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为仙 第三十三章 悟道石
热门推荐:
睁眼变逃妻,高冷军汉红眼抓回
凡人之我来自玄黄大世界
残王爆宠嚣张医妃
明星塌房?我都废墟了还塌?
你透视眼不去赌石,往哪看呢?
离婚暂停先吃瓜,陆总要当接盘侠
世界探险团
刀猪
退出组合后,我被迫成为顶流!
“青石?”
竹林中的那块青石,阿原再熟悉不过了,梦境中的时光,倒有一大半是坐在青石上练功渡过的。
难道就因为与试炼境中随口一叫的“悟道石”融合,就真成了可以帮他参悟道意法则的宝贝?
“正是。主人每每在那青石之上练功悟道,青石便渐化成了梦境与神台之枢纽。随着梦境演变重构,亦成了印照道意法诀的影台。”
“我所说的那些,有不少也是通过它才知晓的。主人既不愿听我多说,坐在青石之上自行取阅便是。”
这剑灵似乎来了脾气,再不发一言。阿原左右也看不出什么,索性弃了钟鼎,回到小院竹林之中,端坐于青石之上,看它到底有何玄机。
片刻之后,双目微阖的阿原浑身一震,脑海中如潮水一般涌入了无数文字画面,瞬间铭刻成了记忆。
只是,那一瞬间涌入脑海的东西实在太多、太过庞大,阿原在书馆中苦读一个月所得也难以相提并论。而且艰深晦涩,远远超出一个炼气少年能理解的范畴。就算铭刻成了记忆,也仿佛幼时背诵的古诗文章,茫然不解其中真意。
阿原长长吐纳了一口气,默运清心洗髓术宁定身心,一点点思解脑海中浮现的道意法则,仿佛一匹新生的马驹畅快地驰骋在莽莽荒原之上。
座下青石渐渐露出莹莹微光,仿佛一个运转的法阵。而青石之上的阿原只觉六神平和,神台如洗,心绪飞转,妙悟百出。
…………
所谓法则,便是这世间的条条框框。既是规则,亦是界限。
既是万物构化之因,亦是万物运行之果。既是万物生衍存在之道,亦是万物消逝湮灭之理。
法则有大有小,大者贯穿天地,制衡万物,无增无减,永恒不变。即便是天上真仙众神,亦无法更易,只能遵从。
比如天地不能合拢,元素不能再分。比如时光不可逆转,逝者不可复生。此乃大道铁则——动摇大道铁则,等同于毁灭此境本身。
大道铁则之下乃是天地法则,诸如轻浮重沉,光生影灭,乃是此境原本的“样貌”。
天地法则亘古不变,但可由道意法则对抗甚至逆转。
而道意法则是由生灵衍化而来,与万物一样有生有灭——凡人修炼至感悟天地,脱凡入灵之时,便有可能孕化一丝道意法则——玄门修士的金丹,心门修士的心珠,都以此为基。
道意法则生衍无尽,与天地法则之间往往生出矛盾,孰强孰弱,何者为先何者为尊,则全凭角力。
比如按照天地法则,凡人身躯之重,当落于大地。而道意法则却能让其浮空于天,便是二者角力,道意法则在七尺之躯上胜了天地法则一筹。
修为到了真人境之后,妙悟天地法则,感通天地,乾坤灵气尽可为己所用,无穷无尽。灵气灵元多寡自然不再重要,真正斗法比拼的,便是道意法则之强弱高低。
弥天钟所代表的道意,在于持中守正,弥合五行之争。从根本上来说,是对抗天地法则之五行生克中的“克”,让五行灵气可以毫无嫌隙地共生共存。
推而广之,亦可消弭五行之烈,使风雷水火之威能消于无形。
这便是道意法则——与法术专攻一职一用截然不同,仅凭一意即可衍生出无数法术真诀,直可成为一脉传承。
这也就是为何修仙界中再小的门派,也至少要有一位金丹祖师,才可立派传承的原因。
而阿原在青石上所得的感悟,不止是虚无缥缈的道意,亦有道意衍生而成的真诀——可名为“弥天诀”。
道意如镜,众生皆可入眼,然所见各不相同。以阿原一个炼气少年的境界见识,所得真诀自然并非全貌,但道意存心,总能得几分真味。
阿原感悟的弥天诀,即便不能彻底消弭五行之争,却也能让原大侠从此不必再担忧真气相逆相冲。
