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甲也好过炮灰 第431章 偏心的父母
也是相处这么久了,卢玲知道王萍萍只是单纯的好奇,没有揭人伤口的意思。卢玲也不在乎家丑不可外扬了,直接说了个痛快,“我和大全原本就是认识的,之后又凑巧去了一个地方下乡。”
所以在到了年龄后察觉到了村中部分窥视后,卢玲毫不犹豫的抢先一步选择了何大全。卢玲无疑是个聪明的姑娘,要不然也不会当机立断的做出让人吃惊的选择。当时在卢玲下乡的村子里无论村民还是知青,无疑是有比何大全条件更好的人。可最终卢玲就选择了何大全。
就为了何大全同她两人都是被家人抛弃的存在。
很多时候不幸的人不幸原因都是大同小异的,偏心眼的父母从来都不是个例。卢玲的父母不仅偏心还是重男轻女,当初就是硬逼着早有准备找到工作的她把工作让给了兄弟而下乡的。其实当时的卢家父母完全可以让出自己的工作留下孩子。可他们既不舍得工作又不舍得儿子下乡,最终牺牲放弃的只有女儿了。
或许本来女儿在他们心里就是为了儿子可以过得更加顺遂的祭品。
何大全虽说比起卢玲被家里完全放弃了稍稍好点,可在父母面前永远是被最先放弃的也是心有不甘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可遇上事情了也总是手背先受伤。人心肉长的,何大全又不是那种愚孝到甘心一辈子做手背肉的人。
卢玲对父母的失望,结婚后更加不想再有长辈压在身上,以孝道要挟作为儿媳的她做这做那。正好与何大全的想法不谋而合,两人最后成婚之后也不乏同病相怜的因素在身上。
“其实我们夫妻两都知道双方家里什么情况,我娘家这边我们一开始就没指望帮上忙,最多不拖后腿就算哦咪头佛了。可何家那边,啧啧,大全这次可是彻底死心了~”说到这个卢玲都有点想笑了,真是见过偏心眼儿的父母,没见过这么偏心眼还自以为是的。
“咋回事啊?卢姐能说吗?”估计卢玲这娓娓道来的感觉太像是讲不相干人的故事了。一向安静不多话不喜欢插嘴的吉琳都没忍住问到。
至于刚刚吵嘴,没有的事,她们这会儿更加关注何大全家的八卦消息呢!王萍萍和周小妹也紧盯着卢玲,一时间好奇心旺盛的很。
卢玲看着她们那副明明好奇的不行,可要是她不想说也能忍住憋回去的样子,笑得更欢了。看看那边已经看连环画看入迷没工夫搭理她们的儿女,卢玲招了招手让大家靠得更近点,才继续小声的说道。反正就连何大全自己都气得放假再苦再难都不想回去了,她还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呢!
其实卢玲心里也有着不为人知的小心思,示人以弱,将他们夫妻俩的不容易和窘迫的处境展示在王萍萍三人面前。这样一来,以她了解的王萍萍三人的性子,哪怕她推辞,王萍萍三人也会给他们不少帮助的。
卢玲私心里也不想这样算计王萍萍她们三个姑娘,也想更加平等的和她们互帮互助的相处。可现实容不下她不合时宜的清高傲气,他们夫妻的存款加上学校补贴真的坚持不到他们大学毕业找到工作。
卢玲倒是不介意自己穿旧衣吃不饱,反正这些年都坚持下来了,也不差这几年了。可她不忍心看着自家两个儿女吃苦受罪,穿戴太差而在学校里受人排挤。
“我们两口子当时一考上了大学就给家里写信告知消息了。我娘家那边一打听不能霸占通知书换上我兄弟媳妇去,也就干脆不闻不问起来。也不能算是不闻不问,写了封信要求我发达了也别忘了提拔自家兄弟,娘家才是我以后依靠之类的话。呵呵,真当我是个傻子了~”
是的,多亏了王萍萍她们当初闹了一通,要不然像这种霸占通知书换人去上学的事很可能就是会发生的。毕竟偏心眼的父母那是什么都可以干得出来的。用一个孩子的血肉供养另一个孩子也没什么稀奇的。
