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543章 真该死啊!
第543章 真该死啊!
因为“心系军务”,之后的四五天时间里,沈毅就一直住在军营里,一次大营门口都没有出去过。
他从邸报司那里,拿到了关于李介郎部的情报,这几天被抗倭军的两个千户,以及几个从小在海边海岛上长大的百户,一起琢磨具体的作战计划。
按照朝廷原有的情报,倭寇李介郎的老巢,应该是在距离乐清不远的洞头岛,这里也是温州府境内最大的岛屿,几十年前还有不少人在岛上定居,但是近二十年海上倭寇闹得厉害,这里的百姓就大多迁往内陆了。
因为这些年地方官军实在是太过孱弱,因此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洞头岛的控制,上一次三拨倭寇一起袭扰温州府的时候,三个倭寇头子就是在这洞头岛聚会,并且遥控指挥所有的倭寇。
此时,抗倭军帅账里,两个千户以及一群百户,围坐在一起,帅账之中高挂一张还算详细的海图。
凌肃指着图上最大的洞头岛,咳嗽了一声:“诸位,咱们原先都以为,倭寇的老巢在这座大岛上。”
说着,凌肃看了沈毅一眼,见沈毅没有什么表情,他继续说道:“但是,经过沈大人勘察,这一伙倭寇极为狡猾,洞头岛只是他们用来跟外人交易流通之地。”
说着,凌千户手指着更远的地方,开口道:“而这里,才是他们真正的巢穴。”
众人顺着凌肃手指的方向看过去。
只见凌肃手指的方向,有一座不是很大的岛屿,岛屿下方,写着三个字。
北麂岛。
这座岛相比洞头岛来说,只是很小的一座岛屿,甚至比起之前抗倭军剿灭的乌沙岛,也大不到哪里去。
老实说,这个时代的人们,还远远没有到能够了解沿海地理的地步,如果不是海图上画了这么一座岛,即便是沿海的渔民,恐怕也很难知道这座岛的存在。
因为它距离海边,实在是太远了。
足足一百三十里!
凌肃停顿了一番之后,开口说道:“这几天,咱们已经议定了一个章程。”
“我军三艘大船太过显眼,也不容易隐藏,因此准备将这三艘大船,统统来往洞头岛,每艘船上载三百人,再加上一些小船,凑够一千五百人,清理洞头岛的倭寇。”
“这两个月,我军清理沿海倭寇,必然引起倭寇警醒,因此再洞头岛的声势要大一些,然后其余小船,趁夜奔袭北麂岛!”
“等到北麂岛那边打起来之后,洞头岛这边的仗也就差不多结束了,到时洞头岛这边的兄弟,再奔袭北麂岛支援,彻底剿灭北麂岛倭寇!”
具体的作战计划说完之后,凌肃扭头看向沈毅,微微低头。
沈老爷直到这个时候,才慢慢站了起来,他看向众人,开口道:“诸位,这一次清剿倭寇,定在两日之后,到时候沈某会亲自随军征讨北麂岛。”
“这一仗不会像乌沙岛那样好打,诸位绝对不能掉以轻心,要做好苦战的准备。”
“这一仗打好了,就说明我们抗倭军,有了直面海上任何倭寇的能力。”
说到这里,沈毅扫视了一眼众人,淡淡的说道:“诸位也都知道,我抗倭军乃是一卫,既然是一卫,便应该有一个指挥使,若干副使,以及五个千户。”
“现在,抗倭军的指挥使和指挥副使都是空悬的,五个千户也只有两个实任。”
“缺位还很多。”
沈老爷面色平静,淡淡的说道:“这一仗打好了,别的我不敢保证,我可以保证,诸位之中只要有功劳,向上爬的余地大得很。”
其实抗倭军指挥使是有人的,那就是晋世子李穆,不过李穆现在人在建康,算是“遥领”,因此沈老爷这番话,也不能算是画饼。
沈毅看向众人。
“这一仗打的好了,咱们抗倭军就有可能升为都司。”
“到时候…”
沈老爷眯了眯眼睛,微笑道:“诸位恐怕都要官升一级了。”
而这句话,就是纯纯画饼了。
朝廷的户部,不愿意额外再养一支新的军队出来,就目前的五千抗倭军来说,绝大多数的军饷来源,是李穆硬生生抄家抄出来的,如果抗倭军改编为都司,那么花费将会指数级增长,皇帝即便有这个心思,暂时也没有这份钱。
除非有一天,这五千抗倭军,扫清近海所有倭寇,让大陈的海路重新恢复畅通,到那时候,朝廷会多出一大笔收入,那才有可能重新扩编。
不过画饼毕竟还是很有用处的。
