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鹰的荣耀 第1112章 156,施恩
第1112章 156,施恩
在苏菲告退的时候,老皇帝的面孔古井无波,没有做出任何表示,直到她走出房间之后,他的嘴角才露出了一个饱含着嘲弄和无奈的冷笑。
“她还是不服气……嘿,明明是她的任性妄为害得我们要收拾烂摊子,结果她还理直气壮地认为是我对不起她!”
梅特涅一言不发,毕竟这时候他说任何话都是在火上添油。
虽然口口声声说都已经“过去了”,但是苏菲没有放下过往,老皇帝又何尝放下了?
怨恨归怨恨,但现在烂摊子已经无力收拾,大家无非只能互相忍耐,然后凑合着过完余生而已。
发泄了一会儿不满,老皇帝也重新收拾好了情绪,然后又叹了口气。
“女人啊,真是奇怪!我结了四次婚,却还是不敢说自己了解女人。你说她怎么就这么放不下呢?我那个外孙有这么值得惦记吗?明明也是个浪荡子……”
“苏菲殿下喜欢文艺,再加上又有点侠义心肠,因此会特别喜欢那种郁郁寡欢的落难美少年,而当时那个多才多艺又身陷囹圄的莱希施泰特公爵,恰恰就完全符合了她的精神需求。”梅特涅小声回答。“再加上,整个宫廷里,平时够资格配得上平常陪伴她、和她以平等身份来往的人也就那么几个,而且除了公爵之外都不入她的法眼,久而久之,她自然就只有他一个人了……再加上,她又是那种固执尖刻、喜欢钻牛角尖的人,所以一旦动情了就怎么也无法回头。”
不得不说,梅特涅亲王不愧是在政坛纵横了多年,看人的眼光十分毒辣,再加上“旁观者清”,所以对皇室的秘闻居然洞若观火,轻易就看透了来龙去脉。
皇帝顿时默然。
因为即使是他也清楚,自己的儿子外孙,无论是才华和容貌,差距实在太大,甚至比都没法比。苏菲看不上丈夫转而去钟情外甥,实在太正常了。
“你倒是教出了个好学生!把你的浪荡本领都学去了。”带着几分羞惭和愠怒,老皇帝瞪了梅特涅一眼。
长得好这也能怪我吗?梅特涅只能苦笑以对。
他当初也是一个英俊小生,无论是在维也纳还是在巴黎,也都有过数不清的风流史。
某种意义上,这几年来,眼见艾格隆成就越来越大,甚至趁势而起摇身一变成为一国皇帝,他对艾格隆确实还有几分“得意门生”的欣慰。
当然,即使在这个时候,他还是不忘安慰皇帝。
“陛下,莱希施泰特公爵毕竟也是您的外孙,也是您亲自照管和教育长大的。他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天赋,多少也是因为有您的遗传所致……没有您,就肯定没有他的今天。”
虽说皇帝心里知道这只是首相在拍马屁,但是他听后心里真的舒坦了许多。
不管怎么说,现在有苏菲出马,自己和外孙之间就没有任何“冰释前嫌”的障碍了。
毕竟,在他心目中,苏菲肯定比他母亲说话还要管用。
“你一定要监控好苏菲,让她不要说不该说的话,重点要放在两国之间未来的合作上面。”沉吟片刻之后,皇帝开始向首相交代自己的思路,“既然我们要张开双臂和解,那么除了遏制沙皇的野心之外,我们应该进行一个全面广泛的合作,在意大利的问题上,我们尤其更加需要和解,我们要让他明白,我们愿意安抚法兰西人的民族情绪,愿意帮助他巩固自己的统治,但是这种野心也必须限定在合理范围之内——他应该知道,和平对他也是有利的,一旦他胡作非为,神圣同盟也不会坐视不理。”
老皇帝的意思,梅特涅当然明白。
他一边痛骂沙皇,一边又拿神圣同盟来吓唬人,本质上就是“挟洋自重”,想要既靠法奥关系来遏制俄国,又想要靠着俄奥关系来遏制法国,利用自己处在中间的位置来左右逢源,维持一个平衡,而这也是梅特涅在维也纳和会之后苦心孤诣想要维持的局面。
