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甲也好过炮灰 第50章 投稿
很快,晚上知青院的大家又聚在一起吃了一顿饺子,这个新年对于王萍萍这些孤身在此下乡的知青就算是彻底过完了。
在等待积雪融化的过程里,大家又将热情集中在了画连环画和写文章中了。虽然还没有中稿,但是有个目标在大家都过得相当充实了。
在知青院里大家的盼望中雪已经开始化了,等到可以去公社的时候。闷了几乎一个冬天的大家全都准备去公社一趟,不仅要看看有没有家里寄给自己的补贴。更重要的是要看看大家几乎写了有两个月,反复重复修改的文章可不可以中稿。
王萍萍看着三姐反复修改了好几次稿子,这段时间王兰兰在这上面付出了很大的心力。要是万一没有选中的话对三姐肯定是非常大的打击。
可是这个自己也不是什么文学大佬能不能过也不知道,家里在这方面也没有什么熟人可以指点。看来这次要事在人为了,最好能亲自和人家编辑见见面,让人家指导指导才是最好的。
“萍萍,去公社不。今天大家都去,没多久要春耕了,到时候不好请假去公社了。”王兰兰手里小心的收拾着画稿,这是要准备寄出去的,能不能过还不知道呢!
“姐,要不明天我们再去吧!我的翻译稿还有一些要收个尾。再说了今天去公社的人太多了,我们干嘛要凑这个热闹。对了,三姐你的画稿准备寄到那个报社?我们商量一下呗。”
“还寄那个报社?不都是寄到《连环画报》吗?”
“我的姐啊!这个是全国最大的报社,每天收到的画稿成山成海的,人家还有熟悉的供稿人。你感觉你个新手过稿的概率能有多大?而且万一不过我们连那里不好都不知道,下次如何避免如何进步呢?”
王兰兰看着王萍萍说的有理有据,知道她估计又要有什么坏主意了。每次都是这样,一有什么主意就大段大段的铺垫。
“行了,别啰嗦了。你有什么办法直说了吧!”
王萍萍嘻嘻一笑,把手里一本画报递给了三姐。
“这是什么意思?《东北画报》?这是本市的,你的意思是让我投稿这个画报吗?”
王萍萍直点头,“对,这个画报的报社就在本市。你想我们本来有时候就要到市区去交翻译稿。直接去这个报社去当面投稿不是更好吗。过不过当天就知道,也不会寄完后天天在家忐忑不安担心。再说了见面三分情,我们本来就是画的知青下乡到东北的日常,这投稿到《东北画报》不是更好吗?更为重点的是可以和编辑当面讨论,这里面的门门道道他们更加清楚,这样下次画稿不就能更好吗?”
王兰兰一脸惊讶的看着王萍萍,“萍萍啊!你这个小脑袋瓜转的有点快啊!行,明天我们一起去市里。”王兰兰有句心里没敢说,她这个妹妹在歪门邪道,偷奸耍滑上面可真有天赋。总能想到可以达到目的更快的更轻松的方法。
第二天在知青院的众人都把稿子寄出去了,忐忑等待中。王萍萍姐妹俩才出门去公社,到了公社知道家里还没寄东西过来就直奔市区而去了。
到了市区先去图书馆交翻译稿,王萍萍这个冬天一直很勤奋。这次的稿子又多所以拿到的稿费也相当的不少,一共有二百五十块钱,还有一些票据。王萍萍暗自嘀咕咋就这么巧呢,正好二百五这是骂谁呢?哪怕多一毛也好啊!
