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 第2549章 布庄老板
热门推荐:
我,三毛,要科举
做个兼职而已怎么加入第四天灾了
称帝了,才告诉我父母是禁忌级?
被兄弟出卖,归来已无敌
盗墓同人跟着大伙去冒险
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
龙魂传
云王
同居后,清冷禁欲系校花妙变病娇
第2549章 布庄老板
黎山挠挠头,思索了一下陈小兵等人给他带来的广州市场情况汇报,便说道:“似乎都正确?”
邹标两手一摊:“没错,这两句话看起来矛盾,但是都正确。社会发展有着动态的时空不平衡性,英国如此,中国更是如此。这两个似乎矛盾的过程在同一个国家可能同时存在,甚至同一个县内都有可能存在。”
“想不到你明明是个理科生,对社会科学类还挺有兴趣的。”
“我是工科生。”邹标一本正经地说,“还有,我们现在讨论的,本质上属于经济史,没有一定的数学能力是无法正确的领会的。”
“这么说长时段的历史还是有效的咯?假如历史还是这样发展,似乎历史上的事情还是会重现?”
“史料有真假,但历史没有失效与否的说法。”邹标说,“历史本身就是基于过去的信息总结与提炼,何况史料本身都有真有假、残缺不全,真想知道情况还是得实地调查一番。”
“我们去万国兜一圈,你就差要写篇论证文章了。”黎山笑道。
“万国是顺利开张了,不过市场上恐怕很不平静。”邹标面露忧色,“不亲自去市场看看,恐怕会出大问题。”
纸棉的事情,他们自然也是知道的。不论是警察还是政保,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搜集社情和舆情。纸棉泛滥和炒作的事情,一个多月前就送到了他们的案头。
但是纸棉炒作这件事其实已经属于金融问题了,黎山和邹标虽然意识到里面的危险性,但是具体如何应对,还得看财政金融部门的决定。说到底,他们只是生产部门的领导,具体到市场操作他们是没有决定权的。
“我也觉得纸棉这事有些离谱了。投机色彩太浓。”邹标眉头紧蹙,“王家两口子怎么说。”
“他们不管这事。这事理论上说现在是十八不靠。毕竟我们就没有期货市场。银行也说这事不归他们管--毕竟人炒纸棉也没向银行贷款不是。刘市长开了个工作会议,把这事给楚河和任佑梓了。他们理论上不就是广州证交所的头目么。”
“他们两个光杆司令,有什么用?”别看楚河和任佑梓一个是证监会秘书,一个是证交所董事长,其实他们能指挥的只有自己的生活秘书。在大世界里搞了一间办公室合署办公。
因为眼下证券业务量很小,元老院秉承不养闲人的宗旨,这证交所和证监会只有一三五开门办公,二四六两人各有兼职。
“这不是专业对口么。”
“我觉得这么搞下去迟早要闹出事来,唉唉唉。”邹标开始叹气了。
他们直接从大世界码头搭乘小艇,一路直接到了万国市场的码头。登陆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虽然开业庆典昨天才刚刚举行过,这里的市面已经相当的热闹,归化民出入很多,对穿着澳服的人大家早已是见怪不怪,并没有引起注目。
为了促进市场的发展,从一周前开始海南示范厂将库存棉纱和棉布分批次投入市场,而他们重点扶持的南沙棉纺织厂也开始在市场里投放棉布,现在是时候看看市场反应了。
万国市场的甲乙丙丁的四个专业区里,除了丁区因为主要是元老院企业来开设之外,前面三个区的铺位出租率其实连一半都不到。不过即使一半都不到,形成的交易额按照本时空的标准来说已经相当可观了。这类专业市场的好处,商人们是完全能领会的。
他们先去了市场管理公司,大致了解了下目前的市场经营状况,情况和他们设想的差不多,目前的交易额不大,但是有逐渐增长的趋势。不过在总交易额中,花、纱、布的比例很小。只占全部交易额的不到百分之二十。大头还是丝制品。