不仅仅是1815年而已,在原本的历史线上,直到1855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时期,奥地利一直还是想要在法国和俄罗斯之间左右逢源,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来为自己牟利。
只可惜,这个如意算盘每一次都弄巧成拙。
1815年的精明算计,因为拿破仑突然回归而化为了泡影,让沙皇借机为所欲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而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当时的奥皇弗朗茨·约瑟夫借俄国被英法击败、无力分心的机会,陈兵于罗马尼亚边境,要求沙皇退出巴尔干半岛。
沙皇尼古拉对此极度愤怒,因为就在不久之前的1848年,他还曾经应奥地利的请求,出兵15万帮助奥地利镇压了匈牙利的革命,在沙皇看来,奥地利人如此趁人之危的做法可谓是极度的“忘恩负义”。
恼羞成怒的沙皇尼古拉,在临死前痛骂奥地利,“我真是世界上最大的傻瓜,居然相信有人会知恩图报”。
奥地利虽然吓退了沙皇,但是最终也没有拿到什么好处,英法觉得我出人出力打了这么艰苦的仗,你在最后才出面,凭什么想要摘取胜利果实,于是故意将奥地利排除在外。
而从此以后,俄罗斯皇室对奥地利的敌意就此根深蒂固,两国之间围绕着巴尔干半岛的利益冲突也越来越激烈,而同时和意大利和俄罗斯交恶的奥地利,地缘形势越来越恶劣,回旋余地越来越小最终只能无奈地委身于德意志帝国的“庇护”之下。
最终,也就是从俄奥两国之间引爆了世界大战,让欧洲迎来了1914年的大清算。
之所以往往“弄巧成拙”,不是因为奥地利人的智力不足,更重要的还是实力不够。
正因为实力不够,所以才会想着“弄巧”,到处拉拢同盟扯虎皮。
然而,在国际舞台上,一个国家说话的分量不是看同盟的数量,最终还是靠自身的实力说话,外交上的精巧构思终究只是“点缀”,不可能真正替代实力的作用。在同一个问题上,强国往往可以反复赢两次,因为他们能够凭借实力掀桌子或者不认账。
1815年的沙皇,就凭借自己战胜拿破仑之威,无视梅特涅的抗议,几乎独吞了整个波兰;1855年的英法,自然也可以凭借自己战胜沙皇之威,无视奥地利的“善意贡献”,根本就不想让它参与分赃。
在1859年,拿破仑三世甚至假借保护撒丁王国的名义,主动向奥地利开战,逼迫它吐出了自己最富饶的伦巴底省份,可谓是元气大伤。
世界就是如此无情,强国就是可以出尔反尔忘恩负义,没人敢于追究责任,而奥地利这么干了却会成为“罪状”,原因就在于此,它不够强,无法让人忘记它的污点,反而会屡屡成为别人掀桌子开刀的对象。
眼下的老皇帝,以及梅特涅首相,并不能预知未来的事情,但是作为奥地利的实际统治者,他们却能够明显感觉到自己相对于其他强国来说越发衰弱的实力,因此往往就会有力不从心之感。
这个国家,正如他们垂垂老矣的身体一样,重病缠身,而他们却也没有精力和魄力,再去进行那些伤筋动骨的改革。
重建国内混乱的税收体制,打击腐败的官僚体系?
收回匈牙利马扎尔贵族的免税特权?
开辟财源,减少拖累国家财政的巨额债务?
推行义务教育,提升全民素质?
鼓励科学和技术突破,追上如今开始隐隐浮现出的工业革命?
