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 > 第1328章 李理事,李李氏?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 第1328章 李理事,李李氏?

    汉江之南,瑞草区,和江南区一江之隔。

    如果付清梅到了这儿,肯定回想起当年元旦后,作为志司情报部的一员到这里之后的一天一夜。

    可李乐哪知道这个,只是跟着李建熙从水原一路开回市区时,车子拐了个弯到了这里的一片大工地。

    烈日炙烤着百米见方的深坑,钢筋纵横交错如巨型棋盘,混凝土泵车正将灰浆注入数米厚的筏板。

    旋挖钻机在基坑边缘轰鸣,五台塔吊悬在高空挥动钢臂,哨声与打桩机的撞击声此起彼伏。

    穿着橙色工装的焊工穿梭在钢笼间,蓝色的电弧不时闪烁。

    几台抽水泵正将地下水排入市政管网,边上绑扎钢筋的工人后背的汗渍在深蓝工装上晕开白霜。

    “往东半米,落钩!”

    安全员腰间的报话机里传来声音,一旁拎着西装,卷着袖口,露出壮硕结实小臂的李乐不由得抬头,瞄了眼不远处的一座塔吊,顺势擦了一下从头盔里,沿着鬓角落下的汗珠。

    而李建熙则气定神闲的被两个安保搀扶着,站在一溜阴影里,观察着脚下的基坑和四周繁忙的景象。

    “你在干什么?”瞧见安全员正弯着腰测量,李建熙挪动两步,问道。

    “啊?”

    “会长问你呢。你在干嘛?”一个明显脸上带了紧张的白帽子,抬腿踹了脚安全员。

    “我,我.....”

    “他在监测基坑有没有变形。”李乐瞥了眼白帽子,顺嘴来了一句,算是提醒。

    “啊,是,我在监测基坑。”

    李建熙歪头瞅瞅李乐,笑道,“你也懂工地?”

    “还成,略懂。”

    “那这边看出来点什么?”

    “这边?”李乐侧身,往阴影里凑了凑,问白帽子,“这边基坑开挖面积有多大?”

    “五万平米。”

    “我看,你们选的自稳式支护结构能确保安全吗?采用的什么工艺?多少根应力锚?长度多少?这边靠近江边,地下水位实时监测数据现在报到多少了?”

    白帽子一愣,随即下意识的回道,“我们采用的是全套管跟进工艺,480根预应力锚杆打入砾砂层,锚杆长度28米,地下水位监测实时反馈数据,目前控制在基底以下2米。”

    李乐又问,“传统支护用混凝土支撑要6个月,你们工期多少?”

    “五个月。”

    “那怎么解决土方开挖效率?”

    “敞开式开挖结合跳仓法,将地下室分为30个仓段,每仓浇筑间隔7天。”

    “混凝土水化热控制在多少度以内?”

    “35度。”

    “现在的应变监测数据比设计值怎样?”

    “低于15%。”

    “这是哪个点位?”李乐伸手一指。

    “SJ-07。”

    “位移速率多少,这是二次注浆?”

    “是,上周位移速率到了3.2毫米每天。”

    “这种超深基坑当年变形量控制在多少?”

    “32毫米。”

    “挺好,有报告么?”

    “有。”

    “工地上,安全第一,不要动手动脚的。万一有个不备,就会出事儿。”

    “啊,是是是。”

    “辛苦了啊,呵呵呵。”

    “应该,应该做的。”白帽子这时候松了口气,不由得反手摸了摸不知道是紧张还是热的,已经湿了大半的后背。看着这个被人告知是会长家大姑爷的年轻人,心说,这位,也是个土木人?

    白帽子紧张,李建熙则坐着牙花子,捏着手指头,眉头微皱,略懂,这西八叫略懂?这小子莫不是工地打灰的出身?

    “走吧,差不多了。”

    “啊,会长这边走。”

    “嗯。”

    出了工地,上了车。

    李乐解开纽扣,忽扇着,又拉开后座折叠扶手,从冰箱里,摸出凉丝丝的矿泉水。

    “您喝不?”

    “不用。”

    “哦。那算了。”

    拧开盖儿咕咚咕咚灌了几口,这才长舒口气,“呃.....”

    “注意点形象。”

    “嗨,车里就咱爷俩,注意给谁看。”

    “君子....”

    “慎独,知道知道。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不过子也曰过,君子贞而不谅。”

    “.....”

    老李憋气,“哼!”

    “嘁,谁热谁知道。”李乐小声嘀咕一句。

    “你说的什么?”

    “啊,我说,您带我到这儿来干嘛?看挖坑?”

    “你知道这是哪儿?”

