佣兵1929 第250章 另起炉灶
自九月底周文从天津回来开始到现在,兵工厂枪弹分厂已经生产了各种口径子弹几百万发,81毫米迫击炮-弹几万发,65式半自动步枪近1000多支。就是今天都还在开工生产,之前太原兵工厂封厂前存留的那些生产原料已经基本用光。
本来周文也是准备就在这几天就停工撤退,打扫痕迹消灭罪证,吃干抹尽拍拍屁股走人。反正这兵工厂以前是东北军专员黄以声在管,那些库存和生产原料消失了可是有他来背锅,之前周文还心里暗自歉意道:“对不起了以声兄,反正以后大家天各一方,下次相见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这个黑锅只能由你来背了,大不了以后见面再向你当面道歉就是了。”
谁知道变化比计划还快,这位大人物居然那么早就回来了,按照之前的那个大神写的小说不是说要到明年二月份才回来的吗?周文心里哭啊!果然是网络小说不可信,被大神哥坑了。现在得赶紧通知他们停工,想彻底消除痕迹是不可能的了,能做多少是多少吧,只能尽人事听天命。至于背锅侠黄大哥更是不要想了,人家都走了快两个月了,还能千里之外发布命令?
想到做到,周文赶紧带着田伯光出了会议室就走向小桥车,准备回去尽尽人事,反正这个时候周文的心情就像小偷被人堵在了家里--尴尬了。
刚要上车,就听见背后有人高声喊道:“周处长留步,大帅有请。”
周文心里咯噔一下,真是怕啥来啥,今天去见这位大帅可不是什么好时机,被人捏住了短处说话就天生气弱了几分,太被动了。
周文转身一看,原来是赵长树的副官正小跑着过来传话。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周文只好让田伯光在车上等着,现在让田伯光自己回去通知舅舅也是来不及了,还不如光棍一点儿,反正自己又没有私心,都是为抗日做准备嘛,有什么招自己接着就是。
到了这时周文反而想开了,心里一通透,往日的自信和从容又回到了身上,于是就跟着赵副官上楼去拜见大帅去了。
这时,在赵长树的办公室里,哪位大帅已经听完了赵长树的介绍,介绍的内容不是军队和城防的事宜,而是大帅专门询问的周文的出身和底细。
大帅在近一年退居幕后的时间里可不是什么都不干,只想着养老。相反,山西省内的一举一动都有他的亲信和眼线不断地汇报,他也不断地下达着各种指令。虽然他名义上已经不是山西省主席了,但是山西的一应大小事务,还是他在遥控指挥。
就包括响应南京方面的指令,把山西的警察系统归入省党部警卫处管辖就是出自他的授意,他这是在向南京哪位校长示好,表示臣服和归顺的意思,同时也是在暗示山西还是他在说了算,换谁来担任省主席都得听他的。
所以之前他对周文的底细也不是一无所知,包括周文在太原做的几件大事都有所了解,当然这下听了赵长树的介绍后,对周文这个山西子弟的情况就更加清晰起来。
周文在讲课讲到到军队思想工作的时候大帅就已经在旁听了,他开始也只是好奇,怎么素来刚正不阿,眼高于顶的爱将白马将军,居然会相信一个毛头小伙的异想天开,还让他来给手下军官讲课,这是闲着蛋疼,闹着玩儿呢?
但是越听就越觉得有道理,越听就越是对这个本省子弟大为赞赏和重视,年纪虽轻,但见解学识和眼光却是远超常人,看问题一针见血,解决问题的方法简单易懂,同时还善于鼓动人心,几句话就把这些军中丘八们的情绪完全调动起来,让你憋屈就憋屈,让你振奋就振奋,人才啊!
等听完赵长树的介绍后,大帅并没有什么表示,也没开口说话,手指在沙发扶手上习惯性的轻敲着开始沉思起来。
开始时那种发现人才要收归己用的心思也淡了几分。人才倒是个人才,而且还是个大才。看看人家短短几年做了那些大事儿。
从无到有带起了一群精兵强将,跟着一群土匪改编的杂牌军混迹,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地默默发展,但如囊中之锥,藏芒其中,一旦风云变换就立刻脱颖而出,展现出无以伦比的锋锐和光芒。
救驾大功、擒贼擒王、开路先锋、破旗斩将、智取许昌。
这些战场称雄的事迹那一桩不是盖世奇功,哪一件不是寻常军人梦寐以求并值得夸耀一辈子的战绩和资历。
他倒好,小小年纪就懂得深藏功与名,还特么的舍得事了拂衣去,居然就放下泼天般的功劳不要,还离开军队回到了太原。
为什么?
这种人要么是大奸大恶之人。
要么就是待价而沽,另寻明主之辈。
还有么就是不甘居于人下,想另起炉灶,自成一系的枭雄,就像自己当初起家时一样。
但是大奸大恶之人和这个来历清白,模样清秀的少年可是挂不起钩来,凭着自己的眼光和阅历,这点儿自信还是有的。
待价而沽另寻明主更是谈不上,要知道哪位校长已经是全中国最最权高位重的人,而且还没有之一之说。连他都不算明主谁算?莫非是自己?合着人家放着正统的高官厚禄不要,千里迢迢来投奔自己这个过了气的半老头子?那更是扯淡。
这位大帅还是有点儿自知之明的,不要说现在,就是以前他还是脚踩山西,手控河北的山西王的时候,他也没觉得自己就有什么王八之气,虎躯一震别人就要纳头便拜。
难道是心向江西那边的人?也不会啊,他一个被抓丁的中学生,经历清清白白,没时间也没条件和那边接触,更不要说被彻底洗脑了。
那就只有一个解释,这小子就是想自起炉灶了,但不是想当枭雄,就凭现在的环境就不可能,全国已经趋于一统,已经没了二十年前那种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土壤了,这小子那么聪慧的人,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本来周文也是准备就在这几天就停工撤退,打扫痕迹消灭罪证,吃干抹尽拍拍屁股走人。反正这兵工厂以前是东北军专员黄以声在管,那些库存和生产原料消失了可是有他来背锅,之前周文还心里暗自歉意道:“对不起了以声兄,反正以后大家天各一方,下次相见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这个黑锅只能由你来背了,大不了以后见面再向你当面道歉就是了。”
谁知道变化比计划还快,这位大人物居然那么早就回来了,按照之前的那个大神写的小说不是说要到明年二月份才回来的吗?周文心里哭啊!果然是网络小说不可信,被大神哥坑了。现在得赶紧通知他们停工,想彻底消除痕迹是不可能的了,能做多少是多少吧,只能尽人事听天命。至于背锅侠黄大哥更是不要想了,人家都走了快两个月了,还能千里之外发布命令?
