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莫斯科 第2089章
热门推荐:
圣仙往事
幸运来临:彩票中了五千万
综琼瑶,渣男有什么好抢的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灵气复苏:别瞧不起辅助啊!
我的父亲,母亲
天塌了?真弟弟已心死,你们选的
国运游戏爆火后,全家哭求我原谅
送你火葬场!离婚改嫁豪门继承人
第2089章
随着近卫第1和第6师到达筑垒地区附近,波涅杰林指挥的部队实力得到了提升,原本只能进行防御的他们,在第二天天亮之后,向德军的防线展开了进攻。
面对苏军的进攻,德军也不敢示弱,他们动用了两个步兵团和一个装甲团的兵力,在炮火的掩护下,朝着波涅杰林的部队展开了反击,试图再次将击退他们的进攻,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的防线。
战场持续到中午,双方还相持不下。索科夫见战局迟迟没有扭转,心里不免有些着急,亲自给波涅杰林打来电话,询问战场上的情况。
但波涅杰林把目前战场上的形势向索科夫讲了一遍之后,索科夫也不禁沉默了。自己如今在这一地域已经投入了四个步兵师,和若干个炮兵团和坦克旅,假如都无法打破德军的围困,将被围的骑兵军解救出来的话,那么就算再派更多的部队过去也无济于事。
波涅杰林听到索科夫一直不说话,便试探地问:“司令员同志,你觉得接下来该怎么办?”
索科夫快速地看了一眼面前摊放着的地图,随后说道:“副司令员同志,柳计科夫上校的步兵第211师是你们留下预备队,我觉得要想尽快地打破眼前的僵局,最好的做法,就是立即把他们投入战斗,以粉碎敌人的顽抗。”
“可如果把211师投入战斗,我的手里就没有任何预备队了。”波涅杰林听完索科夫的命令,有些为难地说:“假如211师投入战斗后,依旧无法打破敌人的围困,甚至进攻失利,敌人开始进行反击时,我们用什么样的力量去挡住他们?”
索科夫思索片刻后,果断地做出了一个决定:“副司令员同志,如今我的手里还有两个步兵师和三个步兵旅,假如你那里的形势真的不利,我会考虑把剩余的部队都投入战斗。”
波涅杰林认识索科夫的时间已经不短了,但还从来没有见过他做事如此不考虑后果,便小心翼翼地提醒说:“司令员同志,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把我们的部队打光了,就算救出骑兵军,也没有多大的意义。而我们集团军也会因为部队损失殆尽,而被编入大本营预备队,恐怕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无法再参与新的战斗。”
波涅杰林所说的话,索科夫觉得很有道理。但他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他记得在真实的历史上,被围困在筑垒地区的骑兵军,是被第65和第70集团军所解救出来。自己的部队在筑垒地区已经打了好几天,这两支部队也该出现了。只要他们一出现,担心遭到反包围的敌人就主动撤出战斗。
索科夫心里正在祈祷第65和第70集团军的部队能早点出现时,忽然听到听筒里传来了欢呼的声音,似乎是波涅杰林临时指挥部里的人正在高声欢呼,他连忙冲着话筒大声地问:“副司令员同志,你那里出什么事情了?”
在短暂的沉默之后,听筒里传来了波涅杰林兴奋的声音:“好消息,司令员同志,是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不等索科夫询问,他便接着往下说,“伊斯梅洛夫上校刚刚打来电话,说在他们师的右翼出现了大量的部队。刚开始他还以为来的是德军,结果仔细一看,发现在前面引导步兵冲锋的坦克,是T—34和IS—2坦克。”
索科夫一听,心中也不禁一阵狂喜。不过为了不让波涅杰林听出自己的异样,他还是竭力用平稳的语气问道:“确认了来的是哪支部队吗?”