    “工地牌子上不写了么,三松瑞草大厦。”

    “这里等到08年建成,就是新的总部大楼。”

    “哦。不过我看在挖的基坑面积,是三栋建筑?”

    “是,以后分布在汉城的几家法人公司,都要搬到这里来。三栋建筑,代表发光、明亮、永恒??,也代表,大、多、强,这几栋楼,是我父亲的遗愿。”

    李建熙感慨道,“把这个总部建成,我也就没什么遗憾了。”

    “盖这么三栋楼,要多少钱?”

    “十个亿刀,整体预算。”

    “噫~~~那您还坑我饭钱?”

    已经在心里把汇率抹去,当成四十万的小李抠子,小声说了句。

    “什么?”

    “啊,没啥,感慨一下。”

    臭显摆啥,等以后,额也盖一个总部,额就不往高了盖,额摊大饼,最高四层。

    对,丑国那个五角大楼不错,咱找荆师兄给瞅块好地方,盖个八卦滴,中间弄个太极池子,养上鱼,那风水运势,噫,嘹咋咧,美太太!

    一路胡思乱想,车子开进了在世宗大路上现在总部大楼的地下停车场。

    到了专用电梯前,已经有人在电梯门口恭候。

    “行了,让哲禧陪你进去吧。”

    “您不进去了?”李乐拉着车门。

    “不了,我回家。”

    嘿,这老头。李乐叹口气,下了车,把西服往肩后一甩,得嘞,也算送人送进庙。

    “衣服穿上,注意形象。”

    “得得得。”

    李乐无奈,扣上袖子,套上西装,扥了扥下摆。

    “上去吧。”

    “路上慢点儿啊,别拐弯,回头丈母娘再找不到人。”

    “艾西....赶紧滚蛋!”

    “呵呵呵。”

    “嘭!”李乐把门一关,转身跟着秘书哲禧走向电梯。

    车里,李建熙拍了一下座椅,“这小子,西八,富贞怎么看上这个碎嘴子。”

    “英勋,开车。”

    从电梯门缝里,瞄见车开走,李乐扭脸瞅瞅,“你叫哲禧?”

    “孙哲禧,大姑爷。”秘书要鞠躬,被李乐一拉。

    “行了,老头又不在。”

    “呃.....”

    “对了,你跟着会长几年了?”

    “刚来,不到半年。”

    “新人啊,我说这么面生呢,诶,上一个秘书呢?升了?”

    “不知道。”

    “伴君如伴虎啊。”瞧见这位一脸严肃,李乐说了句。

    “对了,下面干什么?”

    “去见大少爷,然后去经济研究所。”

    “哦。”李乐忽然一伸手,摁了十一层。

    “大姑爷?您....”

    “逛逛,学习学习。上次来只逛了一半。”

    “好吧。”

    “这里你熟悉?”

    “是,大学毕业就来了这里,到今年第八年。”

    “那不错啊,这么年轻,就成了六科给事中,军机章京,以后前途无量。”

    虽然听不明白前面的汉语,可后面的那句前途无量还是明白,笑道,“承您吉言。”

    “叮咚”一响,电梯门开,却把门外等着其他电梯的人吓了一跳,忙都往墙两边退。

    因为在这里的人从进入公司的第一天,就被告知,这部没有任何标号的电梯,是会长和一家人专用。永远不要搭乘这部电梯。

    现在这部电梯门开,代表什么,不言而喻。

    可等到准备行礼的时候,才发现,出来的是一个身材高壮异常的男人,再一看头型,嚯,这位什么时候来的?不过,赶紧吧。

    “李先生。”

    “啊,不用,你们忙你们的。”李乐忙一摆手,左右瞧瞧,快步走出电梯间。留下身后一片松口气的声音。

    “呼,吓死人了,我还以为是会长呢。”

    “会长?会长一年不知道能不能来几次。”

    “诶,瞧见没,照片上看着还没那么高呢,这家伙。”

    “可不,不知道的还以为大小姐嫁了个保镖呢。”

    “得了吧,你可别乱说,公司论坛上可有后援团写的这位的简历。人家是正儿八经的高材生。”

    “后援团?”

    “你不知道?大少爷,大小姐他们都有,私下的,扒小道消息的。”

    “不过你一说论坛,我倒想起那篇语录的帖子,不就是这位的?数据别按我的眼神调整,按你智商极限调整就行,哈哈哈哈~~~”

    “还有呢,你的报告写得太抽象了,建议改名叫上司阅读理解模拟题。”

    “嘿嘿嘿。不过,这位不是和大小姐在燕京么?”

    “废话,回娘家,而且,我听说,大小姐生孩子了呢。”

    “啊?真的?”

