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两汉往事 > 第五章 楚汉争锋— 二十五 鸿沟之约

两汉往事 第五章 楚汉争锋— 二十五 鸿沟之约

    ?    刘邦和项羽在荥阳东大战一场后,又一次落荒而逃,但这次他没跑出多远就停了下来。也并不是刘邦犯贱,主要是项羽正在焦头烂额,顾不上和他较真。原因其实很简单——楚国周边烽烟又起。

    韩信拒绝项羽的拉拢后,率军南下城阳,袭击楚军;彭越那个游击队长在项羽西归后,重新站出来闹腾,骚扰楚国后方;与此同时,黥布也南下寿春,平定淮南,并被刘邦重新封为淮南王。

    除了上边的几个猛人肆意闹腾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影响了刘邦,史书记载:北貉、燕人来致枭骑助汉。

    燕人好理解,主要指臧荼。臧荼自从当上燕王后,几乎把自己隐藏了起来,不管别人怎么闹腾,他都无动于衷。只要不妨碍我睡觉,那就什么都不干,待在北京看看电影、呐呐喊,日子过的很惬意。而这一次他准备凑凑热闹,表表忠心,多赢点资本,保住自己的地位,因此他派了一些人千里迢迢地赶了过来。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刘邦败退,燕军则刚好跑到跟前。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和燕军一起到来的还有一支力量——北貉枭骑。貉族是我国古代东北方民族之一,是一个具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但留下来的史料却极少,只在《诗》、《论语》、《孟子》、《鲁颂》等一些古代经典中多少留下点隐隐约约的痕迹。其居地,初在燕北,其后更向北至辽东之外。而这支随燕军南下的北貘枭骑则是貘族分化之后,依附燕国的貘族一支。这支军队的南下,实实在在增加了刘邦骑兵的实力,因为这支部队才称得上真正的骑兵。无论曾经的大秦铁骑还是现在的项羽骑兵,都主要由汉族子弟组成,打仗上马,平时劳作,虽然比较牛气,但和北方少数民族比起来多少还有些差距。因为那些人一天到晚待在马上,连吃饭睡觉都这么干,熟练程度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不管怎么说,刘邦得到生力军后停下了脚步,重新开始和项羽对峙。

    上节介绍过的,此时的汉军整体实力已远远超过楚军,虽然项羽一直以来重复演绎着以弱胜强精彩剧情,但这种态势注定不会太久。汉军兵多粮足,而项羽则兵疲粮绝。在这种态势下,项羽硬是坚持几年,不可谓不猛。

    然而,刘邦也很无奈,虽然自己实力雄厚,东南西北布下天罗地网,可就是奈何不了项羽。明明自己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但就是不争气,无论怎么折腾就是灭不了项羽,还时不时被人家赶着跑。这种状况,让刘邦有些崩溃。

    几年的对峙,既不星期也不放假,一天到晚这么闹着,让刘邦、项羽这两位大哥都心力交瘁,因此多多少少滋生了休息的念头。尤其是刘邦,自从彭城大战后,老爹老娘、丈人丈母、兄弟姐妹还有老婆,全部扣留楚军,转眼都已三年了,老是这么弄着也不是个事。

    刘邦有点想这些人了。人就怕有想法,因此刘邦派了一个说话高手去干这个很有难度的事,这个人的名字叫陆贾。陆贾口才极佳,和郦食其那是半斤八两,常出使诸侯,在刘邦面前都是呼风唤雨,郦食其死了,刘邦准备派他去干这件大事,当然他似乎是不二人选。

    这个人的确很牛气,不光很会游说,甚至后世还送给他两个响亮的称呼——思想家、政治家。当然这两个称呼的由来不是根据他现在的成就而赏的,因为他的戏份还非常多,并且还很精彩。为了尽量不打破故事的先后顺序,在此不对他进行太深的介绍,待得这位仁兄真正唱主角之时再去啰嗦吧。现在我们只需要记住他很会说话,正因为会说话而被刘邦派去楚国,游说项羽,乞求释放人质。陆贾虽然能说话,但我告诉你,这位仁兄跑到项羽跟前表演半天后,被灰溜溜地赶了回来——他失败了,因为他太不了解项羽,在项狂人面前说狠话,没被煮了就算他幸运。