站在君王的位置上看,无论哪一条都对这个老朽的帝国至关重要,但是每一条执行起来都力不从心。
老皇帝和老首相,在岁月的侵蚀下,精力和眼界都大大衰退,比起“锐意进取”来,他们更加倾向于“维持现状”,只希望自己有生之年帝国不出大乱子就行。
说的难听点,他们都已经成为了帝国的“裱糊匠”。
更让老皇帝悲凉的是,等自己过世之后,两个不成器的儿子,可能连“裱糊匠”都做不好,帝国将会远远落后于那些强邻们。
总之,现在面对堆积如山的问题,以及那些难以解决的隐忧,老皇帝已经无暇顾及,他只想自己熬过最后剩下的寿命,然后把一切问题都交给后人们去解决算了。
但愿苏菲和其他人会有办法吧。
对于皇帝心中的想法,梅特涅当然不得而知,不过他能够敏锐地察觉到,皇帝如今心乱如麻的状态。
年龄越来越老,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切慢慢失控,这种滋味儿确实很不好受,他自己也能够感同身受。
但不同的是,他并没有把“烂摊子”交给别人的觉悟,毕竟他比皇帝还是年轻了很多,他自认为自己还可以为帝国“无私奉献”很多年,即使皇帝不幸驾崩,他也还是想要继续盘踞在首相的位置上。
而若是想要达到这个目的,那么宫廷的支持就是必不可少的,而现在,他在宫廷内的靠山,正在逐渐从皇帝转移到苏菲殿下身上。
不过,直到现在,梅特涅心里还是有点瞧不起苏菲,认为她不过是一个空有傲气、目中无人的深宫妇人而已,既年轻又没有任何实际经验,就算未来真的干涉政治,说不定也会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但如果苏菲背后站着一位强势的法兰西皇帝,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如果她可以从法兰西皇帝那里借到巨额的金钱来维持国家的财政、甚至从皇帝那里借到武器甚至军队,那么她就有足够的资本稳住这个国家——毕竟,所谓的君王大权,说穿了也不过是取决于金币和士兵而已。
而自己,则是苏菲不可或缺的辅弼大臣——至少短时间内她是找不到替代品的。
到时候,自己就可以扫清一切政敌,重新享有君王的宠信和依赖了,岂不快哉!
“陛下,我会将您的意见转达给苏菲殿下的,我相信,她已经认清了自己的处境,她会照做的——”说到这里的时候,梅特涅突然又意味深长地沉吟了起来,“但是……”
“但是什么?”皇帝不耐烦地问。
“如果我们希望她听话干活,我窃以为还是需要给她一点甜头为好。”梅特涅继续小心翼翼地进言,“那位小公主,她每天魂牵梦绕,如果我们能够让她定期见见的话,恐怕会大大提高她的积极性,再说了,小公主如今也在渐渐长大,如果长期见不到母亲的话,说起来也太可怜了……”
明明那个私生女没有公主的封号,甚至不为人所知,但是梅特涅却还是故意用了公主的尊称。
皇帝皱了皱眉头。
这个曾外孙女,虽然是家族的污点,但是——毕竟,这也是这座宫廷里十几年来第一个诞生的孩子了。
他甚至还时不时地让人带到自己的面前。
确实是一个非常非常可爱的孩子,漂亮得一眼就能看出未来定是个了不得的大美人,确实对得起父母的容貌。
为什么自己的嫡脉却遗传不了这份容貌?皇帝百思不得其解。
他甚至偶尔在想,如果这是个男孩儿该多好——当然,也只是偶尔而已。
听到了梅特涅的建议之后,皇帝本能地有点不高兴,毕竟这又让他想起了那些往事。
但是很快他又镇定了下来。
他毕竟是一个哈布斯堡皇帝,有皇帝的尊严,哪怕性格偏狭,他也不至于跟一个无知孩童置气。
让一个母亲从小骨肉分离,确实没必要。
尤其是考虑到,这个孩子的父亲日后肯定会追问女儿的下落,到时候也不好交代。
“好吧,那就允许她去见吧——不过,仅限于一个月两次,不能更多了。”沉默片刻之后,皇帝做出了决定。
唉,陛下,您到现在何必还要赌气呢……
梅特涅心里叹了口气。
要么就永远不让人见,要么就干脆大度点让她可以悄悄养在身边,何必限制得这么死呢?皇帝做事一直都这么不上不下的半吊子,难怪明明已经“宽容”了,却难以让别人感恩。
不过,他也知道,面对年老固执的皇帝,他再继续劝说也没用,只会得到反作用。这已经是皇帝能做出的最大让步了。
不管怎么样,至少他又在苏菲那里帮了个忙,对方也该记得自己的人情,而这就够了。以后再徐徐图之继续刷功劳也不迟。
“我这就去安排,陛下——”他轻轻向老皇帝躬了躬身,然后悄无声息地告退。
在苏菲告退的时候,老皇帝的面孔古井无波,没有做出任何表示,直到她走出房间之后,他的嘴角才露出了一个饱含着嘲弄和无奈的冷笑。
“她还是不服气……嘿,明明是她的任性妄为害得我们要收拾烂摊子,结果她还理直气壮地认为是我对不起她!”