而山河鼎的道意,乃是炼化万物,归于一统。此道意直如擎天之柱,上入云霄下入地渊,收尾两端皆难以触及。
从至高处说,此道意直可炼化天地,与大道铁则争锋——炼化万物即是破尽万物之法,可谓天下无敌。
哪怕从最低的炼气层次来说,亦可炼化不同属相的五行真气,隐然凌驾于弥天钟的道意之上,对抗的乃是天地法则中五行灵气之“别”。
芊菁之前亦曾说过,金丹修士可施展“丹鼎化气之术”,将浑身真气洗炼如一。而上古的丹鼎化气之术,道意源头便是天地之宝山河鼎。
山河鼎在阿原心中所映的真诀,可名为“鼎化诀”——可将自身任何灵气炼化,为至正至纯也好,为至邪至浊也罢,全凭心意。
弥天诀已让阿原喜不自胜,鼎化诀更是霸道无匹——将浑身真气洗炼如一?那以后只要采气定气之时同时运用鼎化诀,原大侠岂不就从最差的五行灵根一跃变成了最纯正的单灵根?
可这还不是全部,还有一片道意法则映在心中,凝练成诀,可名为“混元一气化灵诀”。
那道意更是了不起,竟是要以一气化万灵,对抗的是天地法则中五行灵气之“分”。
所谓一气,便是混元气,游离于五行之外,居于五行之中,调和五行,乃成万物之灵——神台清明的阿原霎时悟到,这混元气,就是沌气!
以往他只是把沌气当做调和五行真气冲突的平乱老臣,从没想过沌气还有更高层次的妙用——说白了,以沌气为触媒,五行真气可以随意融注,调和成任何真气!
大五行之说将万千元素喻为调色板,五行灵气为五道原色。那有沌气作为清水染缸,这张调色板真正可以为修道者所掌控。
世间法术真诀数不胜数,修者能研习的不过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罢了。并不只是因为真气消耗,时光有限,更根本的原因在于内诀外法相辅相成,修炼的内诀真气不同,可施展的法术手段自然也不同。
一个只修炼火相真气之人,不可能施展出水相法术。即便像阿原一样五行真气兼修,亦只能使用五行法术,其余另类者如风雷之术冰霜之术则还是无能为力。
而如今,有混元一气化灵决在心,又恰好有沌气在身,五行真气齐备的阿原完全可以凭这六道真气拟合出天下任何真气,一切法诀法术尽可施展!
…………
青石之上的阿原浑身轻轻一颤,缓缓睁开了眼睛。目光却并没有落在身旁一大一小两个梦中小人身上,而是带着一丝明悟望向天边无尽的大海。
三片法则道意,仿佛三道通天大道,却可指一方。
弥天诀所指的,可谓混炼五行之道——既然五行之克被消弭,只余相生,则五行真气尽可混于一处,如花草树木一般相伴相生。
炼到精深处,可将五行真气归为一道,从此采炼化用真气乃至凝元成丹都无需再顾及五行之分。
这条路,可谓是“最快之道”。阿原体内五道真气合为一道,就算小有损耗,也足以突破六层之限,即刻便可冲击凝元。
而鼎化诀走的则是五行归一之道。和之前阿原臆想的“五行归一真诀”不同,是真正意义上的化归纯一。
虽然运转鼎化诀炼化真气必有不小的代价,但从此真气纯醇,之前五行驳杂难于精熟的破烂底子可一并重塑,甚至从此人神共弃的五灵根,也可视为人人艳羡的单灵根。
此道正契合如今玄门修行之路,直通金丹,可谓之“至高之道”。
而最后的混元一气化灵决,则与大五行轮回锻真诀相契合,可谓分炼五行之道。
五行真气分别凝元成丹,可拟合任何真气真元,天下法诀法术尽在掌控——同阶之下无对手,绝不再是虚妄狂言,这条路可谓“极强之道”。
阿原的目光望着天际,仿佛望向三条大道的尽头。
恍惚间,似有三位神明站在大道远方,笑吟吟地看着他,如何选择……
竹林中的那块青石,阿原再熟悉不过了,梦境中的时光,倒有一大半是坐在青石上练功渡过的。
难道就因为与试炼境中随口一叫的“悟道石”融合,就真成了可以帮他参悟道意法则的宝贝?
