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之强汉皇权 第361章 鸡肉味,嘎嘣脆
热门推荐:
断亲住破屋?不怕,小可怜有空间
闪婚成宠,温总他口是心非
盗墓界的修仙者
癫!影帝背刺,恋综发癫创飞大家
快穿之不服来战呀
国民法医
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
予你晴川
人在星铁,但是寰宇蝗灾
第361章 鸡肉味,嘎嘣脆
或许是天下大乱、诸侯混战到老天都看不下去了,今年的诸侯特别忙碌。
大旱之后有大疫,大疫之后又来了蝗灾,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这一年大家都忙坏了。
忙点好,忙点就没时间抢地盘了。
老百姓还在农田里“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他们在尽力挽救为数不多还能撑过大旱的庄稼,细心呵护这些命根子,只求快快成熟,能多一分口粮。
可老天爷就爱开玩笑,数以百万计的蝗虫遮天蔽日,所到之处,庄稼、植被被啃食殆尽,农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成虫“偷窃”自己的劳动成果,只剩下光秃秃的土地。
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社会秩序再次陷入混乱,治安状况恶化,盗贼四起,占山为王。
为求一口吃的,活不下去的老百姓成群结队地逃难,或者选择依附在士族下面,成为他们手中的佃户。
从兖州、豫州、徐州北部逃难来的百姓,被刘寒从司隶、冀州和青州三地接收,曹操、袁绍、陶谦不想治下百姓逃难到河间王那,但无力阻止,也不敢阻止。放走一部分难民可以减轻自己的负担,也能给河间王施加压力,但从长远看,这么做不值得。
刘寒将逃难过来的难民暂时集中安置,等灾难过去,将人迁移到三辅,那里汉人太少,必须补充汉人数量。
“蝗性畏雨、畏雪、畏寒、畏锣声、畏五色旗帜、畏黑翼白腹之鸟。治之之法,以火焚之,或使鸭与蛙食之。”
“传令治下五州,全力捕捉蝗虫!将历年养的鸡、鸭全部用上!蝗虫怕火,那就用火!它们吃我们的粮食,那我们就吃它们!”
“主公!不可啊!”
“殿下!不可啊!”
“殿下!三思啊!”
“主公!……”
群臣相拦,在他们看来,主公所做之事太过匪夷所思。
武帝开始,董仲舒就将蝗灾视为上苍的谴告。“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随后这一观点被知识界和民间广为流传,各个社会阶层甚至将蝗虫敬拜为神虫或虫王,认为蝗虫不是人力可以战胜的,皇帝应该“修德禳灾”。
至于民间,百姓无法很好的去消灭蝗虫,只能将它们与上天的力量联系起来,以一种迷信的方式又去崇拜蝗虫,祈求蝗灾不要出现。
在他们看来,蝗虫可谓是“现实世界的保护神”,因为它们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旱灾,后者不仅对农业发展有很大影响,对于农民自身而言,同样具有毁灭性打击的趋势。为此,蝗虫的地位被农民们无限拔高,在他们看来,只有将蝗虫高高供起,才能保证农业在一个正常的轨道上进行。
民众自发的祭拜蝗虫,以此来祈求蝗灾快点结束。在当时那个“靠天吃饭”的条件下,无法完全治理蝗灾,只能等待蝗灾自己消失。
“孤不信什么蝗神,什么天谴!孤只相信人定胜天!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既然这天、这地都不管我们了,那我们还敬什么天?拜什么神?”
“既是儒家子弟,当知子不语,怪力乱神。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自上古至今,圣人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安乐,号之曰燧人氏。洪水到来,肆虐世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以致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化洪水为乐土。后羿射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孤不信我大汉子民是罪人,更不信有什么事是不能成功的。”
“我们的命运从来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我们有自己的双手,我们是自己的主宰,是这片土地,这个世界,这个未来的主宰!”
“人!定!胜!天!”
刘寒的话铿锵有力,感染了在场众人,“传令,各军全部出动,灭蝗!”
