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穿越成蔡邕儿子? 第243章 蔡璟单挑轲比能
霹雳车这个名字,按照历史来说最早应该是出现在官渡之战的时候。《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记载:“太祖(曹操)乃为发石车,击(袁)绍楼,皆破。绍众号曰霹雳车。”因抛石时声音很大,所以命名为\"霹雳车\"。
本来高顺等人应该也是没有见过的。但是架不住这里多了一个蔡璟,有段时间他把刘晔从中原拉到了并州,利用并州多山石与树林的条件,积极伐木建造研究开发,提前就把这一神兵利器给造了出来。高顺还记得,那是一个晴朗的午后,蔡璟和刘晔派人拉着霹雳车到了一个极为隐蔽的山贼窝点,几发石头打了进去,后续就是自己带的兵只能作为搬石头和收尸工具人存在,这给高顺年轻的心灵带来了深深的震撼。
刘晔带着自己的霹雳车队到达现场后,也不耽搁,马上观察起不远处轲比能大军的情况。见对方一心一意只想攻城,也就不废话了,直接下令霹雳车手们找好角度,装填发射一气呵成。很快,一颗颗带着大汉军民怒火的巨石就飞着砸向了鲜卑人的军阵之中。
轲比能一开始倒是注意到了汉人在鼓捣什么东西,奈何太过靠后,加上霹雳车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太过超前了,因此这并没有引起轲比能的足够重视,只是派出了一小队骑兵预防汉人有可能的偷袭。只是轲比能万万没想到,危险竟然来自于天上。当石块在天上划过优美的弧线,在鲜卑人惊愕的目光中将几个鲜卑士卒砸得头破血流甚至成为一滩烂泥时,再坚强的战士也会变成逃兵。
更何况,还不止一块石头。
接二连三的石头落下,砸得鲜卑人哭爹喊娘叫苦连天。很快,他们就纷纷向后方逃跑,连轲比能的亲兵举刀杀人都不能解决问题。接着,轲比能的亲兵,包括轲比能本人也加入了逃跑的行列之中,因为就在刚才,轲比能的亲兵队长也被石头砸死了。当然,若不是他飞身扑救,被砸死的,可就是轲比能本人了。
轲比能只能随着败军浑浑噩噩地逃走,一直逃出了好远,他还没弄明白发生了什么,怎么短短几个呼吸之间,他这十万大军就败了呢?是上天显灵掉的石头吗?轲比能忍不住回头向自己来时的方向望去,只见败兵如同河水一样,源源不断地向远离马邑城的方向退却。
“没事,大军基本上都能撤回来,很快我就能卷土重来!”轲比能心中稍定,暗暗给自己加油打气。他相信,以鲜卑族的实力,早晚能报了今天的大仇。
“哟哟哟,这位丧家之犬现在还在做白日梦呢?这么喜欢做梦,不如让我送你一场长眠?”就在此时,轲比能前方传来了一道非常欠打的声音,听起来,像是一个少年。这不由得让轲比能心中一惊,抬头看向前方。
这声音正是蔡璟用扩音器发出的。跟在他身边的,自然就是赵云与白马义从。此次纵横草原的行动,并没有损失太多白马义从,因此此时,渴望建立更多功勋的精锐战士们,阻拦在了轲比能败军之前,希望能将他们永远留在这里。轲比能看向这些精神面貌完全不同于普通汉军的士卒,心中叫苦。自己打了那么多天的仗,也不知还有没有机会突破眼前这支精锐的汉军。
虽然心中很是担忧,但是轲比能还是鼓足勇气,拍马上前,怒喝道:“你就是蔡璟小儿吧?虽然我军败于上天神迹之下,但也不是你带这么些人就能拦得住的。我劝你还是让开道路,不然将来本单于带着大军再度踏平中原的时候,可不会给你留全尸。”话语之中尽显傲慢,令汉军一方很是不满。赵云危险地皱了皱眉,哼了一声,提起豪龙银胆枪,准备动手教训一下轲比能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
“子龙,这种志大才疏的家伙用不着你出手,我来解决他就可以。”蔡璟拿出自己早就准备好的弓弩,然后纵马缓缓上前,说道:“轲比能,给你提供情报的人,没有跟你说我这人最喜欢亲手解决敌军首领了么?今天,你就乖乖地把头留在这里吧,我给你刨个大土坑,保证让你睡得舒服。哦对了,中医说童子尿驱邪又有营养,我亲自给你撒泡尿培土,不用太感谢我哦!”