“伊斯梅洛夫上校说,”波涅杰林继续报告说:“来的是第65集团军的近卫第4和第40师,引导他们进攻的是一个坦克旅。”
“来的兵力可不少啊。”索科夫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接着说道:“有了友军的配合,想必你们很快就能突破德军的包围圈,将困在筑垒地区的友军解救出来。”
“放心吧,司令员同志。”如今在战场上出现了友军的部队,让波涅杰林的心里顿时有了底气:“有了这支生力军的配合,突破敌人的防线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
索科夫放下电话后,兴奋地挥舞了一下拳头,他心里明白,最艰难的阶段已经过去,德国人面对苏军的强大攻势,不得不选择撤退。
西多林刚从外面走进来,正好看到索科夫在挥舞拳头,他知道这是索科夫高兴时的一种表现,便试探地问:“司令员同志,有什么事情让你如此高兴,难道是副司令员那里有进展了吗?”
他本来就是随口一问,毕竟在他离开司令部之前,并没有接到来自筑垒地区的好消息。没想到他刚问完,就见索科夫使劲地点了点头,说道:“没错,参谋长同志,的确有好消息,而且是天大的好消息。”
“天大的好消息?”这一下西多林顿时来了兴趣,追问道:“不知是什么好消息?”
“伊斯梅洛夫上校向副司令员报告,说在他们的右翼出现了大量的友军。”索科夫说道:“经过了解,来的是第65集团军的近卫第4和第40师的部队。”
“哦,友军终于出现了。”西多林听到这个消息,脸上顿时露出了轻松的表情:“有了友军的帮助,我们很快就能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了。”
两人正说着话,桌上的电话铃声忽然响起。西多林盯着电话,试探地说:“司令员同志,你说这电话会不会是元帅同志打来的?”
“为什么是元帅打来的呢?”索科夫不解地问。
“原因很简单。”西多林回答说:“我们单独在筑垒地区和敌人战斗了几天,如今终于等来了友军的生力军,我觉得元帅同志打电话过来,应该是告诉我们这个好消息的。”说完,他就一把抓起了话筒贴在了自己的耳边。
听了片刻,他就冲着索科夫兴奋地说:“司令员同志,好消息,好消息,波波夫将军的第70集团军下属的两个步兵师,也出现在战场上,他们正在向着德军的右翼迂回,准备对他们进行合围。”
“电话是谁打来的?”索科夫听到这个好消息,为了搞清楚情报的真实性,便试探地问:“是副司令员吗?”
“不是的,司令员同志。”谁知西多林却摇着头说:“是第70集团军司令员波波夫将军亲自打来的。”
得知是第70集团军司令员波波夫上将亲自打来的电话,索科夫连忙走过去接过了西多林手里的话筒,客气地说道:“您好,波波夫将军!”
“您好,索科夫将军!”波波夫再次在电话把自己刚刚的话重复了一遍:“我已经出动了步兵第171和第181师,在坦克部队的配合下,从德军的北面实施迂回,准备配合你们的部队切断他们的退路……”
波波夫介绍自己的作战计划时,索科夫就盯着面前的地图,心里琢磨对方这样做,能给自己的部队带来什么好处。
等波波夫一口气说完之后,索科夫开口说道:“波波夫将军,敌人为了消灭我们的骑兵军,动用了大量的装甲部队。如果要想围困住他们,首先要想办法消灭他们的装甲部队。”
听完索科夫的话,波波夫沉默了一分多钟,随后说道:“索科夫将军,我集团军刚经过激烈的战斗,突破了德军的防御,如今能投入战场的坦克数量不多。如果按照你的说法,我们的合围计划看来很难实现。”
