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 第883章 简单伙食
热门推荐:
治病加寿:她们都来找我了!
穿越女尊:我用鉴宝赚大钱
我高三复读青梅女友已成大学校花
大明,我来了!
重回1958
电力世界的糖果射手
抽卡过后一定要笑着扮演
星际求生:从求生舱开始改造星球
律动的龙头村
第883章 简单伙食
民以食为天,招揽难民来说就得有足够的粮食。为二十万人口的长途旅行供应伙食更是沉重的负担――即使从上海或者乍浦起航,到临高的海路也长达900海里。帆船要走10天。
即使是身体健康的人,在拥挤颠簸的帆船上走完这段海路也不是件轻松的事情,更不要说这是一群饥肠辘辘,长期陷入营养不良中的难民。如果不供应有一定营养成分,热量充足的口粮,他们就很难活着看到旅途的终点了。
根据他们几年来收容难民的经验,供应加入蔬菜的稀粥是一种对难民虚弱的肠胃比较有益的食品。在他们的肠胃逐渐适应之后再在稀粥中添加蛋白质食品:主要是海产品,就能够起到增强体质的作用。
在检疫营地,简单的使用糙米红薯熬粥或者其他食品很容易,但普通的粮食既不符合临高的管理和营养要求,在运输和使用上也颇多不便。在狭小的船上厨房里为几百人煮稀粥相当困难。必须有简单易食的食品供。
洪璜楠的供应计划是参照过去登陆三亚的“支柱行动”――向每艘船供应足够的草地速食口粮。这一系列速食口粮已经发展的很成熟了:已经有了三大系列十二个品种。如果算上不同的口味和配料,亚种还要更多一些。这一系列不但在营养和热量上完全符合标准,口味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是这个计划被邬德否决了:大量发放草地口粮对过于昂贵了。而且草地口粮的存货也不足,包括军队仓库里储存的部分。只有1.5个战役存量。在营养结构上也不甚合理。草地口粮是高热量的口粮,用来补充激烈的作战行军中消耗的大量体能,因而成分中包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脂肪。
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是难民虚弱的肠胃难以承担的,不仅如此,人体消化代谢蛋白质需要额外消耗大量的淡水,很容易引起口渴,这对挤满了难民,储水量有限的难民船来说又增加了供水压力。
邬德便把此事交给了农业口和食品厂。让他们开发一种专门用于救济流民难民的救济口粮。
救济口粮与草地系列口粮最大的区别在成本上――与种类繁多内容齐全的草地系列相比,救济口粮考虑的更多的是在保证能量和基本营养的条件下,大批量低成本的生产。
这件事落在勋素济的头上――作为食品厂的厂长,此事当然责无旁贷。勋素济结婚成家,回家大小老婆伺候周到,更重要的是刘美兰和金喜善之间没有发生什么“家斗”的把戏。家庭关系比较和谐,家和万事兴,勋厂长不但享尽了齐人之福,工作上也干劲十足。
接到任务之后,他马上就和原先开发草地口粮的一干人聚会,讨论如何制造救济口粮。
救济口粮会议在南海农庄的莲藕亭召开。和咖啡馆不同,这里是特意营造出来的“农村风光”。与过去相比,莲藕亭周边的环境经过了刻意的整治,在长满荷叶的池塘旁,原先竹子和稻草搭得大凉亭已经被翻建为三间临水带木制露台的水榭建筑,四周遍植果树和柳树。竹篱笆上攀满了绿色的南瓜藤。
身处其间,很像旧时空的某些非常雕琢的“农家乐”胜地了。
与会者除了当初农业口的开发人员和“热心人士”之外,白多禄也来掺和了一脚。他对救济口粮如此热心完全是因为到黎区传教的需要。黎区的农业生产比汉区更为落后,特别是生黎区,完全是刀耕火种,村寨口粮不足是普遍现象。教会常常以分发救济粮作为一种传教手段。因而临高修院亟需一种廉价的救济口粮。
当初开发草地口粮的人,基本是一群“军用口粮控”,元老中坐在家里穿着睡衣吃出高价买回来的军用速食口粮的大有人在,对什么MRE、英军24小时口粮、法国单兵加热口粮、06单兵自热食品一个个如数家珍。
