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再现:诸葛亮不是后勤部长 第79章 孔明客串心理医生
热门推荐:
一加一大于二的过门大佬
星际时空,我是谁?
绝美宠妃太刁蛮,暴君自虐宠上瘾
恶梦之灾
三国最强辅助赵云
从写轮眼开始的瞳术组织
你好新时代
撩遍顶级哨兵后,我被全星际垂涎
新婚夜被扒皮抽筋,重生后她杀疯
周瑜忽然生疾,吐血之后,昏迷不醒。
这可急坏了江东众将。
请了好多郎中为周瑜看病,脉也把了,药也吃了,不过没有一点好转。
普通的医生,治不了周瑜的病。
这很正常。
因为,周瑜的病,不是普通疾病。
周瑜的病是心理疾病,要看,也要看心理医生。
三国时代有心理医生吗?
显然,答案是没有。
不过,三国时代还有穿越者。
孔明知道周瑜生病后,准备登门自荐,为周瑜治疗一下心理疾病。
……
孔明来之前。
江东的文武,都来看望生病的周瑜。
不过,周瑜的这病,有一大半是装的。
周瑜谋划火攻计时,疏漏了风向因素。
现在发现万事俱备。
却没有东风。
周瑜急火攻心,吐血之后,便在榻上一卧不起。
众将来问候时,周瑜装作病重,不能言语。
众将走后,周瑜便在榻上苦思,想找到一个借东风的办法。
第二日,鲁肃又来看望周瑜,周瑜见这次只有鲁肃一人,便坐起身来,准备同鲁肃说实话。
鲁肃问周瑜的服药情况。
周瑜叹气道:“子敬,我的病,这些药是治不了的。”
“都督为何这样说?”鲁肃不解。
周瑜让左右都退下,然后把火攻一切准备就绪,但还欠风向配合的事情,同鲁肃说了。
鲁肃听后,也很着急,“都督,现在正是隆冬季节,江上大多吹西北风,我军急于速战,不能久候,这该如何是好?”
周瑜喃喃地说:“要想数日之内,便有东风,除非有人呼风唤雨。”
鲁肃听后不住地摇头,“世上真有这样的奇人吗?”
“有!”周瑜很肯定地说,“江东曾有道人于吉,符水救人,祈风祷雨,无不不能。”
三国中,有几位神仙级别的人物。
于吉是其中之一。
他主要在吴郡一带活动,用符水为民众治病。
由于治好的病人很多,吴郡的百姓把他当成神仙崇拜。
按照于吉的粉丝规模计算。
于吉当时的影响力,相当于现在的网络大V。
另一个网络大V孙策,看到于吉的粉丝数量超过自己后,心生妒忌,便诬蔑于吉是妖人,让于吉用祈雨来证明自己。
于是,于吉登台求雨,并且取得了成功。
这一幕,被周瑜亲眼所见。
……
周瑜说于吉能呼风唤雨,鲁肃自然相信。
鲁肃虽然没有见过于吉,但也早就听过于吉的名字。
不过,现在想请于吉来借东风。
那肯定是不可能了。
于吉当年求雨成功,也没能逃过一死,最终还是被孙策杀害了。
说到此处,周瑜不住叹气,“可惜于吉被伯符所杀,不然借风用计,应当不难。”
鲁肃则说:“都督,我江东人物众多,说不准于吉之外,另有能呼风唤雨之人。都督宽心养病,我派人去办此事。”
找一个能呼风唤雨的人,有那么容易吗?
当然不容易。
不过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周瑜只能先让鲁肃去试试看。
自己则再作其它打算。
……
这时,帐外军士来报。
孔明求见。
鲁肃和周瑜听到孔明的名字,都是眼前一亮。
孔明的本事,鲁肃和周瑜已经见识过太多了,现在孔明不请自来,肯定不简单。
周瑜马上让人请孔明进来。
孔明先与鲁肃相互见礼,然后到周瑜的病榻前问候。
孔明问:“都督病体若何?”
周瑜答:“时而眩晕,心中绞痛。”
“曾服何药?”孔明接着问。
周瑜摇头,“药物全然无效!”
“哎”孔明叹气,“都督,你这是心病,普通的药是没有效果的。”
听到“心病”两字,周瑜一惊。
周瑜知道,孔明一定猜到自己的心事了。
既然如此,不如实话实说。
周瑜说:“孔明这样讲,想必知道如何医治心病。”
孔明笑了笑,接着站起身,来到帐内的书案前,拿起笔,写了两行字。
万般谋划皆齐备。
只待东风建奇功!
