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阴神司探 > 第第2章 何不召陆遥入殿?

阴神司探 第第2章 何不召陆遥入殿?

    赵泰看着底下朝臣们又吵做了一团,不由皱眉。

    朝议一般都是根据最近各地上的奏折,筛选出个轻重缓急,大事要事,拿出来朝议。

    只是这个时候,赵泰时常让他们先行讨论出个结果,然后待会便让几个代表人物出来发言。

    赵泰再征求几个重臣的意见,最后再敲定。

    这般做后,自然是有弊有利。

    利处就是,让他们先行选定自己的立场,省得开始之后,一个个跳出来,又乱又很难得到结论。

    弊处便是,他们得出各自选定立场前便是这般,乱糟糟的吵作一团。

    “肃静,有章程的出来说便是!这般吵下去,又有什么用?”

    顾正德见陛下已有不耐之意,连忙朝群臣喝道。

    场面顿时一静,群臣都息声了。

    “吐蕃国书已经到了一天了,现在讨伐大军已经自灵州出发,再有两天便要攻入吐蕃境内!

    而吐蕃铁骑已然陈兵边疆,两国全面大战即刻爆发,你们如何思量的,现在便站出来!

    主战的站左边,主和的站右边!”

    顾正德见陛下朝他点了点头,开口大声喝道。

    “吐蕃强大,我边军历年都是只守不攻,全面大战爆发,极易崩溃!千万子民陷于水火,此战之罪,陛下,为大赵子民计,臣建议,以和代战。

    先前吐蕃刺杀福王的事,我们的态度也很明显了!事过境迁,万不可意气行事啊!”

    礼部侍郎张驰率先站了出来,说完往右站去,右边却是武将堆。

    历来主战的武将居多,主和的文臣为主,但是大殿上却是文臣居左,武将居右,顾正德让主战的站左边,主和的站右边去。

    那文臣表明立场,主和就得扎入武将堆里。

    果然,张弛一到右边,就有武将把他推搡到一边,落了好大的脸面。

    其中更是有武将,一口痰吐出,直奔张弛脸颊。

    张弛避让不及,被痰沾在脸上,也不着恼,他拂袖擦去,只是略显尴尬,却也没有对那武将怒目而视。

    “陛下,他吐蕃欺人太甚!不但要求我们征西大军退军,还要求我们嫁公主和亲。

    如今皇族仅有郡主一人,他们杀了福王爷,还让福王爷的独女嫁于他们和亲,实在欺人太甚!

    若我大赵骨头都他们这般软,那吐蕃怕是会得寸进尺,接下去就是逼我们割地求和了!”

    一名武将朗声斥道,朝张弛呸了一口,往左边站了过来。

    那压迫的体现往一众文官的地方一站,顿时将一些文官被逼退了开来。

    “窦将军说得虽然有理,但我问窦将军和诸位一句,我们做好迎战的准备了么?

    兵临城下,目前我们拿什么去抵挡吐蕃三十万铁骑呢?”

    户部尚书贺铸安出列,开口问道。

    “谁说,他们有三十万铁骑了?只是一封国书,就把你们吓成这样?

    你们知道三十万铁骑一天要耗费多少?吐蕃要集结三十万铁骑,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做到的。

    而且,我们的暗探都没有传回具体的消息!”

    方才那个窦将军开口质问道。

    “吐蕃人是马背上长大的,便是妇孺,皆可上马弯弓射箭,集结三十万铁骑并非不可能!

    至于暗探,汉人在吐蕃国内,要打探到具体消息,怕是难如登天吧?

    等到他们的消息传回来,怕是吐蕃铁骑已经进入我大赵了!”

    出言辩驳的却是兵部的郎中令。

    一众武将闻言一滞,的确,大赵要集结三十万铁骑,不筹备月余,绝无可能,但是吐蕃西域那些马背上的民族,则容易多了。

    “那你的立场呢?与他们一般求和?”

    兵部与是文臣武将并立的衙门,郎中令并未站在武将立场上来说此事,让他们心中颇为郁闷。

    “陛下,可令征西大军暂停攻入吐蕃境内,以和来拖延时间,给边军备战争取时间!”

    这人却是取了折中之策。

    “你们以为吐蕃会给我们时间么?

    他们怕是在刺福王之时就已经在为今日做准备了!

    他们为何等在征西大军到了边境,他们才给我们国书?

    鞭长莫及,西南边陲危急,我们要从何地调兵驰援?

    求和不过是痴心妄想罢了!吐蕃铁骑怕是已然到了,诸位还是想想尽快备战吧!”

    吏部侍郎徐守笃冷笑说道,他说完,留在了左边,显然是主战立场。

    一时间众文臣哗然,这个可能性不是没有,京畿道抽调的几万大军去了西北边陲,短时间内绝难回援。

    “陛下,可否先发一封国书迟滞吐蕃铁骑数日时间,先抽调沿线州府驻军,支援边军,稳固城防!

    随后各州往前固防,而其余各道,编练新军,整装备战!”

    又是一个主战的武将。

    “编练新军,旷日持久,多久可上战场?远水解不了近渴!

    我大赵幅员辽阔,奇人异士颇多。

    陛下可下英雄贴,号召天下英雄,对吐蕃军中诸将启动暗杀令。

    这些吐蕃铁骑没了将领指挥,想必也就乱了阵脚,不足为惧了!”

    这个提议得到不少文臣的认可,这人提了建议,却是没有明确自己的立场是主和还是主战。

    “沙场征战,席卷之势,区区一些江湖武者能起多大作用?

    一千铁骑之下,便是一品上的武者也会退避三舍!”

    一名武将冷笑道。

    军中武将的沙场武艺,征战时并不输于同阶武者。若是麾下多了些士卒配合,围杀同阶甚至高阶武者也不是没有可能。

    “若是绝品高手出手呢?万军之中去上将首级,怕是也易如反掌!”

    刑部尚书开口说道。

    刑部对江湖武者的了解远多于其他各部,他深知一品高手甚至绝品高手的厉害。

    “绝品高手,大赵也只此一位,何况吐蕃国师也是绝品高手,怕是压制不了对方。

    何况,逆贼或许也有绝品高手!

    若是正清道长去了边境,逆贼绝品高手突袭京都,又当如何应对?”

    礼部尚书摇头反对道。

    若是置皇族于危险境地,陛下怕是不会同意。

    而且若真是如此,或许正中逆贼下怀。

    “现在不是战与和的事,现在是如何战的事!陛下,臣有一人选推荐,陛下何不宣他入殿朝议?”

    顾正德见现在主和的那几人已经默不吭声,便开口说道。

    “顾卿且讲!”

    赵泰点了点头,示意他直说便是。

    “六扇门地司部统制陆遥陆大人,陆大人既擅长破案,打探消息,又负责辖制江湖武者。

    其能力,朝堂皆知,其修为,也临近绝品,陆大人在此事上,必能与陛下分忧!

    陛下何不召他入殿,听听他的看法?”

    顾正德振振有词,对陆遥大夸特夸,颇有一副为国举贤的模样。