王萍萍还专门和收翻译稿的工作人员打听了一下《东北画报》有没有认识的人。这都是文化工作者,说不准有认识的人。可惜的是这位工作人员还就在《东北画报》的报社没有认识的人,如果是正规的报社熟人还不少。不过,工作人员也指点王萍萍姐妹俩如何去《东北画报》该坐几路公交。
二月份的天在东北还是很冷的,坐在去报社的公交车上。王兰兰看着王萍萍小小的一个人缩在大大的棉袄里,脸蛋冻得通红。心里不由得变得软乎乎的。她的妹妹啊,明明知道自己有着天生的大力气在农村可以如鱼得水,可是她也知道自己会累会不习惯,想方设法的让她可以有更轻松的赚钱方式,不会由于一天天的劳作中彻底成为一个村中农妇。下乡已经是不可改变了,只能在有限的条件里使自己过得更好,只要自己有本事就什么都不怕。
就在王萍萍姐妹正坐着公交前往《东北画报》报社的时候,一位《东北画报》的编辑马芬芳也正好坐在这趟公交车上,准备前往工作的报社去上班。
马芬芳作为一个已经在报社工作了许久的老员工,充分的明白《东北画报》作为地方性画报的尴尬之处的。平时名气什么的比不上全国性的《连环画报》,自然能提供的稿费和福利待遇也就不高。大部分的供稿人有了名气了,也会跳槽到更好的报社。现在的好稿子越来越少了,看的人也越来越少。发行量变小,知道《东北画报》的就越少。恶性循环之下,连原本报社里的供稿人都在考虑把稿子投到别的画报。
马芬芳坐在公交车上突然有点烦躁,这报社情况越来越差也影响到了她,平时的福利待遇也越来越差了,对于报社里的负责其他版面的编辑也有些抬不起头了。《东北画报》最近连载的连环画反响都不咋好啊!
“萍萍,你说报社的编辑能看上我的画不?我们这画的和平时的连环画可不太一样啊!”快到报社了,王兰兰突然有些不自信和紧张。
“姐,怕什么。就是和别的人不一样才好啊!你想就你的与众不同,大家也看腻原来的那些。这样不就更能突出你的连环画吗?姐,快到了。别想那么多了,反正大不了报社不收,我们就留作纪念呗!正好也到了报社可以问问报社一般喜欢收那种。”
王萍萍安慰了一下三姐,拉着她下了车。
跟在姐妹俩后面下车的马芬芳也没想到这么巧,刚刚还在担心没有什么好稿子收就遇到了想上门供稿的人。
在等待积雪融化的过程里,大家又将热情集中在了画连环画和写文章中了。虽然还没有中稿,但是有个目标在大家都过得相当充实了。
在知青院里大家的盼望中雪已经开始化了,等到可以去公社的时候。闷了几乎一个冬天的大家全都准备去公社一趟,不仅要看看有没有家里寄给自己的补贴。更重要的是要看看大家几乎写了有两个月,反复重复修改的文章可不可以中稿。
王萍萍看着三姐反复修改了好几次稿子,这段时间王兰兰在这上面付出了很大的心力。要是万一没有选中的话对三姐肯定是非常大的打击。
可是这个自己也不是什么文学大佬能不能过也不知道,家里在这方面也没有什么熟人可以指点。看来这次要事在人为了,最好能亲自和人家编辑见见面,让人家指导指导才是最好的。
“萍萍,去公社不。今天大家都去,没多久要春耕了,到时候不好请假去公社了。”王兰兰手里小心的收拾着画稿,这是要准备寄出去的,能不能过还不知道呢!
“姐,要不明天我们再去吧!我的翻译稿还有一些要收个尾。再说了今天去公社的人太多了,我们干嘛要凑这个热闹。对了,三姐你的画稿准备寄到那个报社?我们商量一下呗。”
“还寄那个报社?不都是寄到《连环画报》吗?”
“我的姐啊!这个是全国最大的报社,每天收到的画稿成山成海的,人家还有熟悉的供稿人。你感觉你个新手过稿的概率能有多大?而且万一不过我们连那里不好都不知道,下次如何避免如何进步呢?”
王兰兰看着王萍萍说的有理有据,知道她估计又要有什么坏主意了。每次都是这样,一有什么主意就大段大段的铺垫。
“行了,别啰嗦了。你有什么办法直说了吧!”