“德国人在我们的巴格拉季昂行动中吃了大亏,”索科夫说道:“一旦发现情况不对劲,他们肯定会及时地选择撤退,要想将他们困住,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德国人就算能逃出我们的包围圈,想必也会付出极大的伤亡,从而使这些部队在短时间内丧失战斗力,这对我们接下来的进攻,是非常有帮助的。”
“您说得对,索科夫将军。”波波夫对索科夫的这种说法表示了赞同:“只要我们能消灭德国人的有生力量,就算无法对他们进行合围,也没有多大的关系。”
接下来的战斗,正如索科夫所预料的那样,德军发现第65和第70集团军的部队出现在战场上,为了避免自己被合围,果断地选择了撤退,朝着华沙的方向撤退。
但敌人的撤退开始后不久,一直待在筑垒地区没有动弹的近卫骑兵第4军开始了他们的行动。在筑垒地区困了好几天的骑兵军指战员们,每天看着友军和德军在外面打仗,自己却不能出去帮忙,心里早就憋着一肚子气。此刻见到敌人开始败退,果断地选择了出击。
别看到骑兵军出击的时间最晚,但他们由坦克和骑兵所组成的进攻部队,很快就超过正在追击敌人的其他步兵部队。骑兵军在前面开路的坦克,冲乱了德军的撤退队列。跟随在坦克后面的骑兵,冲入陷入混乱德军步兵队列,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宰杀陷入混乱的德军官兵,权当一雪前耻。
德军虽然沿途留下了阻击部队,试图阻止苏军的追击。但面对气势如虹的苏军,他们的抵抗显得微不足道,留下的部队很快就被苏军的进攻部队所淹没。
战斗持续到天黑,已经朝华沙方向退了将近三十公里的德军,终于进入了他们的一处防御阵地,并在这里对追击的苏军进行了顽强的阻击。
而冲在所有部队最前面的骑兵军,在行进过程中对德军阵地实施了一次进攻,但没有取得成功,便及时地撤出了战斗,后退两公里选择地方转入了防御。
罗科索夫斯基得知近卫骑兵第4军已经脱困,而且第48、第65和第70集团军的已经会师,心里感到了欣慰。他对马利宁说:“参谋长同志,如今我们右翼的三个集团军会师,意味着我们在华沙方向的力量得到了加强。”
马利宁听到这里,忍不住插嘴问道:“司令员同志,如此一来,加上波兰第1集团军,我们在华沙东面的部队已经达到了五个集团军。你看,是不是趁机对华沙发起进攻?”
谁知罗科索夫斯基听完之后,只是缓缓地摇摇头,说道:“不行,参谋长同志,我们如今不能对华沙展开进攻。”
“为什么?”马利宁不解地问:“从进入波兰境内到现在,我们还从来没有在任何一个地域的部队,能达到五个集团军之多呢。”
“如今华沙起义军的态度不明朗,他们是否愿意接受我们的援助,还是一个未知数。”罗科索夫斯基皱着眉头说:“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有分量的克拉约夫军的负责人,前来与我们谈合作的事宜,我们如果不管不顾地发起进攻华沙的战役,到最后可能是吃力不讨好。”
“司令员同志,我不明白。”马利宁表情凝重地说:“既然盟国无法为华沙起义军提供足够的援助,那为什么又要支持他们发动起义呢?”
听到马利宁的这个问题,罗科索夫斯基淡淡一笑,说道:“参谋长同志,原因无非有两点:第一,他们希望在道德上占据一个制高点,表示盟国是支持波兰人民的正义事业,对于日后阻止我国在东欧的势力扩张会有巨大帮助。
第二,他们发现自己根本无法阻止波兰人的起义。要知道波兰人这个民族在历史上就以缺乏战略眼光著称,他们会在任何他们认为可行的情况下任意行动。既然起义已经无法阻止,那么就不如默许他们的行动。”
马利宁继续问道:“一场有几万人参加的起义,难道盟国就没有给他们派遣联络员吗?”
