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 > 第1340章 我打辅助,不打野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 第1340章 我打辅助,不打野

    要不怎么说专业的事找专业的人呢?

    当作为拥有十年外交部非洲司工作经验的猫姨父给李乐解释了一下为什么那种一回家,就见到闺女不是住鸡窝就是住狗窝,然后一声令下,十万将士赶来一起在旁边再盖个狗窝陪着住的歪嘴龙王兵王战神的烂番茄网文有多不靠谱。

    第一,法律风险,按二十年之后的话来说,非洲不是真人吃鸡现场。

    你以为雇几个墨镜猛男扛着RpG就能横扫草原?

    有可能你刚下飞机,还没来及发一条人在xx,谢邀,当地警察就可能举着《联合国反雇佣兵公约》的罚单等你签收,变成非法入境观光团。严重点,还可能附赠豪华监光套餐。

    毕竟真实情况里,被政府军一锅端的雇佣兵或者pmc不算少。

    还有,万一过程中出点岔子,造成平民伤亡或财产损失,至于是赔精神损失费,还是赔牛赔狮子?你看着办。

    第二,专业水平:小心遇上coS团队。

    找pmc就像给非洲大草原的狮子点外卖,专业对口但风险自助。

    专业团队战斗力确实能碾压非洲幼儿园级武装团伙,不过前提是你得确认雇的不是片场群演,而是能开着装甲车在丛林里玩真人cS的狠人。

    但是这种真大佬队伍,都忙着给土豪当保安摸鱼呢,哪有时间顾得上你这种三瓜俩枣还得担风险的事情。

    接你活的有可能是非洲报废战区三日游创业团队,战术全靠使命召唤自学,装备全靠军品店包邮。

    特么绑匪比本地导游还熟地形,你的人马可能迷路到哪条河沟里喂鳄鱼,救人?先救救导航吧。

    还有的就直接是骗子团伙,除了钱是真的,其他全都是假的,有的甚至就是一鱼多吃,和绑匪串通好的好朋友好伙伴。

    第三,如果真实钱多到非要雇人,首先建议先做好背景调查,确认是否注册于合法pmc监管国,比如丑国、六芒星、南非这种,并通过了ISo认证。还得提供过往营救案例的详细记录。

    其次,做好法律与保险准备。签署合同时明确责任条款,确保行动符合当地及国际法,购买绑架与赎金保险,覆盖赎金谈判费用。

    还有,官方报备,别和国家队抢生意。点头哈腰给使馆、当地军队这种递烟倒茶,问一句,“哥,我雇人给您打辅助行不?”

    所以,最正规途径,是由当地使领馆和所属公司推动,协调当地警方、军方展开合法营救,并协助谈判。

    中间可以让专业危机管理公司,如trol Risks、Kroll等公司加入,提供绑架谈判、情报分析服务,通过支付赎金安全解决案件,这些危机管理公司就是嘴炮王者,专业谈判大佬,赎金价格砍到脚面都是基操,当然人家收费也高。

    总结起来,就是找pmc就像用鞭炮拆炸弹——听着刺激,炸了全村吃席。靠谱程度取决于您是否集齐了“钞能力+情报网+神队友+官方外挂”,左手摇使馆,右手雇谈判专家,最后才是武力保驾护航。

    李乐圪蹴在地上,一边捏着电话,一边滋儿咂的琢磨着猫姨父的话,终于把一套营救环节需要条件想通,这才说道,“那,要是想帮忙怎么办?”

    “你?想帮忙?”

    “对,就您说的打辅助。”

    “你别瞎捣乱。”

    “不是,猫姨父,那什么,我在那边儿,有点小生意。”

    “小生意?”

    “嗯,在坦桑,我有个朋友。这般如此,如此这般。您觉得呢?”

    电话那头,何小树想了好一大会儿,才说道,“这话,你和我说没用。”

    “和谁说有用?”

    “一是家属有要求,二是得上面和人家公司同意协助才行。”

    “那,有渠道么,您看您?”