想到做到,周文赶紧带着田伯光出了会议室就走向小桥车,准备回去尽尽人事,反正这个时候周文的心情就像小偷被人堵在了家里--尴尬了。
刚要上车,就听见背后有人高声喊道:“周处长留步,大帅有请。”
周文心里咯噔一下,真是怕啥来啥,今天去见这位大帅可不是什么好时机,被人捏住了短处说话就天生气弱了几分,太被动了。
周文转身一看,原来是赵长树的副官正小跑着过来传话。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周文只好让田伯光在车上等着,现在让田伯光自己回去通知舅舅也是来不及了,还不如光棍一点儿,反正自己又没有私心,都是为抗日做准备嘛,有什么招自己接着就是。
到了这时周文反而想开了,心里一通透,往日的自信和从容又回到了身上,于是就跟着赵副官上楼去拜见大帅去了。
这时,在赵长树的办公室里,哪位大帅已经听完了赵长树的介绍,介绍的内容不是军队和城防的事宜,而是大帅专门询问的周文的出身和底细。
大帅在近一年退居幕后的时间里可不是什么都不干,只想着养老。相反,山西省内的一举一动都有他的亲信和眼线不断地汇报,他也不断地下达着各种指令。虽然他名义上已经不是山西省主席了,但是山西的一应大小事务,还是他在遥控指挥。
就包括响应南京方面的指令,把山西的警察系统归入省党部警卫处管辖就是出自他的授意,他这是在向南京哪位校长示好,表示臣服和归顺的意思,同时也是在暗示山西还是他在说了算,换谁来担任省主席都得听他的。
所以之前他对周文的底细也不是一无所知,包括周文在太原做的几件大事都有所了解,当然这下听了赵长树的介绍后,对周文这个山西子弟的情况就更加清晰起来。
周文在讲课讲到到军队思想工作的时候大帅就已经在旁听了,他开始也只是好奇,怎么素来刚正不阿,眼高于顶的爱将白马将军,居然会相信一个毛头小伙的异想天开,还让他来给手下军官讲课,这是闲着蛋疼,闹着玩儿呢?
但是越听就越觉得有道理,越听就越是对这个本省子弟大为赞赏和重视,年纪虽轻,但见解学识和眼光却是远超常人,看问题一针见血,解决问题的方法简单易懂,同时还善于鼓动人心,几句话就把这些军中丘八们的情绪完全调动起来,让你憋屈就憋屈,让你振奋就振奋,人才啊!
等听完赵长树的介绍后,大帅并没有什么表示,也没开口说话,手指在沙发扶手上习惯性的轻敲着开始沉思起来。
开始时那种发现人才要收归己用的心思也淡了几分。人才倒是个人才,而且还是个大才。看看人家短短几年做了那些大事儿。
从无到有带起了一群精兵强将,跟着一群土匪改编的杂牌军混迹,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地默默发展,但如囊中之锥,藏芒其中,一旦风云变换就立刻脱颖而出,展现出无以伦比的锋锐和光芒。
救驾大功、擒贼擒王、开路先锋、破旗斩将、智取许昌。
这些战场称雄的事迹那一桩不是盖世奇功,哪一件不是寻常军人梦寐以求并值得夸耀一辈子的战绩和资历。
他倒好,小小年纪就懂得深藏功与名,还特么的舍得事了拂衣去,居然就放下泼天般的功劳不要,还离开军队回到了太原。
为什么?
这种人要么是大奸大恶之人。
要么就是待价而沽,另寻明主之辈。
还有么就是不甘居于人下,想另起炉灶,自成一系的枭雄,就像自己当初起家时一样。
但是大奸大恶之人和这个来历清白,模样清秀的少年可是挂不起钩来,凭着自己的眼光和阅历,这点儿自信还是有的。
待价而沽另寻明主更是谈不上,要知道哪位校长已经是全中国最最权高位重的人,而且还没有之一之说。连他都不算明主谁算?莫非是自己?合着人家放着正统的高官厚禄不要,千里迢迢来投奔自己这个过了气的半老头子?那更是扯淡。
这位大帅还是有点儿自知之明的,不要说现在,就是以前他还是脚踩山西,手控河北的山西王的时候,他也没觉得自己就有什么王八之气,虎躯一震别人就要纳头便拜。
难道是心向江西那边的人?也不会啊,他一个被抓丁的中学生,经历清清白白,没时间也没条件和那边接触,更不要说被彻底洗脑了。
那就只有一个解释,这小子就是想自起炉灶了,但不是想当枭雄,就凭现在的环境就不可能,全国已经趋于一统,已经没了二十年前那种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土壤了,这小子那么聪慧的人,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