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你穿越明末了 第158章 八大皇商
张仲礼有些担心的说道:“大人,真的够吗?”
李刚大笑的说道:“你们放心,只多不少。等我收拾完了军队之后,咱们就是去这里,到时候让你们见识见识什么叫做金山银海。”
张仲礼和钱老头对视了一眼,目光全都落在了叫张家口的地方,这么有钱的吗?没听说过呀?
自从到了明朝,到了新军所,李刚就盯上了张家口。
以前没有权力管,现在有权力管,既然如此,李刚怎么可能放过这里?要知道这里可是聚集了一群赫赫有名的商人,他们的名字叫做八大皇商。
当然了,不是大明朝的八大皇商,而是大清的八大皇商。
八大皇商的历史还要从明朝的初期说起,当年太祖皇帝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之后,制定了纳粮开中的办法。
朝廷将每年产出的食盐分成盐引发给边关的将。
盐引,其实就是朝廷给的证明,拿着这个东西就可以去领食盐了。每一个证明,代表着一定重量的食盐。
商人们将粮食运到边关,从边关将领的手里把盐引换回来。
如此一来,边关的粮食得到了保障,商人们想要赚钱也要付出辛勤的劳动,而不是白白的套利。
在这样的情况下,商人们就开始雇佣大量的百姓跑到边关去种粮食。粮食收了之后就直接给边关的将领们,如此一来就省了运输的费用。
在明代运输的费用可是很昂贵,这种种植方式被称为商屯。
有了商屯,距离边关近的商人自然就占了便宜,于是就有了晋商的崛起,晋商也就成了垄断大明朝食盐的富商。
有了钱他们就到了扬州,一方面这里距离产盐的两淮比较近,另外比较容易享受,扬州瘦马大部分就是他们搞出来。
如此大的利润,如此豪奢的生活方式,自然让人眼红。
最眼红的当然是安徽和浙江的商人,毕竟产盐的地方就在两淮,我们家门口产的盐,我们卖不了,我们赚不到钱,凭什么?
安徽,浙江,江西等地的商人开始在朝堂中培养自己的势力。
不断的希望朝廷改变政策,晋商则不希望改变政策,双方在朝堂上斗的你死我活,这也就是最初的党争。
后来晋商落了下风,以徽商和浙商为首的江南商业集团占了上风。在弘治年间,他们终于改变了朝廷的政策,将纳粮开中改为了纳银开中。
纳银开中,只要给朝廷交了银子就能够买盐引。
这下好了,东南商人狂欢,官场上的官员,朝廷的勋贵勋戚全都狂欢。无数人冲进了这一次财富盛宴当中,大发财。
吃亏的是谁?是晋商,是边关的将士。
商屯一夜之间土崩瓦解,边关的百姓全部流回内地。没有人愿意在边关吃苦了,因为没有收入了。
以前有食盐的利润,大家在边关过的是好日子,苦点苦点,但是能吃得饱穿得暖,现在却不一样了。
边关没了百姓,就只剩下了守关的明军。
没有了纳粮开中,甚至都没有人给他们送粮食了,至于朝廷拨付,地方官员供给,别开玩笑了,贪污都贪污不过来。
这就造成了皇上拿出了很多钱,但是官兵们拿不到钱的局面。
边境出现了大量的逃役,活都活不下去了,还给你打什么仗?边关战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
将领为了保证能够打仗,吃空饷的比比皆是。用全部的银子供养一支亲卫,保留了仅有的战力,守关尚且勉强,更不要说出城作战了。
明末起义,官军加入造反队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在纳银开中以后,晋商没了活路,他们想了别的办法,我们可以和草原做买卖,发挥我们的地理优势。
晋商推动了万历年间的俺答封贡,使得明朝和蒙古有了和平。边关有了交易的市场,晋商又在这上面发了大财。