    “就知道你在这儿等着呢。”

    “嘿嘿。”

    “这样吧,我可以帮你问问王司长,成不成不知道。”

    “嗯,我听组织的。”

    “这样最好,挂了。”

    “诶。我等您回话。”

    李乐挂上已经烫手的电话,翻着通讯录到齐秀秀那一栏,可划拉半天也没摁下去,干脆合上手机,想要起身,一转头,却瞧见大小姐皱着眉头看着自己。

    “是秀秀和张彬的事儿。”

    “齐秀秀?”

    “嗯。”

    “能说?”

    “还没准,回去给你说。”

    “哦。”

    “走吧,先给娃洗澡。”

    “嗯,不过,你是不是先把那堆树皮给处理一下?”

    “啥?”李乐一低头,瞧了眼,这才发现,刚自己只顾着打电话琢磨事儿,手欠把边上的松树树干,转着圈抠掉了一层树皮,看着,像绑了一圈儿绷带。

    “这树是我爷爷种的。”

    “我弄得?我怎么不知道?”

    “李乐!”

    。。。。。。

    “在了,我到楼下了。嗯嗯,对,几楼?”

    第二天下午,燕京,工体北,保力大厦楼下。背着一个小包的李乐站在一道树荫下,打着电话。

    “诶,没瞧见啊?b座?哦哦。好。”

    绕了半圈,到了b座的酒店,找到在十二楼的房间,李乐敲了敲门。

    等到门开,一张眉头紧皱,透着疲惫、紧张、忧郁和带着希冀的面孔出现在面前。

    “来这么快?”

    “离得近,自家的飞机。”

    “倒是忘了。谢谢!”

    “就这么在门口?”

    “哦。”

    瞧着强装镇定的齐秀秀,李乐握了握拳头。

    一个套间,外间还有一男一女,男的正坐在书桌前噼里啪啦的敲着电脑,女的站在窗前,一边打着手机,一边发着短信。

    瞧见李乐进来,先是一愣,又瞧瞧齐秀秀。

    “齐镇长,这位是?”

    “哦,这是我和张彬的高中同学,结婚时候伴郎。李乐,这是张彬公司的同事,江淮,那位是武梅。”

    “你们好。”李乐冲两人点点头。

    心知肚明,这俩是公司安排来照顾齐秀秀的,尤其那个叫武梅的,估计晚上都得睡在这儿。刚来的时候,电梯口还有安保,要不是齐秀秀的电话,自己估计得被拦在外面。

    隔壁两个房间里,另外被绑架的两位员工的家属,肯定也都是这个待遇。

    “走吧,去里屋说去。”齐秀秀一指。

    “好。”

    里间卧室,两张单人床,没开空调,外面车流的嘈杂声,带着城市的热浪,从只能开着一道小口的窗户涌进来,把窗帘吹得乱颤。

    “喝水不?”

    “有凉的么?”

    “嫌热?我把空调开开?”齐秀秀要去关窗户。

    “算了吧,热闹点儿好。”

    齐秀秀瞄了眼李乐,愣了愣,低下头,从小冰箱里拿出瓶矿泉水,递过去。

    李乐接过,坐在床边的沙发上,咕咚咕咚,一口气灌掉一半,长舒口气,看着坐在床头的齐秀秀。

    “你....”“我....”

    “你先说。”

    “田胖子和我说的,他也要来,我没让,让他在北星家等信儿。”

    “你来,其实也....”

    “来看看,心安。”李乐把矿泉水瓶,捏的嘎嘎的,“公司最新怎么说?”

    “还是一直在协调。不过一会儿,有个说明会,要家属过去。”

    “没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也只能这样想。”

    “怎么过来的?”

    “公司给安排的车和机票,从蓉城直接飞过来。”

    “家里还没说?”

    “没,不到最后,不说。好结果,就当故事,不好,最起码少了这种等待的煎熬。”

    “也对。”李乐瞧见齐秀秀腿上,绞在一起的手指,细长,粗粝,指甲泛白。

    “那,什么,你吃饭了么?”

