划书,项院士应该不会这么急着见杨平,研究完课题计划书后,再也抑制不住狂喜的心情,希望立刻见到杨平,所以老院士才叮嘱何教授,杨平要是来数字医学实验室,立即通知他。

    大家坐下来,老院士心情也平息很多。

    “刚刚聊到你的课题设计,干细胞培育肌肉,为什么嵌入对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而且这个子项目分配的资源还很多?神经损伤修复与器官克隆看起来有点风马牛不相及吧?”项院士毫不掩饰自己对杨平的关注,三句话就聊到课题。

    “因为如果克隆肌肉成功,将肌肉移植到人体,缺少神经支配的肌肉就是一块死肉,没有功能,也就没有任何价值,所以将神经损伤研究一起打包研究,这样以后才能真正将肌肉应用到人体。”杨平的想法也简单,反正是个大课题,也不差这一点,全部打包整到一块。

    这个课题要么不做,要做就把整个环节研究一遍。

    “伱这是准备一锅炖,你这个课题应该是两条路线并进?3D打印那边是不是有显微打印的生物连接研究?”项老要验证自己的猜测,与何教授的打赌还没有胜负呢。

    数字医学实验室只负责肌肉精微解剖的研究,对3D生物打印的研究并不了解,但是项院士依照杨平课题设计的思路,推测会存在这方面的研究。

    杨平点点头:“这是神经损伤修复的重点路线,我认为只有细胞层面的修复,才有可能真正修复神经损伤,其他路线都是暂时的过度方案。”

    真是一针见血,只有项老院士这种一辈子搞临床解剖的专家,才能清楚的看到这一点。

    有时候对技术的发展趋势,究竟未来那条路是正确的,需要极高的判断力。

    而临床技术的进步有赖于基础理论的进步,一项基本理论的突破,直接带来多个治疗理念和治疗方式的革新。

    “细胞层面的修复,真是一个大胆的想法,你想过其中对难度吗?牵涉到多少尖端技术的突破?”老院士深深地看着杨平。

    科研工作者,就要有征服星辰大海的雄心。

    “想过,我们这个课题已经准备做好长期打算,难关一个一个去攻克。”杨平从没畏惧课题的难度,如果自己还只专注于手术,不在科研上下功夫,那是对资源的浪费。

    “后生可畏,年轻人有气魄,做科研就要有静心,有耐心,有恒心,不要急功近利,九像敲牛皮糖,一块一块的敲掉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老院士感慨万分,对杨平的雄心非常欣赏。

    “杨教授很真在进行神经损伤的细胞修复研究。”何教授对导师的判断十分佩服。

    “是吧,我就说嘛,应该有细胞层面的修复?这种细胞层面的修复就是我说的生物连接,神经损伤要真正获得突破,必须从细胞修复着手,其他都是舍本求末,折腾不出结果。”项院士为自己的胜利得意洋洋。

    何教授对导师的独到眼光十分佩服,同时觉得自己目光而是还狭窄,严重受到专业知识的限制。

    专业压制是无法克服的,现代知识体系庞大,专业分工细致,每个专业的人才对专业内得知识非常熟悉,对专业外的知识了解非常少,处于盲的状态。

    这就需要各专业合作,但是合作回存在死角,比如专业与专业交叉的区域就是常见的死角。

    一旦有人通晓多个专业,对学科交叉区域非常熟悉,就容易获得一些突破。

    外科的三个层次:切除、修复和重建。

    修复的精髓就是复原,恢复原来的结构和功能。

    因为神经是细胞构成的,神经的损伤归根结底是一个一个细胞损伤或缺失,要修复得一模一样,依靠人体自身能力是不可能做到这种修复,必须依靠人工技术来完成。

    人工技术无非是将受损的细胞一个一个去掉,然后将缺失的细胞一个一个补上,细胞的种类与相互连接方式也跟以前一模一样。

    就像墙壁受损,必须找一模一样的砖头修复,而且砖头与砖头之间的粘合剂也要用跟以前一样的。

    要是神经损伤真的能够做到细胞层面的修复,这一项又是诺奖级别的。

    年轻人能不能做到是一回事,首先敢想,然后敢做,能够拿出一套有效的方案,至于以后能不能成功。

    只顾攀登不问高!

    世界科技史上,失败的例子多如牛毛,成功的毕竟是少数,但是失败的案例为后继者提供了经验教训,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就没有后来的成功。

    不过项院士觉得杨平的的大方向没错,即使不能取得圆满成功,也会取得部分成果。

    这种课题,哪怕一点点突破,绝对可以影响世界,后生可畏!