孔明把写好的两行字,拿到榻前给周瑜看。
被窥透心事的周瑜,有满脸尴尬。
孔明说:“都督,亮虽不才,但因机缘,习得奇门天书,呼风唤雨之术,知晓几分。”
刚想找会呼风唤雨的人,现在人就自己上门了。
周瑜和鲁肃都很兴奋。
孔明又说:“都督若想要东南风,请筑高台一座……”
说到的高台,周瑜见过于吉求雨的高台。
周瑜接过话茬,“是不是取赤土筑台?高台分三层,每层三尺,共九尺?”
孔明晃着羽扇说:“都督,你说的那个叫七星台,七星台是修道之人,作法之台,我的这个方法则与之不同。”
“有何不同?”周瑜追问。
“都督,我需要的高台,叫作五谷台。五谷台的建造,不能用泥土,需要用稻、黍、稷、麦、菽,五种谷物。”
“五谷台?”周瑜从来没听过,觉得新奇。
孔明接着说道:“天生万物,独厚五谷,五谷集天地之精,聚水土之气,五谷供养世间生灵,是上天赐予人间的祥物。”
停了一下,孔明又说:“五谷为台,上述于天,则风雨必应。”
孔明说完,周瑜转头看鲁肃。
鲁肃诧异的眼神表明,鲁肃也不知道什么是五谷台。
周瑜问孔明,五谷台具体要如何筑。
孔明便详细地把五谷台的筑法,说了一遍。
……
筑五谷台,要先将各种谷物装入袋中,然后再用袋装的谷物堆砌成台。
五谷台,分为五层。
每层高三尺,共高十五尺。
第一层,长宽各三十三尺。
稻谷堆成。
第二层,长宽各二十七尺。
麦粒堆成。
第三层,长宽各二十一尺。
大豆堆成。
第四层,长宽各十五尺。
稷米堆成。
最顶层,长宽各九尺。
黍米堆成。
台筑好后,在台下四周插上二十八面宿旗,台上再置香炉宝剑。
……
孔明把五谷台的建法,说得清清楚楚,周瑜以此断定,孔明的借风之法可行。
然后,孔明与周瑜算好了祭风时刻。
又选定了江边一处空地。
作为筑台的地址。
一切都商议完毕,孔明催周瑜尽快筑台后,便离开了周瑜的营帐。
周瑜此时精神万分,病似乎好了。
鲁肃则好像心中有事。
鲁肃说:“都督,你算过没有,筑五谷台需要用到的谷物,是军中一月之粮。”
这可急坏了江东众将。
请了好多郎中为周瑜看病,脉也把了,药也吃了,不过没有一点好转。
普通的医生,治不了周瑜的病。
这很正常。
因为,周瑜的病,不是普通疾病。
周瑜的病是心理疾病,要看,也要看心理医生。
三国时代有心理医生吗?
显然,答案是没有。
不过,三国时代还有穿越者。
孔明知道周瑜生病后,准备登门自荐,为周瑜治疗一下心理疾病。
……
孔明来之前。
江东的文武,都来看望生病的周瑜。
不过,周瑜的这病,有一大半是装的。
周瑜谋划火攻计时,疏漏了风向因素。
现在发现万事俱备。
却没有东风。
周瑜急火攻心,吐血之后,便在榻上一卧不起。
众将来问候时,周瑜装作病重,不能言语。
众将走后,周瑜便在榻上苦思,想找到一个借东风的办法。
第二日,鲁肃又来看望周瑜,周瑜见这次只有鲁肃一人,便坐起身来,准备同鲁肃说实话。
鲁肃问周瑜的服药情况。
周瑜叹气道:“子敬,我的病,这些药是治不了的。”
“都督为何这样说?”鲁肃不解。
周瑜让左右都退下,然后把火攻一切准备就绪,但还欠风向配合的事情,同鲁肃说了。
鲁肃听后,也很着急,“都督,现在正是隆冬季节,江上大多吹西北风,我军急于速战,不能久候,这该如何是好?”
周瑜喃喃地说:“要想数日之内,便有东风,除非有人呼风唤雨。”
鲁肃听后不住地摇头,“世上真有这样的奇人吗?”
