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贵女重生:我十里红妆风光改嫁! > 第423章 好事一桩桩

贵女重生:我十里红妆风光改嫁! 第423章 好事一桩桩

    幽州 燕王府

    李若拿着大伯父托人转交的信,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跟着,又拿起另一边儿洪清递回来的信,上下扫了一遍,两张信纸叠放在一块儿,长长舒了口气。

    福州那个姓贾的总算是落网了,万年先生和洪清这一趟福州之行,也算是收获颇丰了。

    红袖在边儿上小凳子上坐着绣帕子,见李若一副心落回肚子里的模样,忍不住问道,“夫人今儿个瞧着高兴,可是有什么好信儿?”

    “是好信儿。洪清他们快回来了,我让他直接往上京去,正好,在那边过了年,开了春再过来。”李若笑着答了一句,福州案子一落定,对燕王府,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那感情好,金枝家小丫头也大了,到时候再一块儿抱过来,咱们都还没见过呢!”红袖跟着兴奋起来,她最喜欢小孩子,府里头那些婆子的孙子孙女儿,她遇见了总要逗几句。

    李若笑了笑,和红袖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

    绿玉带了几个小丫头进来,先在圆桌上摆了早饭,这才掀了帘子进去请李若,“今儿个灶上单给您做了一份酸辣鲜虾汤,另还做了一碟子冬笋,说是庄子里新上的,您尝一尝,若是喜欢,叫他们再送一些来。”

    “我记着阿娘喜欢吃腌笋,叫人做一些,放坛子里泡着,过几日吃拨霞供正好能拿来打边炉。”李若起身,一面往外走一面交代着绿玉。

    绿玉笑着应了一声,“要说腌菜,还得是金枝她娘会,改明儿您交代一声,叫金枝阿娘帮着做一些,开了春再托人送来,正好赶上春末,拿腌菜炒肉,也最下饭了。”

    李若煞有其事地点了两下头,“说得有道理。正好,赶明儿我要叫人给金枝她闺女送些小衣裳过去,一道把信儿递过去也使得。”

    这几日府中的饭菜都清淡得很,燕王说是上了火,嘴里起了几个大泡,吃什么都吃不下,人都瘦了好几斤,他自己又是个憋不住嘴的,但凡在桌上看见什么辛辣的,总忍不住吃两口,一来二去的,这泡一直都消不掉。

    李若便叫大厨房那边把饭菜都调成清淡些的,大家顺着燕王一道吃清淡得饮食,好歹,也能叫他避开那些辛辣之物。

    这菜式她吃了几日,嘴巴淡的很,灶上那边的婆子又是个人精,看李若这边撤出去的饭菜剩的比从前多了,便留心看了两日,后头,又叫人向黄蕖打听了李若的口味喜好,这一锅酸辣鲜虾汤,是专门给李若做的。

    李若今儿个心情不错,喝了两口酸辣汤,只觉得胃口大开,就着冬笋和两碟子小菜吃了小半碗饭,又喝了小半碗的米粥。

    “今儿这菜是谁做的?”李若漱了口,又问了绿玉一句。

    这菜式做的很合她胃口,这个季节上,要搞来那么大的鲜虾,也是难得。

    “是华婆子,就是之前您收拾柳侧妃的时候,头一个站出来替您说话那个。她之前管的是外间屋子上夜的事儿,后头,您调了她去管大厨房。”黄蕖接了话,笑着道,“她拿了一只碧玉镯子,到我跟前来打听您的口味喜好。”

    “是她啊?那倒是个有心的。”绿玉点了点头。

    “怎么,你也认得?”李若笑着问了句。

    “她女儿常到咱们这边来,那丫头会双面绣,您还见过她呢,前儿给金枝送去的那两双缎面虎头鞋就是她做的。那丫头生的也好,心也善,就是人嘴笨一些,不怎么会说话。”绿玉解释了一句,这个华婆子娘儿俩都是机灵的,她到不介意替聪明人在李若跟前说两句好话。

    “是她呀!”李若哦了一声,想了想,问绿玉道,“她在府上当什么差?”

    “没当什么,就跟着她阿娘混一混。那孩子,怕生,不大会说话。从前柳侧妃掌家,华婆子自己都讨不到什么好,她女儿那样的性子,就更别提了。后头她也大了,再往屋子里来,也不合适,就这么吊着。”绿玉哼了哼,她一向看不上柳侧妃这个人,连带着,也看不上柳侧妃的做派。

    从前柳侧妃重用的都是些什么人?一个二个沾亲带故,好好一个燕王府,硬是弄成了四面漏风的样子!

    也就是王妃心思不在这上头,才放着她闹成这样。换了寻常人家,早就把柳侧妃给收拾一顿了。

    任人唯亲也不是这么个任法!这王府都被柳侧妃给弄成筛子了!她老人家可倒好,一天到晚的,尽把心思用在王爷头上,这王府中馈落在她手里头,真是白搭了。

    李若知道绿玉一惯看不上柳侧妃,倒也没说她什么,柳侧妃那架势,一把年纪了,遇事儿还是只会搬了王爷出来一哭二闹三上吊,这样的人,她自己也不喜欢。柳侧妃自己都立不住,也不怪底下丫头婆子们不服她。

    “绣坊里不是还在招人?让她去试试,若是可以,回头就去绣坊也好。”李若点了一句,“那丫头不爱说话,在府里伺候人也不是什么合适的差使。再说,如今各院子里也不缺人,留着她在这儿,倒是浪费天赋了。”

    “奴婢一会儿就打发人去问问。”绿玉极快地答应了一句,她也觉着那丫头不适合在府里头呆着。

    这事儿就这么敲定下来,李若难得吃了顿合胃口的饭菜,心情跟着好了几分,下晌精神头也足了,干脆便去了趟燕王妃那儿,和她说一说福州的事儿,顺带,也和她商量着今年该给给家送什么年礼。

    进了十一月,这些事儿便该提上日程了。

    怡景殿里早早换上了羊绒帘子,厚重的两条垂在门前,得两个小丫鬟一块儿掀才能撩得动。

    李若侧身偏头进了里间,瞧见炕上歪着身子、抱着个精巧手炉正听人念话本子的燕王妃,笑吟吟喊了一声阿娘。

    燕王妃眼睛一亮,身子跟着挺直了几分,抬起一只手招了招,叫李若过去身边儿坐下,捏捏她的手,心疼道,“外头风大,怎么就过来了?有什么事儿叫丫头们传个话就行。可别冻着了。”

    李若摇摇头,“走得快,也不冷。一直在屋子里呆着也怪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