梅特涅一言不发,毕竟这时候他说任何话都是在火上添油。
虽然口口声声说都已经“过去了”,但是苏菲没有放下过往,老皇帝又何尝放下了?
怨恨归怨恨,但现在烂摊子已经无力收拾,大家无非只能互相忍耐,然后凑合着过完余生而已。
发泄了一会儿不满,老皇帝也重新收拾好了情绪,然后又叹了口气。
“女人啊,真是奇怪!我结了四次婚,却还是不敢说自己了解女人。你说她怎么就这么放不下呢?我那个外孙有这么值得惦记吗?明明也是个浪荡子……”
“苏菲殿下喜欢文艺,再加上又有点侠义心肠,因此会特别喜欢那种郁郁寡欢的落难美少年,而当时那个多才多艺又身陷囹圄的莱希施泰特公爵,恰恰就完全符合了她的精神需求。”梅特涅小声回答。“再加上,整个宫廷里,平时够资格配得上平常陪伴她、和她以平等身份来往的人也就那么几个,而且除了公爵之外都不入她的法眼,久而久之,她自然就只有他一个人了……再加上,她又是那种固执尖刻、喜欢钻牛角尖的人,所以一旦动情了就怎么也无法回头。”
不得不说,梅特涅亲王不愧是在政坛纵横了多年,看人的眼光十分毒辣,再加上“旁观者清”,所以对皇室的秘闻居然洞若观火,轻易就看透了来龙去脉。
皇帝顿时默然。
因为即使是他也清楚,自己的儿子外孙,无论是才华和容貌,差距实在太大,甚至比都没法比。苏菲看不上丈夫转而去钟情外甥,实在太正常了。
“你倒是教出了个好学生!把你的浪荡本领都学去了。”带着几分羞惭和愠怒,老皇帝瞪了梅特涅一眼。
长得好这也能怪我吗?梅特涅只能苦笑以对。
他当初也是一个英俊小生,无论是在维也纳还是在巴黎,也都有过数不清的风流史。
某种意义上,这几年来,眼见艾格隆成就越来越大,甚至趁势而起摇身一变成为一国皇帝,他对艾格隆确实还有几分“得意门生”的欣慰。
当然,即使在这个时候,他还是不忘安慰皇帝。
“陛下,莱希施泰特公爵毕竟也是您的外孙,也是您亲自照管和教育长大的。他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天赋,多少也是因为有您的遗传所致……没有您,就肯定没有他的今天。”
虽说皇帝心里知道这只是首相在拍马屁,但是他听后心里真的舒坦了许多。
不管怎么说,现在有苏菲出马,自己和外孙之间就没有任何“冰释前嫌”的障碍了。
毕竟,在他心目中,苏菲肯定比他母亲说话还要管用。
“你一定要监控好苏菲,让她不要说不该说的话,重点要放在两国之间未来的合作上面。”沉吟片刻之后,皇帝开始向首相交代自己的思路,“既然我们要张开双臂和解,那么除了遏制沙皇的野心之外,我们应该进行一个全面广泛的合作,在意大利的问题上,我们尤其更加需要和解,我们要让他明白,我们愿意安抚法兰西人的民族情绪,愿意帮助他巩固自己的统治,但是这种野心也必须限定在合理范围之内——他应该知道,和平对他也是有利的,一旦他胡作非为,神圣同盟也不会坐视不理。”
老皇帝的意思,梅特涅当然明白。
他一边痛骂沙皇,一边又拿神圣同盟来吓唬人,本质上就是“挟洋自重”,想要既靠法奥关系来遏制俄国,又想要靠着俄奥关系来遏制法国,利用自己处在中间的位置来左右逢源,维持一个平衡,而这也是梅特涅在维也纳和会之后苦心孤诣想要维持的局面。