原因不言而喻,生丝和丝织品有外国客商的批量买入--随着广州开埠和对外国商人的各种限制相继取消,外国商人的采购从“季风制”开始转向“长年制”。许多商人在广州长期逗留,置办商品也不再集中在某几个月。
棉制品上,本地生产的各种棉布外销数量微乎其微,反倒市场受到中低挡档次棉布热销的关系,最近还有大量的松江棉布到货,受棉布需求增加价格上涨的因素影响,小生产机户和家庭户对棉纱的需求不断增加的影响,临高示范厂和南沙厂的棉纱出货量稳中向好,连带着07式手工机生产的“改良纱”也水涨船高。价格也是节节攀升。
从市场看,除了棉花价格暴涨和那个已经开始发疯的“纸棉”之外,市场总体情况还算不错。机制纱获得了很大的认可,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打掉了土纱的市场。
从市场管理公司出来,他们又在市场里转了转,和门市上的老板活计聊天,大致也印证了从管理公司得来的数据。
如此说来,只要能及时遏止住纸棉的炒作,解除金融风险,棉纺织市场暴发危机的风险就属于可防可控的范围之内
这一圈走下来,二人觉得还算满意,最后,邹标建议到甲区看看。
甲区做得都是小生意,别看人来人往,煞是热闹,在整个市场的交易额度上连百分之五的比例都没有。但是这么小的生意又往往关系着千家万户。
“……要看我们的行为对社会有多大的影响,直接看看群众的状况是最现实的。”
甲区除了有铺面,利用尚未开发的空地还允许摆摊。这里的客商,不论是买还是卖,都是小得不能再小了。交易的商品也少到只有一两匹布绸;几绞棉纱蚕丝;一担棉花干茧之类。生意虽小,却是广州周围无数农户的副业,许多人家的妇女以此来换取些许收入用来补贴家用。
他们很快注意到一座小小的铺面前,围着七八个人,似乎正在说着什么。看模样,像是某家铺户正在收购散户的布匹。
黎山的示意之下,一行人不露声色的靠了过去。观察着店里的情形。
果然这是一家小小的“布庄”。黎山知道“庄”这个词在本时空的商业领域里是有特殊定义的,用在手工业领域,多是“包买商”:发出原料,收购制成品;亦有不发原料,直接向散户收购产品的,大多是兼而有之。
设庄的商人都是有自己的批发渠道的。收到货物之后,再转运到某地去整批发卖。
布庄的老板是个瘦瘦高高的男人。他一边指挥着两个伙计搬运布匹,接待来客一边和来售布的散户交谈议价,还要挑剔质量,量裁长短,最后还要上秤称一称。时不时还要斥骂或者提醒伙计几句,真可谓耳听八方眼观六路了。
几乎每卷布到他手里展开他就开始摇头,虽然黎山和邹标听不太懂他的广东话,但是大概意思还是知道的:各式各样的挑剔毛病。散户们虽然每每与他争论,但是最终结果无不败下阵来被他扣去几分到一角。
“他这做派,倒让我想起了个武侠人物……”邹标说。
“谁?”
“摇头狮子。”
两人都笑了起来,这一笑,惊动了老板。老板抬眼一看,是几个穿着“干部服”的人正在旁观。他心思最活,立刻笑着招呼道:“几位同志,来小店看看如何?”
黎山也有意了解下商户的情况,便点头道:“好倒是好,只是你还在忙生意……”
“这不碍事。”老板笑道,“我从小练出来的本事,一心两用,谈生意做生意两不误!”
说罢招呼伙计:“阿千,请几位同志进来坐坐,沏好茶!”
黎、邹二人来到铺内,店铺面积很小。除了柜台之外就全是存货,可是柜台里面,还设了一张茶桌,几张澳洲藤椅。看着桌子上的全套“功夫茶”的茶具,让黎山有了熟悉的感觉。想不到某些元老从旧时空带来的习俗,居然这么快就扩散开了。
老板让伙计暂时顶一顶,自己亲自过来为二人沏茶。问道:“两位一定是澳洲人的大干部……”
黎山忍不住笑道:“伱怎么知道?”
“看两位的模样就知道,神态举止,我一望便知!虽说和元老首长还差着那么些意思,可是也有七八分像了。”
黎山听了,也不知道这算是夸奖还是贬抑,只得干笑了几下。倒是邹标觉得这老板甚是有趣,问道:“你的眼光真准!我们是大宋织造局的,今天专门过来看澳洲棉纱的销售情况的。”
“原来这澳洲纱就是你们那里纺出来得呀!”掌柜“惊讶”道,“失敬失敬!不知道两位同志贵姓?”
