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 > 第285章 成子的未来之路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 第285章 成子的未来之路

    “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对于这种人,李乐并没有想过要如何如何。

    有些人就是天生的决策和领导者,而有些人性格使然,或许当不了扛旗的,但能够完美的执行和追随。

    所以,李乐凭借拥有的那点优势,给了陆桐几个人的名字。

    有枣无枣,打一杆子,能挖就挖,不能挖,结个善缘总是好的。

    “何洋青,夏华,牟贵贤,海信,孙同宇,临安华夏黄页,陆肇喜,羊城通讯......”

    “你又从哪弄的这些名字?”陆桐念叨了几遍,扭头问李乐。

    “啊,我不是在学校多学了一门经济学么?这都是接触到的案例资料中的一些典型。”李乐开始睁眼说瞎话,就像当初和陆桐说起视频监控技术时,把海威那俩剑客给卖了一样。

    再问,就是昨夜梦中偶遇一白胡子老爷爷。

    “零售,市场开发,电子产品,还有连锁营销,这些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东西。而且,学历都不低,比较好沟通。陆叔可以试一试。”

    “行吧,我试试看。”

    陆桐也不傻,即便相信李乐,该做的调查还是得做。花点电话费、路费,反正成本不高。

    把几个人名字在本子上记好,陆桐突然抬起头,“以后,还得靠你们帮衬着小宁。”

    “您这话说的。”李乐想了想,“叔,您真想让小宁考个托福,出去上学?”

    陆桐点点头,“你们专业不同,或许对咱们这里理工科在学校里教授的东西并不了解。”

    “现在的情况是,最顶级的几个学校可能还好点,但是下面的学校里,知识体系陈旧,学习的内容已经十分落后,跟不上世界主流的发展。”

    “如果想跟上科技的进步,必须去国外了解和学习。”

    “当然,你要只是想混个文凭,等着以后进到国家的管理体系内,从此以后不再从事和所学专业相关的内容,也无所谓,可你不能靠堆积公务人员和官员的数量,来让经济发展,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不是?”

    “既然小宁喜欢这个,还有自己的想法,就不能总在自家这一亩三分地里打转,得出去,才能学到真东西。”

    “教育已经出现断层了。再不更换新的知识体系,只会和世界越拉越远。”

    陆桐说完起身,拿起车钥匙,

    “晚上和小宁一起回家吃饭,你阿姨买了点海鲜。”

    “我这边有个客户要见,你俩在这儿玩也成,去百信那边玩电脑也成。”

    李乐瞧见陆桐要走,也赶紧起身,“我去外面待着。”

    说完,端着茶杯,先一步出了办公室。

    。。。。。。

    海鲜这种东西,在这冷链供应还没有广泛开展的时候,只能是内陆地区餐桌上的高附加值食品。

    晚上在陆小宁家,见到了小龙,青口,生蚝,蛏子这种东西,李乐也挡不住多吃了几口。

    只不过回到家,李乐就开始一边念着“贱命一条,山猪吃不得细糠”,一趟趟往厕所里跑。

    在家休养了到第三天,才觉得舒服多了

    正躺在沙发上,拿着本《田野调查》,准备着下学期的课程,还没翻两页,就被电话铃声给从思绪中拽了出来。

    “喂?啊,那你先盯着,我一会儿就过来。”

    有些虚的李乐,换上一件长袖t恤,晃悠着下了楼。

    骑车到了铁路食品厂的门口,就瞧见一辆九米六的货车,正停在院子里面。

    一辆叉车,正在把车上的机器往食品加工车间里运。

    刚进远门,成子三步两步跑到李乐跟前。”

    所以说人靠衣装马靠鞍,成子穿着一套时下流行风格的服装。

    poLo衫,西装裤,穿袜子套皮凉鞋。

    上衣必须扎进裤子里,露出金闪闪的皮带头,

    腰间左边别着传呼机包,右边缀着一个手机包,屁股后头挂着一个钥匙包,整得像民警执勤时用的八件套。

    成子整个人瞧着顺溜许多,没了往日里街头流浪的散漫的气息,精瘦精瘦的。

    “乐哥,你回来了。”

    “你怎么知道的?”

    “估摸着时间快到了,就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试试看。”

    “嘿,等等,我瞅这造型,咋?想当李皮带?”

    李乐用手戳了戳皮带头,还挺硬。

    “李皮带?”成子被问的一愣,“哦,这个,地摊上十二块钱买的,有点贵了。”

    “现在出去跟人谈事,先敬衣衫再敬人,不把自己倒弄好看了,人家连和你谈的心情都没有。”

    成子一拍腰间的传呼机,“这玩意儿,就是块电子表,玩具摊买的,才两块钱。”

    “手机不会是假的吧。”

    “二手的,二手的。”

    李乐知道成子嘴里的“二手”是个什么意思。

    长安城,古称六朝或者十三朝古都,现在,“贼都”。

    “走,瞧瞧设备去。”

    生产力的发展,还是得依靠机械化来实现。成子在前段时间去了趟鲁省的密州,在那看到了新上市的一款鸡蛋剥壳机,一台机子顶得上几十个人的效率。

    只不过价格有些高,一套小三万块钱。

    按着规矩,电话里给李乐汇报了一下,李乐回了句,“你看着买就是,关键是剥鸡蛋的那群娃娃们咋安排。”

    琢磨半天,干脆,除了几个大点儿的给安排进其他工序,剩下的那些,干干杂活,先养着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