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我给云龙当领导 第500章 慰问伤员
热门推荐:
烟火人间事
丹武双绝
豪门千金她不想装了
末日求生,我打造了魔植世界
一周一个新系统,阁下该如何应对
雪中:酒色财气?可我是个好人!
全民领主:我能无限掠夺
神相诡医
星穹铁道:开局一剑劈死末日兽!
民国30年,元旦。
太行山中,仍然是难得的好天气。
天气晴朗,阳光和煦,让寒冬里的人们身上暖融融的。
1941年的第一天,张云在例行给总部、师部以及各部队各部门发去新年贺电之后,直接带着警卫员们以及军分区卫生部李部长,前往军分区总医院慰问养伤的官兵。
前文说过,之前爆发的第三次驻地攻防战(晋中攻防战),正太军分区在总部抽调过来的两批次近16万兄弟部队支持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根据部队上报及系统数据统计,此战各部队前后共毙伤日伪军超过20万人,击毙十余万人,让华北方面军特别是第一军的日伪军元气大伤。
不过,战场从来都是残酷的,八路军部队同样付出的不菲的代价。包括独立支队在内,三处战场上有超过1.3万人阵亡,还有近3万人受伤。
这近3万名伤员中,有约两万人都是子弹贯穿等轻伤,伤势整体并不严重。因此这些轻伤员在完成包扎后,已经随着支援部队撤离回归了各自的驻地防区。但是,仍然有约1万人伤势较重,需要留下住院治疗。
攻防战结束后,按照军分区卫生部的部署安排,这些伤员在经过野战医院初步治疗稳定伤势后,其中重伤员陆续转移到了附近的几所军分区医院和驻地医院中,伤势较轻的则是安排入住军营宿舍。他们将在养好伤之后,再跟随着军分区四通八达的运输队回归自己的部队。
而军分区总医院,正是收治重伤员最多的一处医院。
说起来,该医院的成立还是张云的想法和要求。
在独立支队发展初期,正太军分区只有一所专业的现代化医院,就在无名山驻地的军营附近,同时面向军分区干部和周边群众提供医疗服务。
凭借着完善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大量的专业医生以及极为廉价的医疗药品,驻地医院成为了十里八乡老百姓看病的首选之地,甚至周边军分区的干部们都来此治疗一些棘手的疫病。
但是,随着正太军分区不断扩大,下属人员和群众数量增多,需要看病的干部群众也越来越多,涌入驻地的病患已经影响到了驻地的运作和安全。
因此,按照张云的建议和要求,军分区在昔阳东西两侧山区、昔阳县城内以及和顺县城内都建立了军医院,以分流病患人员。
其中,军分区工程部队在无名山驻地门户刘家镇附近的几座山体内专门修建了一片山体空间,配置了病房、病床、设备、医生等,并挂牌成立了军分区总医院。
这座军分区总医院,是整个正太军分区最大的医院,亦是专业医生最多的医院。张云参照后世现代化医院建设而成,分为了十多个疾病科室,并专门分出近半空间作为枪炮伤治疗专科,负责收治部队作战产生的枪炮伤伤员。
为了防止敌机轰炸,总医院的绝大部分诊室和病房都设置在山体内,但也在山间仿造村庄建设了不少普通房屋,作为疗养病房和观察室。
………………
当张云赶到总医院时,正巧赶上200余名西线战场上的伤兵们在被卫生部的担架队转移过来。
这些伤兵都是真正的重伤员,于十多天前在鬼子的密集炮击和突击中受伤的。因为当时伤势过重,创口过大,随时有生命危险,因此这些伤员不得不在野战医院中进行了紧急手术。
幸好,在战地医生的精湛技术下,在磺胺等消炎药物以及白药等伤口药的帮助下,这些伤员挺过了阎王爷的第一个关口,没有出现大规模感染情况。目前这些伤员的伤情已经较为稳定,需要进行下一步的康复治疗,才被军分区卫生部安排从数十公里外的野战医院送到了总医院。
随着大量重伤员的涌入,使得总医院短时内病患满员,压力巨增。总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们几乎每天都在夜以继日的收治伤员,安排伤员下一步的手术和治疗。
为了尽快安置这些重伤员,这段时间以来,总医院医生护士们经常会连轴工作10个小时以上,根本没有余暇休息片刻,以至于出现护士医生累昏的情况。
所幸的是,能送到这里的重伤员,都已经是伤势相对稳定的了,医生们还不至于看到太多的生离死别。
………………
病房区里,因为伤员们的突然大量涌入,显得有些嘈杂和混乱。