这倒也无需隐瞒,二人各自报了姓氏。掌柜道:“敝姓李,名奇微。在南海县开一家小小的布庄。这里算是个分号吧。”
二人嘴里的茶差点喷出来,黎山强忍着笑意,道:
“原……原来是李掌柜。”
“不敢不敢。”李掌柜很是兴奋,正要亲自招待,外面等候的顾客却不耐烦了,嚷嚷着要售布。
黎山挠挠头,思索了一下陈小兵等人给他带来的广州市场情况汇报,便说道:“似乎都正确?”
邹标两手一摊:“没错,这两句话看起来矛盾,但是都正确。社会发展有着动态的时空不平衡性,英国如此,中国更是如此。这两个似乎矛盾的过程在同一个国家可能同时存在,甚至同一个县内都有可能存在。”
“想不到你明明是个理科生,对社会科学类还挺有兴趣的。”
“我是工科生。”邹标一本正经地说,“还有,我们现在讨论的,本质上属于经济史,没有一定的数学能力是无法正确的领会的。”
“这么说长时段的历史还是有效的咯?假如历史还是这样发展,似乎历史上的事情还是会重现?”
“史料有真假,但历史没有失效与否的说法。”邹标说,“历史本身就是基于过去的信息总结与提炼,何况史料本身都有真有假、残缺不全,真想知道情况还是得实地调查一番。”
“我们去万国兜一圈,你就差要写篇论证文章了。”黎山笑道。
“万国是顺利开张了,不过市场上恐怕很不平静。”邹标面露忧色,“不亲自去市场看看,恐怕会出大问题。”
纸棉的事情,他们自然也是知道的。不论是警察还是政保,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搜集社情和舆情。纸棉泛滥和炒作的事情,一个多月前就送到了他们的案头。
但是纸棉炒作这件事其实已经属于金融问题了,黎山和邹标虽然意识到里面的危险性,但是具体如何应对,还得看财政金融部门的决定。说到底,他们只是生产部门的领导,具体到市场操作他们是没有决定权的。
“我也觉得纸棉这事有些离谱了。投机色彩太浓。”邹标眉头紧蹙,“王家两口子怎么说。”
“他们不管这事。这事理论上说现在是十八不靠。毕竟我们就没有期货市场。银行也说这事不归他们管--毕竟人炒纸棉也没向银行贷款不是。刘市长开了个工作会议,把这事给楚河和任佑梓了。他们理论上不就是广州证交所的头目么。”
“他们两个光杆司令,有什么用?”别看楚河和任佑梓一个是证监会秘书,一个是证交所董事长,其实他们能指挥的只有自己的生活秘书。在大世界里搞了一间办公室合署办公。
因为眼下证券业务量很小,元老院秉承不养闲人的宗旨,这证交所和证监会只有一三五开门办公,二四六两人各有兼职。
“这不是专业对口么。”
“我觉得这么搞下去迟早要闹出事来,唉唉唉。”邹标开始叹气了。
他们直接从大世界码头搭乘小艇,一路直接到了万国市场的码头。登陆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虽然开业庆典昨天才刚刚举行过,这里的市面已经相当的热闹,归化民出入很多,对穿着澳服的人大家早已是见怪不怪,并没有引起注目。
为了促进市场的发展,从一周前开始海南示范厂将库存棉纱和棉布分批次投入市场,而他们重点扶持的南沙棉纺织厂也开始在市场里投放棉布,现在是时候看看市场反应了。
万国市场的甲乙丙丁的四个专业区里,除了丁区因为主要是元老院企业来开设之外,前面三个区的铺位出租率其实连一半都不到。不过即使一半都不到,形成的交易额按照本时空的标准来说已经相当可观了。这类专业市场的好处,商人们是完全能领会的。
他们先去了市场管理公司,大致了解了下目前的市场经营状况,情况和他们设想的差不多,目前的交易额不大,但是有逐渐增长的趋势。不过在总交易额中,花、纱、布的比例很小。只占全部交易额的不到百分之二十。大头还是丝制品。
原因不言而喻,生丝和丝织品有外国客商的批量买入--随着广州开埠和对外国商人的各种限制相继取消,外国商人的采购从“季风制”开始转向“长年制”。许多商人在广州长期逗留,置办商品也不再集中在某几个月。
