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我何雨柱,誓不做吸血包 > 第912章 到底有何不同

四合院:我何雨柱,誓不做吸血包 第912章 到底有何不同

    封蔚身上带着一股生人勿近的气质,和别人说话都是挑选自己擅长的话题,别人见了冯炜也不会搭理,所以冯炜的水准就更高了。

    何雨柱一面在学校中与众人交流,一面将邀请函送到了各大书院的教师手中。

    他记得冯巍初到苏州,便想到了此处,想来看苏州园林与京都园林之间,到底有何不同。

    冯薇以为何雨柱忘记了这一点,见何雨柱还能想起来,十分高兴。

    何雨柱拿了请帖之后,只要递上请帖,大老板有空的时候,就会带着何雨柱去花园里走走,不用特意等着老爷设宴。

    说来也巧,苏州一处园林,正是一位塾师的堂兄弟所开,何雨柱带着这位先生,第一个进了园子。

    这里的园林,远超寻常园林。这个园子名为“竹园”。所谓园林,自然就是以竹子为主,以竹子为主。

    这片竹园曾经的主人,姓邓,姓君,姓君。邓君守正当壮年,身体尚可硬朗,闻得子侄携一名饱学之士前来游览,非但欣然应允,更要亲身陪同。

    见了邓君守,何雨柱也介绍了冯薇的身份。邓君守听懂了,冯炜并未如何雨柱那般拱手,而是点头称是,并无多少不妥之处。

    邓君守以前也是个官员,然后就退役了,回到老家,悠闲自得。冯炜有官职在身,而且据说还是京中的大族,倒也不必给平民行礼。

    如果这邓君守真是正直之士,冯蔚倒也会客客气气。

    竹园之中,翠竹丛生,景色宜人。苏州工匠将池塘、假山、亭台、竹子等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出一种奇特的气氛,让人惊叹不已。

    冯薇眼中露出激动之色。

    京城的园林多华丽,苏州的园林精美别致,各有特色,如一副画卷。

    只是,何雨柱的气质,似乎更符合苏州园林的气质。何雨柱早晚要开宗立派,他早早在这一带圈了地,准备早点把何雨柱的屋子建好,待何雨柱中了举人,再把这宅子送给他。

    冯炜本来还在犹豫,现在见到这园子,心中也有了底。

    这些工匠来自苏州,对于江南的房屋构造应该很熟悉才是。

    这是一个很小的花园。邓君守见何雨柱和封蔚都是一脸的嫉妒,更是欣喜不已。何雨柱的话他也听在耳中,对何雨柱颇为欣赏,便将他们留在竹园,共进一顿饭。

    两人正在庭院中间的一座竹楼里坐下,竹椅以竹子制成,周围则是一圈翠竹,流水淙淙,翠竹婆娑,景色宜人。

    作为竹园的一种特色植物,它与竹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壶茶里面,有竹笋煮的,有竹笋炒的,有竹制的,还有竹制的烤肉,竹制的,甚至还有竹制的米饭。

    厨子的手艺也不错,做出来的竹香味道,让人一闻到就浑身舒畅。

    何雨柱离开时,依着规矩,要留下一副字画,或是一句诗词。他不方便在人前亮出自己的身份,只是写了“墨竹”两个字,并没有落款,也没有落款。

    何雨柱说,他下一年要考,要是中了,就会来信要回这幅画,并在上面签上自己的姓名,寄回给他。如果失败了,那就没有必要继续下去了,让邓老扔掉吧。

    文人自有文人风骨,邓君守见何雨柱如此说,也觉得风雅,也就同意了。

    他还以为何雨柱要考中,这何雨柱根本就不是秀才,这幅图,自己拿着,也只是为了让他有个位置而已。若是何雨柱考上了秀才,能在这张纸上留下自己的姓名,也是一种荣耀。

    邓君守也是个秀才,但也是个当官的。就算考不上,也能看出个大概。三言两语之间,就认可了何雨柱的才华,大家都认为明年何雨柱很有希望考入本科。

    但他不知道的是,何雨柱说的科举,指的就是春试。如果知道的话,说什么也要让何雨柱给自己签字,也不用等到殿试的最后一天了。

    其实,若是何雨柱报出姓名,邓君守绝对会一把揪住何雨柱的胳膊。一副字画算个屁啊,老子出个千两白银,送你一首诗!或者,给我一副书法怎么样?

    实在没有办法,我也可以在《浅谈》和《集注》上加上你的姓名!

    而邓君守就不知道了。

    所以,当他收到何雨柱寄来的那本《墨竹》时,看到落款时,便捶胸顿足,长吁短叹。

    何雨柱一路走来,除邓君守以外,其余几处园林,皆是如此。

    何雨柱恐怕连二十都不到,就说要再考一次,下次再考就不一定了。这何雨柱,在许多人眼里,就是个秀才。邓君守让何雨柱留下此图,一是欣赏何雨柱的言语,二是念在自己儿子侄儿的份上,才会将自己的儿子侄儿带来。

    而且,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留下一本笔记的。

    何雨柱是个“不学无术”的人,平日里,他们自然不会特意跑到自己这里来。如果不是主子发话,何雨柱也不会多说一句话。

    最终,向何雨柱讨要墨宝的,只有一位邓君守,以及一位园主。这四个字,无诗无韵,只是一副图画而已。

    何雨柱还是老样子,说等他考试结束,签字后,就把人给接回去。

    而在收到何雨柱来信之后,这一家子更是懊悔无比。

    而当他们将何雨柱的事迹传播出去后,大家才发现,原来在自家后花园里散步的少年郎便是何雨柱,原本还有些不爽的心情,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

    还好,人家识趣,留下了何雨柱的字。

    园林虽然不少,但真正出名的就那么几个,而且因为对方身份特殊,何雨柱也不好一个个去拜访。最终,在短短几日内,他便将整个园林都转了一圈。

    何雨柱心想,若是自己一直留在苏州,想必这些侍卫也会担心的。他向夫子、陈沛告辞,随风微返回杭州。

    而这个时候,何雨柱才刚刚到江南,距离京都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

    有了李湘陵的消息,再加上那些死去的人的口供,刘淳进展极快,江南的时局,他已经大致了解了。

    封蔚与刘淳商议之后,便打算先行返京。

    他明面上已经收集到了充足的罪证,正欲离京,以此来麻痹江南官员。刘淳留下,继续搜集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