    陆贾失败了,刘邦没招了,左右那些谋士也无计可施了。就在大家无耐之时,第一辩士出山了,这个人的出马,将告诉我们什么叫天下无敌。这个人姓侯名成,字伯盛,汉朝山阳防东人,史书称为侯公。

    记得小时候看西游记,孙猴子在天上横行无忌,然而到地下却被一些小妖怪弄的束手束脚,甚至被一些小屁孩打的屁滚尿流。当时看不明白,以为吴老先生发了昏,前后矛盾、胡言乱语。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才发现,真正厉害的角色不是在天上,而可能隐身于草莽山川,甚至混在乞丐、犯人的那帮子里。当我明白这一点后,再遇到夜宿拱桥的乞丐,我通常会敬而远之。英雄出微末,这一点也不假。

    侯成亦然,这位仁兄到目前为止还在刘邦军中混的默默无闻,背着长矛在门前站岗。当听说陆贾被赶了回来后,侯成有想法了,因此找了个机会站到了刘邦的面前,文绉绉地开始了他的长篇大论。他说的很多,我不愿意照搬,简单点说就是:你没能救出你爹,我觉得丢人,我不愿意活了,你先把我弄死算了。

    刘邦乐了,一个腐儒,给你脸不要脸,瞪鼻子上眼竟敢讽刺我了。但刘邦没有发怒,而是嬉笑着反问了一句:我都不愿意死呢,你都跳出来蹦跶个啥呀。

    侯成来劲了,说出了别人认为自不量力的一句话:给我一辆车,早上去,晚上就把他们捞回来,比钓鱼还要要简单点。

    要是陆贾说出这句话,刘邦没准还真会相信,可不幸的是陆贾被赶了回来,自己把自己关在小黑屋里反省呢。连陆贾都弄不成的事,你侯成算个什么东西,竟然在老子面前肆无忌惮、口吐狂言。听了他的话,刘邦不但没高兴,反而发怒了,站起来破口大骂道:“腐儒,何言之易也。”

    然而侯成毕竟是侯成,老大生气了,可他一点也不担心,因为下边这一段话才是他要讲的精髓,这段话简直能作为座右铭刻在刘邦的桌前,时刻让他观瞻。侯成的话是这样说的,“待人以必能者,不能,则丧气。倚事之必集者,不集,则挫心。大王前日之遣贾也,恃之为必能之人,望之有必集之事。今贾乃困辱而归,是大王气丧而心挫也,宜有以深鄙臣也。且大王一失任于陆贾,乃遂惩艾以为无足使令者,是大王示太公之无还期,待天下为无士也。”这段话我不愿意解释,因为太精辟,不知道刘邦有没有把刻到桌上当座右铭,反正我刻了。

    刘邦又慢慢坐回了位置上,而此时的侯成又成了评书先生,生动形象地给刘老大讲了毛遂自荐的故事。当故事讲完,也彻底打动了刘邦,最终带了十辆车,百八十人,向楚营赶去。也许你会问,你一个说客带那么多车干什么用?侯老兄的确用不了这么多,但刘太公、吕太公那干人用的着啊?侯老先生这次去,虽是空手套白狼,但志在必得,这一点他很有把握。

    侯成清晨到楚营,扣开军门,顺利地拜见了项羽。要说项羽也太配合,要是你晾他一天再说事,侯成的保票就要打些折扣。可项羽却很及时地接见了他,和这些文人斗心计,他还是有些不适应。

    站在项羽面前,侯成开始了他的表演。站在项羽面前他又开始了长篇大论,我真不愿意复述他的原话,不  ...

    过简单意思还是要介绍的。他在项狂人面前,唾沫横飞地开始了他的演说:你项羽也就凭借有人质才能获胜,要是没有人质,你就完蛋了。这是一种嘲讽,更是一次挑衅,敢在项羽面前说这样的话,不是勇士就是神经蛋,侯成不是神经蛋,那只好把他归为前一种了。

    项羽大怒。他不能不怒,这么多年来还真没人敢在他面前这样说话呢,刘邦都还的夹着尾巴四处乱跑,你侯成算个什么东西,因此站起来大骂道:你要找死,我成全你。

    侯成向前鞠了一躬,连忙表示:你不认为我是刘邦的说客吗?实际上我不是,我是来帮助你的,咱俩才一条心。这就是传说中的做好定位,打打拉拉,先把刺激刺激对方,然后再抚摸抚摸人家受伤的心灵,把人家弄的晕头转向,明明是胡侃,却让对方觉得很有道理。

    项羽重新坐了下来,冷声说道:“太公之不得归必矣,若将何言?”