“有!”周瑜很肯定地说,“江东曾有道人于吉,符水救人,祈风祷雨,无不不能。”
三国中,有几位神仙级别的人物。
于吉是其中之一。
他主要在吴郡一带活动,用符水为民众治病。
由于治好的病人很多,吴郡的百姓把他当成神仙崇拜。
按照于吉的粉丝规模计算。
于吉当时的影响力,相当于现在的网络大V。
另一个网络大V孙策,看到于吉的粉丝数量超过自己后,心生妒忌,便诬蔑于吉是妖人,让于吉用祈雨来证明自己。
于是,于吉登台求雨,并且取得了成功。
这一幕,被周瑜亲眼所见。
……
周瑜说于吉能呼风唤雨,鲁肃自然相信。
鲁肃虽然没有见过于吉,但也早就听过于吉的名字。
不过,现在想请于吉来借东风。
那肯定是不可能了。
于吉当年求雨成功,也没能逃过一死,最终还是被孙策杀害了。
说到此处,周瑜不住叹气,“可惜于吉被伯符所杀,不然借风用计,应当不难。”
鲁肃则说:“都督,我江东人物众多,说不准于吉之外,另有能呼风唤雨之人。都督宽心养病,我派人去办此事。”
找一个能呼风唤雨的人,有那么容易吗?
当然不容易。
不过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周瑜只能先让鲁肃去试试看。
自己则再作其它打算。
……
这时,帐外军士来报。
孔明求见。
鲁肃和周瑜听到孔明的名字,都是眼前一亮。
孔明的本事,鲁肃和周瑜已经见识过太多了,现在孔明不请自来,肯定不简单。
周瑜马上让人请孔明进来。
孔明先与鲁肃相互见礼,然后到周瑜的病榻前问候。
孔明问:“都督病体若何?”
周瑜答:“时而眩晕,心中绞痛。”
“曾服何药?”孔明接着问。
周瑜摇头,“药物全然无效!”
“哎”孔明叹气,“都督,你这是心病,普通的药是没有效果的。”
听到“心病”两字,周瑜一惊。
周瑜知道,孔明一定猜到自己的心事了。
既然如此,不如实话实说。
周瑜说:“孔明这样讲,想必知道如何医治心病。”
孔明笑了笑,接着站起身,来到帐内的书案前,拿起笔,写了两行字。
万般谋划皆齐备。
只待东风建奇功!
孔明把写好的两行字,拿到榻前给周瑜看。
被窥透心事的周瑜,有满脸尴尬。
孔明说:“都督,亮虽不才,但因机缘,习得奇门天书,呼风唤雨之术,知晓几分。”
刚想找会呼风唤雨的人,现在人就自己上门了。
周瑜和鲁肃都很兴奋。
孔明又说:“都督若想要东南风,请筑高台一座……”
说到的高台,周瑜见过于吉求雨的高台。
周瑜接过话茬,“是不是取赤土筑台?高台分三层,每层三尺,共九尺?”
孔明晃着羽扇说:“都督,你说的那个叫七星台,七星台是修道之人,作法之台,我的这个方法则与之不同。”
“有何不同?”周瑜追问。
“都督,我需要的高台,叫作五谷台。五谷台的建造,不能用泥土,需要用稻、黍、稷、麦、菽,五种谷物。”
“五谷台?”周瑜从来没听过,觉得新奇。
孔明接着说道:“天生万物,独厚五谷,五谷集天地之精,聚水土之气,五谷供养世间生灵,是上天赐予人间的祥物。”
停了一下,孔明又说:“五谷为台,上述于天,则风雨必应。”
孔明说完,周瑜转头看鲁肃。
鲁肃诧异的眼神表明,鲁肃也不知道什么是五谷台。
周瑜问孔明,五谷台具体要如何筑。
孔明便详细地把五谷台的筑法,说了一遍。
……
筑五谷台,要先将各种谷物装入袋中,然后再用袋装的谷物堆砌成台。
五谷台,分为五层。
每层高三尺,共高十五尺。
第一层,长宽各三十三尺。
稻谷堆成。
第二层,长宽各二十七尺。
麦粒堆成。
第三层,长宽各二十一尺。
大豆堆成。
第四层,长宽各十五尺。
稷米堆成。
最顶层,长宽各九尺。
黍米堆成。
台筑好后,在台下四周插上二十八面宿旗,台上再置香炉宝剑。
……
孔明把五谷台的建法,说得清清楚楚,周瑜以此断定,孔明的借风之法可行。
然后,孔明与周瑜算好了祭风时刻。
又选定了江边一处空地。
作为筑台的地址。
一切都商议完毕,孔明催周瑜尽快筑台后,便离开了周瑜的营帐。
周瑜此时精神万分,病似乎好了。
鲁肃则好像心中有事。
鲁肃说:“都督,你算过没有,筑五谷台需要用到的谷物,是军中一月之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