现在要开发一种救济口粮,等于是挠到了大伙的G点上,莲藕亭里来了许多人,其中有些人原本不在与会名单里,都忙中抽闲的过来了。
按照陈思根制定的难民供应标准:一个难民在“乘坐交通工具运输”时的供应食品的标准每天1790千卡。大致相当于二战期间德国战俘营里的供应标准,能够保证不饿死。当然,难民在乘坐交通工具运输的时候即不操练也不从事任何工作,儿童、孕产妇和病人另有供应标准。
吴南海建议:口粮原料优先使用红薯粉――不是红薯淀粉,红薯淀粉是纯淀粉,而红薯粉是将红薯切片烘干之后直接磨制成粉。包含红薯的大量纤维质。
临高的红薯干和红薯粉的储备很大,天地会在临高大规模的推广改良红薯种植,不管是国有农庄还是普通农户,都生产出了大量的红薯。可以说原料供应非常充分的。成了临高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
红薯粉之外就是少量的蛋白质。吴南海建议掺入少量的豆粉或者豆渣。豆科作物作为固氮作物在临高的新轮作体系中广泛种植。除了大豆用来榨油和做豆腐供应紧张之外,粮库里的蚕豆、豌豆、黑豆、鹰嘴豆等等储备还是相当可观的。
“……加入糖和盐分,混上点干蔬菜,要是觉得豆渣不够再拌上鱼粉最后烘干成块就成了。”吴南海说道。
叶雨茗说道:“为什么要做成砖?浪费劳动力。我觉得没必要。纯粹考虑低成本的话,红薯干就成――这东西我们储备量大,又不容易坏,每条船装上几百麻袋,每顿给难民们分配一些。一天保证500克红薯干,保证饿不死。就是得配给点汤:难民吃不到盐不行。”
他提议:制造浓缩脱水做成砖的调味品:用味噌、海带、干菜三合一的浓缩汤块。
用这种汤块煮出的大酱汤,在日本和朝鲜都是常用的菜肴,营养丰富,尽管口味并不很好。
“如果愿意可以再添加一些脱水蔬菜或者鱼干在酱汤里补充营养。红薯的纤维含量很大,所以纤维素这类东西就没必要再补充了。”
洪璜楠继续鼓吹他的土豆粉方案。他对土豆情有独钟,一直鼓吹要军队和劳工多吃土豆。
“还是我以前提过的方案:脱水土豆粉、动物油脂、香料混合。吃得时候加水混合煮成土豆泥就行。土豆营养丰富,完全可以替代米粮。如果能替代供应5000名士兵计算,每人每天消耗半公斤米粮。每周吃一天粮食量的土豆泥,则每周节省米粮2500公斤,每月节省米粮10000公斤。这个数字非常可观。难民当然更可以吃了。我觉得蛋白质没必要供给海运难民,消化蛋白质是需要水得,不如加入油脂。”
“油脂我自己还想要呢。”总参代表东门吹雨说,“油脂这东西,连元老吃都不够,还给难民?再说我们根本就没大规模的种过土豆。”
“土豆种植期短,产量高,能当菜又能当主食。多余的土豆脱水做成土豆粉可以长期储存!我一直不懂为什么农业部门不喜欢推广土豆?”
“临高这地方不适应种土豆,还是到了北方再推广吧。”吴南海说。南海农庄的试验田里有土豆种植――纯属维持种源,没有推广的意思。就少量的种植来看产量也不如北方高,和种植的红薯相比没有优势。
土豆的产量很高,但是土豆的水分大。实际得粮比率是要打很大的折扣的。按照旧时空的标准,五斤土豆才能抵得了一斤米。
经过讨论,最后决定的救济口粮方案被命名为“简单伙食”系列。第1号简单伙食是红薯粉“饼干”。 同一份半斤标准砖包含两块饼砖的口粮中,有咸甜淡中的两种口味混合搭配。同时被定型投产的还有“1号速食汤块”,也就是叶雨茗吹嘘的“酱汤”。制造味噌需要使用豆类或者米麦,原料有限所以只能少量的生产。一块1号速食汤块可以煮出供十人享用的味噌汤。
简单伙食系列后来发展成和草地系列一样的综合性供应口粮。不过它的种类比较少。只是简单的按照用途进行分类。在用途上分为“就地救济”、“营地救济”、“车船运输救济”和“徒步救济”。每一个品种再分出冬季型和普通型。每种口粮的热量和营养成分各有不同。
但是各批次制造出来的救济口粮内容大有差别。根据生产干粮的季节不同、元老院控制的地盘不断扩大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口粮的内容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即有糙米粉、全麦粉掺入碎肉干的豪华型,也有过在紧张时期只是在红薯粉里加上点地瓜叶和鱼粉的简装型。总的来说每一批次的救济口粮重量、尺寸以和含有的能量、营养成分差别并不显著。
