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明末钢铁大亨 > 第1699章 燧发枪的碾压一

明末钢铁大亨 第1699章 燧发枪的碾压一

    打完了的火枪手,掏出一颗纸包弹,用牙齿咬开牛皮纸,把火药倒进枪膛里,然后把铅弹和包着的牛皮纸一起怼进枪膛。牛皮纸可以起到密封作用。这样可以把动能尽可能的带给铅弹。

    杨凡的第一代燧发枪就是击锤式燧发枪。杨凡看不上发火率不高的簧轮式燧发枪。直接跳过了簧轮式燧发枪这一阶段。

    在原来的历史上,在欧洲的战场上,17世纪,出现了两个小发明,却最终结束了旧式战争的面貌。

    就像马镫虽然简易,但对骑兵的发展产生过不可估量的巨大贡献一样,刺刀和纸壳子弹随着燧发枪的出现,为火器的发展添上了不可忽略的一笔。极大的改变了战争的样貌。

    簧轮式燧发枪普及后不久,西班牙人就对它进行了一次重大改进,用较可靠的击锤(撞击)式发火装置替换了簧轮式发火装置。

    法国人马汉得到这种装置后又对枪械本身进行了重大改进,研究设计出了可靠、完善的击发发射机构和保险机构。

    至此,近代步兵才真正拥有了一种使用起来较有效率、杀伤力和射程均很可观的单兵火器,这种武器一直使用到了十九世纪中叶才完全被军队淘汰。而那时就是金属弹壳子弹的天下了。

    秦良玉亲自去了一趟新城,参观了杨凡的兵工厂。

    尽管当时杨凡去了黑龙江,没在家,但是他指示宋应星做了接待工作。

    在展览室内,秦良玉看到了杨凡从头开始制作过的火门枪、火绳枪、燧发枪。尽管火绳枪没有列装,但是,杨凡还是做了一些出来,用来和燧发枪做对比试验。

    秦良玉为了省钱,也仔细打听了一下火绳枪。

    杨凡这里,火绳枪虽然没有列装,但是下订单也是可以生产的。

    火绳枪和燧发枪价格相差很大。因为高射速的需要,燧发枪都是用的无缝钢管做的。

    在高射速,高装药下,如果还是用熟铁来做枪管,保证不了杨凡提出的一万发使用寿命的。

    燧发枪和火绳枪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价格差了一倍不止。但是尽管这样。杨凡的火绳枪也远比东瀛的铁炮性能高的多。可以说是遥遥领先。

    至少枪管是熟铁包在钢棍上用,烧红了用水锤敲打成型的。把内部的气泡和裂缝都挤压出去了。属于锻造的枪管。

    秦良玉明白一个道理,钱这东西,当省不用,当用不省。

    不论买什么东西,性价比最好的才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有的东西买的贵,可是你用起来就非常舒服。正所谓便宜没有好货。

    秦良玉让宋应星到靶场做了对比试验。结果她大吃一惊。燧发枪的价格是火绳枪的2.5倍。可是性能超出太多了。

    几轮射击打下来,她亲自上手尝试,才发现,击锤式燧发枪的火药装填速度其实和火绳枪一样,真正的优越之处在于其射击准备时间短、使用限制少。

    火绳枪的平均射速是三分钟一次,燧发枪的早期型号平均射速是一分钟或一分半钟一次。

    可是杨凡肯卖给她定装子弹,甚至生产定装纸包子弹的技术也可以转让给她。她用重庆产的沙金付账就可以。

    用纸筒包装的定装弹药问世后,燧发枪的平均射速提升到了每分钟两次。

    在欧洲的历史上,腓特烈大帝时代的普鲁士军队,甚至创下了每分钟5次的最高纪录,同样的战斗时间中燧发枪的火力投射量远高于火绳枪。

    秦良玉亲眼看着一个家丁伍长,一分钟用丝绸定装子弹打了六发。几乎十秒钟一发。惊得目瞪口呆。

    但是,尽管羡慕,丝绸做子弹包装,她可真的用不起。

    她最终选择了纸包弹技术。纸壳弹是硬纸,引燃极慢。这种纸需要从杨凡这里买,她生产不了。

    因为,火药怕潮,怕水,怕雨。

    那种纸不是卫生纸,稿纸,A4纸,而是类似牛皮纸,油纸,还会涂抹一层油脂防潮密封的。

    当年英国佬,造成印度大起义的导火索,就是他们的纸壳弹为了防潮,涂抹了猪油和牛脂肪。而印度教徒不吃牛肉,伊斯兰教徒不吃猪肉。这导致人口最大的两个民族都认为英国佬在侮辱他们。

    因为装弹时,必须要用牙齿咬开纸包弹,把火药倒进枪膛。

    秦良玉经过努力,她的火枪手实现了纸包弹,一分钟三发的好成绩。

    所以,岳托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三轮齐射就劈头盖脸的打了过来。

    三千发铅弹直接把剩余的七八百骑兵打死了一多半。至少有四百多人掉下马来。

    听到前面爆豆一般的枪声,代善也傻眼了。这不是三眼铳,也不是普通的鸟铳,因为声音不对。太整齐,太清脆了。

    可是,大军已经跟进冲上去了。这个时候也撤不下来了。

    硕托带着七千步甲,跟进,这时候已经到了骑兵后面。另外两支步兵也从两翼进攻两翼的白杆兵去了。

    刚才眼看着岳托的骑兵冲上去了,代善本以为是捡桃子的好时机。没想到,异变横生。转眼之间情况就逆转了。

    岳托带着后两个甲喇三千余人,下马,提起骑兵长枪和马刀向着前面涌去,而后面隔着不到二百米,乌央乌央的正红旗步甲也跟了上来。

    秦良玉用宋应星送她的单筒望远镜,看了一下。心里也不禁点头。岳托是八旗里少有的优秀青年将领。果然名不虚传。

    在火枪的打击下,他们下马是最好的选择。骑兵目标太大,而且因为马匹的巨大,而需要更大的回旋空间,单位面积下兵力更少。而对面的火枪手是密集排列的。他们十分吃亏。

    这种情况就是拿弓箭对射,也是射不过燧发枪的。道理很简单,一匹马,一个骑士,至少要面对七八个火枪手。早被打成筛子了。

    就在,岳托调整了部署,第二和第三波一起冲上来的时候。情况再度变化了。

    炮兵们躲在沙袋墙后,给皮革大炮再度装填好了。

    只不过这一次,不是球形实心弹。因为八旗的大军已经到了铁丝网外,他们目光狰狞,手里举着战斧和长刀,正在试图迫害铁丝网。

    铁丝游来荡去的不受力,一时间,他们无处下手。

    他们可没有老虎钳子,这东西杨凡是不可能对外出售的。

    轰轰轰!三十门皮革大炮再度轰鸣起来。

    每一门炮,都装填了霰弹。秦良玉可没有杨凡那么财大气粗,霰弹用丝绸包裹,弹丸使用三毫米至八毫米不等的小钢珠。

    这些霰弹里用的是碎石子。

    尽管是石子,但是在强大的火药动能下,杀伤力也是十分惊人的。

    每一门炮前方三十米的扇面里,所有人都被打倒了。无一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