“喏!”
#
刘寒麾下数十万大军全部动起来灭蝗,动静太大,倒是给诸侯闹了一场乌龙。
蝗虫的确数量不少,但人一旦众志成城,蝗虫终究要低一头,一家一户的家禽数量不多,但聚集起来,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不仅民间家禽被动用,官方的家禽养殖场的鸡鸭也都被调动起来,全部放出去!
生物法则就是这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蝗虫吃草,鸡鸭吃虫。
一只成年的鸡、鸭,一天能吃大概两百只蝗虫,即使人口最少的司隶地区,鸡鸭加起来也有两百万,这一天就能吃掉四亿只蝗虫。
鸡、鸭看见前方满地的食物,只恨自己翅膀不够大,自己飞得不够高。
吃!
吃!
吃!
人群跟在鸡鸭后面,对每一片区域进一步清理,抓到的蝗虫全部烧掉,务必让它们上下十八辈整整齐齐下地狱。
而在晋阳,刘寒当着众人的面将抓来的蝗虫进行“处决”,放在火架上,加点盐巴、加点料,这香味挠~~一下就上来了!
咕咕咕~~~
有些人的肚子已经开始不争气了,但不敢吃。
刘寒可不客气,掐头、去尾,一口送嘴里。
“主公!”
“主公不可!”
众人惊呼,自己的主公这么谨慎的人,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莽了?!
这玩意儿没人吃过,万一有毒怎么办?
刘寒嚼了嚼,然后咽下去,笑着对他们来一句:“鸡肉味,嘎嘣脆!”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也一定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以后人就不吃了,像这种人我们应当极端感谢。
现在,刘寒亲自尝试,告诉了所有人,蝗虫也能吃,而且没有毒。
这极大地激励了下面的人,更减少了他们对蝗虫的恐惧!
蝗灾,并不是不可战胜。
在他们眼中,自己的主公,创造了神话!
“都愣住干嘛?一起尝尝!孤可是很少下厨的!”
众人闻言一笑,尤其是国渊,他可知道自己主公小时候,脑子里各自好吃的,不仅骗了老师,还把他骗成了手下,这一打工就十几年!
“喏。”
或许是天下大乱、诸侯混战到老天都看不下去了,今年的诸侯特别忙碌。
大旱之后有大疫,大疫之后又来了蝗灾,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这一年大家都忙坏了。
忙点好,忙点就没时间抢地盘了。
老百姓还在农田里“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他们在尽力挽救为数不多还能撑过大旱的庄稼,细心呵护这些命根子,只求快快成熟,能多一分口粮。
可老天爷就爱开玩笑,数以百万计的蝗虫遮天蔽日,所到之处,庄稼、植被被啃食殆尽,农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成虫“偷窃”自己的劳动成果,只剩下光秃秃的土地。
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社会秩序再次陷入混乱,治安状况恶化,盗贼四起,占山为王。
为求一口吃的,活不下去的老百姓成群结队地逃难,或者选择依附在士族下面,成为他们手中的佃户。
从兖州、豫州、徐州北部逃难来的百姓,被刘寒从司隶、冀州和青州三地接收,曹操、袁绍、陶谦不想治下百姓逃难到河间王那,但无力阻止,也不敢阻止。放走一部分难民可以减轻自己的负担,也能给河间王施加压力,但从长远看,这么做不值得。
刘寒将逃难过来的难民暂时集中安置,等灾难过去,将人迁移到三辅,那里汉人太少,必须补充汉人数量。
“蝗性畏雨、畏雪、畏寒、畏锣声、畏五色旗帜、畏黑翼白腹之鸟。治之之法,以火焚之,或使鸭与蛙食之。”
“传令治下五州,全力捕捉蝗虫!将历年养的鸡、鸭全部用上!蝗虫怕火,那就用火!它们吃我们的粮食,那我们就吃它们!”
“主公!不可啊!”
“殿下!不可啊!”
