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死字旗下:一个囚徒的逆袭 > 第1章 太平城里风雨来

死字旗下:一个囚徒的逆袭 第1章 太平城里风雨来

    “大夫人,近些时日来,京中多有传言,说那安北将军是辰国细作,麾下大将也多出身辰国。”

    姜国京都,一座昏暗的宫殿之中,人影婆娑,烛火摇曳,却看不清说话人的模样。

    “可惜了一把好刀。”柔媚的声音之中带着几许惋惜,从卧榻之上缓缓响起。

    紧接着她又开口问道:“景大人那边准备的如何了?”

    “万事俱备,只等大夫人您了。”

    “好,既然我看中的刀已经折了,那就只好借他人的刀了,告诉景大人,咱们开始吧。”

    “是,大夫人。”

    “咔嚓!”天空之中突然响起一道惊雷,紧接着耀眼的闪电,便透过被风吹开的窗户,将宫殿之中映照的无比通明。

    床榻之上,正斜躺着一个身形曼妙的女子,肤若凝脂,媚意天成,只一眼便能勾动人最原始的欲望。

    可惜,此刻她神情冰冷,目光之中更是带着一丝仿佛要毁天灭地般的疯狂。

    “起风了。”身旁一个相貌端正的女子望着窗户轻声说道。

    “这宫墙之中的风何时停过?”床榻上的女子缓缓开口,她像是在问刚才说话的人,又仿佛是在自言自语。

    “但今日的风似乎大了许多。”相貌端正的女子接口回答道。

    “这不正是我们想要的吗?风越大,我越痛快。”床榻上的女子再次接过话茬。

    随即,昏暗的宫殿之中便响起了一阵如同夜枭般的狂笑。

    姜国京都,太子府。

    “两位,近日来,京中传言可曾听说?”太子姜承轻敲桌面,一脸温和的看着下首坐着的两个人。

    在他的左侧是丞相魏斯,右侧之人则被一件黑色斗篷遮住了全身,不露相貌,甚是神秘。

    “明日的朝会恐怕会相当热闹啊!”魏斯捋了一把胡须,神情之中带着几许玩味。

    “确实,想必会有很多人坐不住了吧。”那神秘人也接口说道。

    “自从景预重病,他们不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吗?”姜承轻笑着说道。

    似乎并未将这一切放在眼里。

    “唉!”那神秘人下意识叹了口气。

    “无妨,我答应你的,不会变。”姜承似乎是透过那厚厚的斗篷,察觉到了对方的异样。

    “谢过太子殿下。”那神秘人起身,微微拱手。

    “自己人,无需客气。”姜承摆了摆手,一股雍容之气拂面而过。

    “太子殿下,打算如何应对?”魏斯微笑着开口问道。

    然而,姜承却并没有立刻回答他,反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那神秘人。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沉默、寂静,片刻之后,那神秘人的声音才缓缓响起,只是这声音极其微小,小到只有在座的三人可以听到。

    “哈哈哈,好,你这一石三鸟之计,实在是太妙了。”

    等那神秘人声音落下,太子府里陡然响起姜承那畅快的大笑。

    夜色茫茫,太平城里从来不曾平静。

    旭日东升,澄明殿上更是波涛汹涌。

    “起奏陛下,我姜国已然大祸临头了。”

    众臣坐定,姜宣驾临,朝会才刚刚开始,大司农魏嵩便突然出列,悲声高呼。

    “咳咳咳,咳咳咳。”御座上,姜宣闻言立刻被惊的连连咳嗽。

    那一日,隋唐愤而拔刀,于刑杀台上怒斩六十七名官宦子弟,气的姜宣吐血卧床。

    自此之后,他的身体便一日不如一日,如今只能说是勉力维持,今日好不容易有所缓解,却被魏嵩一句话呛的差点背过气去。

    “魏嵩,你大胆,我姜国内乱以平,外患皆无,哪里来的大祸临头?”