随着后金人和林丹汗的崛起,边关乱了,贸易也做不下去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晋商分裂为了两支。一直向云贵川拓展,去那边贸易,也在那边开盐井继续卖盐。
另外一支开始了走西口,来到了张家口,开始做走私贸易。
刚开始卖的是粮食,食盐,铁器等各种物资,后来发现这些食物交易太麻烦,他们又向后金出卖起了大明朝的情报。
包括边关的守将将领的人数,甚至还替后金人收买将领。
皇太极每一次进来,抢劫来的物资也都会暗戳戳的交给他们。保证了皇太极随时都可以亲军突袭,而不会被缴回来的物资绊住腿。
否则打仗打的是资源,皇太极放弃抢来的东西,自己带着大军纵横来去,打过几次之后,他自己的资源先支撑不住,正是有了八大皇商才有了他的纵横来去。
抢来的物资到了八大皇商手里,他们会变现,换成其他的物资再给皇太极送回去。双方互惠互利,实际上把明朝推向了死亡的边缘。
对于这群人,李刚从任何角度都不可能放过他们。
他们就像一群蛀虫,持续在为大明朝放血,持续在大明啃食着大明朝的血肉。现在李刚坐镇赤城,保不齐什么时候就被他们给坑死了。
当然要先下手为强,先弄死他们。
除此之外,他们手里面的钱粮,还有白银黄金,全都是老百姓的民脂民膏,全都是他们走私换来的。李刚怎么可能放过?搞了他们自己就有钱了。
“你们两个千万不要走漏了消息。”李刚盯着张仲礼和老钱头说道,
“大人放心,我们绝不会。”两个人向前一步同时答应道。
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李刚点了点头说道:“时间已经不早了,你们也回去休息,明天准备出一份单子,一个月的应急,看看我们需要多少物资,报给我。”
“是,大人。”两个人恭恭敬敬的答应道。
目送两个人离开李刚,伸了一个懒腰。天色不早了,忙了一天了自己也累了,收拾一下去睡觉吧。
这天晚上李刚睡了一个踏踏实实的觉,可有很多人却失眠了。
李刚大笑的说道:“你们放心,只多不少。等我收拾完了军队之后,咱们就是去这里,到时候让你们见识见识什么叫做金山银海。”
张仲礼和钱老头对视了一眼,目光全都落在了叫张家口的地方,这么有钱的吗?没听说过呀?
自从到了明朝,到了新军所,李刚就盯上了张家口。
以前没有权力管,现在有权力管,既然如此,李刚怎么可能放过这里?要知道这里可是聚集了一群赫赫有名的商人,他们的名字叫做八大皇商。
当然了,不是大明朝的八大皇商,而是大清的八大皇商。
八大皇商的历史还要从明朝的初期说起,当年太祖皇帝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之后,制定了纳粮开中的办法。
朝廷将每年产出的食盐分成盐引发给边关的将。
盐引,其实就是朝廷给的证明,拿着这个东西就可以去领食盐了。每一个证明,代表着一定重量的食盐。
商人们将粮食运到边关,从边关将领的手里把盐引换回来。
如此一来,边关的粮食得到了保障,商人们想要赚钱也要付出辛勤的劳动,而不是白白的套利。
在这样的情况下,商人们就开始雇佣大量的百姓跑到边关去种粮食。粮食收了之后就直接给边关的将领们,如此一来就省了运输的费用。
在明代运输的费用可是很昂贵,这种种植方式被称为商屯。
有了商屯,距离边关近的商人自然就占了便宜,于是就有了晋商的崛起,晋商也就成了垄断大明朝食盐的富商。
有了钱他们就到了扬州,一方面这里距离产盐的两淮比较近,另外比较容易享受,扬州瘦马大部分就是他们搞出来。
如此大的利润,如此豪奢的生活方式,自然让人眼红。
最眼红的当然是安徽和浙江的商人,毕竟产盐的地方就在两淮,我们家门口产的盐,我们卖不了,我们赚不到钱,凭什么?