听到打赢了胜仗就能发财,这些抗倭军的将领,都满脸兴奋,恨不得立刻带兵出征,将这现成的功劳入袋。
动员会开完之后,这些抗倭军将领,立刻便下去准备去了。
两天时间很快过去,第三天清晨十分,三艘抗倭军的大船,以及差不多三百艘中小型船只,在乐清码头聚齐,随着三艘大船最中间的那艘旗舰发出旗语,所有的船只一起整发出海,声势浩荡。
船队行出十几里之后,便分道扬镳,三艘大船率领一部分小船,奔向洞头岛,而其他人,则是奔向北麂岛。
而沈毅沈老爷,自然在后者的船队之中。
他坐在一艘中等船只里,船只很普通,既没有在中间,也没有旗舰的标识。
这艘船里,差不多有五十个人,其中有三个百户,还有凌肃这个千户。
在沈毅的船舱里,凌肃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开口说道:“沈公,属下的意思,您还是去旗舰,与薛千户一起去洞头岛罢,北麂岛那里倭寇齐聚。”
凌肃低声道:“属下实在是担心您的安全。”
沈毅拍了拍身上的铁甲,铮然有声:“我是总揽抗倭军的钦差,主战场在哪里,我自然就在哪里。”
“我都坐在这里,凌千户便不要废话了,这一次你打得好,你我兄弟一起升官发财,打的不好,干脆便一起死在北麂岛。”
凌肃连忙说道:“您言重了,这一次就算打的艰难,咱们也不至于会败给倭寇。”
沈毅笑着站了起来,走出船舱,来到了外面的甲板上,他询问了船上航海经验丰富的船家,得知了北麂岛的方向之后,便看向了北麂岛方向。
此时他们已经距离北麂岛,还有一百里左右。
自然是看不到这座岛的。
沈毅在甲板上吹了会海风之后,就回船舱里睡觉去了。
这几天他颇为耗费心里,因此即便在船上,倒也睡得安稳,这一觉,就睡到了后半夜接近凌晨时分。
还是凌肃把他叫醒的。
“大人,咱们已经接近北麂岛了。”
沈毅立刻醒了过来,起身一边穿甲,一边问道:“还有多远?”
“最多也就五里。”
沈毅打开船舱的窗户,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
凌晨时分,天已经快亮了。
沈毅没有再犹豫,当即下令道:“立刻贴近北麂岛,争取能够悄无声息的登陆,如果被发现了,就以火炮掩护狼筅兵登陆,记着,要多用火器,尽量减少伤亡!”
凌肃点头,立刻下去下令。
船队开始贴近北麂岛!
天色蒙蒙亮的时候,沈毅的船只,距离北麂岛也只剩下了一里多不到二里的距离。
超过四百步,就是一箭之地以外,即便是顺风,弓箭也射不到这个距离,除了火炮之外,属于这个时代绝对的安全距离,沈毅与凌肃,在登陆之前都会在这个距离进行指挥。
这个时候,沈毅的这艘船,已经换上了旗舰的标识,传令兵开始站在甲板上打着旗语,按照凌肃的命令,指挥其余的船只。
此时,临二百艘船,早已经被倭寇发现,岛上的倭寇已经开始列阵还击。
凌肃站在甲板上,怒吼道:“火炮手瞄准南边,掩护狼筅兵登陆!”
他话音刚落,一根硕大无朋,普通长枪的长箭,“咻”的一声射了过来!
这根长箭,正中沈毅所在的旗舰,长箭力道未歇,直接钉进了船身数尺,将一块船板直接钉碎了!
凌肃听到这声动静之后,立刻站在甲板上往下看去,当他看到这根长箭的时候,整个人都愣住了!
“床…”
他失声道:“床弩!”
这位抗倭军千户,直接扭头,看向了身后不远处观战的沈毅,吓得声音都听颤抖了:“沈大人,床弩,快进船舱!”
他之所以这么害怕,并不是完全因为怕死,而是怕沈毅死了…
毕竟沈老爷如果死在这里,他不仅政治生命到头,甚至物理生命也会到头…
沈毅也忍不住大皱眉头。
他看向眼前的北麂岛,面色凝重。
床弩?
这东西,不是军方才会有的么?倭寇也有?
难道是赵阀给的?
不对。
沈毅自己否定了这个想法。
赵阀不可能这么蠢。
沈老爷的目光,看向了更北边。
此时此刻,他心里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
明白了为什么这二三十年,为什么大陈沿海的倭寇突然兴起,为什么这些倭寇屡剿不绝。
联想起倭寇在台州府桃渚制造的惨案…
这些胡人…
真该死啊…!