很多新来的伤兵和护工们面对着众多的科室和病房眼花缭乱,不明所以的询问着自己的安排,各种口音混杂一起,十分闹腾。
幸好,总医院的护士们都是总部和军分区培养出来专业女护士,巾帼不让须眉,乱中有序间开展着工作。
有工作人员负责登记士兵信息,安排病房病床;有护士伤员挨个病床询问病情,并对伤口进行拆解消毒和二次包扎;还有不少的护工,帮助伤员们喂水喂药,帮助伤员们熟悉医院…………
看到这样靓丽的女护士,战士们立即面红耳赤,哪里还好意思发脾气,乖乖的配合着。而在医护人员的不断努力下,这些新转入的伤员迅速安置完毕,病房开始逐步恢复了有序和安静。
………………
手术室里,与病房区域的嘈杂情景截然相反,室内呈现出一种既紧张又严肃的气氛。民国样式的老式汽灯不时发出时吱吱的响声,各种器械的滴滴声不断,而医生们则是一丝不苟而沉稳熟练的进行着外科手术。
送来的很多重伤员虽然已经伤势稳定,但野战医院急救是以救命为原则进行治疗,很多伤口处理的不甚规范,甚至有弹片遗留其中。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让伤情后续有复发风险,甚至可能会让隐痛折磨战士们一生。
而既然来到了总医院了,医生们自然不会任由这些问题继续遗留在战士们体内,而是根据战士们的身体状况,尽快安排进行一些深层清理甚至是二次手术。
手术室中的医生们忙个不停,手术室的血纱布积下越积越多,但手术台上的战士们则是神色间舒服了很多。
………………
相比于病房区和手术区的嘈杂和肃穆,伤员疗养区里,则是气氛轻松了很多。
能转入疗养区的伤员,已经是伤情稳定且逐步好转的,战士们不仅能放心自己的伤情,而且吃好喝好休息好,自然会心情愉悦。
众所周知,创伤的愈合不仅需要各类药品,更需要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作为营养补充的主要来源。为了好好照顾这些伤兵,后勤部不仅为医院送来了大量药品,更是拨付了大量的罐头肉、奶粉、豆油、花生油等物资,以为伤兵们补充营养。
几乎每一天,这些伤兵们都可以吃上由医院伤兵炊事班专门做好的小米粥、萝卜烩牛肉、面饼、馒头等食物,还有后勤部想法弄来的酸梨、山苹果等水果。战士们天天能大快朵颐荤素搭配的营养餐,简直是心理美滋滋的。
为此,有的伤员还庆幸自己受伤才吃上这么美味的食物,并戏谑的称此为因祸得福餐。
太行山中,仍然是难得的好天气。
天气晴朗,阳光和煦,让寒冬里的人们身上暖融融的。
1941年的第一天,张云在例行给总部、师部以及各部队各部门发去新年贺电之后,直接带着警卫员们以及军分区卫生部李部长,前往军分区总医院慰问养伤的官兵。
前文说过,之前爆发的第三次驻地攻防战(晋中攻防战),正太军分区在总部抽调过来的两批次近16万兄弟部队支持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根据部队上报及系统数据统计,此战各部队前后共毙伤日伪军超过20万人,击毙十余万人,让华北方面军特别是第一军的日伪军元气大伤。
不过,战场从来都是残酷的,八路军部队同样付出的不菲的代价。包括独立支队在内,三处战场上有超过1.3万人阵亡,还有近3万人受伤。
这近3万名伤员中,有约两万人都是子弹贯穿等轻伤,伤势整体并不严重。因此这些轻伤员在完成包扎后,已经随着支援部队撤离回归了各自的驻地防区。但是,仍然有约1万人伤势较重,需要留下住院治疗。
攻防战结束后,按照军分区卫生部的部署安排,这些伤员在经过野战医院初步治疗稳定伤势后,其中重伤员陆续转移到了附近的几所军分区医院和驻地医院中,伤势较轻的则是安排入住军营宿舍。他们将在养好伤之后,再跟随着军分区四通八达的运输队回归自己的部队。
而军分区总医院,正是收治重伤员最多的一处医院。
说起来,该医院的成立还是张云的想法和要求。
在独立支队发展初期,正太军分区只有一所专业的现代化医院,就在无名山驻地的军营附近,同时面向军分区干部和周边群众提供医疗服务。
凭借着完善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大量的专业医生以及极为廉价的医疗药品,驻地医院成为了十里八乡老百姓看病的首选之地,甚至周边军分区的干部们都来此治疗一些棘手的疫病。
但是,随着正太军分区不断扩大,下属人员和群众数量增多,需要看病的干部群众也越来越多,涌入驻地的病患已经影响到了驻地的运作和安全。