安徽,浙江,江西等地的商人开始在朝堂中培养自己的势力。
不断的希望朝廷改变政策,晋商则不希望改变政策,双方在朝堂上斗的你死我活,这也就是最初的党争。
后来晋商落了下风,以徽商和浙商为首的江南商业集团占了上风。在弘治年间,他们终于改变了朝廷的政策,将纳粮开中改为了纳银开中。
纳银开中,只要给朝廷交了银子就能够买盐引。
这下好了,东南商人狂欢,官场上的官员,朝廷的勋贵勋戚全都狂欢。无数人冲进了这一次财富盛宴当中,大发财。
吃亏的是谁?是晋商,是边关的将士。
商屯一夜之间土崩瓦解,边关的百姓全部流回内地。没有人愿意在边关吃苦了,因为没有收入了。
以前有食盐的利润,大家在边关过的是好日子,苦点苦点,但是能吃得饱穿得暖,现在却不一样了。
边关没了百姓,就只剩下了守关的明军。
没有了纳粮开中,甚至都没有人给他们送粮食了,至于朝廷拨付,地方官员供给,别开玩笑了,贪污都贪污不过来。
这就造成了皇上拿出了很多钱,但是官兵们拿不到钱的局面。
边境出现了大量的逃役,活都活不下去了,还给你打什么仗?边关战力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
将领为了保证能够打仗,吃空饷的比比皆是。用全部的银子供养一支亲卫,保留了仅有的战力,守关尚且勉强,更不要说出城作战了。
明末起义,官军加入造反队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在纳银开中以后,晋商没了活路,他们想了别的办法,我们可以和草原做买卖,发挥我们的地理优势。
晋商推动了万历年间的俺答封贡,使得明朝和蒙古有了和平。边关有了交易的市场,晋商又在这上面发了大财。
随着后金人和林丹汗的崛起,边关乱了,贸易也做不下去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晋商分裂为了两支。一直向云贵川拓展,去那边贸易,也在那边开盐井继续卖盐。
另外一支开始了走西口,来到了张家口,开始做走私贸易。
刚开始卖的是粮食,食盐,铁器等各种物资,后来发现这些食物交易太麻烦,他们又向后金出卖起了大明朝的情报。
包括边关的守将将领的人数,甚至还替后金人收买将领。
皇太极每一次进来,抢劫来的物资也都会暗戳戳的交给他们。保证了皇太极随时都可以亲军突袭,而不会被缴回来的物资绊住腿。
否则打仗打的是资源,皇太极放弃抢来的东西,自己带着大军纵横来去,打过几次之后,他自己的资源先支撑不住,正是有了八大皇商才有了他的纵横来去。
抢来的物资到了八大皇商手里,他们会变现,换成其他的物资再给皇太极送回去。双方互惠互利,实际上把明朝推向了死亡的边缘。
对于这群人,李刚从任何角度都不可能放过他们。
他们就像一群蛀虫,持续在为大明朝放血,持续在大明啃食着大明朝的血肉。现在李刚坐镇赤城,保不齐什么时候就被他们给坑死了。
当然要先下手为强,先弄死他们。
除此之外,他们手里面的钱粮,还有白银黄金,全都是老百姓的民脂民膏,全都是他们走私换来的。李刚怎么可能放过?搞了他们自己就有钱了。
“你们两个千万不要走漏了消息。”李刚盯着张仲礼和老钱头说道,
“大人放心,我们绝不会。”两个人向前一步同时答应道。
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李刚点了点头说道:“时间已经不早了,你们也回去休息,明天准备出一份单子,一个月的应急,看看我们需要多少物资,报给我。”
“是,大人。”两个人恭恭敬敬的答应道。
目送两个人离开李刚,伸了一个懒腰。天色不早了,忙了一天了自己也累了,收拾一下去睡觉吧。
这天晚上李刚睡了一个踏踏实实的觉,可有很多人却失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