“根据我们如今所掌握的情报,这次起义确实没有任何盟国方面的联络员。”罗科索夫斯基接着说道:“克拉约夫军的起义准备非常仓促,而且异想天开。他们寄望于,希特勒已死,德军以无战心,将迅速退出波兰。所以,克拉约夫军甚至没有破坏许多重要的桥梁和公路,这就让德军能够在短时间迅速调集力量,扑灭起义,并且制止我军向华沙的推进。”
马利宁盯着地图,喃喃地说:“这么说来,华沙的起义到最后,将会以失败而告终?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站在维斯瓦河的右岸,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被德国人消灭吗?”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罗科索夫斯基颇为无奈地说:“崔可夫的近卫第8集团军在左岸地区建立登陆场之后,就遭到了德军不间断的进攻,德国人试图将我们的部队都赶进维斯瓦河,以至于到现在,崔可夫的部队都无法离开登陆场北上。”
随着近卫第1和第6师到达筑垒地区附近,波涅杰林指挥的部队实力得到了提升,原本只能进行防御的他们,在第二天天亮之后,向德军的防线展开了进攻。
面对苏军的进攻,德军也不敢示弱,他们动用了两个步兵团和一个装甲团的兵力,在炮火的掩护下,朝着波涅杰林的部队展开了反击,试图再次将击退他们的进攻,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的防线。
战场持续到中午,双方还相持不下。索科夫见战局迟迟没有扭转,心里不免有些着急,亲自给波涅杰林打来电话,询问战场上的情况。
但波涅杰林把目前战场上的形势向索科夫讲了一遍之后,索科夫也不禁沉默了。自己如今在这一地域已经投入了四个步兵师,和若干个炮兵团和坦克旅,假如都无法打破德军的围困,将被围的骑兵军解救出来的话,那么就算再派更多的部队过去也无济于事。
波涅杰林听到索科夫一直不说话,便试探地问:“司令员同志,你觉得接下来该怎么办?”
索科夫快速地看了一眼面前摊放着的地图,随后说道:“副司令员同志,柳计科夫上校的步兵第211师是你们留下预备队,我觉得要想尽快地打破眼前的僵局,最好的做法,就是立即把他们投入战斗,以粉碎敌人的顽抗。”
“可如果把211师投入战斗,我的手里就没有任何预备队了。”波涅杰林听完索科夫的命令,有些为难地说:“假如211师投入战斗后,依旧无法打破敌人的围困,甚至进攻失利,敌人开始进行反击时,我们用什么样的力量去挡住他们?”
索科夫思索片刻后,果断地做出了一个决定:“副司令员同志,如今我的手里还有两个步兵师和三个步兵旅,假如你那里的形势真的不利,我会考虑把剩余的部队都投入战斗。”
波涅杰林认识索科夫的时间已经不短了,但还从来没有见过他做事如此不考虑后果,便小心翼翼地提醒说:“司令员同志,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把我们的部队打光了,就算救出骑兵军,也没有多大的意义。而我们集团军也会因为部队损失殆尽,而被编入大本营预备队,恐怕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无法再参与新的战斗。”
波涅杰林所说的话,索科夫觉得很有道理。但他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他记得在真实的历史上,被围困在筑垒地区的骑兵军,是被第65和第70集团军所解救出来。自己的部队在筑垒地区已经打了好几天,这两支部队也该出现了。只要他们一出现,担心遭到反包围的敌人就主动撤出战斗。
索科夫心里正在祈祷第65和第70集团军的部队能早点出现时,忽然听到听筒里传来了欢呼的声音,似乎是波涅杰林临时指挥部里的人正在高声欢呼,他连忙冲着话筒大声地问:“副司令员同志,你那里出什么事情了?”
在短暂的沉默之后,听筒里传来了波涅杰林兴奋的声音:“好消息,司令员同志,是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不等索科夫询问,他便接着往下说,“伊斯梅洛夫上校刚刚打来电话,说在他们师的右翼出现了大量的部队。刚开始他还以为来的是德军,结果仔细一看,发现在前面引导步兵冲锋的坦克,是T—34和IS—2坦克。”
索科夫一听,心中也不禁一阵狂喜。不过为了不让波涅杰林听出自己的异样,他还是竭力用平稳的语气问道:“确认了来的是哪支部队吗?”
