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重生:我十里红妆风光改嫁! 第171章 寺里寺外
靳皇后昨儿夜里派人往娘家走了一趟,紧跟着,彭城伯府老夫人便叫了几个晚辈过去说话,一通乱七八糟的交代下来,林氏脑子里乱哄哄的,却半句不敢多问多说。
今儿一大清早她就上车出了门,在城门口和娘家侄女儿林如霜汇合了,跟着便照老夫人的交代直奔相国寺来。
皇后娘娘说,这位李四娘子这头,他们得交好,但这份交好,不能太热切,也不能太冷落,林氏今儿走这一趟,便是打着想给家中办个祈福的法事、顺道来找李若说说话。
她和赵夫人还算谈得来,上回在金明池文会上,也和李若见过一面,这差事,林氏来办是再合适不过的。
林氏对这些佛法之事并不了解,这相国寺,她也只陪着彭城伯夫人来过两次,所以上门请李若帮帮忙,倒也说得过去。
广济听李若问起办法事的事儿,先凝神想了一会儿,随即才道,“这小半个月里恐怕都不大行。王家那头要办一场四十九日的,日子场地早都定下了。若是想办,恐怕得在秋猎之后。”
照往年惯例,皇帝秋猎,必定要带上相国寺的住持随安大师,说是难得落得几分清闲,白日里秋猎,晚上,便抽空要听随安大师讲讲佛经,陶冶陶冶心性。
这点,林氏是知道的。
“也是我糊涂,怎么就忘了这茬。既然排不出日子,那便不急了,我们家老祖宗也交代说这事儿急不得。劳烦小师傅费心了。”林氏笑着给广济道了谢,广济摇摇头,说着施主客气。
李若见状,也没强留广济,只劳烦他帮自己打听打听敏慈师太什么时候能回宝月庵,李太妃给赵夫人递了话,说是这两日上心里头不清净,想请敏慈师太进宫一趟,给她老人家讲讲佛,也好静静心。
宝月庵和相国寺往来密切,两边时常一道探讨佛法,要说区别,便是宝月庵那头不接待寻常客人,他们只接待皇室女眷。
前段日子,敏慈师太与必清大师一道南下讲佛去了,敏慈师太是位极具个性的,身边没个亲近些的人,一直独来独往,她这一出去,半点儿消息没有传来。
李太妃派人往宝月庵走了好几趟都跑了个空,她老人家又不爱听别人讲经,便叮嘱李若来相国寺找人问问情况。
敏慈师太不爱和人联络往来,但那位必清大师可不一样。
这不是什么难事儿,广济很快应了一声,道,“师傅那边若是有消息,小僧便告诉四娘子。”
“有劳你了。”李若又朝他道了谢,这才叫人送广济出去。
林氏抬起茶盏抿了一口,等广济走远了,这才看着李若笑问道,“太妃身子骨可还好?前段日子,皇后娘娘派人给我们老祖宗请安,还说起太妃来呢,说是太妃前儿个犯了暑热,吃不下喝不下的,皇后娘娘为此很是担忧了一番,好在有你们这些晚辈陪着。”
“劳烦娘娘费心惦记。太妃这是老毛病,年纪大了,又遇上酷暑,一时半会儿有些不适,也正常,我和大伯母进宫陪太妃说了说话,太医也说没什么大碍。”李若认真瞧着林氏,语气里的感激不能作假。
她和赵夫人能再度进宫,确实得多亏了靳皇后从中周旋,她对靳皇后自然是感激的。
“没什么大碍就好。娘娘也是挂心太妃。”林氏满眼关心,说了几句客气话,紧跟着,话音陡然一转,“方才,广济小师傅说,王家要办七七四十九日的法事?我听说,他们家还叫了晚辈来寺中沐浴斋戒、听经修佛了?”
“是,来的是王四爷。这两天,他除了在自个儿院子里,便只在随安大师禅房里听经,大雄宝殿也极少过去。”李若并不意外林氏会问这个,或者说,她早猜到了林氏必定会说这个。
彭城伯府若是要办什么祈福的法事,靳皇后出面,找水月庵说一声,这事儿也不是那么难办,何苦到相国寺来等日子?
