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天汉之国 > 第680章 试炮

天汉之国 第680章 试炮

    第680章 试炮

    洛阳城外,折彦质看着架起来的火炮,对汪若海道:“参议,这就是火炮了?看着就是不凡!听人说,此物比床弩厉害得多,用的人还少,战场上真乃神器也!”

    汪若海道:“初见时觉得厉害,见得多了就觉得不过如此。火炮确实比床弩、石砲厉害得多。一炮发出,可以洞穿数人。不过,要想用得好,还要看将领怎么布置。”

    折彦质围着火炮转了几圈,连连点头。

    这炮用铜铸成,看着如此之大,必然很重,不知用了多少铜。战争中大量使用,要花不少钱。

    汪若海在一边看着折彦质,也不说话。王宵猎从一开始,就没有把火炮当成秘密武器,而是大量装备军队。使用得多了,大家就发现,这东西在战场上作用很大,但还要看怎么用。用不好,根本就起不了作用。用得好,可以最大的杀伤敌人,特别是压制敌人。

    这些新式武器,在战场上有很大的作用。但对于指挥者来说,不能过分亏大这些作用。如若不然,就很容易过分依赖新式武器,失去战场的优势。或者战术过于畸形,不能充分发挥新式武器的作用。

    历史上,当欧洲开始工业革命的时候,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国家,大多因为各种原因封闭落后。特别是中国,鸦片战争时,政治黑暗,军队涣散,再叠加上武器落后,战果让后人看来不可思议。

    正是因为有历史上的欧洲殖民全世界的例子,让许多人对武器的好坏过于重视了。甚至有一部分人,把这种技术上的差距作为划分文明的依据。用木棍、石块打仗,是一个文明阶段。用冷兵器,刀枪剑戟加弓弩,又是一个文明阶段。用热武器,火枪大炮,又是一个更高的文明阶段。诸如此类,一直用技术把文明向上划分。

    文明怎么可能只是技术呢?人的文明,说到底是人,看人怎么生活。人的生活状态得不到改善,甚至到了能够遨游太空了,还有奴隶制,就有些可笑。

    著名的科幻作家刘慈欣,经常讲降维打击。讲降维打击的时候,喜欢举一个例子。说是在非洲的一个殖民地,有一个家庭。这个家庭有两个男人,一个女人,一个孩子。不知怎么惹了周围部落,一千五百骑着马的骑士,包围了这个家庭。这个家庭惟一的武器是那时刚发明的马克沁机关枪。结果这个家庭用这挺马克沁机关枪,打死了来犯的骑士的三分之二,剩下三分之一跑了。

    王宵猎是个较真的人,真地去查这个故事,可惜查不到。后来再一想,一挺机枪,对一千五百人,这个故事就显得有些可笑了。刚发明出来的马克沁机枪,能够连续发射多少时间?一挺机枪,要压制一千五百人,这一千五百个人都是傻子吧?还不能太傻,他们要排成非常好的队形,才能被杀三分之二。

    这个故事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即使有,也不可能一千五百骑兵被一挺机枪压制。必然是删去大量细节,只留下这么一个噱头而已。可以一次性快速拉出一千五百骑兵的,岂能只是几个小部落?

    惟技术论是不可取的。一件新武器,有可能会改变战争态势,但战争结果,必然还需要其他因素。

    什么是高等级文明?绝不可能是依技术来划分的。不能说你是石器文明,我是青铜文明,我就比你高级。所谓毁灭你,与伱何干?听着很霸气,但这话不应该是由文明的人来说的。

    文明,不应该只是使用工具的变化,武器的变化,而应该有其他的东西。不能认为,我是青铜文明,竟然没有轻而易举地消灭你一个石器文明,是差距太小。如果我是铁器文明,就应该很容易了。如果还不行,那我是火药文明总该行了。这种想法,实际忽略了文明更重要的东西。

    前世的时候,由于时代的变化,人们对于知识也不较真,经常会有人用这种似是而非的例子。或者,为了吸引人眼球,故意普及一些看着对,实际不把话说明白的知识。

    比如,人们介绍自己家的时候,会说寒门如何。就有人出来科普说,在古代,不是什么人都能称寒门的。甚至有人会说,在古代,你根本就没有资格叫寒门。

    古代是什么朝代?有多少时间,在哪个朝代不能自称寒门?什么时候,一般人没有资格叫寒门?唐朝之后,门阀消失,一般人当然可以称寒门了。而宋元明清,难道就不是古代了?

    历史已经很复杂了,后人不要为了这个那个的原因,把复杂的历史弄得似是而非。

    仔细看过了火炮,折彦质道:“听说火炮能射铁丸。不知是怎么射的?”

    汪若海道:“都承离火炮远一点,让炮手射一炮就是了。”

    等到折彦质离开,汪若海吩咐在一里之外摆了些简陋的木头人偶,命令炮手装药。

    看着炮手打开一边的瓷罐,倒出火炮来。折彦质问道:“参议,这是何物?应该就是火药吧?”

    汪若海道:“正是。火炮的用的火药,与平时做烟火的可是不同,千万不要搞混了。”

    折彦质点了点头,也不知道到底有什么不同,只是记在心里。

    填好火药,装上了铁弹,炮手拿了烧红的铁条起来。

    一边的指挥者举起了手中小旗子,转头看着汪若海和折彦质几人。

    汪若海道:“火炮发时,难免地动山摇。都承小心一些。”

    说完,向指挥者点了点头。

    指挥者拿出哨子,含在口里,猛地吹了一声。随着哨响,手中小旗快速劈了下来。

    炮手拿着铁条点头了引线,就见黑烟冒了起来。

    折彦质在一边等得提心吊胆,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刚刚觉得有些心焦,就听一声闷响,炮管里的铁丸快飞地出了炮口,直向一里外的木头人偶飞去。紧接着。火炮上方黑烟升起,周围弥漫起一阵硝烟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