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死字旗下:一个囚徒的逆袭 > 第85章 出使辰国:被赶出朝堂的隋唐

死字旗下:一个囚徒的逆袭 第85章 出使辰国:被赶出朝堂的隋唐

    瑞雪兆丰年。

    一夜大雪遮盖了所有,清晨,阳光洒落,在白茫茫的雪地上折射成零零碎碎的光斑,将京都百姓的眼眸刺的生疼。

    街头巷尾,轻声细语中,有人在讲述着昨夜的厮杀。

    百姓们知道那些人要杀隋唐。

    百姓们也都争先恐后,不计生死的去救隋唐。

    可唯独那些官员们,就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般。

    就连杨昌都仿佛才刚刚睡醒。

    然而,再大的雪也掩盖不住太平城里的血腥味,那些表面的风轻云淡,终究也抵不过心底的恨意绵绵。

    若非辰国使团来访,今日他们必杀隋唐。

    杀子之仇,不共戴天!

    “陛下谕旨:昨夜大雪,朕偶感风寒,略有不适,今日朝会暂由太子姜承代为主持。”

    御阶之上,郭巍宣读圣旨,他的身旁姜承一身锦袍,俯视着满殿群臣。

    这个太子他当了近二十年,这是第一次离那个位置如此的接近。

    在一众文武官员的窃窃私语之中,辰国使团踏入了澄明殿。

    “辰国太仆石坚见过姜太子殿下,不知贵国皇帝陛下为何没有临朝?”

    澄明殿上,那使者礼节周到,但问话之中,却是带着几分不满。

    在石坚看来,姜宣此举,对他和他身后的辰国而言,无疑是一种蔑视。

    只是,他又如何能知道姜宣的无奈,昨日的那一口血,让他那本就老迈的身躯雪上加霜。

    “昨夜大雪,父皇偶感风寒,关于贵国来访之事,今日特意将我召入宫中,殷殷叮嘱,并非有意怠慢,还请石太仆莫怪。”

    姜承气度温和,言语之中微微带着几分无奈。

    石坚没有说话,只是直勾勾的盯着姜承,半晌终于忍不住轻叹一声。

    姜承所说不似作假。

    “旬月以前,贵国便传来将要出使我国的消息,只是你我两国素来不睦,今日不知所为何来?”

    姜承没有再给石坚思忖的机会,而是直截了当的问道。

    “姜太子此言差矣,姜、辰两国六十余年来,风雨不断,百姓多难,我王每每思之,都为此深感痛心,今次出使也是为了重修两国邦交。”

    面对姜承询问,石坚不卑不亢,立即回应。

    此时他已经没有功夫计较姜国怠慢一事,作为使团主使,他知道自己的目的。

    不仅他知道,甚至可以说,姜国上下也都是心知肚明,两人方才这一问一答,只不过是为此事开了个场。

    当年大兴王朝分崩离析,国舅姜白和六族联盟分别建立姜、辰两国,此后六十余年,双方争斗不休,直到永生之乱爆发。

    永平三十年四月,姜国爆发永生教之乱,辰国朝堂欢欣鼓舞,所有人都以为统一的时机已到,然后,仅仅一个月之后,葛阳、郁林两郡便发生叛乱。

    叛乱者打着风家旗号,短短数月间,便将两郡彻底攻占,辰国皇帝云唤大怒,遂派兵镇压。

    然而,叛乱者来势汹汹,直至姜国永生教之乱平息,也未能将其彻底剿灭。

    这也导致辰国失去了向姜国进军的最佳时机。

    如今,姜国内乱已平,而辰国却仍受困于风家,另外,月东来所在的月家也使得云唤如芒在背。

    所以,他不得不派遣使者前往姜国,以其大寿为由,邀请姜国共商结盟之事。

    对于石坚的邀请,姜承并未推辞,永生教之乱给姜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如今乱局虽平,但各地流民四起,百姓惶惶,与辰国结盟,他们没有理由拒绝。

    因此,双方几乎是一拍即合。

    随后,大鸿胪景昭亲自设宴,款待石坚,而姜承则开始着手安排姜国出使一事。

    其实出使辰国不难,难的是派谁出使?

    年节前后,京都之中,乱局纷扰,尤其是昨天六十七颗人头落地,对文武百官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这也正是姜承如此头疼的原因。

    “诸位,辰国来意想必大家都已经清楚,辰国皇帝云唤借为其贺寿为由,欲与我姜国结盟,这一点咱们之前都已有共识,今日不做讨论。”

    “我想问的是,由谁出使?”

    姜承将问题抛给了殿内群臣。

    “回太子殿下,辰国以石坚为主使,咱们姜国恐怕还得由宋大人领头才是。”

    “理应如此。”

    “回太子殿下,臣觉得安北将军隋唐可担当此任。”

    突然,殿内响起了光禄勋许显纯的声音。

    景预匆忙转身望去,许显纯察觉到了他的目光,但却并未有所回应。

    许庆峰被隋唐斩杀,许显纯与景氏的关系也随之破裂。

    澄明殿里安静了下来,一众朝臣纷纷低头思忖,片刻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附和起来。

    “不错,安北将军骁勇,堪当此任。”

    “我也觉得安北将军合适。”

    “太子殿下,臣保举安北将军隋唐为使团主使。”

    满殿群臣,心思各异,但在这一刻却出奇的团结。

    “胡闹,两国会盟,如此大事,岂可掺杂个人私利。”魏斯终于忍不住站了出来。

    姜宣养病,姜承临时秉政,出使辰国是头等要事,他不允许任何人捣乱。

    面对魏斯的呵斥,朝堂之上,立刻便平静了下来。

    “这样吧,主使依旧由宋大人担任,隋唐可为副使,如此一来,既不失礼节,也可向辰国展示我姜国军威。”

    果真是老成持国之言。

    对于文武百官众口一词,魏斯洞若观火。

    甚至从他的内心来说,也是期望能够将隋唐这个祸害赶出京都。

    否则,还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魏斯的提议,几乎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

    只有田和、景预沉默不言。

    作为一直以来的老对手,尽管两人已经相当高估魏斯,但今日,却再次见识到了他的厉害。

    一句话,仅凭一句话,便成功收了六十七名朝臣的心。

    主使太仆宋平,副使安北将军隋唐。

    不过短短半天时间,出使辰国的人选便确定了下来。

    随后,旨意下达。

    没有人征求隋唐的意见,也没有人在乎他的意见,此时此刻,姜国朝堂上,所有人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那就是让隋唐走,走的越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