因为“心系军务”,之后的四五天时间里,沈毅就一直住在军营里,一次大营门口都没有出去过。
他从邸报司那里,拿到了关于李介郎部的情报,这几天被抗倭军的两个千户,以及几个从小在海边海岛上长大的百户,一起琢磨具体的作战计划。
按照朝廷原有的情报,倭寇李介郎的老巢,应该是在距离乐清不远的洞头岛,这里也是温州府境内最大的岛屿,几十年前还有不少人在岛上定居,但是近二十年海上倭寇闹得厉害,这里的百姓就大多迁往内陆了。
因为这些年地方官军实在是太过孱弱,因此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洞头岛的控制,上一次三拨倭寇一起袭扰温州府的时候,三个倭寇头子就是在这洞头岛聚会,并且遥控指挥所有的倭寇。
此时,抗倭军帅账里,两个千户以及一群百户,围坐在一起,帅账之中高挂一张还算详细的海图。
凌肃指着图上最大的洞头岛,咳嗽了一声:“诸位,咱们原先都以为,倭寇的老巢在这座大岛上。”
说着,凌肃看了沈毅一眼,见沈毅没有什么表情,他继续说道:“但是,经过沈大人勘察,这一伙倭寇极为狡猾,洞头岛只是他们用来跟外人交易流通之地。”
说着,凌千户手指着更远的地方,开口道:“而这里,才是他们真正的巢穴。”
众人顺着凌肃手指的方向看过去。
只见凌肃手指的方向,有一座不是很大的岛屿,岛屿下方,写着三个字。
北麂岛。
这座岛相比洞头岛来说,只是很小的一座岛屿,甚至比起之前抗倭军剿灭的乌沙岛,也大不到哪里去。
老实说,这个时代的人们,还远远没有到能够了解沿海地理的地步,如果不是海图上画了这么一座岛,即便是沿海的渔民,恐怕也很难知道这座岛的存在。
因为它距离海边,实在是太远了。
足足一百三十里!
凌肃停顿了一番之后,开口说道:“这几天,咱们已经议定了一个章程。”
“我军三艘大船太过显眼,也不容易隐藏,因此准备将这三艘大船,统统来往洞头岛,每艘船上载三百人,再加上一些小船,凑够一千五百人,清理洞头岛的倭寇。”
“这两个月,我军清理沿海倭寇,必然引起倭寇警醒,因此再洞头岛的声势要大一些,然后其余小船,趁夜奔袭北麂岛!”
“等到北麂岛那边打起来之后,洞头岛这边的仗也就差不多结束了,到时洞头岛这边的兄弟,再奔袭北麂岛支援,彻底剿灭北麂岛倭寇!”
具体的作战计划说完之后,凌肃扭头看向沈毅,微微低头。
沈老爷直到这个时候,才慢慢站了起来,他看向众人,开口道:“诸位,这一次清剿倭寇,定在两日之后,到时候沈某会亲自随军征讨北麂岛。”
“这一仗不会像乌沙岛那样好打,诸位绝对不能掉以轻心,要做好苦战的准备。”
“这一仗打好了,就说明我们抗倭军,有了直面海上任何倭寇的能力。”
说到这里,沈毅扫视了一眼众人,淡淡的说道:“诸位也都知道,我抗倭军乃是一卫,既然是一卫,便应该有一个指挥使,若干副使,以及五个千户。”
“现在,抗倭军的指挥使和指挥副使都是空悬的,五个千户也只有两个实任。”
“缺位还很多。”
沈老爷面色平静,淡淡的说道:“这一仗打好了,别的我不敢保证,我可以保证,诸位之中只要有功劳,向上爬的余地大得很。”
其实抗倭军指挥使是有人的,那就是晋世子李穆,不过李穆现在人在建康,算是“遥领”,因此沈老爷这番话,也不能算是画饼。
沈毅看向众人。
“这一仗打的好了,咱们抗倭军就有可能升为都司。”
“到时候…”
沈老爷眯了眯眼睛,微笑道:“诸位恐怕都要官升一级了。”
而这句话,就是纯纯画饼了。
朝廷的户部,不愿意额外再养一支新的军队出来,就目前的五千抗倭军来说,绝大多数的军饷来源,是李穆硬生生抄家抄出来的,如果抗倭军改编为都司,那么花费将会指数级增长,皇帝即便有这个心思,暂时也没有这份钱。
除非有一天,这五千抗倭军,扫清近海所有倭寇,让大陈的海路重新恢复畅通,到那时候,朝廷会多出一大笔收入,那才有可能重新扩编。
不过画饼毕竟还是很有用处的。
听到打赢了胜仗就能发财,这些抗倭军的将领,都满脸兴奋,恨不得立刻带兵出征,将这现成的功劳入袋。
动员会开完之后,这些抗倭军将领,立刻便下去准备去了。