不仅仅是1815年而已,在原本的历史线上,直到1855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时期,奥地利一直还是想要在法国和俄罗斯之间左右逢源,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来为自己牟利。
只可惜,这个如意算盘每一次都弄巧成拙。
1815年的精明算计,因为拿破仑突然回归而化为了泡影,让沙皇借机为所欲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而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当时的奥皇弗朗茨·约瑟夫借俄国被英法击败、无力分心的机会,陈兵于罗马尼亚边境,要求沙皇退出巴尔干半岛。
沙皇尼古拉对此极度愤怒,因为就在不久之前的1848年,他还曾经应奥地利的请求,出兵15万帮助奥地利镇压了匈牙利的革命,在沙皇看来,奥地利人如此趁人之危的做法可谓是极度的“忘恩负义”。
恼羞成怒的沙皇尼古拉,在临死前痛骂奥地利,“我真是世界上最大的傻瓜,居然相信有人会知恩图报”。
奥地利虽然吓退了沙皇,但是最终也没有拿到什么好处,英法觉得我出人出力打了这么艰苦的仗,你在最后才出面,凭什么想要摘取胜利果实,于是故意将奥地利排除在外。
而从此以后,俄罗斯皇室对奥地利的敌意就此根深蒂固,两国之间围绕着巴尔干半岛的利益冲突也越来越激烈,而同时和意大利和俄罗斯交恶的奥地利,地缘形势越来越恶劣,回旋余地越来越小最终只能无奈地委身于德意志帝国的“庇护”之下。
最终,也就是从俄奥两国之间引爆了世界大战,让欧洲迎来了1914年的大清算。
之所以往往“弄巧成拙”,不是因为奥地利人的智力不足,更重要的还是实力不够。
正因为实力不够,所以才会想着“弄巧”,到处拉拢同盟扯虎皮。
然而,在国际舞台上,一个国家说话的分量不是看同盟的数量,最终还是靠自身的实力说话,外交上的精巧构思终究只是“点缀”,不可能真正替代实力的作用。在同一个问题上,强国往往可以反复赢两次,因为他们能够凭借实力掀桌子或者不认账。
1815年的沙皇,就凭借自己战胜拿破仑之威,无视梅特涅的抗议,几乎独吞了整个波兰;1855年的英法,自然也可以凭借自己战胜沙皇之威,无视奥地利的“善意贡献”,根本就不想让它参与分赃。
在1859年,拿破仑三世甚至假借保护撒丁王国的名义,主动向奥地利开战,逼迫它吐出了自己最富饶的伦巴底省份,可谓是元气大伤。
世界就是如此无情,强国就是可以出尔反尔忘恩负义,没人敢于追究责任,而奥地利这么干了却会成为“罪状”,原因就在于此,它不够强,无法让人忘记它的污点,反而会屡屡成为别人掀桌子开刀的对象。
眼下的老皇帝,以及梅特涅首相,并不能预知未来的事情,但是作为奥地利的实际统治者,他们却能够明显感觉到自己相对于其他强国来说越发衰弱的实力,因此往往就会有力不从心之感。
这个国家,正如他们垂垂老矣的身体一样,重病缠身,而他们却也没有精力和魄力,再去进行那些伤筋动骨的改革。
重建国内混乱的税收体制,打击腐败的官僚体系?
收回匈牙利马扎尔贵族的免税特权?
开辟财源,减少拖累国家财政的巨额债务?
推行义务教育,提升全民素质?
鼓励科学和技术突破,追上如今开始隐隐浮现出的工业革命?