因此,按照张云的建议和要求,军分区在昔阳东西两侧山区、昔阳县城内以及和顺县城内都建立了军医院,以分流病患人员。
其中,军分区工程部队在无名山驻地门户刘家镇附近的几座山体内专门修建了一片山体空间,配置了病房、病床、设备、医生等,并挂牌成立了军分区总医院。
这座军分区总医院,是整个正太军分区最大的医院,亦是专业医生最多的医院。张云参照后世现代化医院建设而成,分为了十多个疾病科室,并专门分出近半空间作为枪炮伤治疗专科,负责收治部队作战产生的枪炮伤伤员。
为了防止敌机轰炸,总医院的绝大部分诊室和病房都设置在山体内,但也在山间仿造村庄建设了不少普通房屋,作为疗养病房和观察室。
………………
当张云赶到总医院时,正巧赶上200余名西线战场上的伤兵们在被卫生部的担架队转移过来。
这些伤兵都是真正的重伤员,于十多天前在鬼子的密集炮击和突击中受伤的。因为当时伤势过重,创口过大,随时有生命危险,因此这些伤员不得不在野战医院中进行了紧急手术。
幸好,在战地医生的精湛技术下,在磺胺等消炎药物以及白药等伤口药的帮助下,这些伤员挺过了阎王爷的第一个关口,没有出现大规模感染情况。目前这些伤员的伤情已经较为稳定,需要进行下一步的康复治疗,才被军分区卫生部安排从数十公里外的野战医院送到了总医院。
随着大量重伤员的涌入,使得总医院短时内病患满员,压力巨增。总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们几乎每天都在夜以继日的收治伤员,安排伤员下一步的手术和治疗。
为了尽快安置这些重伤员,这段时间以来,总医院医生护士们经常会连轴工作10个小时以上,根本没有余暇休息片刻,以至于出现护士医生累昏的情况。
所幸的是,能送到这里的重伤员,都已经是伤势相对稳定的了,医生们还不至于看到太多的生离死别。
………………
病房区里,因为伤员们的突然大量涌入,显得有些嘈杂和混乱。
很多新来的伤兵和护工们面对着众多的科室和病房眼花缭乱,不明所以的询问着自己的安排,各种口音混杂一起,十分闹腾。
幸好,总医院的护士们都是总部和军分区培养出来专业女护士,巾帼不让须眉,乱中有序间开展着工作。
有工作人员负责登记士兵信息,安排病房病床;有护士伤员挨个病床询问病情,并对伤口进行拆解消毒和二次包扎;还有不少的护工,帮助伤员们喂水喂药,帮助伤员们熟悉医院…………
看到这样靓丽的女护士,战士们立即面红耳赤,哪里还好意思发脾气,乖乖的配合着。而在医护人员的不断努力下,这些新转入的伤员迅速安置完毕,病房开始逐步恢复了有序和安静。
………………
手术室里,与病房区域的嘈杂情景截然相反,室内呈现出一种既紧张又严肃的气氛。民国样式的老式汽灯不时发出时吱吱的响声,各种器械的滴滴声不断,而医生们则是一丝不苟而沉稳熟练的进行着外科手术。
送来的很多重伤员虽然已经伤势稳定,但野战医院急救是以救命为原则进行治疗,很多伤口处理的不甚规范,甚至有弹片遗留其中。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让伤情后续有复发风险,甚至可能会让隐痛折磨战士们一生。
而既然来到了总医院了,医生们自然不会任由这些问题继续遗留在战士们体内,而是根据战士们的身体状况,尽快安排进行一些深层清理甚至是二次手术。
手术室中的医生们忙个不停,手术室的血纱布积下越积越多,但手术台上的战士们则是神色间舒服了很多。
………………
相比于病房区和手术区的嘈杂和肃穆,伤员疗养区里,则是气氛轻松了很多。
能转入疗养区的伤员,已经是伤情稳定且逐步好转的,战士们不仅能放心自己的伤情,而且吃好喝好休息好,自然会心情愉悦。
众所周知,创伤的愈合不仅需要各类药品,更需要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作为营养补充的主要来源。为了好好照顾这些伤兵,后勤部不仅为医院送来了大量药品,更是拨付了大量的罐头肉、奶粉、豆油、花生油等物资,以为伤兵们补充营养。
几乎每一天,这些伤兵们都可以吃上由医院伤兵炊事班专门做好的小米粥、萝卜烩牛肉、面饼、馒头等食物,还有后勤部想法弄来的酸梨、山苹果等水果。战士们天天能大快朵颐荤素搭配的营养餐,简直是心理美滋滋的。
为此,有的伤员还庆幸自己受伤才吃上这么美味的食物,并戏谑的称此为因祸得福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