“何家这边一开始回信还是蛮好的,恭喜祝福的话那是没少。老何的爸妈也在信里表达了对儿子出息了的骄傲。”卢玲那是真的看不上何家父母,就连公公婆婆都不喊了,从这点也看出来她的态度了。父母不慈,儿女如何孝顺~
“原本收到这样一封信我家老何还是相当扬眉吐气的,那时候我们就打算先回一趟何家。就像你们刚才说得那样,和老何他爸妈商量一下,我们上学的时候把孩子先丢在家里,平时交点生活费。”卢玲摊摊手,这种常规方法只要家里有长辈的都会想到的。
同样,当时自认为考上了大学,以后前途无量有保障的卢玲夫妻也认为自己的要求不算过分。好歹是孩子的爷爷奶奶,他们夫妻在乡下这么些年也没有麻烦家里过,这次实在不方便才提出这样一个请求。同时知道何家大哥大嫂难缠的卢玲,为了不让自家孩子被亏待,在信里承诺的生活费可是相当不少的。
“结果呢!何家的回信那就像一个巴掌打在了我们夫妻俩脸上了。不同意也就算了,话里话外的担心我家老何回去争家产争房子,不停的再三强调家里地方小,我们一家四口回去没地方住。要是回去的话就去住招待所,家里一点地方都没有。”
“事实上何家真的挤成这样了么?没有,老何虽说这些年没收到家里多少帮扶可也没有完全断了联系。前两年家里来信可是炫耀何家 大哥他们又分到一套房子的。其实何家现在住得还算宽松,最起码老何他两个侄子侄女可是一人一个房间的。”
这种恨不得没有他们一家四口的态度是最伤人的。最起码何大全是对于父母是彻底失望了。指望不上双方父母,卢玲他们当时可是厚着脸皮在知青院直住到要开学的。
卢玲神色淡淡的说道,“其实这样也好,最起码我家老何是彻底明白了父母对他的态度了。以后我们一家四口就好好的过,肯定能别他们过得好。”
所以在到了年龄后察觉到了村中部分窥视后,卢玲毫不犹豫的抢先一步选择了何大全。卢玲无疑是个聪明的姑娘,要不然也不会当机立断的做出让人吃惊的选择。当时在卢玲下乡的村子里无论村民还是知青,无疑是有比何大全条件更好的人。可最终卢玲就选择了何大全。
就为了何大全同她两人都是被家人抛弃的存在。
很多时候不幸的人不幸原因都是大同小异的,偏心眼的父母从来都不是个例。卢玲的父母不仅偏心还是重男轻女,当初就是硬逼着早有准备找到工作的她把工作让给了兄弟而下乡的。其实当时的卢家父母完全可以让出自己的工作留下孩子。可他们既不舍得工作又不舍得儿子下乡,最终牺牲放弃的只有女儿了。
或许本来女儿在他们心里就是为了儿子可以过得更加顺遂的祭品。
何大全虽说比起卢玲被家里完全放弃了稍稍好点,可在父母面前永远是被最先放弃的也是心有不甘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可遇上事情了也总是手背先受伤。人心肉长的,何大全又不是那种愚孝到甘心一辈子做手背肉的人。
卢玲对父母的失望,结婚后更加不想再有长辈压在身上,以孝道要挟作为儿媳的她做这做那。正好与何大全的想法不谋而合,两人最后成婚之后也不乏同病相怜的因素在身上。
“其实我们夫妻两都知道双方家里什么情况,我娘家这边我们一开始就没指望帮上忙,最多不拖后腿就算哦咪头佛了。可何家那边,啧啧,大全这次可是彻底死心了~”说到这个卢玲都有点想笑了,真是见过偏心眼儿的父母,没见过这么偏心眼还自以为是的。
“咋回事啊?卢姐能说吗?”估计卢玲这娓娓道来的感觉太像是讲不相干人的故事了。一向安静不多话不喜欢插嘴的吉琳都没忍住问到。
至于刚刚吵嘴,没有的事,她们这会儿更加关注何大全家的八卦消息呢!王萍萍和周小妹也紧盯着卢玲,一时间好奇心旺盛的很。
卢玲看着她们那副明明好奇的不行,可要是她不想说也能忍住憋回去的样子,笑得更欢了。看看那边已经看连环画看入迷没工夫搭理她们的儿女,卢玲招了招手让大家靠得更近点,才继续小声的说道。反正就连何大全自己都气得放假再苦再难都不想回去了,她还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呢!