民以食为天,招揽难民来说就得有足够的粮食。为二十万人口的长途旅行供应伙食更是沉重的负担――即使从上海或者乍浦起航,到临高的海路也长达900海里。帆船要走10天。
即使是身体健康的人,在拥挤颠簸的帆船上走完这段海路也不是件轻松的事情,更不要说这是一群饥肠辘辘,长期陷入营养不良中的难民。如果不供应有一定营养成分,热量充足的口粮,他们就很难活着看到旅途的终点了。
根据他们几年来收容难民的经验,供应加入蔬菜的稀粥是一种对难民虚弱的肠胃比较有益的食品。在他们的肠胃逐渐适应之后再在稀粥中添加蛋白质食品:主要是海产品,就能够起到增强体质的作用。
在检疫营地,简单的使用糙米红薯熬粥或者其他食品很容易,但普通的粮食既不符合临高的管理和营养要求,在运输和使用上也颇多不便。在狭小的船上厨房里为几百人煮稀粥相当困难。必须有简单易食的食品供。
洪璜楠的供应计划是参照过去登陆三亚的“支柱行动”――向每艘船供应足够的草地速食口粮。这一系列速食口粮已经发展的很成熟了:已经有了三大系列十二个品种。如果算上不同的口味和配料,亚种还要更多一些。这一系列不但在营养和热量上完全符合标准,口味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是这个计划被邬德否决了:大量发放草地口粮对过于昂贵了。而且草地口粮的存货也不足,包括军队仓库里储存的部分。只有1.5个战役存量。在营养结构上也不甚合理。草地口粮是高热量的口粮,用来补充激烈的作战行军中消耗的大量体能,因而成分中包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脂肪。
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是难民虚弱的肠胃难以承担的,不仅如此,人体消化代谢蛋白质需要额外消耗大量的淡水,很容易引起口渴,这对挤满了难民,储水量有限的难民船来说又增加了供水压力。
邬德便把此事交给了农业口和食品厂。让他们开发一种专门用于救济流民难民的救济口粮。
救济口粮与草地系列口粮最大的区别在成本上――与种类繁多内容齐全的草地系列相比,救济口粮考虑的更多的是在保证能量和基本营养的条件下,大批量低成本的生产。
这件事落在勋素济的头上――作为食品厂的厂长,此事当然责无旁贷。勋素济结婚成家,回家大小老婆伺候周到,更重要的是刘美兰和金喜善之间没有发生什么“家斗”的把戏。家庭关系比较和谐,家和万事兴,勋厂长不但享尽了齐人之福,工作上也干劲十足。
接到任务之后,他马上就和原先开发草地口粮的一干人聚会,讨论如何制造救济口粮。
救济口粮会议在南海农庄的莲藕亭召开。和咖啡馆不同,这里是特意营造出来的“农村风光”。与过去相比,莲藕亭周边的环境经过了刻意的整治,在长满荷叶的池塘旁,原先竹子和稻草搭得大凉亭已经被翻建为三间临水带木制露台的水榭建筑,四周遍植果树和柳树。竹篱笆上攀满了绿色的南瓜藤。
身处其间,很像旧时空的某些非常雕琢的“农家乐”胜地了。
与会者除了当初农业口的开发人员和“热心人士”之外,白多禄也来掺和了一脚。他对救济口粮如此热心完全是因为到黎区传教的需要。黎区的农业生产比汉区更为落后,特别是生黎区,完全是刀耕火种,村寨口粮不足是普遍现象。教会常常以分发救济粮作为一种传教手段。因而临高修院亟需一种廉价的救济口粮。
当初开发草地口粮的人,基本是一群“军用口粮控”,元老中坐在家里穿着睡衣吃出高价买回来的军用速食口粮的大有人在,对什么MRE、英军24小时口粮、法国单兵加热口粮、06单兵自热食品一个个如数家珍。
现在要开发一种救济口粮,等于是挠到了大伙的G点上,莲藕亭里来了许多人,其中有些人原本不在与会名单里,都忙中抽闲的过来了。
按照陈思根制定的难民供应标准:一个难民在“乘坐交通工具运输”时的供应食品的标准每天1790千卡。大致相当于二战期间德国战俘营里的供应标准,能够保证不饿死。当然,难民在乘坐交通工具运输的时候即不操练也不从事任何工作,儿童、孕产妇和病人另有供应标准。