能让林氏不辞辛苦从一大早跑到相国寺找自己这个晚辈的,绝对不是简单想办个法事这个原因,当然,她要说的,也绝对不止王家这一桩事。
李若对林氏的来意心知肚明,但她也不点破,林氏问一句,她便答一句,全程皆是一副极为乖巧的晚辈模样。林如霜坐在林氏身边,时不时跟着插上两句话,屋里头气氛还算融洽。
“王家这一年流年不利,这会儿不该办什么法事积善,他们该好好看看书,学学什么叫礼义廉耻,不然好好一个世家大族,干出来的尽是些丢人现眼、伤天害理的事儿,真是谁看谁唾弃。”林氏这番话说得极不客气,她对王家的怨愤,和对顾遂远的一般无二。
当初,湖州那桩差使,彭城伯世子靳伯恩都勤勤恳恳办了那么久了,结果却被人夺了功劳给了顾遂远,这事儿,说起来和王家也脱不开关系。
靳伯恩刚丢了差使那会儿,王首辅还假惺惺把人请过去,说了一堆看似宽慰实则诛心的话,为这个,靳伯恩很是消沉了一段日子。
自己相公是个没什么大本事的人,这点,林氏一直心知肚明,湖州那桩差使,是靳伯恩这么多年来好容易接触到的大差使,他尽心尽力办了,他对这差使投入了许多精力,也是指望着这桩差使能叫自己在皇帝和朝臣面前长长脸,谁知道就能被人夺走了。
眼瞧着靳伯恩为了这事儿大受打击,林氏这个做妻子的,怎么能不心疼?
她这些怨愤,李若明白得很,一侧的林如霜也明白的很,只是两人到底是晚辈,这些话,林氏说得,她们却说不得。
“姑姑。”林如霜轻轻扯了扯林氏的衣袖,笑着转了个话音,“方才过来的时候,姑姑不是说要好好尝尝相国寺的点心?您快吃吧,再不吃,可都被我给吃完了。”
“瞧你,什么馋猫样。”林氏自知说过了头,忙顺坡下驴,笑了笑,捻了块点心吃了,“相国寺的点心确实是一绝,难得不用半点儿油水,却能做的这样好吃。”
今儿一大清早她就上车出了门,在城门口和娘家侄女儿林如霜汇合了,跟着便照老夫人的交代直奔相国寺来。
皇后娘娘说,这位李四娘子这头,他们得交好,但这份交好,不能太热切,也不能太冷落,林氏今儿走这一趟,便是打着想给家中办个祈福的法事、顺道来找李若说说话。
她和赵夫人还算谈得来,上回在金明池文会上,也和李若见过一面,这差事,林氏来办是再合适不过的。
林氏对这些佛法之事并不了解,这相国寺,她也只陪着彭城伯夫人来过两次,所以上门请李若帮帮忙,倒也说得过去。
广济听李若问起办法事的事儿,先凝神想了一会儿,随即才道,“这小半个月里恐怕都不大行。王家那头要办一场四十九日的,日子场地早都定下了。若是想办,恐怕得在秋猎之后。”
照往年惯例,皇帝秋猎,必定要带上相国寺的住持随安大师,说是难得落得几分清闲,白日里秋猎,晚上,便抽空要听随安大师讲讲佛经,陶冶陶冶心性。
这点,林氏是知道的。
“也是我糊涂,怎么就忘了这茬。既然排不出日子,那便不急了,我们家老祖宗也交代说这事儿急不得。劳烦小师傅费心了。”林氏笑着给广济道了谢,广济摇摇头,说着施主客气。
李若见状,也没强留广济,只劳烦他帮自己打听打听敏慈师太什么时候能回宝月庵,李太妃给赵夫人递了话,说是这两日上心里头不清净,想请敏慈师太进宫一趟,给她老人家讲讲佛,也好静静心。
宝月庵和相国寺往来密切,两边时常一道探讨佛法,要说区别,便是宝月庵那头不接待寻常客人,他们只接待皇室女眷。
前段日子,敏慈师太与必清大师一道南下讲佛去了,敏慈师太是位极具个性的,身边没个亲近些的人,一直独来独往,她这一出去,半点儿消息没有传来。