    太子姜承出列,怒声斥道,这些时日以来,他代理国政,已然在朝臣心目中树立起了一个新君的形象。

    御座之上的姜宣,看着威风凛凛的姜承,眸子里闪过一道阴霾。

    “陛下,太子殿下,辰国那边传来消息,说安北将军乃是辰国之人,麾下诸将也大多出身辰国,此祸难道不大?”

    魏嵩并未因姜承的呵斥而有所收敛,反而声音变得更大了起来。

    “这,传言莫非是真的?”

    “报信之人言之凿凿,那隋唐在九重天上,公然承认,还能有假?”

    “完了,这果真是大祸临头啊!”

    “是啊,想那安北将军已然控制北地全境,若他率众倒向辰国,再加上那所谓的燕山王军,届时我姜国北疆屏障尽失,可如何是好?”

    “陛下,倾国之祸就在眼前,不可不防啊!”

    魏嵩的话在朝堂之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两侧的文武百官纷纷交头接耳,面露惊惶之色。

    “肃静,父皇多日不曾临朝,你等怎可如此失仪?”姜承一声暴喝,竟硬生生压住了纷乱的朝堂。

    “此事,田老太尉有何看法?”沉默半晌,姜宣骤然发问。

    景预病重,已经多日不曾上朝,再加上前些日子景清的所作所为,景氏已然风雨飘摇。

    如今太子建国,魏氏如日中天,就连一向嚣狂的田氏,也不得不蛰伏下来。

    此刻,见姜宣发问,田和稍作沉默,终于站了出来。

    “陛下, 依老臣所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田和弓着身子,沉声回答道。

    姜宣沉默了,眼见满朝文武,皆言隋唐之过,就连一向与他亲厚的景清都选择了默不作声。

    姜宣再次将目光看向了田和。

    “那依老太尉所言,咱们该如何应对呢?”

    “遣军攻之,隋唐所部于北地郡,尤其是兰西三城盘踞日久,非大军不能克。”田和那老迈的眸子陡然一睁,一缕杀气一闪而没。

    姜宣闻言不置可否,随即又看向一旁默不作声的魏斯。

    “丞相以为如何?”

    “太尉所言甚是,不过在此之前,朝中可以先派人过去,若能和平接管,则万事顺遂,若不能,再以大军攻之,也可堵悠悠之口。”

    魏斯稍作沉吟,下意识的捋了一把胡须,沉声回答道。

    “不愧是老成谋国之言。”

    “丞相所言,或可一试。”

    魏斯话音刚落,殿内便有人开口恭维起来。

    姜宣没有理会那些嘈杂之声,而是继续问道:“那不知该派何人前往呢?”

    “回陛下,宗正姜云第三子姜柏沉稳练达、志虑忠纯,大司农魏嵩之子魏易少有才学,精明强干,此二人可堪大任,臣代为举荐。”

    大鸿胪景昭突然出列说道,在他之后御史中丞张集也跟着附和起来。

    “好,那就封姜柏为北地郡守,魏易为兰西刺史,命其速速前往两地上任。”

    眼见九卿之中站出来两个人,姜宣也没有多想,便立刻下达了旨意。

    “陛下明鉴!”景昭与许显纯同声高呼。

    “只是此二人皆是文臣,那北地郡的军队该由谁负责呢?”

    眼见姜宣采纳了魏斯的建议,但涉及到军队之事,田和还是忍不住出声问道。

    毕竟之前北地军团便是由田开疆统领,只可惜,田开疆死于雷洪之手,北地军团也土崩瓦解。

    “父皇,儿臣府邸有一壮士,名为郑勇,人如其名,有万夫不当之勇,可为北地将军,掌管北地兵马。”

    沉默了好一会儿的姜承,突然高声说道。

    “准!”姜宣点了点头,没有丝毫犹豫。

    田和愕然,他抬起头来看着姜宣、姜承父子,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