“伊斯梅洛夫上校说,”波涅杰林继续报告说:“来的是第65集团军的近卫第4和第40师,引导他们进攻的是一个坦克旅。”
“来的兵力可不少啊。”索科夫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接着说道:“有了友军的配合,想必你们很快就能突破德军的包围圈,将困在筑垒地区的友军解救出来。”
“放心吧,司令员同志。”如今在战场上出现了友军的部队,让波涅杰林的心里顿时有了底气:“有了这支生力军的配合,突破敌人的防线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
索科夫放下电话后,兴奋地挥舞了一下拳头,他心里明白,最艰难的阶段已经过去,德国人面对苏军的强大攻势,不得不选择撤退。
西多林刚从外面走进来,正好看到索科夫在挥舞拳头,他知道这是索科夫高兴时的一种表现,便试探地问:“司令员同志,有什么事情让你如此高兴,难道是副司令员那里有进展了吗?”
他本来就是随口一问,毕竟在他离开司令部之前,并没有接到来自筑垒地区的好消息。没想到他刚问完,就见索科夫使劲地点了点头,说道:“没错,参谋长同志,的确有好消息,而且是天大的好消息。”
“天大的好消息?”这一下西多林顿时来了兴趣,追问道:“不知是什么好消息?”
“伊斯梅洛夫上校向副司令员报告,说在他们的右翼出现了大量的友军。”索科夫说道:“经过了解,来的是第65集团军的近卫第4和第40师的部队。”
“哦,友军终于出现了。”西多林听到这个消息,脸上顿时露出了轻松的表情:“有了友军的帮助,我们很快就能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了。”
两人正说着话,桌上的电话铃声忽然响起。西多林盯着电话,试探地说:“司令员同志,你说这电话会不会是元帅同志打来的?”
“为什么是元帅打来的呢?”索科夫不解地问。
“原因很简单。”西多林回答说:“我们单独在筑垒地区和敌人战斗了几天,如今终于等来了友军的生力军,我觉得元帅同志打电话过来,应该是告诉我们这个好消息的。”说完,他就一把抓起了话筒贴在了自己的耳边。
听了片刻,他就冲着索科夫兴奋地说:“司令员同志,好消息,好消息,波波夫将军的第70集团军下属的两个步兵师,也出现在战场上,他们正在向着德军的右翼迂回,准备对他们进行合围。”
“电话是谁打来的?”索科夫听到这个好消息,为了搞清楚情报的真实性,便试探地问:“是副司令员吗?”
“不是的,司令员同志。”谁知西多林却摇着头说:“是第70集团军司令员波波夫将军亲自打来的。”
得知是第70集团军司令员波波夫上将亲自打来的电话,索科夫连忙走过去接过了西多林手里的话筒,客气地说道:“您好,波波夫将军!”
“您好,索科夫将军!”波波夫再次在电话把自己刚刚的话重复了一遍:“我已经出动了步兵第171和第181师,在坦克部队的配合下,从德军的北面实施迂回,准备配合你们的部队切断他们的退路……”
波波夫介绍自己的作战计划时,索科夫就盯着面前的地图,心里琢磨对方这样做,能给自己的部队带来什么好处。
等波波夫一口气说完之后,索科夫开口说道:“波波夫将军,敌人为了消灭我们的骑兵军,动用了大量的装甲部队。如果要想围困住他们,首先要想办法消灭他们的装甲部队。”
听完索科夫的话,波波夫沉默了一分多钟,随后说道:“索科夫将军,我集团军刚经过激烈的战斗,突破了德军的防御,如今能投入战场的坦克数量不多。如果按照你的说法,我们的合围计划看来很难实现。”
“德国人在我们的巴格拉季昂行动中吃了大亏,”索科夫说道:“一旦发现情况不对劲,他们肯定会及时地选择撤退,要想将他们困住,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德国人就算能逃出我们的包围圈,想必也会付出极大的伤亡,从而使这些部队在短时间内丧失战斗力,这对我们接下来的进攻,是非常有帮助的。”
“您说得对,索科夫将军。”波波夫对索科夫的这种说法表示了赞同:“只要我们能消灭德国人的有生力量,就算无法对他们进行合围,也没有多大的关系。”
接下来的战斗,正如索科夫所预料的那样,德军发现第65和第70集团军的部队出现在战场上,为了避免自己被合围,果断地选择了撤退,朝着华沙的方向撤退。