    这是一个信号,项羽虽然不愿放了人质,但愿意听他侯成的说辞,给他这个机会,让他去表演。表演的好也许能活命,甚至会得到的更多;表演的不好,那就不好意思了,自己跳锅里算了,反正锅已经架上了,洗完热水澡就彻底解决问题了。

    侯成开始表演了,他表演的好,应该说是非常的好,但我真不愿意抄录他的原话了,因为他说的这段文言文用了1440字,就算抄录下来,相信你也不愿意看。但侯成说的大致内容还是要介绍一些的,因为这段内容应该是他的经典之作。

    侯成说的内容比较多,也比较全,从楚汉双方实力到刘老头的作用全部分析个遍,最终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刘老头一废材,不足以决定楚汉轻重,但祸福所系,用好则强,用不好则亡。您虽然逮了他,但实际没一点用处。当初你要煮刘老头,刘邦还要和你分羹,他那么不孝没有落下恶名,你对刘老头这么好反而落不了善名,要之何用?再说你一直逮住刘老头不放,反而激发汉军斗志,和你缠斗,又有何益?

    侯成一阵大侃,项羽不发火了,还说出了这么一句话,“我于刘邦有恩,竟然背叛,现正急斗,一旦归之,无故增其士气。”

    项羽这么一说,侯成心中有底了,这事百分之八十能成,因此接着说了一段话,主要意思如下:不然,怀敌者强,怒敌者亡。你归还太公,则汉军感恩戴德,怎么会再和你缠斗?

    项羽彻底被糊弄了,颇为高兴地说道:“善。吾听公,姑无烹。公第还,语而王令罢兵,吾今归之矣。”简单点就是说:你先回去,我随后就放了刘老头。

    如果侯成这么走了,虽然大功一件,却很难显示他的本事,因此他接着说了一段话,“方今大王粮匮师老,无以支汉,而韩信之军,乘胜之锋,亦且至矣,大王虽欲解而东归,不可得矣。臣愿大王因其时而用其机,急归太公,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大王解甲登坛,建号东帝,以抚东方之诸侯,亦休兵储粟,以待天下之变。汉王老,且厌兵,尚何求哉,固将世为西藩,以事楚矣。”侯先生可真敢大包大揽的,两片嘴胡说八道,也无需回去向刘邦汇报,就和项羽签订了个停战协定,还制订了停战方略,要论能侃,他绝对第一。

    项羽听完他的胡扯,做出了反应:大悦,听其计,引侯生为上客,召太公,置酒高会三日而归之。

    侯成没有兑现当天早上去,晚上就回来的诺言,但他空手套白狼地把刘邦全家给套了回来,并且还私自和项羽签了一份停战协定。侯成带着刘邦全家回来后,刘邦做出了和项羽一样的反应——大悦。把事情办成还两边落好,真不得不佩服侯先生的两片嘴。刘家老小到达汉军军营后,高兴的刘邦立马封侯成为平国君,还说了一段评语:“此天下辩士,所居倾国者,故号平国君。”而侯成的反应却令人纳闷,可能觉得把人忽悠的太狠,因此藏匿了起来,不肯再见刘邦。

    好了,这个人的故事讲完了,但他胡侃的那个协定却留了下来,这个协定非常有名——鸿沟之约,即鸿沟以西为汉,鸿沟以东为楚。这个协定没能持续几天,但它留下的影响却非常深刻。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横亘着一条大河,“河中”一般都会写有“楚河汉界”四个大字。那条大河指的就是鸿沟。

    鸿沟,是中国古代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位于古代荥阳成皋一带,今河南省郑州荥阳。东周末期战国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0年)开始兴建,修成后,一直是黄淮间中原地区主要水运交通线路之一。刘邦建汉后将其改名为狼汤渠。该地北临万里黄河,西依邙山,东连大平原,南接中岳嵩山,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上,它已不再是一条简简单单的人工河,而是界限、是分水岭。而在今天,则有了更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