其实卢玲心里也有着不为人知的小心思,示人以弱,将他们夫妻俩的不容易和窘迫的处境展示在王萍萍三人面前。这样一来,以她了解的王萍萍三人的性子,哪怕她推辞,王萍萍三人也会给他们不少帮助的。
卢玲私心里也不想这样算计王萍萍她们三个姑娘,也想更加平等的和她们互帮互助的相处。可现实容不下她不合时宜的清高傲气,他们夫妻的存款加上学校补贴真的坚持不到他们大学毕业找到工作。
卢玲倒是不介意自己穿旧衣吃不饱,反正这些年都坚持下来了,也不差这几年了。可她不忍心看着自家两个儿女吃苦受罪,穿戴太差而在学校里受人排挤。
“我们两口子当时一考上了大学就给家里写信告知消息了。我娘家那边一打听不能霸占通知书换上我兄弟媳妇去,也就干脆不闻不问起来。也不能算是不闻不问,写了封信要求我发达了也别忘了提拔自家兄弟,娘家才是我以后依靠之类的话。呵呵,真当我是个傻子了~”
是的,多亏了王萍萍她们当初闹了一通,要不然像这种霸占通知书换人去上学的事很可能就是会发生的。毕竟偏心眼的父母那是什么都可以干得出来的。用一个孩子的血肉供养另一个孩子也没什么稀奇的。
“何家这边一开始回信还是蛮好的,恭喜祝福的话那是没少。老何的爸妈也在信里表达了对儿子出息了的骄傲。”卢玲那是真的看不上何家父母,就连公公婆婆都不喊了,从这点也看出来她的态度了。父母不慈,儿女如何孝顺~
“原本收到这样一封信我家老何还是相当扬眉吐气的,那时候我们就打算先回一趟何家。就像你们刚才说得那样,和老何他爸妈商量一下,我们上学的时候把孩子先丢在家里,平时交点生活费。”卢玲摊摊手,这种常规方法只要家里有长辈的都会想到的。
同样,当时自认为考上了大学,以后前途无量有保障的卢玲夫妻也认为自己的要求不算过分。好歹是孩子的爷爷奶奶,他们夫妻在乡下这么些年也没有麻烦家里过,这次实在不方便才提出这样一个请求。同时知道何家大哥大嫂难缠的卢玲,为了不让自家孩子被亏待,在信里承诺的生活费可是相当不少的。
“结果呢!何家的回信那就像一个巴掌打在了我们夫妻俩脸上了。不同意也就算了,话里话外的担心我家老何回去争家产争房子,不停的再三强调家里地方小,我们一家四口回去没地方住。要是回去的话就去住招待所,家里一点地方都没有。”
“事实上何家真的挤成这样了么?没有,老何虽说这些年没收到家里多少帮扶可也没有完全断了联系。前两年家里来信可是炫耀何家 大哥他们又分到一套房子的。其实何家现在住得还算宽松,最起码老何他两个侄子侄女可是一人一个房间的。”
这种恨不得没有他们一家四口的态度是最伤人的。最起码何大全是对于父母是彻底失望了。指望不上双方父母,卢玲他们当时可是厚着脸皮在知青院直住到要开学的。
卢玲神色淡淡的说道,“其实这样也好,最起码我家老何是彻底明白了父母对他的态度了。以后我们一家四口就好好的过,肯定能别他们过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