    “可不,还是两个。”

    “嚯,细嗦嗦细嗦嗦......”

    。。。。。。

    午后三点的阳光下泛着冷冽的银光,玻璃幕墙折射出街道上错落的写字楼群倒影。

    阳光斜切进开放式办公区,深灰色西装的社畜们快步走过成排的黑色办公隔断,工牌在衣襟前来回摆动。

    报纸、杂志、公司内刊,散落在待客间的茶几上,被咖啡杯压出褶皱。

    指尖敲击键盘的节奏与打印机吞吐纸张的沙响交织,某人工位上的水杯早已凝结出褐色环纹。一台台液晶屏蓝光里跳动的字符画面,将一张张人脸映得忽明忽暗。

    会议室里英语与高丽语掺杂的争论声透过门缝传出。

    窗外,改装货车的抗议要求补偿裁员工资的横幅仍在飘动,窗内,走廊墙上悬挂着地阿岘洞与江南区的夜景图片,像是三松帝国的隐喻,半地下室的霉味与海云台的游艇码头共同构成了南高丽的社会剖面。

    走廊转角飘来阵阵咖啡的余香,几位职员围坐在休息区的圆桌前,汤匙搅动杯子混着压低声音的轻笑。

    几人身后玻璃展柜里的一片手机模型,泛着历史的沉疴。

    一个自动贩售机前,李乐攥着罐苏打水拧开盖子,却发现“三松生命”的LoGo隐藏在瓶盖里。

    “哲禧,接着。”李乐扔了一罐给当了半天“导游”的秘书。

    “谢谢。”

    “客气。”李乐走到栏杆边,看着一楼大堂进进出出经过闸机的人群,笑问道,“没觉得这里像个大笼子么?”

    “笼子?”孙哲禧摇摇头,“如果说这里是笼子,那就是每个南高丽人削尖脑袋都要钻进来的地方。”

    “在南高丽,年轻人最想入职的大企业排行榜中,有21%的人想进入三松工作,位居榜单第一,但是这里的录取率都在1比200到500之间。在这种情况下,有很多待业三四年,还在坚持应聘的毕业生。”

    “工资高?”

    “总体平均薪资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准三倍左右,当然这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其他的福利待遇。”

    “比如?”

    “像许多大公司只会提供一部分租房补贴或员工宿舍,但公司最少都可以提供一半的住房支付,随着年限增长,最高都能全补贴。还可以提出公司会安排房屋中介协助找房,费用全免。”

    “那是挺好的哈。”

    “除了压力大一些,但干什么压力不大?”

    “你倒是说实话。走了,去那个什么研究所。”

    “先去找大少爷,他带您去,那边是他负责的。”

    “那意思,我给他打工?”

    “不是,您是兼职,挂名。”

    “诶,来,我问问你,这个什么兼职挂名的,一个月给多少薪水?”李乐凑过去,拉着孙哲禧一路走一路问。

    “我不知道。”

    “这边外国人给不给交保险。”

    “交吧。”

    “有没有年中年终奖?”

    “应该....有吧。”

    “有没有....”

    终于坐电梯到了李载容的办公层,孙哲禧生无可恋的一伸手,“大姑爷,请!”

    “行吧行吧,看你也知道的不多。”

    李乐瞅瞅电梯外,来过,路熟,“吭吭”的走向李载容的办公室。

    套间外间,又瞧见那个“大细圆”的,一脸装修的黑丝包臀女秘书,小李抠子叹口气,腐败,太特么腐败了。

    跟着女秘书的香风,到了里间门前,敲门两声之后,就听里面,“是李乐来了吧。”

    “李先生,请进。”女秘书推开门,一弯腰,小李的钛合金狗眼瞬间启动,啧啧啧,好深。

    “谢谢!”

    “您客气。”女秘书让过身时,有意无意的蹭了蹭李乐的胳膊,哟,弹力十足,估计加工过,差评。

    等进了门,瞧见除了李载容,还有一位灰白头发的戴着圆框眼镜的中年男人。

    大舅哥起身迎上来,亲热的拍了拍,“怎么样,和阿爸去园区了?那边感觉如何?”

    “挺震撼。”李乐睁眼儿说着瞎话。

    “哈哈哈,都这样,去看过的,都这感觉。诶,中午吃的怎么样?”

    尼玛个西八er,哪壶不开提哪壶。

    “呵呵,还成,还成。”

    “来,给你介绍一下,公司经济研究院的金敏俊院长。”

    “金院长,我妹夫,李乐,以后,就是研究院的李理事了。”

    李理事,听到这个官称,原本还没怎么着,可刚刚自己心里翻译成中文,咋这么别扭呢,李李氏,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