“小子,你找死。既然你想亲自解决我,也得让我看看你有没有那个实力。来吧,单挑,让我看看你能不能担得起你的大话!”轲比能又被蔡璟那不要脸的话语激怒了。他不管不顾,拿着兵器就冲着蔡璟杀来。
蔡璟看着轲比能向自己靠近,却是不慌不忙。估算距离差不多的时候,蔡璟突然露出十分激动的表情,指着轲比能身后大喊:“快看哪!大石头飞过来啦!”
轲比能已经对“石头”这个词有点应激反应了。他下意识地转过头向后看去,想看看石头在哪里,却好像什么都没看见。就在此时,蔡璟马上端起自己的弩,上箭,瞄准,发射,一气呵成。蔡璟学习剑术比自己的两个兄弟差了一些,但是他选择了弓弩作为自己的保命武器。苦练了很久,蔡璟有把握这次直接搞个斩首,让自己也威风一把。
因此,轲比能的胸口就多了一支直插心脏的弩箭。他还没有反应过来,机械式地回过头,却看到蔡璟又是一发弩箭射出,正冲自己眉心奔来。毫无疑问,这一箭射穿了轲比能的头,轲比能当场死亡,尸体晃晃悠悠地从马上坠落。
蔡璟的表演彻底惊呆了双方大军。不过很快,汉军就爆发出惊天的欢呼声,为他们现在的将军蔡璟欢呼。赵云更是领头高喊:“汉军威武!大汉万年!”反观鲜卑人一方,则是面如死灰,再也提不起一点斗志。自己最负盛名的大首领大单于都死了,还有什么打的必要呢?
于是鲜卑大军纷纷放下武器,向汉军投降。蔡璟下令白马义从收缴武器,接受投降。此情此景,无不证明着,大汉的北方,获得了久违的安定!
本来高顺等人应该也是没有见过的。但是架不住这里多了一个蔡璟,有段时间他把刘晔从中原拉到了并州,利用并州多山石与树林的条件,积极伐木建造研究开发,提前就把这一神兵利器给造了出来。高顺还记得,那是一个晴朗的午后,蔡璟和刘晔派人拉着霹雳车到了一个极为隐蔽的山贼窝点,几发石头打了进去,后续就是自己带的兵只能作为搬石头和收尸工具人存在,这给高顺年轻的心灵带来了深深的震撼。
刘晔带着自己的霹雳车队到达现场后,也不耽搁,马上观察起不远处轲比能大军的情况。见对方一心一意只想攻城,也就不废话了,直接下令霹雳车手们找好角度,装填发射一气呵成。很快,一颗颗带着大汉军民怒火的巨石就飞着砸向了鲜卑人的军阵之中。
轲比能一开始倒是注意到了汉人在鼓捣什么东西,奈何太过靠后,加上霹雳车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太过超前了,因此这并没有引起轲比能的足够重视,只是派出了一小队骑兵预防汉人有可能的偷袭。只是轲比能万万没想到,危险竟然来自于天上。当石块在天上划过优美的弧线,在鲜卑人惊愕的目光中将几个鲜卑士卒砸得头破血流甚至成为一滩烂泥时,再坚强的战士也会变成逃兵。
更何况,还不止一块石头。
接二连三的石头落下,砸得鲜卑人哭爹喊娘叫苦连天。很快,他们就纷纷向后方逃跑,连轲比能的亲兵举刀杀人都不能解决问题。接着,轲比能的亲兵,包括轲比能本人也加入了逃跑的行列之中,因为就在刚才,轲比能的亲兵队长也被石头砸死了。当然,若不是他飞身扑救,被砸死的,可就是轲比能本人了。
轲比能只能随着败军浑浑噩噩地逃走,一直逃出了好远,他还没弄明白发生了什么,怎么短短几个呼吸之间,他这十万大军就败了呢?是上天显灵掉的石头吗?轲比能忍不住回头向自己来时的方向望去,只见败兵如同河水一样,源源不断地向远离马邑城的方向退却。