但敌人的撤退开始后不久,一直待在筑垒地区没有动弹的近卫骑兵第4军开始了他们的行动。在筑垒地区困了好几天的骑兵军指战员们,每天看着友军和德军在外面打仗,自己却不能出去帮忙,心里早就憋着一肚子气。此刻见到敌人开始败退,果断地选择了出击。
别看到骑兵军出击的时间最晚,但他们由坦克和骑兵所组成的进攻部队,很快就超过正在追击敌人的其他步兵部队。骑兵军在前面开路的坦克,冲乱了德军的撤退队列。跟随在坦克后面的骑兵,冲入陷入混乱德军步兵队列,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宰杀陷入混乱的德军官兵,权当一雪前耻。
德军虽然沿途留下了阻击部队,试图阻止苏军的追击。但面对气势如虹的苏军,他们的抵抗显得微不足道,留下的部队很快就被苏军的进攻部队所淹没。
战斗持续到天黑,已经朝华沙方向退了将近三十公里的德军,终于进入了他们的一处防御阵地,并在这里对追击的苏军进行了顽强的阻击。
而冲在所有部队最前面的骑兵军,在行进过程中对德军阵地实施了一次进攻,但没有取得成功,便及时地撤出了战斗,后退两公里选择地方转入了防御。
罗科索夫斯基得知近卫骑兵第4军已经脱困,而且第48、第65和第70集团军的已经会师,心里感到了欣慰。他对马利宁说:“参谋长同志,如今我们右翼的三个集团军会师,意味着我们在华沙方向的力量得到了加强。”
马利宁听到这里,忍不住插嘴问道:“司令员同志,如此一来,加上波兰第1集团军,我们在华沙东面的部队已经达到了五个集团军。你看,是不是趁机对华沙发起进攻?”
谁知罗科索夫斯基听完之后,只是缓缓地摇摇头,说道:“不行,参谋长同志,我们如今不能对华沙展开进攻。”
“为什么?”马利宁不解地问:“从进入波兰境内到现在,我们还从来没有在任何一个地域的部队,能达到五个集团军之多呢。”
“如今华沙起义军的态度不明朗,他们是否愿意接受我们的援助,还是一个未知数。”罗科索夫斯基皱着眉头说:“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有分量的克拉约夫军的负责人,前来与我们谈合作的事宜,我们如果不管不顾地发起进攻华沙的战役,到最后可能是吃力不讨好。”
“司令员同志,我不明白。”马利宁表情凝重地说:“既然盟国无法为华沙起义军提供足够的援助,那为什么又要支持他们发动起义呢?”
听到马利宁的这个问题,罗科索夫斯基淡淡一笑,说道:“参谋长同志,原因无非有两点:第一,他们希望在道德上占据一个制高点,表示盟国是支持波兰人民的正义事业,对于日后阻止我国在东欧的势力扩张会有巨大帮助。
第二,他们发现自己根本无法阻止波兰人的起义。要知道波兰人这个民族在历史上就以缺乏战略眼光著称,他们会在任何他们认为可行的情况下任意行动。既然起义已经无法阻止,那么就不如默许他们的行动。”
马利宁继续问道:“一场有几万人参加的起义,难道盟国就没有给他们派遣联络员吗?”
“根据我们如今所掌握的情报,这次起义确实没有任何盟国方面的联络员。”罗科索夫斯基接着说道:“克拉约夫军的起义准备非常仓促,而且异想天开。他们寄望于,希特勒已死,德军以无战心,将迅速退出波兰。所以,克拉约夫军甚至没有破坏许多重要的桥梁和公路,这就让德军能够在短时间迅速调集力量,扑灭起义,并且制止我军向华沙的推进。”
马利宁盯着地图,喃喃地说:“这么说来,华沙的起义到最后,将会以失败而告终?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站在维斯瓦河的右岸,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被德国人消灭吗?”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罗科索夫斯基颇为无奈地说:“崔可夫的近卫第8集团军在左岸地区建立登陆场之后,就遭到了德军不间断的进攻,德国人试图将我们的部队都赶进维斯瓦河,以至于到现在,崔可夫的部队都无法离开登陆场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