“正是。主人每每在那青石之上练功悟道,青石便渐化成了梦境与神台之枢纽。随着梦境演变重构,亦成了印照道意法诀的影台。”
“我所说的那些,有不少也是通过它才知晓的。主人既不愿听我多说,坐在青石之上自行取阅便是。”
这剑灵似乎来了脾气,再不发一言。阿原左右也看不出什么,索性弃了钟鼎,回到小院竹林之中,端坐于青石之上,看它到底有何玄机。
片刻之后,双目微阖的阿原浑身一震,脑海中如潮水一般涌入了无数文字画面,瞬间铭刻成了记忆。
只是,那一瞬间涌入脑海的东西实在太多、太过庞大,阿原在书馆中苦读一个月所得也难以相提并论。而且艰深晦涩,远远超出一个炼气少年能理解的范畴。就算铭刻成了记忆,也仿佛幼时背诵的古诗文章,茫然不解其中真意。
阿原长长吐纳了一口气,默运清心洗髓术宁定身心,一点点思解脑海中浮现的道意法则,仿佛一匹新生的马驹畅快地驰骋在莽莽荒原之上。
座下青石渐渐露出莹莹微光,仿佛一个运转的法阵。而青石之上的阿原只觉六神平和,神台如洗,心绪飞转,妙悟百出。
…………
所谓法则,便是这世间的条条框框。既是规则,亦是界限。
既是万物构化之因,亦是万物运行之果。既是万物生衍存在之道,亦是万物消逝湮灭之理。
法则有大有小,大者贯穿天地,制衡万物,无增无减,永恒不变。即便是天上真仙众神,亦无法更易,只能遵从。
比如天地不能合拢,元素不能再分。比如时光不可逆转,逝者不可复生。此乃大道铁则——动摇大道铁则,等同于毁灭此境本身。
大道铁则之下乃是天地法则,诸如轻浮重沉,光生影灭,乃是此境原本的“样貌”。
天地法则亘古不变,但可由道意法则对抗甚至逆转。
而道意法则是由生灵衍化而来,与万物一样有生有灭——凡人修炼至感悟天地,脱凡入灵之时,便有可能孕化一丝道意法则——玄门修士的金丹,心门修士的心珠,都以此为基。
道意法则生衍无尽,与天地法则之间往往生出矛盾,孰强孰弱,何者为先何者为尊,则全凭角力。
比如按照天地法则,凡人身躯之重,当落于大地。而道意法则却能让其浮空于天,便是二者角力,道意法则在七尺之躯上胜了天地法则一筹。
修为到了真人境之后,妙悟天地法则,感通天地,乾坤灵气尽可为己所用,无穷无尽。灵气灵元多寡自然不再重要,真正斗法比拼的,便是道意法则之强弱高低。
弥天钟所代表的道意,在于持中守正,弥合五行之争。从根本上来说,是对抗天地法则之五行生克中的“克”,让五行灵气可以毫无嫌隙地共生共存。
推而广之,亦可消弭五行之烈,使风雷水火之威能消于无形。
这便是道意法则——与法术专攻一职一用截然不同,仅凭一意即可衍生出无数法术真诀,直可成为一脉传承。
这也就是为何修仙界中再小的门派,也至少要有一位金丹祖师,才可立派传承的原因。
而阿原在青石上所得的感悟,不止是虚无缥缈的道意,亦有道意衍生而成的真诀——可名为“弥天诀”。
道意如镜,众生皆可入眼,然所见各不相同。以阿原一个炼气少年的境界见识,所得真诀自然并非全貌,但道意存心,总能得几分真味。
阿原感悟的弥天诀,即便不能彻底消弭五行之争,却也能让原大侠从此不必再担忧真气相逆相冲。
而山河鼎的道意,乃是炼化万物,归于一统。此道意直如擎天之柱,上入云霄下入地渊,收尾两端皆难以触及。
从至高处说,此道意直可炼化天地,与大道铁则争锋——炼化万物即是破尽万物之法,可谓天下无敌。
哪怕从最低的炼气层次来说,亦可炼化不同属相的五行真气,隐然凌驾于弥天钟的道意之上,对抗的乃是天地法则中五行灵气之“别”。
芊菁之前亦曾说过,金丹修士可施展“丹鼎化气之术”,将浑身真气洗炼如一。而上古的丹鼎化气之术,道意源头便是天地之宝山河鼎。
山河鼎在阿原心中所映的真诀,可名为“鼎化诀”——可将自身任何灵气炼化,为至正至纯也好,为至邪至浊也罢,全凭心意。
弥天诀已让阿原喜不自胜,鼎化诀更是霸道无匹——将浑身真气洗炼如一?那以后只要采气定气之时同时运用鼎化诀,原大侠岂不就从最差的五行灵根一跃变成了最纯正的单灵根?
