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十几年后,我卷土重来 > 第380章 生产队

四合院:十几年后,我卷土重来 第380章 生产队

    抛开三人的讨论不提,董思萌则是今天一大早就去了陈书记那里。

    虽然之前已经由两个当地的向导或者说临时助理给介绍过,但终究只是走马观花的看了一下,马上就要合作了,作为甲方,还是要上门好好看看的。

    当然了,这不是考察,该有的考察早就由董思萌派人考察过了,肯定不可能是两个临时助理说合适就拍板合适的,那就成了空爱玩笑了,这次来,主要也是给陈书记和各个生产队的队长一些信心罢了。

    另外就是沟通下感情,方便以后相处。

    董思萌做生意就这样,每一处基本他都会或多或少的亲自参与进去,不管是建设前或者建设后,反正得去一次,向当地政府或者其他合作伙伴证明一下自己对项目的重视,反正也耽误不了多长时间,还能获得不少的收获,给合作伙伴更多的信心,何乐而不为呢。

    关键是有时候聊着聊着,没准还有点儿其他的项目可以合作,这都是意外之喜。

    平时需要他操心的地方不多,更多的是布局和大方向的把控,很少有能用得到他的地方,说句不好听的,他这个位置,就现在这个阶段,就算栓条狗,短时间内企业也能良性发展下去。

    “董老板,欢迎欢迎,我们可是望眼欲穿啊,来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西沟生产队的xxx,这是上哇生产队的xxx,这是清溪生产队的xxx,这个是红旗生产队的xxx。。。”

    陈书记把所有在场的生产队大队长都介绍了一遍,从命名上就能看得出来,一些比较有风土民情的生产队,基本就是本土的、存在好多年的村子,改革之后改名为生产队,一些类似红旗、前进、之类的,就是解放后期因为种种原因成立的或者直接开辟的村子,从外面迁了人口进来的那种。

    一般来讲,第一种生产队,依旧保留着很多曾经的习俗,宗族观念比较强,一个生产队里大部分人都是一个姓,往上数个三五六七八代的都是亲戚。

    第二种则是不然,人口构成比较复杂,相对来讲比较松散,没有什么宗族观念,毕竟都不是一个地方的人,管理起来要更倾向于政府管理。

    董思萌最喜欢的自然是第二种,他们要更遵守法律一些,社会观要更接近外面。

    第一种就要看情况了,如果能搞定这种生产队的族老,那基本就没问题了,甚至比第二种还好管,在这种地方,族老或者族长的话,那就是天,当然了,要想好好的合作下去,还得看这话事人有没有歪心思,如果等到收购的时候搞事情的话,也是个麻烦事,关键是还贼拉团结,一个处理不好就是群体性事件。

    当然了,董思萌是不怕这种事情发生的,他一直信奉一句话,枪杆子里出政权,拳头才是硬道理。

    你若是不能听我讲道理,那鄙人也略通些拳脚,而且不是通了一点儿半点儿,那可是荷枪实弹的实打实从战场上下来的杀人如麻身经百战的雇佣兵,吓都吓死你啊。

    不过现在来看,应该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毕竟自己算得上是来送福利的,没人会跟钱过不去,而且从现场这些老家伙的表情和热情度来看,还是很欢迎自己的到来的。

    见状,董思萌对陈书记的工作能力更为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