    项院士再次感叹。

    “生物3D打印既然可以打印器官,自然可以做神经组织损伤的修复,将损伤的部分用3D打印复原,这样达到修复的目的。”杨平对自己的想法很自信。

    “走,一起吃饭去,边吃边聊,我做东。”

    项院士抬腕看看表,聊天太入胜,忘记还要吃饭,难得这么高兴,也难得在外面吃顿饭。

    “项老可是很少在外面吃饭,今天全是为了你。”何教授笑呵呵地对杨平说。

    杨平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九十多岁的老院士在这里等自己,还特意请自己吃饭,这份对年轻人的爱护多么宝贵。

    项院士要起身,坐久了,膝关节不太灵活。

    杨平赶紧去搀扶:“项老,让学生来请客怎么样,我早就想拜见项老,就是怕打扰您的清静,一直不敢跟何教授说。”

    在杨平的搀扶下,项院士站起来,活动几下,膝关节又变得灵活。

    “说好了我请客,年轻人不要啰啰嗦嗦,走!何教授,去你定的地方,档次还可以吧,不要心疼我的钱,我有退休金和补贴的。”项院士委托何教授帮忙订酒店,自己只管付钱,公文包都带在身边,钱肯定没少带。

    “怎么也叫何教授?叫我小何?”

    何教授知道,这个导师经常来点轻松的说笑。

    “都是教授,凭什么轮到你们就是小杨,小何?是不是?两位教授,要不要喝点酒?”老院士今天有点飘,居然提出喝点小酒。

    “别怕,我们都是点到为止,到时何教授安排司机送你回去?”老院士安排得清清楚楚。

    今天,导师是真的太高兴,平时都是碰到喜事才喝点小酒,比如数字人研究成功的时候,喝了点小酒。

    今天见到杨平,聊得这么开心,居然还提出喝点小酒。

    “行!喝点小酒。”杨平不敢冷了老院士的兴头。

    “夫人有没有批准的?”何教授担起起来。

    老院士很有男子气概:“喝点小酒还要她批准?不过我已经报备,放心吧。”

    何教授还叫了几个实验室的教授、博士一起,大家平时埋头实验,也难得出去,今天项老请客,大家都去放松放松。

    饭局设在南都医大附近的一家比较高档的酒店,项院士提前打了招呼,档次不能低,不然年轻人会觉得老头子吝啬。

    大家能喝酒的都喝点小酒,但是各自量力而行,即使很小的杯子,也没有劝酒,没有一杯干,没有任何不喝就是不给面子,碰杯也是意思意思,各自随意。

    项院士兴致很高,在席间还跟杨平讨论课题有关的问题。

    何教授心里非常高兴,能够与这样一位天才合作,工作会觉得更加愉悦,更加有信心。

    其他实验室的几位教授、博士业心里清楚,自己现在参与的宏大的课题,他们也也查阅过相关资料。

    建立精微解剖基础上的数字器官,这种研究目前还没有人开始,是全新的领域,说明自己的课题在世界上是开创性的。

    不管以后能不能出成果,对于科研工作者,研究世界前列的技术,一定会非常有成就感和荣誉感。

    喝了几轮酒之后,老院士拉着杨平的手:“你觉得我们的数字人今后发展应该怎么走?”

    杨平定了定神:“往精微解剖和功能构建方向走,没有精微解剖,无法实现真正的功能模拟,最好要有超级计算机做基础,将人体分解成细胞,再细胞构建组织,再组织构建器官,再器官构成人体,只有细胞层面的数字人,才是真正精微解剖上的数字人,海量的细胞数据必须要有超级计算机做支撑。”

    细胞层面的精微解剖数字人?

    项院士喃喃自语,这是一项超级工程呀,自己参与已经不可能了,但是有生之年促成此事,也是功德之事。

    “你说得太对了,数字人必须朝细胞层面发展,你们在构建肌肉精微解剖过程中要学会如何构建人体精微解剖,以后希望可以启动细胞层面的数字人研究。”

    项院士叮嘱何教授。

    今天这桌饭吃得真是值,在座教授博士们,听到以后自己要参与如此庞大的课题,这就像从事航天专业的人听说自己要参与登月计划一般,个个都激动万分。

    “我回去向饶校长建议,给实验室增添超级计算机,以后用来从事精微解剖数字人的研究,如果研究成果,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以后很多医学研究可以医托我们的数字人来研究,比如药物开发、器械设计、医学教育、汽车安全实验、甚至太空探索等等。”老院士脑海里模糊的未来变得十分清晰。

    “来,后生可畏,咱们喝一个?”老院士举起杯子。

    杨平于老院士碰杯,各自小喝一口。

    “以后有什么需要就跟我说,我们这些老的,有时候说话还是管点用。”老院士坦诚地跟杨平说。

    “多谢,项老对我们年轻人这样关爱,晚辈一定努力。”杨平感谢。

    这种气氛真是好!

    杨平感觉非常舒服,有这么多人支持自己,这个课题一定会很快出成果。

    “等下叫个司机送杨教授回去。”老院士不忘叮嘱何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