    “吃了一点儿,吃不下,不饿。”

    “事已至此,别把自己也能垮了,等班长回来,不得心疼死?那话怎么说来着,羁雾终成露,长风必渡川。”

    “你自己编的?”

    “仙女就是不一样,一听就知道。”

    “我不是。别劝,这是人之常情,谁遇到都会这样。”齐秀秀苦笑一下。

    “但还有希望不是?”

    “是,有希望。且收襟上泪,静待叩门篇,在等。”

    “嗯。”

    两人就这么静静的坐着,听着窗外的车流,鸣笛,等李乐的眼神从手上的水瓶挪开,一抬头,却看到齐秀秀已经倚在床头,打起了瞌睡。

    那句到嘴边的话变成了心中默默的叹息。

    打量着黑瘦的齐秀秀,身上那件白色的衬衫,被映衬的有些醒目。

    一缕阳光透过窗帘,落到了发间,李乐这才发现,齐秀秀乌黑的发丝中,有了银光的闪烁。

    微皱着眉间,放慢了呼吸,李乐眼前,浮现起当年,那个在课堂上,伴着窗外绿荫蝉鸣,捧着作文本的齐仙女,念着,“我要在暮春的曲江池畔,解下鎏金马鞍,任西域骏马的银鬃拂过波斯绒毯般的落英。”

    “在宵禁前的暮鼓声中,跃上崇仁坊的望楼。看朱雀大街的灯笼如赤龙游走,待更夫铜锣惊散最后一声燕语,我便踩着坊墙的阴影潜行,让月光把描金的玉带照成流星......”

    “这是贞观的长安,用三彩釉色浇铸的永恒。我仍能听见,大明宫残砖在朱雀大道地底,为每个盛世守灵。”

    忽然间,李乐有些想家,那个当南飞雁掠过长长城墙,砖缝里似乎都带着风沙声的长安。

    “齐....”

    “嘘~~~~”

    那个叫武梅的女员工走到门口,刚要说话,就被李乐止住。

    “哦。”

    武梅看了眼歪在床头的齐秀秀,点点头,冲李乐指了手表,又指了指脚下。

    只不过还没动李乐点头,齐秀秀忽然睁开眼,“啊,该去了么?我睡着了?”

    “要不,你再睡一会儿?”

    “不用。”

    齐秀秀起身,一个踉跄,“诶。你真行?”李乐忙搀住。

    “没事儿,给口水喝。”

    拿过李乐手里的半瓶水,一口喝完,手背一揩嘴角,深吸口气,“下去吧。”

    。。。。。。

    三楼。一间会议室里,正在给家属做着最新的营救情况通报。

    而旁边的房间,李乐也见到了张彬公司直属领导和国内处置小组的负责人,一个四十多岁,一脸严肃的女人。

    “如果不是小树司长,或许咱们都不会碰面。”女人说道。

    “我明白,乔主任。”

    “而且,恕我直言,我不觉得,一个在那边做生意的人,能提供多大的有效的帮助。”

    “我也明白。”李乐继续点着头,“可我也要说明一下,我们想提供的,是基于齐秀秀的个人寻求的帮助,和组织上没有什么关系,完全是民间的,私人的,一次关于友情的帮助。”

    “虽说,和国家组织力量相比,肯定很小,但老话不说了么,猴子还添三分力不是?”

    “所以,你想表达什么?”

    李乐点点头,心说,你要公事公办,咱们就公事公办。

    身子一正,沉声道,“我们公司完全理解并尊重组织在海外公民保护中的核心作用,也看到部里、公司以及各方面,都在积极协调各方力量。”

    “作为当事人的好朋友,甚至可以说亲属。我们掌握一些本地化救援资源,包括pmc、情报网络、谈判公司、政商关系,希望能以合规合法合情合理的方式补充到正在进行的救援机制中,最大限度提升此次营救的成功率。”

    “资源?”

    “是。需要详细说明一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