可这还不是全部,还有一片道意法则映在心中,凝练成诀,可名为“混元一气化灵诀”。
那道意更是了不起,竟是要以一气化万灵,对抗的是天地法则中五行灵气之“分”。
所谓一气,便是混元气,游离于五行之外,居于五行之中,调和五行,乃成万物之灵——神台清明的阿原霎时悟到,这混元气,就是沌气!
以往他只是把沌气当做调和五行真气冲突的平乱老臣,从没想过沌气还有更高层次的妙用——说白了,以沌气为触媒,五行真气可以随意融注,调和成任何真气!
大五行之说将万千元素喻为调色板,五行灵气为五道原色。那有沌气作为清水染缸,这张调色板真正可以为修道者所掌控。
世间法术真诀数不胜数,修者能研习的不过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罢了。并不只是因为真气消耗,时光有限,更根本的原因在于内诀外法相辅相成,修炼的内诀真气不同,可施展的法术手段自然也不同。
一个只修炼火相真气之人,不可能施展出水相法术。即便像阿原一样五行真气兼修,亦只能使用五行法术,其余另类者如风雷之术冰霜之术则还是无能为力。
而如今,有混元一气化灵决在心,又恰好有沌气在身,五行真气齐备的阿原完全可以凭这六道真气拟合出天下任何真气,一切法诀法术尽可施展!
…………
青石之上的阿原浑身轻轻一颤,缓缓睁开了眼睛。目光却并没有落在身旁一大一小两个梦中小人身上,而是带着一丝明悟望向天边无尽的大海。
三片法则道意,仿佛三道通天大道,却可指一方。
弥天诀所指的,可谓混炼五行之道——既然五行之克被消弭,只余相生,则五行真气尽可混于一处,如花草树木一般相伴相生。
炼到精深处,可将五行真气归为一道,从此采炼化用真气乃至凝元成丹都无需再顾及五行之分。
这条路,可谓是“最快之道”。阿原体内五道真气合为一道,就算小有损耗,也足以突破六层之限,即刻便可冲击凝元。
而鼎化诀走的则是五行归一之道。和之前阿原臆想的“五行归一真诀”不同,是真正意义上的化归纯一。
虽然运转鼎化诀炼化真气必有不小的代价,但从此真气纯醇,之前五行驳杂难于精熟的破烂底子可一并重塑,甚至从此人神共弃的五灵根,也可视为人人艳羡的单灵根。
此道正契合如今玄门修行之路,直通金丹,可谓之“至高之道”。
而最后的混元一气化灵决,则与大五行轮回锻真诀相契合,可谓分炼五行之道。
五行真气分别凝元成丹,可拟合任何真气真元,天下法诀法术尽在掌控——同阶之下无对手,绝不再是虚妄狂言,这条路可谓“极强之道”。
阿原的目光望着天际,仿佛望向三条大道的尽头。
恍惚间,似有三位神明站在大道远方,笑吟吟地看着他,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