两天时间很快过去,第三天清晨十分,三艘抗倭军的大船,以及差不多三百艘中小型船只,在乐清码头聚齐,随着三艘大船最中间的那艘旗舰发出旗语,所有的船只一起整发出海,声势浩荡。
船队行出十几里之后,便分道扬镳,三艘大船率领一部分小船,奔向洞头岛,而其他人,则是奔向北麂岛。
而沈毅沈老爷,自然在后者的船队之中。
他坐在一艘中等船只里,船只很普通,既没有在中间,也没有旗舰的标识。
这艘船里,差不多有五十个人,其中有三个百户,还有凌肃这个千户。
在沈毅的船舱里,凌肃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开口说道:“沈公,属下的意思,您还是去旗舰,与薛千户一起去洞头岛罢,北麂岛那里倭寇齐聚。”
凌肃低声道:“属下实在是担心您的安全。”
沈毅拍了拍身上的铁甲,铮然有声:“我是总揽抗倭军的钦差,主战场在哪里,我自然就在哪里。”
“我都坐在这里,凌千户便不要废话了,这一次你打得好,你我兄弟一起升官发财,打的不好,干脆便一起死在北麂岛。”
凌肃连忙说道:“您言重了,这一次就算打的艰难,咱们也不至于会败给倭寇。”
沈毅笑着站了起来,走出船舱,来到了外面的甲板上,他询问了船上航海经验丰富的船家,得知了北麂岛的方向之后,便看向了北麂岛方向。
此时他们已经距离北麂岛,还有一百里左右。
自然是看不到这座岛的。
沈毅在甲板上吹了会海风之后,就回船舱里睡觉去了。
这几天他颇为耗费心里,因此即便在船上,倒也睡得安稳,这一觉,就睡到了后半夜接近凌晨时分。
还是凌肃把他叫醒的。
“大人,咱们已经接近北麂岛了。”
沈毅立刻醒了过来,起身一边穿甲,一边问道:“还有多远?”
“最多也就五里。”
沈毅打开船舱的窗户,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
凌晨时分,天已经快亮了。
沈毅没有再犹豫,当即下令道:“立刻贴近北麂岛,争取能够悄无声息的登陆,如果被发现了,就以火炮掩护狼筅兵登陆,记着,要多用火器,尽量减少伤亡!”
凌肃点头,立刻下去下令。
船队开始贴近北麂岛!
天色蒙蒙亮的时候,沈毅的船只,距离北麂岛也只剩下了一里多不到二里的距离。
超过四百步,就是一箭之地以外,即便是顺风,弓箭也射不到这个距离,除了火炮之外,属于这个时代绝对的安全距离,沈毅与凌肃,在登陆之前都会在这个距离进行指挥。
这个时候,沈毅的这艘船,已经换上了旗舰的标识,传令兵开始站在甲板上打着旗语,按照凌肃的命令,指挥其余的船只。
此时,临二百艘船,早已经被倭寇发现,岛上的倭寇已经开始列阵还击。
凌肃站在甲板上,怒吼道:“火炮手瞄准南边,掩护狼筅兵登陆!”
他话音刚落,一根硕大无朋,普通长枪的长箭,“咻”的一声射了过来!
这根长箭,正中沈毅所在的旗舰,长箭力道未歇,直接钉进了船身数尺,将一块船板直接钉碎了!
凌肃听到这声动静之后,立刻站在甲板上往下看去,当他看到这根长箭的时候,整个人都愣住了!
“床…”
他失声道:“床弩!”
这位抗倭军千户,直接扭头,看向了身后不远处观战的沈毅,吓得声音都听颤抖了:“沈大人,床弩,快进船舱!”
他之所以这么害怕,并不是完全因为怕死,而是怕沈毅死了…
毕竟沈老爷如果死在这里,他不仅政治生命到头,甚至物理生命也会到头…
沈毅也忍不住大皱眉头。
他看向眼前的北麂岛,面色凝重。
床弩?
这东西,不是军方才会有的么?倭寇也有?
难道是赵阀给的?
不对。
沈毅自己否定了这个想法。
赵阀不可能这么蠢。
沈老爷的目光,看向了更北边。
此时此刻,他心里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
明白了为什么这二三十年,为什么大陈沿海的倭寇突然兴起,为什么这些倭寇屡剿不绝。
联想起倭寇在台州府桃渚制造的惨案…
这些胡人…
真该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