站在君王的位置上看,无论哪一条都对这个老朽的帝国至关重要,但是每一条执行起来都力不从心。
老皇帝和老首相,在岁月的侵蚀下,精力和眼界都大大衰退,比起“锐意进取”来,他们更加倾向于“维持现状”,只希望自己有生之年帝国不出大乱子就行。
说的难听点,他们都已经成为了帝国的“裱糊匠”。
更让老皇帝悲凉的是,等自己过世之后,两个不成器的儿子,可能连“裱糊匠”都做不好,帝国将会远远落后于那些强邻们。
总之,现在面对堆积如山的问题,以及那些难以解决的隐忧,老皇帝已经无暇顾及,他只想自己熬过最后剩下的寿命,然后把一切问题都交给后人们去解决算了。
但愿苏菲和其他人会有办法吧。
对于皇帝心中的想法,梅特涅当然不得而知,不过他能够敏锐地察觉到,皇帝如今心乱如麻的状态。
年龄越来越老,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切慢慢失控,这种滋味儿确实很不好受,他自己也能够感同身受。
但不同的是,他并没有把“烂摊子”交给别人的觉悟,毕竟他比皇帝还是年轻了很多,他自认为自己还可以为帝国“无私奉献”很多年,即使皇帝不幸驾崩,他也还是想要继续盘踞在首相的位置上。
而若是想要达到这个目的,那么宫廷的支持就是必不可少的,而现在,他在宫廷内的靠山,正在逐渐从皇帝转移到苏菲殿下身上。
不过,直到现在,梅特涅心里还是有点瞧不起苏菲,认为她不过是一个空有傲气、目中无人的深宫妇人而已,既年轻又没有任何实际经验,就算未来真的干涉政治,说不定也会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但如果苏菲背后站着一位强势的法兰西皇帝,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如果她可以从法兰西皇帝那里借到巨额的金钱来维持国家的财政、甚至从皇帝那里借到武器甚至军队,那么她就有足够的资本稳住这个国家——毕竟,所谓的君王大权,说穿了也不过是取决于金币和士兵而已。
而自己,则是苏菲不可或缺的辅弼大臣——至少短时间内她是找不到替代品的。
到时候,自己就可以扫清一切政敌,重新享有君王的宠信和依赖了,岂不快哉!
“陛下,我会将您的意见转达给苏菲殿下的,我相信,她已经认清了自己的处境,她会照做的——”说到这里的时候,梅特涅突然又意味深长地沉吟了起来,“但是……”
“但是什么?”皇帝不耐烦地问。
“如果我们希望她听话干活,我窃以为还是需要给她一点甜头为好。”梅特涅继续小心翼翼地进言,“那位小公主,她每天魂牵梦绕,如果我们能够让她定期见见的话,恐怕会大大提高她的积极性,再说了,小公主如今也在渐渐长大,如果长期见不到母亲的话,说起来也太可怜了……”
明明那个私生女没有公主的封号,甚至不为人所知,但是梅特涅却还是故意用了公主的尊称。
皇帝皱了皱眉头。
这个曾外孙女,虽然是家族的污点,但是——毕竟,这也是这座宫廷里十几年来第一个诞生的孩子了。
他甚至还时不时地让人带到自己的面前。
确实是一个非常非常可爱的孩子,漂亮得一眼就能看出未来定是个了不得的大美人,确实对得起父母的容貌。
为什么自己的嫡脉却遗传不了这份容貌?皇帝百思不得其解。
他甚至偶尔在想,如果这是个男孩儿该多好——当然,也只是偶尔而已。
听到了梅特涅的建议之后,皇帝本能地有点不高兴,毕竟这又让他想起了那些往事。
但是很快他又镇定了下来。
他毕竟是一个哈布斯堡皇帝,有皇帝的尊严,哪怕性格偏狭,他也不至于跟一个无知孩童置气。
让一个母亲从小骨肉分离,确实没必要。
尤其是考虑到,这个孩子的父亲日后肯定会追问女儿的下落,到时候也不好交代。
“好吧,那就允许她去见吧——不过,仅限于一个月两次,不能更多了。”沉默片刻之后,皇帝做出了决定。
唉,陛下,您到现在何必还要赌气呢……
梅特涅心里叹了口气。
要么就永远不让人见,要么就干脆大度点让她可以悄悄养在身边,何必限制得这么死呢?皇帝做事一直都这么不上不下的半吊子,难怪明明已经“宽容”了,却难以让别人感恩。
不过,他也知道,面对年老固执的皇帝,他再继续劝说也没用,只会得到反作用。这已经是皇帝能做出的最大让步了。
不管怎么样,至少他又在苏菲那里帮了个忙,对方也该记得自己的人情,而这就够了。以后再徐徐图之继续刷功劳也不迟。
“我这就去安排,陛下——”他轻轻向老皇帝躬了躬身,然后悄无声息地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