李太妃派人往宝月庵走了好几趟都跑了个空,她老人家又不爱听别人讲经,便叮嘱李若来相国寺找人问问情况。
敏慈师太不爱和人联络往来,但那位必清大师可不一样。
这不是什么难事儿,广济很快应了一声,道,“师傅那边若是有消息,小僧便告诉四娘子。”
“有劳你了。”李若又朝他道了谢,这才叫人送广济出去。
林氏抬起茶盏抿了一口,等广济走远了,这才看着李若笑问道,“太妃身子骨可还好?前段日子,皇后娘娘派人给我们老祖宗请安,还说起太妃来呢,说是太妃前儿个犯了暑热,吃不下喝不下的,皇后娘娘为此很是担忧了一番,好在有你们这些晚辈陪着。”
“劳烦娘娘费心惦记。太妃这是老毛病,年纪大了,又遇上酷暑,一时半会儿有些不适,也正常,我和大伯母进宫陪太妃说了说话,太医也说没什么大碍。”李若认真瞧着林氏,语气里的感激不能作假。
她和赵夫人能再度进宫,确实得多亏了靳皇后从中周旋,她对靳皇后自然是感激的。
“没什么大碍就好。娘娘也是挂心太妃。”林氏满眼关心,说了几句客气话,紧跟着,话音陡然一转,“方才,广济小师傅说,王家要办七七四十九日的法事?我听说,他们家还叫了晚辈来寺中沐浴斋戒、听经修佛了?”
“是,来的是王四爷。这两天,他除了在自个儿院子里,便只在随安大师禅房里听经,大雄宝殿也极少过去。”李若并不意外林氏会问这个,或者说,她早猜到了林氏必定会说这个。
彭城伯府若是要办什么祈福的法事,靳皇后出面,找水月庵说一声,这事儿也不是那么难办,何苦到相国寺来等日子?
能让林氏不辞辛苦从一大早跑到相国寺找自己这个晚辈的,绝对不是简单想办个法事这个原因,当然,她要说的,也绝对不止王家这一桩事。
李若对林氏的来意心知肚明,但她也不点破,林氏问一句,她便答一句,全程皆是一副极为乖巧的晚辈模样。林如霜坐在林氏身边,时不时跟着插上两句话,屋里头气氛还算融洽。
“王家这一年流年不利,这会儿不该办什么法事积善,他们该好好看看书,学学什么叫礼义廉耻,不然好好一个世家大族,干出来的尽是些丢人现眼、伤天害理的事儿,真是谁看谁唾弃。”林氏这番话说得极不客气,她对王家的怨愤,和对顾遂远的一般无二。
当初,湖州那桩差使,彭城伯世子靳伯恩都勤勤恳恳办了那么久了,结果却被人夺了功劳给了顾遂远,这事儿,说起来和王家也脱不开关系。
靳伯恩刚丢了差使那会儿,王首辅还假惺惺把人请过去,说了一堆看似宽慰实则诛心的话,为这个,靳伯恩很是消沉了一段日子。
自己相公是个没什么大本事的人,这点,林氏一直心知肚明,湖州那桩差使,是靳伯恩这么多年来好容易接触到的大差使,他尽心尽力办了,他对这差使投入了许多精力,也是指望着这桩差使能叫自己在皇帝和朝臣面前长长脸,谁知道就能被人夺走了。
眼瞧着靳伯恩为了这事儿大受打击,林氏这个做妻子的,怎么能不心疼?
她这些怨愤,李若明白得很,一侧的林如霜也明白的很,只是两人到底是晚辈,这些话,林氏说得,她们却说不得。
“姑姑。”林如霜轻轻扯了扯林氏的衣袖,笑着转了个话音,“方才过来的时候,姑姑不是说要好好尝尝相国寺的点心?您快吃吧,再不吃,可都被我给吃完了。”
“瞧你,什么馋猫样。”林氏自知说过了头,忙顺坡下驴,笑了笑,捻了块点心吃了,“相国寺的点心确实是一绝,难得不用半点儿油水,却能做的这样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