“没事,大军基本上都能撤回来,很快我就能卷土重来!”轲比能心中稍定,暗暗给自己加油打气。他相信,以鲜卑族的实力,早晚能报了今天的大仇。
“哟哟哟,这位丧家之犬现在还在做白日梦呢?这么喜欢做梦,不如让我送你一场长眠?”就在此时,轲比能前方传来了一道非常欠打的声音,听起来,像是一个少年。这不由得让轲比能心中一惊,抬头看向前方。
这声音正是蔡璟用扩音器发出的。跟在他身边的,自然就是赵云与白马义从。此次纵横草原的行动,并没有损失太多白马义从,因此此时,渴望建立更多功勋的精锐战士们,阻拦在了轲比能败军之前,希望能将他们永远留在这里。轲比能看向这些精神面貌完全不同于普通汉军的士卒,心中叫苦。自己打了那么多天的仗,也不知还有没有机会突破眼前这支精锐的汉军。
虽然心中很是担忧,但是轲比能还是鼓足勇气,拍马上前,怒喝道:“你就是蔡璟小儿吧?虽然我军败于上天神迹之下,但也不是你带这么些人就能拦得住的。我劝你还是让开道路,不然将来本单于带着大军再度踏平中原的时候,可不会给你留全尸。”话语之中尽显傲慢,令汉军一方很是不满。赵云危险地皱了皱眉,哼了一声,提起豪龙银胆枪,准备动手教训一下轲比能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
“子龙,这种志大才疏的家伙用不着你出手,我来解决他就可以。”蔡璟拿出自己早就准备好的弓弩,然后纵马缓缓上前,说道:“轲比能,给你提供情报的人,没有跟你说我这人最喜欢亲手解决敌军首领了么?今天,你就乖乖地把头留在这里吧,我给你刨个大土坑,保证让你睡得舒服。哦对了,中医说童子尿驱邪又有营养,我亲自给你撒泡尿培土,不用太感谢我哦!”
“小子,你找死。既然你想亲自解决我,也得让我看看你有没有那个实力。来吧,单挑,让我看看你能不能担得起你的大话!”轲比能又被蔡璟那不要脸的话语激怒了。他不管不顾,拿着兵器就冲着蔡璟杀来。
蔡璟看着轲比能向自己靠近,却是不慌不忙。估算距离差不多的时候,蔡璟突然露出十分激动的表情,指着轲比能身后大喊:“快看哪!大石头飞过来啦!”
轲比能已经对“石头”这个词有点应激反应了。他下意识地转过头向后看去,想看看石头在哪里,却好像什么都没看见。就在此时,蔡璟马上端起自己的弩,上箭,瞄准,发射,一气呵成。蔡璟学习剑术比自己的两个兄弟差了一些,但是他选择了弓弩作为自己的保命武器。苦练了很久,蔡璟有把握这次直接搞个斩首,让自己也威风一把。
因此,轲比能的胸口就多了一支直插心脏的弩箭。他还没有反应过来,机械式地回过头,却看到蔡璟又是一发弩箭射出,正冲自己眉心奔来。毫无疑问,这一箭射穿了轲比能的头,轲比能当场死亡,尸体晃晃悠悠地从马上坠落。
蔡璟的表演彻底惊呆了双方大军。不过很快,汉军就爆发出惊天的欢呼声,为他们现在的将军蔡璟欢呼。赵云更是领头高喊:“汉军威武!大汉万年!”反观鲜卑人一方,则是面如死灰,再也提不起一点斗志。自己最负盛名的大首领大单于都死了,还有什么打的必要呢?
于是鲜卑大军纷纷放下武器,向汉军投降。蔡璟下令白马义从收缴武器,接受投降。此情此景,无不证明着,大汉的北方,获得了久违的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