棉制品上,本地生产的各种棉布外销数量微乎其微,反倒市场受到中低挡档次棉布热销的关系,最近还有大量的松江棉布到货,受棉布需求增加价格上涨的因素影响,小生产机户和家庭户对棉纱的需求不断增加的影响,临高示范厂和南沙厂的棉纱出货量稳中向好,连带着07式手工机生产的“改良纱”也水涨船高。价格也是节节攀升。
从市场看,除了棉花价格暴涨和那个已经开始发疯的“纸棉”之外,市场总体情况还算不错。机制纱获得了很大的认可,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打掉了土纱的市场。
从市场管理公司出来,他们又在市场里转了转,和门市上的老板活计聊天,大致也印证了从管理公司得来的数据。
如此说来,只要能及时遏止住纸棉的炒作,解除金融风险,棉纺织市场暴发危机的风险就属于可防可控的范围之内
这一圈走下来,二人觉得还算满意,最后,邹标建议到甲区看看。
甲区做得都是小生意,别看人来人往,煞是热闹,在整个市场的交易额度上连百分之五的比例都没有。但是这么小的生意又往往关系着千家万户。
“……要看我们的行为对社会有多大的影响,直接看看群众的状况是最现实的。”
甲区除了有铺面,利用尚未开发的空地还允许摆摊。这里的客商,不论是买还是卖,都是小得不能再小了。交易的商品也少到只有一两匹布绸;几绞棉纱蚕丝;一担棉花干茧之类。生意虽小,却是广州周围无数农户的副业,许多人家的妇女以此来换取些许收入用来补贴家用。
他们很快注意到一座小小的铺面前,围着七八个人,似乎正在说着什么。看模样,像是某家铺户正在收购散户的布匹。
黎山的示意之下,一行人不露声色的靠了过去。观察着店里的情形。
果然这是一家小小的“布庄”。黎山知道“庄”这个词在本时空的商业领域里是有特殊定义的,用在手工业领域,多是“包买商”:发出原料,收购制成品;亦有不发原料,直接向散户收购产品的,大多是兼而有之。
设庄的商人都是有自己的批发渠道的。收到货物之后,再转运到某地去整批发卖。
布庄的老板是个瘦瘦高高的男人。他一边指挥着两个伙计搬运布匹,接待来客一边和来售布的散户交谈议价,还要挑剔质量,量裁长短,最后还要上秤称一称。时不时还要斥骂或者提醒伙计几句,真可谓耳听八方眼观六路了。
几乎每卷布到他手里展开他就开始摇头,虽然黎山和邹标听不太懂他的广东话,但是大概意思还是知道的:各式各样的挑剔毛病。散户们虽然每每与他争论,但是最终结果无不败下阵来被他扣去几分到一角。
“他这做派,倒让我想起了个武侠人物……”邹标说。
“谁?”
“摇头狮子。”
两人都笑了起来,这一笑,惊动了老板。老板抬眼一看,是几个穿着“干部服”的人正在旁观。他心思最活,立刻笑着招呼道:“几位同志,来小店看看如何?”
黎山也有意了解下商户的情况,便点头道:“好倒是好,只是你还在忙生意……”
“这不碍事。”老板笑道,“我从小练出来的本事,一心两用,谈生意做生意两不误!”
说罢招呼伙计:“阿千,请几位同志进来坐坐,沏好茶!”
黎、邹二人来到铺内,店铺面积很小。除了柜台之外就全是存货,可是柜台里面,还设了一张茶桌,几张澳洲藤椅。看着桌子上的全套“功夫茶”的茶具,让黎山有了熟悉的感觉。想不到某些元老从旧时空带来的习俗,居然这么快就扩散开了。
老板让伙计暂时顶一顶,自己亲自过来为二人沏茶。问道:“两位一定是澳洲人的大干部……”
黎山忍不住笑道:“伱怎么知道?”
“看两位的模样就知道,神态举止,我一望便知!虽说和元老首长还差着那么些意思,可是也有七八分像了。”
黎山听了,也不知道这算是夸奖还是贬抑,只得干笑了几下。倒是邹标觉得这老板甚是有趣,问道:“你的眼光真准!我们是大宋织造局的,今天专门过来看澳洲棉纱的销售情况的。”
“原来这澳洲纱就是你们那里纺出来得呀!”掌柜“惊讶”道,“失敬失敬!不知道两位同志贵姓?”
这倒也无需隐瞒,二人各自报了姓氏。掌柜道:“敝姓李,名奇微。在南海县开一家小小的布庄。这里算是个分号吧。”
二人嘴里的茶差点喷出来,黎山强忍着笑意,道:
“原……原来是李掌柜。”
“不敢不敢。”李掌柜很是兴奋,正要亲自招待,外面等候的顾客却不耐烦了,嚷嚷着要售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