王萍萍嘻嘻一笑,把手里一本画报递给了三姐。
“这是什么意思?《东北画报》?这是本市的,你的意思是让我投稿这个画报吗?”
王萍萍直点头,“对,这个画报的报社就在本市。你想我们本来有时候就要到市区去交翻译稿。直接去这个报社去当面投稿不是更好吗。过不过当天就知道,也不会寄完后天天在家忐忑不安担心。再说了见面三分情,我们本来就是画的知青下乡到东北的日常,这投稿到《东北画报》不是更好吗?更为重点的是可以和编辑当面讨论,这里面的门门道道他们更加清楚,这样下次画稿不就能更好吗?”
王兰兰一脸惊讶的看着王萍萍,“萍萍啊!你这个小脑袋瓜转的有点快啊!行,明天我们一起去市里。”王兰兰有句心里没敢说,她这个妹妹在歪门邪道,偷奸耍滑上面可真有天赋。总能想到可以达到目的更快的更轻松的方法。
第二天在知青院的众人都把稿子寄出去了,忐忑等待中。王萍萍姐妹俩才出门去公社,到了公社知道家里还没寄东西过来就直奔市区而去了。
到了市区先去图书馆交翻译稿,王萍萍这个冬天一直很勤奋。这次的稿子又多所以拿到的稿费也相当的不少,一共有二百五十块钱,还有一些票据。王萍萍暗自嘀咕咋就这么巧呢,正好二百五这是骂谁呢?哪怕多一毛也好啊!
王萍萍还专门和收翻译稿的工作人员打听了一下《东北画报》有没有认识的人。这都是文化工作者,说不准有认识的人。可惜的是这位工作人员还就在《东北画报》的报社没有认识的人,如果是正规的报社熟人还不少。不过,工作人员也指点王萍萍姐妹俩如何去《东北画报》该坐几路公交。
二月份的天在东北还是很冷的,坐在去报社的公交车上。王兰兰看着王萍萍小小的一个人缩在大大的棉袄里,脸蛋冻得通红。心里不由得变得软乎乎的。她的妹妹啊,明明知道自己有着天生的大力气在农村可以如鱼得水,可是她也知道自己会累会不习惯,想方设法的让她可以有更轻松的赚钱方式,不会由于一天天的劳作中彻底成为一个村中农妇。下乡已经是不可改变了,只能在有限的条件里使自己过得更好,只要自己有本事就什么都不怕。
就在王萍萍姐妹正坐着公交前往《东北画报》报社的时候,一位《东北画报》的编辑马芬芳也正好坐在这趟公交车上,准备前往工作的报社去上班。
马芬芳作为一个已经在报社工作了许久的老员工,充分的明白《东北画报》作为地方性画报的尴尬之处的。平时名气什么的比不上全国性的《连环画报》,自然能提供的稿费和福利待遇也就不高。大部分的供稿人有了名气了,也会跳槽到更好的报社。现在的好稿子越来越少了,看的人也越来越少。发行量变小,知道《东北画报》的就越少。恶性循环之下,连原本报社里的供稿人都在考虑把稿子投到别的画报。
马芬芳坐在公交车上突然有点烦躁,这报社情况越来越差也影响到了她,平时的福利待遇也越来越差了,对于报社里的负责其他版面的编辑也有些抬不起头了。《东北画报》最近连载的连环画反响都不咋好啊!
“萍萍,你说报社的编辑能看上我的画不?我们这画的和平时的连环画可不太一样啊!”快到报社了,王兰兰突然有些不自信和紧张。
“姐,怕什么。就是和别的人不一样才好啊!你想就你的与众不同,大家也看腻原来的那些。这样不就更能突出你的连环画吗?姐,快到了。别想那么多了,反正大不了报社不收,我们就留作纪念呗!正好也到了报社可以问问报社一般喜欢收那种。”
王萍萍安慰了一下三姐,拉着她下了车。
跟在姐妹俩后面下车的马芬芳也没想到这么巧,刚刚还在担心没有什么好稿子收就遇到了想上门供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