吴南海建议:口粮原料优先使用红薯粉――不是红薯淀粉,红薯淀粉是纯淀粉,而红薯粉是将红薯切片烘干之后直接磨制成粉。包含红薯的大量纤维质。
临高的红薯干和红薯粉的储备很大,天地会在临高大规模的推广改良红薯种植,不管是国有农庄还是普通农户,都生产出了大量的红薯。可以说原料供应非常充分的。成了临高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
红薯粉之外就是少量的蛋白质。吴南海建议掺入少量的豆粉或者豆渣。豆科作物作为固氮作物在临高的新轮作体系中广泛种植。除了大豆用来榨油和做豆腐供应紧张之外,粮库里的蚕豆、豌豆、黑豆、鹰嘴豆等等储备还是相当可观的。
“……加入糖和盐分,混上点干蔬菜,要是觉得豆渣不够再拌上鱼粉最后烘干成块就成了。”吴南海说道。
叶雨茗说道:“为什么要做成砖?浪费劳动力。我觉得没必要。纯粹考虑低成本的话,红薯干就成――这东西我们储备量大,又不容易坏,每条船装上几百麻袋,每顿给难民们分配一些。一天保证500克红薯干,保证饿不死。就是得配给点汤:难民吃不到盐不行。”
他提议:制造浓缩脱水做成砖的调味品:用味噌、海带、干菜三合一的浓缩汤块。
用这种汤块煮出的大酱汤,在日本和朝鲜都是常用的菜肴,营养丰富,尽管口味并不很好。
“如果愿意可以再添加一些脱水蔬菜或者鱼干在酱汤里补充营养。红薯的纤维含量很大,所以纤维素这类东西就没必要再补充了。”
洪璜楠继续鼓吹他的土豆粉方案。他对土豆情有独钟,一直鼓吹要军队和劳工多吃土豆。
“还是我以前提过的方案:脱水土豆粉、动物油脂、香料混合。吃得时候加水混合煮成土豆泥就行。土豆营养丰富,完全可以替代米粮。如果能替代供应5000名士兵计算,每人每天消耗半公斤米粮。每周吃一天粮食量的土豆泥,则每周节省米粮2500公斤,每月节省米粮10000公斤。这个数字非常可观。难民当然更可以吃了。我觉得蛋白质没必要供给海运难民,消化蛋白质是需要水得,不如加入油脂。”
“油脂我自己还想要呢。”总参代表东门吹雨说,“油脂这东西,连元老吃都不够,还给难民?再说我们根本就没大规模的种过土豆。”
“土豆种植期短,产量高,能当菜又能当主食。多余的土豆脱水做成土豆粉可以长期储存!我一直不懂为什么农业部门不喜欢推广土豆?”
“临高这地方不适应种土豆,还是到了北方再推广吧。”吴南海说。南海农庄的试验田里有土豆种植――纯属维持种源,没有推广的意思。就少量的种植来看产量也不如北方高,和种植的红薯相比没有优势。
土豆的产量很高,但是土豆的水分大。实际得粮比率是要打很大的折扣的。按照旧时空的标准,五斤土豆才能抵得了一斤米。
经过讨论,最后决定的救济口粮方案被命名为“简单伙食”系列。第1号简单伙食是红薯粉“饼干”。 同一份半斤标准砖包含两块饼砖的口粮中,有咸甜淡中的两种口味混合搭配。同时被定型投产的还有“1号速食汤块”,也就是叶雨茗吹嘘的“酱汤”。制造味噌需要使用豆类或者米麦,原料有限所以只能少量的生产。一块1号速食汤块可以煮出供十人享用的味噌汤。
简单伙食系列后来发展成和草地系列一样的综合性供应口粮。不过它的种类比较少。只是简单的按照用途进行分类。在用途上分为“就地救济”、“营地救济”、“车船运输救济”和“徒步救济”。每一个品种再分出冬季型和普通型。每种口粮的热量和营养成分各有不同。
但是各批次制造出来的救济口粮内容大有差别。根据生产干粮的季节不同、元老院控制的地盘不断扩大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口粮的内容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即有糙米粉、全麦粉掺入碎肉干的豪华型,也有过在紧张时期只是在红薯粉里加上点地瓜叶和鱼粉的简装型。总的来说每一批次的救济口粮重量、尺寸以和含有的能量、营养成分差别并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