“殿下!三思啊!”
“主公!……”
群臣相拦,在他们看来,主公所做之事太过匪夷所思。
武帝开始,董仲舒就将蝗灾视为上苍的谴告。“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随后这一观点被知识界和民间广为流传,各个社会阶层甚至将蝗虫敬拜为神虫或虫王,认为蝗虫不是人力可以战胜的,皇帝应该“修德禳灾”。
至于民间,百姓无法很好的去消灭蝗虫,只能将它们与上天的力量联系起来,以一种迷信的方式又去崇拜蝗虫,祈求蝗灾不要出现。
在他们看来,蝗虫可谓是“现实世界的保护神”,因为它们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旱灾,后者不仅对农业发展有很大影响,对于农民自身而言,同样具有毁灭性打击的趋势。为此,蝗虫的地位被农民们无限拔高,在他们看来,只有将蝗虫高高供起,才能保证农业在一个正常的轨道上进行。
民众自发的祭拜蝗虫,以此来祈求蝗灾快点结束。在当时那个“靠天吃饭”的条件下,无法完全治理蝗灾,只能等待蝗灾自己消失。
“孤不信什么蝗神,什么天谴!孤只相信人定胜天!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既然这天、这地都不管我们了,那我们还敬什么天?拜什么神?”
“既是儒家子弟,当知子不语,怪力乱神。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自上古至今,圣人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安乐,号之曰燧人氏。洪水到来,肆虐世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以致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化洪水为乐土。后羿射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孤不信我大汉子民是罪人,更不信有什么事是不能成功的。”
“我们的命运从来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我们有自己的双手,我们是自己的主宰,是这片土地,这个世界,这个未来的主宰!”
“人!定!胜!天!”
刘寒的话铿锵有力,感染了在场众人,“传令,各军全部出动,灭蝗!”
“喏!”
#
刘寒麾下数十万大军全部动起来灭蝗,动静太大,倒是给诸侯闹了一场乌龙。
蝗虫的确数量不少,但人一旦众志成城,蝗虫终究要低一头,一家一户的家禽数量不多,但聚集起来,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不仅民间家禽被动用,官方的家禽养殖场的鸡鸭也都被调动起来,全部放出去!
生物法则就是这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蝗虫吃草,鸡鸭吃虫。
一只成年的鸡、鸭,一天能吃大概两百只蝗虫,即使人口最少的司隶地区,鸡鸭加起来也有两百万,这一天就能吃掉四亿只蝗虫。
鸡、鸭看见前方满地的食物,只恨自己翅膀不够大,自己飞得不够高。
吃!
吃!
吃!
人群跟在鸡鸭后面,对每一片区域进一步清理,抓到的蝗虫全部烧掉,务必让它们上下十八辈整整齐齐下地狱。
而在晋阳,刘寒当着众人的面将抓来的蝗虫进行“处决”,放在火架上,加点盐巴、加点料,这香味挠~~一下就上来了!
咕咕咕~~~
有些人的肚子已经开始不争气了,但不敢吃。
刘寒可不客气,掐头、去尾,一口送嘴里。
“主公!”
“主公不可!”
众人惊呼,自己的主公这么谨慎的人,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莽了?!
这玩意儿没人吃过,万一有毒怎么办?
刘寒嚼了嚼,然后咽下去,笑着对他们来一句:“鸡肉味,嘎嘣脆!”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也一定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以后人就不吃了,像这种人我们应当极端感谢。
现在,刘寒亲自尝试,告诉了所有人,蝗虫也能吃,而且没有毒。
这极大地激励了下面的人,更减少了他们对蝗虫的恐惧!
蝗灾,并不是不可战胜。
在他们眼中,自己的主公,创造了神话!
“都愣住干嘛?一起尝尝!孤可是很少下厨的!”
众人闻言一笑,尤其是国渊,他可知道自己主公小时候,脑子里各自好吃的,不仅骗了老师,还把他骗成了手下,这一打工就十几年!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